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秋姑娘的信 (3).doc_第1页
7秋姑娘的信 (3).doc_第2页
7秋姑娘的信 (3).doc_第3页
7秋姑娘的信 (3).doc_第4页
7秋姑娘的信 (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7、秋姑娘的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秋、姑、娘、信、摘、片、朋、裹”这8个生字,知道娘在“姑娘”一词中读轻声。2.学会掌握“好、友、心、生、村、全”这5个生字,认识两个新偏旁:撇点和卧勾。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熟练背诵课文。4.在初读的基础上,认识一些秋天的基本特征,树立课文大体脉络,能根据填空条理清楚地复述课文。5.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秋去冬来的季节变化特点,知道自然界动物和植物过冬的情形。激发关爱自然,关爱伙伴,培养互相关心的人文品格。6.创设了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想象秋姑娘还会给哪些好朋友写信?信上会说些什么呢?教学准备学情分析1这篇课文图文并茂,知识与情感相融。朗读与识字教学当然是这篇课文的重中之重。在反复阅读与识写汉字的基础上讲授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这篇童话想要表达的感情,学生才会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学会去关心和爱护小动物,植物,像秋姑娘一样拥有善良的心灵。2.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基本可以简单的说出不同季节的特点,教师在课上可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相应实物教具,帮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秋天,更能理解秋姑娘写信的含义和秋姑娘对好朋友的那种关爱之情。一年级的小学生记忆力强,注意力不持久,但想像力丰富。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可以充分发挥他们丰富的想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既学到知识,又发展能力。教具准备1.教学课件 2.群文阅读材料课前预习要求1.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字。2.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不添字漏字。3.自学生字笔顺,按笔顺在语文书中描红。4.尝试口头为生字组词。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检查预习成果,指导自学,读准字音,通顺地朗读课文。2.学习识字写字方法,认识生字“秋、姑、娘、信”,知道娘在“姑娘”一词中读轻声。会写生字“好、友、心、生”,认识两个新偏旁:撇点和卧勾。3. 在初读的基础上,认识一些秋天的基本特征,树立课文大体脉络,能根据填空条理清楚地复述课文。自主学习课堂合作交流个人反思修改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学生自读课文。 (1)轻轻地打开语文书自读课文,自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随后教师要出示词语检查。(2)指名分节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边听边想,给哪几位好朋友写了信?相机出示大雁 青蛙 松鼠 乡下孩子的图片。5、指导朗读:指导体会读出关心、体贴的语气。指名读范读指名读齐读。(看图,大雁记住了秋姑娘的话,你看,它们队伍排得多整齐啊!)我们再来好好读一读秋姑娘给大雁的信。3、谁来当秋姑娘,催催贪玩的小松鼠?指名读引读小组比赛读。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出示实物枫叶图)秋天到了,枫树上的叶子都红了,美吗? 闭上眼睛(师拿走叶子,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睁开眼睛,你发现了什么?你会怎么问呢? 出示第六自然段: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3、指名读,相机指导朗读。“咦”要读出好奇、惊异的语气和问句的读法。 4、过渡:是呀,叶子都到哪儿去了呢?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5、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第7课。(课件演示:出现课题) 6、谁能来读读课题 指名读,师正音(如读得不理想则师范读):姑娘的“娘”为轻声,单独读这个字为第二声,“信”为前鼻音。二、学生自读课文1、师述: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秋姑娘的信到底写了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其实课文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2、播放动画课文,学生听。 