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教学进度计划教学内容本单元主题是勤学篇,由课文说勤奋、李时珍夜宿古寺、维生素c的故事、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及习作5、练习5组成。说勤奋是说明文,通过两个事例告诉读者: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李时珍夜宿古寺记叙李时珍为修好本草纲目不怕吃苦的事。维生素c的故事写哥伦布在探险中遇到“海上怪病”由此发现了维生素c的故事。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介绍了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人们关系。单元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指定的课文。感悟语言文字,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习勤奋刻苦的精神。以自述的形式介绍熟悉的事物。难点是感悟课文内容、写好习作。教学要求1.结合词语理解字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指定课文。3.诵读品味,积累语言,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4.以自述的形式介绍熟悉的事物。课时安排课 题课时数起止日期备注16说勤奋211.1711.1817李时珍夜宿古寺311.2111.23 18维生素c的故事211.2411.25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2112811.29习作5211.3012.1练习5412.212.5NO:6116 说勤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会认读5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3.学习课文抓住典型事例来说理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通过研读课文,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并以此激励自己。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会认读5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脉络。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将来的理想是什么呢?(学生畅谈)是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妙的理想,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呢?2板书课题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15 说勤奋,学生齐读课题。)3解读课题“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读一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学生充分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勾划生字新词。(2)思考提出的问题。2检查自读情况。(1)读生字词(出示幻灯片)一遍 北宋 警枕 稍微 期末 习惯 基础 良训 学校远渡重洋 毫不气馁 滚瓜烂熟 名列前茅 勤能补拙 有所作为(2)你能读好它吗?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议),相机理解词语:毫不气馁 名列前茅 远渡重洋 急起直追3学生再读课文,讨论:(1)课文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2)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怎样谈勤奋的?可以分几部分?三、学习生字(投影)遍 枕 稍 末 校 惯 渡 基 础1熟读生字。2自己记忆学习,说一说什么字感到困难,容易写错,集体讨论怎么记。3.重点指导记忆 “枕”、“惯”“末”等字的写法: “枕”与“忱”的区别:枕头热忱;“末”与“未”的区别:期末未来;“惯”右边的笔顺是:竖折、横折、竖、横、竖、横折、撇、点。4用钢笔描红,练习书写生字。NO:62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2.学习课文抓住典型事例来说理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整体把握课文论点 。1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课说勤奋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还记得作者说勤奋的观点是什么? (1)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教师点击投影,学生齐读设问句)(2)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说明白点吗? 板书:理想境界3作者举了谁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司马光和童第周)他们俩成功了吗? 二、比较研读二、三小节。 1出示: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司马光和童第周者两位成功者手中的鲜花各是什么呢?默读课文,找一找。 2.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出示:他用了19年时间 司马光成功了,那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呢?(学生读有关童第周成功的语句)出示:后来他远渡重洋 3.他们的成功都靠的是什么? 再读句子: 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4.再仔细地读课文第2、3小节,用笔划出有关描写他们“勤奋”的词句。 