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 言现代物流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配送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出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营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兰州,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和著名的“茶马互市”,现已发展成为黄河上游经济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的支撑点和辐射源,是我国东中部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大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2013年10月1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兰州市被确定为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十大振兴规划把兰州市确定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近些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兰州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中确定:把兰州建成通达全国、面向中亚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建成辐射全省、面向西北的商业批发配送中心;建成兰州都市经济圈的物流核心城市。目前,全市现有物流企业382家、各类总部企业18家,直营连锁店374个,加盟连锁店584个,专业电子商务公司22家。物流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物流成本由2000年的20%下降到目前的19%。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甘肃省物产集团通过市场调研、实地考察,决定在榆中县和平镇建设集建材、钢材、汽配、木材、五金交电、日用百货、预包装小食品、饮料等生产、生活资料的交易、储存、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办公、住宿为一体的综合型、大型物流园区。该园区通过构建开放畅通的物流通道体系,高效立体的运输枢纽体系,完善快捷的物流大通关体系,强大坚实的物流产业支撑体系和健全有序的商品市场体系,对提高甘肃省和兰州市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物流园区共分为3个区域,其中:中区、北区位于徐家山庄东侧的空地,地块北临火家圈村、南临S312,西侧为石源生态度假山庄及徐家山庄,东侧为家盛市场,G30连霍高速从两区之间穿过。南区原属于兰州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出城入园、产业升级新建厂房,该公司于2007年12月12日在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建设出城入园、产业升级项目,同时办理了环评、规划等相关手续(具体见附件),2010年开工建设,因兰棉厂资金不足,该项目建设被迫停止。甘肃省物产集团在实际调研中发现这块地的价值,与兰州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多次接触及谈判后达成一致:由兰棉公司提供项目用地,物产集团公司筹集资金,组建新公司共同开发兰棉公司新厂区126亩土地。这样不仅有效解决了兰棉公司资金不足的窘境,又充分利用了和平地区新厂区的闲置土地来大力发展物流园项目。南区地块北侧为和平村,南侧为牡丹路,西南侧为金川公司,东临S309及甘肃陇大国际学校。项目总占地面积652.88亩,其中:北区占地488.04亩,中区占地38.14亩,南区占地126.7亩;规划建筑面积238486.3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2.92104m2,由办公、酒店、商业、餐饮、零担、仓库、汽车维修组成;地下建筑面积为2.45104m2,由地下车库及地下室设备用房、人防等设施构成。项目总投资130826.5万元。2014年7月,甘肃省物产集团兰州物流园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兰州公路物流园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即派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严格按照相关技术导则、规范要求,进行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公众意见调查等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甘肃省物产集团兰州物流园有限公司兰州公路物流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建设单位、兰州市环境保护局、兰州市环境监测站、城关区环保局的协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135 / 140目 录附件:1、委托书;2、兰州市发改委备案通知;3、兰州市城乡建设局用地事宜的函;4、兰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指挥部会议纪要(兰保指20131号);5、兰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指挥部会议纪要(兰保指201209号);6、甘肃省五金交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承诺函;7、兰州西太华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诺函;8、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影响报告;9、第一次公众参与公示;10、第二次公众参与公示;11、公众参与调查表;12、兰州西太华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西太华佳苑”经济适用房声环境现状监测报告;13、登记表。1、总则1.1编制依据1.1.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年3月1日);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1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1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年12月29日)。1.1.2国家及地方规范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3)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第21号令);5)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6)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7)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8)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2003年9月8日);9)甘肃省地表水功能区划(2012-2030年)(甘肃省水利厅、甘肃省环保厅、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年8月);10)兰州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4年2月17日);11)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1年7月);12)兰州市“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13)兰州市2014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1.1.3技术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8)饮食业环保设计规范(HJ554-2010)。