3、 指导学生学习第一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的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3、再自由读这段话,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4、反馈交流:“片片枫叶”说明秋姑娘写的信很多:“好朋友们”是告诉我们秋姑娘把信写给了谁。学习生字“好、友”:好:指名读 “好” 字 在写这个字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个新的笔画:撇点,要强调 “撇”要写直点,写到横中线的下面再“点”。生书空写写这个笔画。 仔细观察这个字,想想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左右结构,左边一个女,右边一个子,就是“好”)。 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怎么写好这个字。 师范写,生书空,学生在书上描红。友:引导学生用“友”组词(朋友 好友 友情 友爱)书写时注意友的间架结构,师范写,学生描红。5、指导朗读:读出语气的轻缓。指名读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6、读了这句话,你还想知道什么? (过渡)秋姑娘的信写给谁了?写的什么内容呢?四、引导学生学习二至四段。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学生读到这一段课文时,相机出示“小心”词卡,指导学生认读,“心”为前鼻音,再次指名读,男女赛读 2、谁知道大雁什么要往南飞?还有什么鸟到了秋天也要南飞? 这一路之上大雁可能会遇到哪些危险? 3、是呀!大雁一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危险与困难,所以秋姑娘让它们多加小心。学习生字“心”:新笔画:卧钩,就像躺着的钩,所以叫“卧钩”, 起笔和落笔都要在横中线上。第一个点是左点,在横中线上;第二点是右点,在竖中线上,略比第一点高;第三点也是右点,和第二点平行。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注意心字的间架结构。4、你觉得秋姑娘怎么样? 6、秋姑娘还给谁写了信呢? (二)学习第三然段 1、师:写给青蛙的信上说了什么呢?指名读。 2、理解:冬眠(出示图)瞧,冬天到了,青蛙躺在洞里不吃也不喝,要睡上整整一个冬天呢!这就是“冬眠”齐读:冬眠。 还有哪些动物也和青蛙一样过冬的?(刺猬、蛇、癞蛤蟆、蚯蚓) 3、现在天气冷了,你睡觉时,爸爸妈妈常常在夜里给你盖好被子,这是为什么?4、青蛙要睡一个冬天,这么长时间,如果不盖好被子会生病的(出示“生病”词卡,指导学生认读,“病”是后鼻音)学习生字“生”:中间一竖只上面出头,下面不出头。5、师:你能用这样的话说说吗?出示句式:秋天到了,青蛙要( ),秋姑娘让它( )。 6、指导朗读:读出秋姑娘担心吵醒青蛙的语气。指名读同桌互读男女生比赛读。 秋姑娘多关心小青蛙,我们再来读读她写给小青蛙的信吧。 (三)学习第四然段 1、对松鼠说了什么呢?指名读。 2、理解:充足 想想小松鼠会准备哪些食品呢?(松子、松果、花生)这些食品够小松鼠吃整整一个冬天了。齐读:充足 5、 巩固总结、指导生字1、 同学们,秋姑娘可真友好,她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你还记得这节课我们找到了哪几位好朋友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2、 识字写字在习自册上学写生字“好、友、心、生”,教师指导。分层作业设计A【基础性作业】1.完成习字册的相关作业。2.流利地背诵课文。3.听写课文中的生字词。B【提高性作业】1.完成习字册的相关作业。2.加上动作,有感情地背诵课文。3.听写生字组成的其他词语。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在合作朗读、表演中逐步培养小组合作的习惯,掌握合作方法。2.认识生字“摘、片、朋、裹”,认识并正确书写生字“村、全”,根据汉字的不同特点,学习识字的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秋去冬来的季节变化特点,知道自然界动物和植物过冬的情形。激发关爱自然,关爱伙伴,培养互相关心的人文品格。4.创设了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想象秋姑娘还会给哪些好朋友写信?信上会说些什么呢?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个人反思修改1、秋姑娘可能还会给谁写信?信上会写些什么呢?用“一封写给(谁),(怎么样)。”的句式说一说。 3、秋姑娘写呀写呀, (课件演示:第六、七段课文。) 男生问,女生答;女生问,男生答。指导读出惊奇的语气。 1、看着图,自由尝试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信。 1、 复习巩固1、秋姑娘她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你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讲了哪几位好朋友吗?二、学习第五然段 1、秋姑娘还给谁写了信?指名读。 2、冬天到了,小朋友们都要穿上了厚厚的冬衣。在这里,小树的“冬衣”是什么?(看图)理解“裹上冬衣”。 3、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山村孩子为小树裹“冬衣”。 质疑:(出示“哭”树、“笑”树)猜一猜,哪一棵树已经“裹上了冬衣”?为什么?