5.交流:(1)哪些句子能反映司马光的勤奋? 学生汇报: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引导:A上面一句写他小时候勤奋,下面一句呢?从小到大一直勤奋这就叫“一生勤奋”。谁来读上面一句? B学生读,点“滚瓜烂熟”,追问:什么叫滚瓜烂熟?他是怎么做到滚瓜烂熟的?点“一遍又一遍”,追问:是几遍?哦,无数遍的读书,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这就是勤奋!齐读这一句。 C谁来读下面一句?学生读,追问:司马光的枕头与你平时用的枕头有什么不同?如果让你用这种枕头习惯吗?真是烦死了,但司马光却自己亲手做了这种枕头来烦自己,还管它叫作 (点“警枕”)。“警”在这里什么意思?那你知道提醒他什么吗?(提醒他起来读书写作。提醒他要抓紧时间,不要睡懒觉,白白浪费时间。)争分夺秒的学习、写作,连睡觉的时间都要挤出来,这就是(点课题“勤奋”) D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好好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2)又有哪些句子能反映童第周的勤奋?体现在哪里?学生读: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引导:从这两句话里,我们可以读出四个字,谁知道?对呀,感悟力真不错!童第周起早贪黑的学习,每天如此,这同样是(点课题“勤奋”) 全班齐读。6. 司马光和童第周都很勤奋,都成功了。下面我们把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勤奋”放在一起读读。(男生读描写司马光的句子;女生读描写童第周的句子)对于时间,有人说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力量;对于时间,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对于时间,老师要说:勤奋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短,懒惰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长。 7.我们再看看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两个人的事迹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呢? 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天资聪明,一个起步晚、基础差。 你是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了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为什么作者要选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事例?你找找作者是想说明书上的哪一句话?齐读: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现在理解了吗?手中的鲜花是指( ),汗水和心血又是指( ) 是啊,从古到今,所有的成功者都是付出了许多的汗水和心血才获得成功的。 8.那么,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知道了要想成功靠什么? 聪明的人一定能成功吗?为什么? 起步晚,基础差的人能成功吗?为什么? 学习到这里你想对班级的同学说些什么?说得很好。 请你送他一个书签,上面写一句名言,你准备写什么?为什么? 老师也找了一些,读一读, 出示幻灯片: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 发明家爱迪生。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数学家华罗庚 。 三、引读第四节,总结全文 1教师引读:是啊,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只有-才- 2你读懂了什么? 从“只有”这个词中,我明白要想有所作为,只能靠勤奋没有其它途径。 从“一生勤奋”我知道我们一个人应该不停地努力,才能有所作为。 对,持之以恒的勤奋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有了它,还有什么实现不了?3请同学们牢牢记住:(出示)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4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以课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为榜样,学习他们那种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精神,相信你们在人生旅途中有所作为,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 四、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把自己感受最深的用一句话写下来,做一个书签。送给自己的朋友,或者用来勉励自己!板书设计:说勤奋勤 奋 理想境界司马光(天资聪明) 编成资治通鉴童第周(基 础 差)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只有勤奋一生,才能有所作为NO:6317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教学重难点:凭借语言文字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层次,知道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16李时珍夜宿古寺 (指名读题) 指出:“宿”是个生字,要看清它的字形,读准它的字音,再读课题。2同学们,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从这个课题,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谁呀?写他的一件什么事?