1.1.4其他相关资料1)甘肃省物产集团兰州物流园北区、中区概念规划(甘肃省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2)甘肃省物产集团兰州物流园有限公司兰州公路物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甘肃省商业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2014年3月);3)兰州物流园(北园)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年5月);4)兰州西太华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太华佳苑”经济适用房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兰州市环境监测站,2014年7月);5)兰州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出城入园、产业升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2006年9月);6)兰州和平工业园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报告书(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12月);7)委托书。1.2评价目的及原则1.2.1评价目的1、通过现状调查、环境质量监测,了解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自然环境概况。2、分析、预测及评价该项目建设、营运阶段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影响程度;并分析项目所在地已有污染源对本项目的影响程度。3、提出防治和控制污染的对策及建议,对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并提出施工期环境监测及管理计划,为环保执法部门提供决策依据。1.2.2评价原则按照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遵循以下原则:1、依法评价原则严格贯彻执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分析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政策、资源能源利用政策、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等政策、规划的相符性,并遵循国家、地方在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划及相关主体功能区划等方面的规定。2、完整性原则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征,对工程内容、影响时段、影响因子和作用因子进行分析、评价,突出环境影响评价重点。3、广泛参与原则广泛吸收相关学科和行业的专家、有关单位和个人及当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意见。1.3环境功能区划1.3.1大气环境根据兰州和平工业园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12)中的环境空气功能区划界定,项目所在区域为空气质量功能二类区。1.3.2声环境根据兰州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2014年2月),项目所在区域声功能区划划分为:南区为3类声环境功能区,东侧距S309 205m区域为4类区,执行4a类标准;中区为2类声功能区,北侧距连霍高速G30 305m的区域及南侧距G312 305m的区域为4类区,执行4a类标准;北区为2类声功能区,南侧距连霍高速G30 305m的区域为4类区,执行4a类标准;声环境功能区划见图1-2。1.3.3水环境根据甘肃省地表水功能区划(2012-2030),该项目所在区域为宛川河榆中工业、从业用水区,属类水体。地表水功能区划见图1-3。1.4评价标准1.4.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见表1-1;表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 单位:mg/Nm3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PM10年均值0.10日均值0.15SO2年平均0.06日平均0.15小时平均0.50NO2年平均0.08日平均0.12小时平均0.24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见表1-2;表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 单位:mg/L序号监测项目标准值序号监测项目标准值1pH697挥发酚0.012溶解氧38总砷0.13高锰酸盐指数109汞0.0014生化需氧量(BOD5)610铬(六价)0.055总磷(以P计)0.311氨氮1.56氰化物0.212水温()周平均最大升温1周平均最大降温2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3类及4a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3;表1-3 声环境质量标准(摘录) 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3类65554a70554)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标准值见表1-4。表1-4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序号参数类别参数单位标准值备注1化学性SO2mg/m30.501小时均值2NO2mg/m30.241小时均值3COmg/m3101小时均值4CO2%0.10日均值5NH3mg/m30.201小时均值6O3mg/m30.161小时均值7HCHO(甲醛)mg/m30.101小时均值8C6H6(苯)mg/m30.111小时均值9C7H8(甲苯)mg/m30.201小时均值10C8H10(二甲苯)mg/m30.201小时均值11B(a)P(苯并吡)g/m31.0日均值12PM10mg/m30.15日均值13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mg/m30.608小时均值14生物性菌落总数cfu/m32500依据仪器定15放射性Rn(氡222)Bq/m3400年平均值1.4.2污染物排放标准1)污水排放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的B等级标准,见表1-5。表1-5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等级标准 单位:mg/L(pH值除外)序号项目B级限值1pH6.59.52SS4003BOD53504CODcr5005NH3-N456动植物油100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具体见表1-6。表1-6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二级标准排放限值(摘录)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mg/m3)颗粒物120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非甲烷总烃120(使用溶剂汽油或其他混合烃类物质)周界外浓度最高点4.03)新建燃气锅炉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3中的标准,具体见表1-7。表1-7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序号污染物准值(mg/m3)1颗粒物202SO2503NOx2004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级)14)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具体标准值见表1-8。表1-8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摘录) 单位:dB昼间夜间70555)社会生活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的2类排放限值,具体标准值见表1-9。表1-9 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排放限值(摘录) 单位:dB(A) 时段功能区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3类65554类70556)餐饮业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限值,具体见表1-10。