“笑”树会怎么说? 比赛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学习生字“村”:一根木头一寸长。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注意木字旁的捺变成了点。4、秋姑娘想得多周到呀!连山村里的小树她都想到了。经她一提醒,山村孩子赶快行动起来了。谁再来读读这封信?三、朗读第25自然段 1、秋姑娘给好朋友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信,你最喜欢哪一封呢?读给小朋友们听一听。 2、其他同学听一听,如果你是接到信的小动物,能不能感受到秋姑娘对你的关心呢?四、引导学生学习第六、七段2、秋姑娘也给你们写了一封信,你们读懂了吗?谁来告诉老师,秋姑娘给你写了什么呢?五、引读背诵2、指名背诵,能记住几封信就背几封。 3、加上动作,进行配乐表演。 六、指导书写 1、刚才,秋姑娘的好朋友们告诉老师,秋姑娘的信中还有一个字他们不认识,我们一起教教他们吧。 2、学习生字“全”一个王子顶着帽子。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注意下面是“王“。分层作业设计A【基础性作业】一、完成习字册补充习题相关作业。二、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三、练习设计 1、填上合适的词。 ( )的大雁 ( )的青蛙 ( )的松鼠 ( )的食物 2、读拼音写笔画名称。 pi din w gu ( ) ( ) B【提高性作业】一、完成习字册补充习题相关作业。二、加上动作,有感情地背诵课文。三、练习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ho rn yu ho xio xn shn cn ( ) ( ) ( ) (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秋姑娘摘下片片枫( ),给她的( )朋( )( )写信。 板书设计: 秋姑娘的信 (图)大雁 南去 (图)松鼠 要冬眠 (图)青蛙 准备食品 (图)山村孩子 给小树裹“冬衣” 一封写给(谁),(怎么样)。拓展延伸【生字指导口诀】【生字字理】【群文阅读】教后记: 主备人:五老村小学 张宇【生字指导口诀】(趣味识字)1、好:注意“女”做偏旁与生字的写法不同,横变短,不出头。2、友:部首是“又”,半包围结构。3、心:注意没有一撇。4、生:中间一“竖”,只上面出头下面不出头。5、村:木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撇”。6、全:上下结构,注意下面是个“王”。【生字字理】1、好:甲骨文(女,女子)(子,男子) ,表示男女亲密相处。造字本义:两情相悦:怀春男女,相互爱慕。2、友: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抓握。友,甲骨文(又,抓握)(又,抓握),表示握手结交。造字本义:两人结交,协力互助。3、心:心,金文、像人体内椭圆形的泵血器官的线描图案,图案突出了该内脏上端的动脉入口管道、静脉入口管道,图案中间的一点,表示血液。造字本义:人体的泵血器官,从静脉接受血液并将其压入动脉从而维持血液在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流动。4、生:生,甲骨文是指事字,在(屮,破土新芽)下面加一横指事符号,代表地面。有的甲骨文将表示地面的指事符号写成“土”,成为会义字:(屮, 新芽)(土,地面),明确草和土的关系。造字本义:草木破土萌发。5、村:屯,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驻扎。邨,篆文(屯,驻扎)(邑,人口聚集的地区会),造字本义:人口聚集的自然屯落。隶书将篆文的“邑”写成“双耳旁”。俗体楷书根据草书字形楷化时,误将草书字形中的“屯”写成“木”,于是写成“木”形、“寸”声的形声字。6、全:全,金文(入,放进)(下,地下)(“卯”,疑是双手的变形),表示放在地宫中的物品。籀文(入,放进)(玉,宝石)(化,死亡)(又,持有),表示持玉入葬。造字本义:入棺陪葬天子的高级纯玉。【群文阅读】秋姑娘(一)夏姐姐刚喘着粗气回到四季园,秋姑娘又来到了美好的人间!她趁大家没注意,就用魔法棒轻轻一挥,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姑娘先来到公园,到处一片火红,原来是枫叶姐姐昨天晚上多喝了一点酒!菊花妹妹听说秋姑娘要来,连忙烫了一个头发,去迎接她的到来。秋姑娘早早地起了床,打了个哈欠,急急忙忙梳理好自己的头发拿着魔法棒,乘着风,飞呀飞,飞到了公园里。银杏树叶枯黄枯黄的,秋姑娘挥起手中的魔法棒,枯黄的银杏树变成了金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秋姑娘又来到果园,果子又大又红,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梨子香香的菠萝甜甜的,橘子酸酸的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藏在小雨滴里了,农民伯伯看着一篮一篮的果子,笑得嘴都和不拢!秋姑娘让秋天变美丽了,她也该回去了,下一次就该轮到冬爷爷了,秋姑娘到现在还有着美好的回忆!秋姑娘(二)秋天就像秋姑娘一样,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了大地上。秋姑娘来到了果园里,给果娃娃们打扮了起来。秋姑娘给苹果娃喷上了一身的香水,香喷喷的,苹果娃害羞得把枝头都压弯了,用那苹果树的叶子把红扑扑的脸蛋都遮盖住了。秋姑娘又给桔子弟弟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