“宿”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谁能连起来把课题的所要表达的意思再说一遍。3从这个课题,我们能够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写什么事。仔细审题,你的心中一定有许多疑问,什么疑问呢?(李时珍?为什么?)4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课文。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生字可以看看生字表,也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想一想,课文具体写了哪些内容?2认读词语。3指导朗读长句子。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4范读课文。要求:看清字形,听准字音。5检查课文的朗读。 理解“呃逆”“涎滑”等。6说说课文具体写了哪些内容?提醒: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板书:投宿古寺啃食干粮记载草药(注意时间顺序)三、指导写字。 “徒”右边是“走”,“尘”上边的“小”,没有钩。四、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词语。NO:64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2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内容。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学生读题)2 上节课,我们已经熟读了课文,相信这些词语一定难不倒大家,谁来读?出示:3指名读。评价:你读得既准确又流利,声音也非常响亮,真不错!4同学们,你能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评价:看来抓住关键词语就能够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5现在请大家把这些词语看作一个整体,想一想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整个过程,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苦”)板书“苦”二、读文,感受生活的艰苦1轻轻打开课本,仔细的读读课文,勾画出你能感受到“苦”的句子。2交流:谁来把你勾画的句子读一读?(一)走得苦第一自然段:1饥餐渴饮?晓行夜宿?2大家注意这样一个字“走”,安徽、河南、湖北成千上万里的路呢,全是靠两条腿走,同学们,不走行吗?(珍贵的药材常常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之中)为什么?3是啊,几千里路,走的都是荆棘遍布的-小路,走的都是无人问津的-荒野,走的都是虎狼出没的-山林。为了察访药材,他们必须走。4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句话读好,谁来试试?(指名读)(二)住得苦1学生谈感受2现在,让我们跟随李时珍师徒一起推开门,眼前的古寺,你感觉如何?3让我们再走近一些,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蜘蛛网)4同学们,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5指导朗读:好的,请你读读这段话,注意读出你的感受。以评促读:我听出来了,你读出了古寺的荒凉;注意读好这样几个词语,(点红“到处、长满、厚厚”)把体现脏的地方都读出来。你再试试。你读出了古寺的残破;我眼前仿佛出现了灰蒙蒙的蜘蛛网。你读出了古寺的危险。这样的地方,不要说住,就是看一眼,都觉得害怕。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注意把你的感受送进文字。6小结、过渡:这句话,让我们从他们住宿条件感受到了“苦”,还从哪也感受到“苦”呢?你还找到了哪些句子?(三)吃得苦1学生谈感受。师徒俩找来枯枝杂草,生起火来。(还得生火取暖)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啃干粮2“啃干粮”的“啃”是什么意思?(咬、用力咬、放在磨牙上咬)你们能做个 “啃”的动作吗?平时我们在吃什么东西的时候要这么费力呢?(骨头、鸡腿、甘蔗)李时珍啃的是什么?干粮干粮怎么要费这么大的劲咬?(风干了,硬了。可见放的时间长了。)(在路上察访药材的时间长了,可真辛苦啊!)3板书:吃得苦三、感受李时珍眼中的“苦”李时珍师徒吃、住、行都很苦,那他自己又是怎样看待这份“苦”的呢?读读课文第7自然段。 出示: 1李时珍说的这段话中两次提到了“苦”,一个是“苦多了”,一个是“吃点苦”,(点红“苦多了”“吃点苦”)2同学们,读到这你有什么困惑吗?3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时珍的内心,去分析一下他心中的这份苦到底是怎样的。(在“苦”后加上“ ?”)4现在我们来分角色读课文的第37自然段,请男同学读庞宪的话,女同学读李时珍的话,老师来读旁白。准备好了吗?5读到第4自然段,老师找一个学生站起,问:李时珍,这坐古寺这么脏,你怎么一点也不觉得惊讶啊?(习以为常,别无选择)6读到第5自然段,问:李时珍这么苦,你为什么还笑得出来啊?7这样的生活仅仅是一天吗?一个月吗?一年吗?不!文中有个词语告诉我们(是啊,“长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 8 “长年累月”,想象一下,他们还会吃哪些苦?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从中选择一题,完成填空。A这天忙着赶路,又一次错过了客店,他们只能在路旁的雨棚里过夜了,他想: 。B满眼寒霜,冷月还在天上,李时珍这时候又起早赶路了,他想: 。C岁月不饶人,50岁了,天天啃干粮,李时珍的胃病又犯了,生生的疼,他想: 。D已经在外好几个月了,中秋月明,李时珍不禁思念起母亲、妻子和儿女,他想: 。交流,配乐读。9师补充:李时珍从35岁开始重新修订本草纲目,在修订的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蒌,带着徒弟,翻山越岭,访医采药,到现在他已经多大了?(快50岁了!)