表1-10 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规模小型中型大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6075851.4.3其他标准1)混凝土外加剂释放氨的限量(GB18588-2001)中要求混凝土外加剂释放氨的量0.10%(质量分数);2)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值执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3-2008),具体值详见表1-11、1-12、1-13。表1-11 溶剂型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值项目指标氯丁橡胶胶粘剂SBS胶粘剂聚氨酯类胶粘剂其他胶粘剂游离甲醛(g/kg)0.50-苯(g/kg)5.0甲苯二甲苯(g/kg)200150150150甲苯二异氰酸脂(g/kg)-10-总挥发性有机物(g/L)700650700700表1-12 水基型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值项目指标缩甲醛类胶粘剂聚乙酸乙烯酯胶粘剂橡胶类胶粘剂聚氨酯类胶粘剂其他胶粘剂游离甲醛(g/kg)1.01.01.0-1.0苯(g/kg)0.20甲苯十二甲苯(g/kg)10总挥发性有机物(g/L)350110250100350表1-13 水体型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值项目指标总挥发性有机物(g/L)1003)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中要求IRa1.0;I1.0。1.5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5.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依据本项目特点及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分时段采用矩阵识别方式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具体见表1-14。表1-14 环境影响矩阵识别表环境要素影响时段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居民生活景观生态施工期施工机械-1S-1S-3S-2S土石方、建筑垃圾-2S-1S-2S-2S施工人员-1S-1S-1S营运期废气-1S-1S绿化景观+1L+1L+1L+2L废水-1L固体废物-1S-1S噪声-1L-1L备注:“”表示正影响,“”表示负影响;“1”表示影响较小,“2”表示影响中等,“3”表示影响较大;“S”表示短期影响,“L”表示长期影响。根据上表,本项目对环境空气、声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和分析,其中对环境空气、声环境、固体废物处置进行重点评价。1.5.2评价因子筛选根据项目特点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经筛选,确定本项目评价因子,具体如下: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因子:SO2、NO2、TSP、PM10;预测评价因子:烟尘、SO2、饮食油烟等。水环境现状评价因子:pH、水温、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砷、汞、镉、六价铬、氰化物、挥发酚13项。预测评价因子:pH值、SS、BOD5、CODcr、氨氮。声环境现状评价因子与预测评价因子均为等效连续A声级(LepdB(A)。固体废物固体废物产生、存贮、处置方式,防止产生二次污染。1.6评价等级、范围及时段1.6.1评价等级大气环境该项目建成后,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汽车尾气、餐饮废气的排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的规定:根据项目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到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定义为: 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Co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大气评价等级标准见表1-1。表1-15 环境空气评价等级判据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 max 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参数见表1-16。表1-16 估算模式参数取值一览表1污染环节燃气锅炉2污染物烟尘SO2NOx3污染物排放源类型点源4源强排放速率(kg/h)0.130.050.145烟囱高度(m)86烟囱出口内径(m)0.77烟气排放速率(m3/s)1.938烟气温度(K)3739乡村/城市城市根据估算模式预测数据,主要污染物Pmax5m,安全等级为一级,路面使用年限15年。2.7.3设计说明桥梁K0+237.5高架桥梁长度99.04m,圆管涵27m/1道(预留穿越管线),上部结构采用25m+40m+25m预应力简支小箱梁,桥面连续,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钻孔灌注群桩基础;桥台采用登式台,钻孔灌注群桩基础,本桥位于直线上,桥面横坡为双向1.5%,纵断面纵坡1%。道路道路横断面设计以规划红线为依据,断面标准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2012)相关条款规定以及规划断面取值,具体断面布置如下:3.0m(人行道)+0.25m(路缘带)+7.0m(机动车道)+0.5m(双黄线)+7.0(机动车道)+0.25(路缘带)+3.0m(人行道)=21m。行车道、路缘带路拱坡度采用外倾1.5%,人行道横坡内倾2%。2.7.4路基路面设计填土路基本项目最大填土高度不超过2m,边坡采用1:1.5的直线坡率一坡到底,施工时应先清除地表树根草皮或种植土,然后进行充分碾压,基底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本项目清表和地基填前夯实沉落高度平均按照0.4m控制,其中清表平均厚度按照0.3m计,地基填前夯实沉落高度平均按照0.1m计。路基土石方数量表中以综合考虑了清除表土后增加土方、填前碾压增加土方及路基边缘超宽填筑土方(超宽填筑30cm)。施工完成后应清除边缘超宽填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 第3章 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第1节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说课稿 中图版选修3
- UL97412023UL电动汽车电源输出设备安全标准(EVPE)
- T-CACM 1363-2021 中药配方颗粒包装规范
- 2025年中国燃气管网综合检测仪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中国锁固密封预涂胶机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中国树脂棕刚玉砂布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5G网络对远程办公的推动作用
- 项目1 解读互联网连通示意图-互联网互联与互通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科技安徽版2024七年级上册-安徽版2024
- 智能办公场景下钢具产品与物联网设备集成融合瓶颈
- 2025年中国柴油引擎驱动型空气压缩机数据监测报告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 GB/T 12730-2008一般传动用窄V带
- ps6000自动化系统用户操作及问题处理培训
- 手机拍照技巧大全课件
- 基层医院如何做好临床科研课件
- 核电质量保证培训讲义课件
- 2021年东台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九年级英语全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人教版新目标)
-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课件(完整版)
- 礼仪概述PPT幻灯片课件(PPT 39页)
- 改革开放中国奇迹PPT33页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