这样长年累月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经快15年了! (板书“35”、“50”、“15”)可是李时珍却说-(齐读):“恩,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0从这几个数字中,关于这份“苦”你又有什么话想说吗?11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时珍?(为了造福万民甘于付出 乐观 以苦为乐)四、学习8-13自然段,感受修订本草的辛苦其实,李时珍吃的苦绝不仅仅如此。同学们,默默地去读读课文的8-13自然段,相信你对这份苦一定会有新的感受。1这几段文字中,哪一段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出示:(12自然段)请大家仔细读读第12自然段,圈画出描写李时珍尝药草时的动作的词语,好好地体会体会。3交流。出示:“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端详”是什么意思?(仔细地看、思考)4这一切的研究和揣摩,写在纸上,就变成了极为简练的14个字。引读:“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多媒体出示)字数不多,但字字可靠,字字准确,字字严谨。5李时珍35岁时就开始编写本草了,共花了将近30个年头,在这一万多个日子里,多个日日夜夜,像课文中辨记药材的事情,又何止这一件呢?6补充:为了取得更准确的资料,李时珍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有一次,为了证实曼佗罗的药性,李时珍竟然亲自吞服了曼佗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痛觉。一苏醒,他就把亲身体验记载下来。这样付出生命危险的代价,化作了本草简单的一句话:“此花,子有毒,并入麻药。”像这样的语言,本草上还有许多。他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他曾经这样对儿子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7同学们,课文学到这,你对这份“苦”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呢?8从这里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时珍?9此时:引读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夜已经很深了,李时珍出示:他忘记了忘记了忘记了心中只有(他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寒冷,忘记了休息。他忘记了父母,忘记了孩子,忘记了兄弟姐妹。齐:心中只有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齐读。四、整体感知“苦”与“值得” 1同学们,我们目睹了李时珍在古寺中一夜的生活,而这一夜仅仅是他一生几十年中的一个瞬间,多少个夜晚,他都是这样度过的。 2面对这一切,李时珍只是淡淡地说,齐读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值得”变红) 出示: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是值得的。 ,是值得的。(冒着生命危险尝草药)在李时珍看来,还有什么是值得的,能仿照这句话,完成填空吗?是啊,在李时珍看来,为了万民得福,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3课文学到这,大家对于这份“苦”一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了,现在,如果请你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李时珍眼中的这份“苦”,你准备用哪个字?为什么?(乐、甜、笑、欢)4李时珍用了将近30年的时间,修订本草纲目。当他最终编完定稿时,已从生机勃勃的青年,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但是这部书成了世界医药学宝库中的经典著作。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新增374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他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以前的所有药物学成就。而且还旁及天文、地质、化学、植物等方面,堪称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先后被翻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等十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李约瑟博士在评价本草纲目时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5出示李时珍像:看着,想着,李时珍的话又轻轻回响在我们的耳边,读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同学们,这番话就是出自这样一位瘦弱的老人,面对李时珍,你们有什么话想要对他说吗?4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记住编写本草纲目这本百科全书的伟大作家李时珍。 四、 作业: 1熟读全文,准备复述。 2阅读收集有关李时珍的故事,准备开展故事会。NO:65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复述课文2讲述故事教学过程:一、指导复述1复述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生答,师板书) 投宿古寺 啃食干粮 记载草药 冒险尝药3按照顺序,抓住主要词语自己介绍。4相互介绍。5提名复述,评价。二、讨论结尾描写的好处。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了李时珍师徒不畏艰苦,一心修订本草纲目为民造福的可敬形象。三、小小故事会。1充分阅读搜集的关于李时珍的故事。2.小组内交流。3.班级汇报。 修好本草纲目李时珍夜宿古寺 不怕吃苦 苦 乐 工作严谨 万民得福板书设计:NO:6618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与实践。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认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用性。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条理,了解人们发现维生素C的经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简介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一种能防治坏血病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新鲜水果及蔬菜中。水果中以猕猴桃的含量最多,在柠檬、橘子和橙子中含量也非常丰富。蔬菜以辣椒中的含量最为丰富,在番茄、甘蓝、萝卜、青菜也十分丰富。野生植物以刺梨中的含量最丰富。维生素C能调节脂肪代谢,还有保护细胞和抗衰老作用。 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 ,你们一定了解了许多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资料吧。那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2导入。关于维生素C的发现,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回到16世纪,了解维生素被发现的经过。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理解生词,读懂课文。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齐读。路程 缺乏 艰苦 物质 适量 危险 秘密 乘风破浪 远航探险 浑身无力 噙着眼泪 蓬头垢面 又惊又喜 起死回生 不治而愈(2)指名说说本课的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有什么应该注意的。 “ 艰 、 浑、 伦”是前鼻音,“程”是后鼻音,“尸、质、适、程、蔬”是翘舌音;拖累中“累”读“li”(3)质疑并理解词语。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正句。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的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为人类开辟了许多新的航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帮助人们发现了维生素C,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再读课文。2学生自读思考。3指名说说维生素C被发现的经过。(航海探险,遇上“海上凶神”得病船员,主动留岛,吃果生存将奇迹告诉医生,研究发现维生素C)四、作业 1指导写字 艰、浑、程、秘 均为左右结构。且都左窄右宽,“质”为半包围结构,第一、二两笔都是撇,不能写成“厂”。2.学生描红、临写。3把人们发现维生素C的经过用上下面的词简要地写下来。乘风破浪 远航探险 浑身无力 噙着眼泪 蓬头垢面 又惊又喜 起死回生 不治而愈NO:67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2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与实践。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1齐读课题。2.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维生素C的故事,认识了哥伦布,也知道海上凶神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这些词都能认准吗?3.认读词语:艰苦 缺乏 维生素C 浑身无力拖累 尸体 秘密 又惊又喜读准字音:拖累(累读第三声)4. 十六世纪海上凶神是一种绝症,可小小的维生素却拯救了成千上万的船员。如果设立一个贡献奖,应该给谁呢?5.同学们刚才说有船员,有哥伦布,还有医生。那么,都有哪些人的贡献呢?让我们跟着哥伦布的船队去远航寻找答案吧!二、品读课文1.船队出发了,可不久,“海上凶神”就悄悄的降临了。船队才航行不到一半的路程,就有很多船员病倒了,这时,病重船员做出了什么决定?读读第四自然段,画出相关句子。2.指名读相关句子。(1)在生死关头,船员说出这样的话,你的心情怎样?(2)我们有感动,有难过,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轻声读一读。(3)虽然有气无力,此时船员生病,但对船队带着一份感情。此时,哥伦布和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读课文最后一句从哪一词体会到?(噙着眼泪)(4)让我们噙着眼泪再读一读这段话。(5)在朗读中我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抓关键词也能体会人物的感情。如果船员留下,会怎么不拖累大家?(6)就是这样一群船员,在生死关头,想的是自己的同伴。哪位同学能用心把船员话再读一读。朗读的最高境界是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指名读。3.我们读懂了哥伦布,哥伦布也读懂了船员。读最后一句。(1)平时点了点头表示什么?同意什么?(2)完成逝者的心愿,这是亲人才有的。我们读出了哥伦布对同伴的关怀。多少的感情都包含在小小的省略号之中。(3)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让我们一起默读,看一看还有哪些句子表现了哥伦布对船员的爱。让我们到字里行间去寻找这一份爱。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写上自己的心得。(4)生默读勾画。4.交流,探究:望着四周茫茫的海水,哥伦布的心情十分沉重。你读出了什么?(哥伦布的焦虑、为船员着想)几个月过去了,哥伦布的船队终于胜利返航了。船离那些重病船员所在的荒岛越来越近,哥伦布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船不知不觉已经靠岸。无私的船员,为了不拖累船队舍弃了生命,主动要求弃于荒岛。这份伟大、无私深深打动了哥伦布,也令哥伦布倍感愧疚,所以船临近荒岛,他的心情更沉重了。可是奇迹出现了,这是个什么奇迹呢?指名读:正在这时,哥伦布又惊又喜地问道哥伦布惊的是?喜的是?引读:哥伦布吃惊地问高兴地问又惊又喜地问5.亲爱的船员,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吃野果子?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哥伦布一回到意大利,就把这些船员起死回生的奇迹讲给医生们听。“一就”是一组关联词,读出什么心情?哥伦布怎么把船员的奇迹讲给医生听的呢?老师当医生,你们当哥伦布,能讲给医生听吗?用上以下词讲一段话,能用几个就用几个。生相互练习。(乘风破浪远航探险船员海上凶神拖累野果子起死回生秘密)让我们一块儿来演一演。学生评议:演得如何?同学们,读了这一段话,你对哥伦布有什么新的认识?(你读出了哥伦布的一份责任感啊。)带着感受,来读一读这一段。生读第7节。6.贡献仅仅是一个人的吗?(所有参与研究的人、患病的船员,还有哥伦布都是贡献者。船员提供了野果子的秘密,医生研究了果子,哥伦布把秘密告诉了医生。)贡献不只一个人,是人类共同的贡献。一片小小的维生素C是所有人爱与智慧的结晶。出示:社会的进步,是全人类追求与贡献的结果马克思齐读。7.齐读最后一小节。三、总结全文。读了全文,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许多科学的新发现都是在生活实践中经过细心观察,反复研究才获得的。)四、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调查生活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3.小练笔:维生素C的自述板书设计:维生素C的故事 缺乏 秘密 食野果 遇“海上凶神”船员起死回生哥伦布:十分沉重噙着眼泪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NO:68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国际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国际互联网的奇妙。教学过程:一、扣题导入,明确中心1.先说说知道哪些网?丝网、拖网(捕鱼的网);罗网、罩网(捉鸟的网)绳线织成的网。蜘蛛网、电网、水网像网一样的东西。关系网、人情网比喻意义上的网2板书 :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3读题,围绕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国际互联网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4读好课题,读出对国际互联网的好奇与神往。5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向课文,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明确读书要求:(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查工具书或结合课文理解生词意思。(3)思考提出的问题。三、检查自学效果1读词话题跨过一封信悉尼快捷方便无所不有丰富多彩天南海北邮递查阅 资料付款息息相关万水千山足不出户咫尺天涯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正句。3释疑: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课文是从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作用三方面来说明国际互联网的奇妙的。四、指导写字,课堂描红。题 蜘 蛛 跨 封 悉 邮 阅 款1你学会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2重点指导:题 款 跨3课堂描红,老师巡视指导。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抄写课后第3题词语。NO:69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2进一步认识引号的特殊意义,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初步学会应用。3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比试激趣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板书课题,读题。2.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国际互联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交流中适时请学生板书:“快捷方便”、“丰富多彩”、“息息相关”指学生的板书引读:国际互联网_,内容_ ,与我们的生活_ ,这真是太奇妙了。2可是有个人不服气,他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悟空说:嗨,大家好!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我的本领可大了,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听说国际互联网比我还快,我想领教领教。那就邀请孙大圣和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二、紧扣“奇妙”,感受互联网的快捷方便1.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国际互联网本领大的语句。咱们来交流交流。(交流中锁定关键句:)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文字、图像、声音,它们能够在几秒钟内跨过万水千山,传到世界各地的电脑上。(1)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哪些词体现“快捷”?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快”表达出来吗?(2)为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还举了个例子,谁来读一读?同学们,北京到悉尼大约1万千米,火车昼夜不停地开要5天!即使乘飞机送信到悉尼也需要12个小时,可国际互联网只需“嘀嗒、嘀嗒”几秒钟。互联网快吗?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互联网的飞速!齐读。(3)这句话还说明了互联网什么本领?互联网还能传递图像、声音,太奇妙了。引读:我们还可以在网上和亲朋好友电脑里不仅能 还能 虽然对方远在天涯出示:“天涯咫尺”,这是一组互为 ,“咫尺”什么意思?透过天涯与咫尺这组反义词,你读懂什么?这里用“虽然却”就是为了强调近在咫尺,一起读来体会一下。(4)同学们在网上聊过天吗?用视屏聊过天吗?朋友在远方与你聊天就好像站在面前。这不禁让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引出:天涯若比邻)。(5)文中还有一个词最能体现“咫尺天涯”的意思,发现了吗?(地球村)噢,有句诗:一去二三里(引出:烟村四五家)。小的村庄四、五户人家,住在一起十分接近;大一点的村庄几十户人家,住在一起也比较接近。有了互联网,世界各地的所有人如同生活在这样的村子里,互联网太奇妙了,让我们再次体会互联网的奇妙!齐读: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文字、图像、声音传到世界各地的电脑上。小结:读书就要这样,注意联系上下文,并用上下文的内容丰富关键语句,把书读活了。这是一种本领。(6)我们知道文中的双引号表示特殊意义,这里的“线”有什么特殊意义?由这种“线”织成的“网”又有什么特殊意义?这张奇妙的“网”连接着你我、连接着亿万台电脑、连接着世界各地。(教师点画课题中的“国际”)(7)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啊!为什么?读出你的感受!让我们带着这种惊奇、这种赞叹、这种自豪再次体会互联网的奇妙!齐读: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文字、图像、声音传到世界各地的电脑上。读到“跨”字,有什么感受?与孙大圣“一个跟斗能翻十万八千里”相比,谁更奇妙?三、紧扣“奇妙”,感受互联网内容的丰富多彩1刚才孙大圣不服气,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现在服气吗?你能劝劝孙大圣吗?我们来听听孙大圣是怎么想的!悟空说:就算国际互联网比我快,我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七十二变,你互联网能为大家做些什么事情呢?请自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国际互联网能为大家做些什么?2这么多本领中,哪种最强?从哪儿看出的?现在把顺序调一下行吗?小组讨论。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种关系表达出来,咱们合作来读,四个“可以”句请四小组依次各读一个,“甚至可以”的句子全体女生读。3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些内容,你会选择文中哪一句?这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读书就要这样,把厚书读薄,把长文章读短,把一段话读成 一句话。这也是一种本领。)4第三自然段有总写有分写,写作顺序是?还可以按什么顺序写?读书就要这样,要了解作者是怎么写的,并将这种写法加以灵活运用。这又是一种本领。5如果按先总后分再总的顺序写,你能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到总写的一句话吗?理解: “息息相关”“丰富多彩”:除书上的事例外还能从哪儿看出?透过省略号,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能用一两句话说明这儿的“丰富多彩”吗?学生补充。(读书就要这样,要会联想会思考,会把短文章读长,把薄书读厚。这也是一种本领。)四、回扣文本,表达提升1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孙大圣对国际互联网算是有了清清楚楚的了解,他感慨颇多,急于向远在西天的师傅介绍介绍,可拿起笔,刚开了个头,就写不下去了,你能帮帮他吗?孙悟空:“师傅,我原以为自己是斗战胜佛,神通广大,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会七十二变。可是,国际互联网太奇妙了_”2.学生作业,老师巡视。全班交流,教师点评。3是啊,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师指学生的板书引读)互联网将越来越_内容越来越_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_也将越来越_(教师指课题)奇妙!五、网上评议,深化认识在不知不觉中又要下课了,可关于国际互联网的学习远没有结束,比如,互联网真的这么好吗?任何事都是双刃剑,用得好对我们有益,用不好对我们有害!课后请同学们进一步讨论交流!板书设计: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快捷方便 丰富多彩 息息相关NO:70习作5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2、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的具体、生动。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2、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的具体、生动。教学过程:一、初读例文,感知写法。自由读读两则例文片断,并思考:这两篇习作分别写的什么内容?你觉得两篇习作在写作上最值得学习的是什么?二、互相交流两篇习作片断最值得学习的是让被介绍的事物开口说话,自己介绍自己,也就是用自述的方法来介绍熟悉的事物,是文章生动、有趣;三、再读例文,学习写法再齐读例文,并思考:在自述时,可以写那些内容呢?读后同座、小组交流四、明确要求,完成习作。再读读例文芊的阅读提示和例文后习作提示,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用自述的形式,选自己熟悉的事物,借助拟人、比喻等手法,将习作写的具体、生动、有趣。五、自己确定写作素材教科书小书包课桌电视机电冰箱等等六、生习作师巡视指导七、互相交流,修改习作完成习作以后,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修改自己的习作班级中交流NO:71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本次习作要求用自述的形式来介绍一个你熟悉的事物。2采用“某某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的具体、生动。教学过程:一、回忆习作的要求:1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事物的范围很广,可以是植物,如树木、花草、瓜果、蔬菜等;可以是动物,如:昆虫、鸟类、兽蕾、鱼类;可以是景物:如:江河、山丘、湖泊、建筑;可以是景物:如:玩具、工艺品、小玩意;一定要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只有自己熟悉的事物,才能抓住其特点,写得具体。2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不管你选择什么事物来写,都必须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例如,写动物,一般可抓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来写;写水果,可抓住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营养价值来写;写静物,可抓住静物的来历形状、质地、功用、价值来写。当你一旦确定了所要写的事物,就必须对这种事物做进行细致的观察。3要用拟人的手法来写这次习作要求用“自述的形式”来写,即把自己当作某事物,向别人作自我介绍,也就是要求我们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事物以生命,所介绍的事物能像人一样会说话、会行动、有情感。二、总结情况:本次作文,同学们都能按习作的要求来写,使人读后感到很有趣。其中写的较好的同学有:马家乐、潘亦文、陆坤、郑香宇、姜珊、刘源杰等。三、欣赏优秀习作1.潘亦文文具盒的自述。2.陆坤的笔记本电脑的自述。3.马家乐的铅笔刨的自述。刘源杰的小挂历的自述。对照习作要求评议。四、自读习作,找出不足。对照老师的眉尾批,看看自己的作文,想想哪些地方老师认为很成功,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五、修改作文。NO:72练习5教学目标:1.阅读童话争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2.读读背背八个成语和一句名言,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积累量。3.写好“题、起、迈”三个字,掌握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要领,进一步培养钢笔字的书写能力。4.口语交际帮遇到难题的同学出主意,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智慧。5.学写毛笔字“决”和“江”,掌握两点水和三点水的毛笔字书写要领,逐步培养学生的毛笔字书写水平。教学重点: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阅读童话争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通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的学习,大家知道了些什么?要想上网,离不开电脑。2.认识电脑结构1.出示:电脑各部件。这是电脑,你能叫出它们各部分的名称吗?2.小结:主机是电脑的心脏,信息的存储、数据的运算都靠它来完成。键盘和鼠标是电脑的输入设备命令就是靠它来发出的。而显示器是来显示结果的。3.这里有一篇关于电脑的童话,名字叫争功。二、学习童话,完成练习1.请大家打开语文书翻到第102页,自己读读,把它读正确、读通顺、读懂。2.指名读。3.课文中,有两处画线部分的句子,你能分别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替换它们吗?出示:(1)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2)再也按捺不住了,急匆匆(迫不及待)4.换上成语再读一读,感觉怎样?(简洁、生动)5.分角色朗读童话。注意:读出说话时的语气。6.你觉得小主人会怎样说?自由练说、同位互说、指名交流。(小主人:要说功劳,我看是主机,可它一句话也没有说。其实,你们各有各的作用,离开哪一个电脑都不能正常工作,所以你们就不要再争功了,都好好发挥自己的作用吧。)7将小主人的话补写下来。8.将补充好的文章连起来整体读一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幕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网吧转让过户合同范本
- 物业与第三方合同协议
- 2025年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培训试卷(含答案)
- 融资额度协议融资合同
- 1 沁园春·雪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河北专版)
- 衣服定做合同退订协议
- 购买空调电视合同范本
- 网吧消防建设合同范本
- 物业自治服务合同范本
- 《纪念白求恩》课件
- 嘉兴辅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集
- 回收厂区废料合同范本
- 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药物性肝损伤科普
- 延续护理模式
- 财务会计招聘模板
- 2025企业级AI Agent(智能体)价值及应用报告
- 《现代文阅读技巧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案》
- 2025年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4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