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doc_第1页
浅谈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doc_第2页
浅谈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doc_第3页
浅谈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doc_第4页
浅谈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 甘振华 广西恒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00摘要:众所周知,甲醛由于其具有对人体的较强烈危害性,已于近年来逐步成为家居 产品市场上首要的质量检测项目之一,其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以及防治办法也于近年来 成为人们关注的首要目标。下面本文将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室内空气中甲醛的 测定方法的选择问题进行简单的论述,以供参考。关键词:室内空气;甲醛检测;选择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with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provide a simple discussion for the determination choice of formaldehyde in indoor air, for reference.Key words: indoor air; formaldehyde detection; select中图分类号:TQ32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05-0020-021 导语 甲醛作为影响室内环境质量主要因素之一,其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不仅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一定的危害,更会对人体的皮肤黏膜系统造成损坏,阻碍细胞机能,最终导致人体肺 功能、肝功能以及免疫功能的异常变化。大多数报道其作用含量在 0.12mg/m3 以上。个别报 道其作用含量在 0.06-0.07mg/m3 时,儿童发生哮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大量使用、各类人造板制 造家具以及合成织品都是致使室内甲醛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成因。部分新装修住宅、宾馆等 室内甲醛浓度已经超过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2002)相应的浓度标准值,对此 已引起人们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检测实验室开始开展室内环境空气检测项目,选择一种准 确、经济、快速、操作简便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2 方法简介 目前,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有 4 一氨基-3-联氨-5-巯基一 1,2,3 一三氮杂茂(简称AHMT)比色法、酚试剂比色法、乙酰丙酮比色法、变色酸比色法、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 等化学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电化学法等仪器法。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选择 AHMT 比色法、酚试剂比色法、乙酰丙 酮比色法和气相色谱法作为甲醛的测定方法。本文结合日常开展室内空气甲醛分析测试的实 践经验,对以上四种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2,1 气相色谱法(GB/T1820426-2000)气相色谱法具有选择性好,干扰因素小的优点,由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气相色谱 法是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定的唯一方法,因此,在样品量大的情况下, 甲醛分析不宜将气相色谱法作为首选方法,以免因受仪器数量限制延误分析完成时间。2.2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5516-1995)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对共存的酚和乙醛等无干扰,操作简易,重现性好,但灵敏度较低, 当采样体积为 0.5-10.0L 时,最低检出浓度为 0.5mg/m3,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甲 醛的标准值为 0.10 mg/m3,因此本方法仅在确定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大于 0.5mg/m3 时才适 用,若浓度小于 0.5mg/m3 采用此法则无法进行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在操作过程中还须注意日光照射导致甲醛氧化,因此在采样时应选用棕色吸收管,在样 品运输和存放过程中,都应采取避光措施,2-5C 冷藏保存并需及时分析。2.3 AHMT 分光光度法(GB/T16129-1995)该法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较高,当采样体积为 20L,最低检出浓度为 0.0i mg/m3,大 大低于室内环境空气质量中甲醛标准值 0.10 mg/m,较适宜于一般情况下室内空气的检 测。该方法操作过程中须注意显色随时间逐渐加深,标准溶液的显色反应和样品溶液的显色 反应时间必须严格统一。2.4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GB/T18204.26-2000)该法灵敏度高,当采样体积为 10L 时,最低检出浓度为 0.01 mg/m3,低于室内环境空 气质量中甲醛标准值 0.10mg/m3,适宜于一般情况下室内空气的检测,但在乙醛(2ug)及 丙醛存在下对结果产生正干扰。该方法操作过程中须注意显色温度,室温低于 15时,显 色不完全,2035cc 时 15 分钟显色达最完全,放置时间 4 小时稳定不变。3 方法选择 气相色谱法如受仪器数量限制,可能会导致检测报告出具时间延误,故不宜作为首选方法。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因最低检出浓度大于标准值,因此只适用于室内甲醛浓度大于 0.5 mg/m3 的场合。在实际检测中发现,甲醛浓度大于 0.5 mg/m3 的状况多发生于刚有大量新家 具进入居室,且这类浓度的居室较少,且故也不宜作为首选方法。以下对同为分光光度法且最低检出浓度低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甲醛标准值的 AHMT分光光度法(GB/T16129-1995)(下文简称 A 法)与酚试剂分光光度法(GB/T18204.26-2000)(下文简称 B 法)进行比对试验,以确定在室内空气检测中,选用何种方法更优。 3.1 试剂的供应A 法中仅以价格最高试剂 AHTM 计每分析 1000 个样品需成本 600 元左右,而 B 法中 参与反应的试剂每分析 1000 个样品成本仅 20 元左右,此外 A 法中 AHMT 试剂国内无现货 供应,需提前一个月预订。故 B 法试剂较为经济且易采购。3,2 方法的可操作性比较B 法吸收液仅由酚试剂即可配制而成,抽样吸收后只需加入硫酸铁氨溶液,20-35cc 时 15 分钟显色达最完全,放置时间 4 小时稳定不变。A 法吸收液需由三种试剂配置而成,抽 样吸收后需加入氢氧化钾和 AHMT 溶液 20 分钟,然后加入高碘酸钾溶液 5 分钟才显色完成, 且显色随时间逐渐加深,操作过程中须严格统一标准溶液的显色反应和样品溶液的显色反应 时间。综上所述,B 法可操作性优于 A 法。 3.3 标准样品分析采用多种浓度的甲醛水质标准样品(GSB07-1179-2000)进行多次分析,由于此种标准样 品原以乙酰丙酮法定值,其中的保存剂对 B 方法有干扰,当采用 B 法进行分析时,测定值 均远远低于给定不确定度范围,而采用 A 法进行同样分析,分析结果均在给定的不确定度 范围内。此外,据悉目前国家环保总局标样研究所已研制出同时适用酚试剂法的标准样品, 今后酚试剂法的量值溯源将能得到验证。3.4 试验结果与分析3.4.1 试验场所 本次比对选择了两间装修材料较常见、装修后近一年、甲醛浓度较为常见的居室进行抽样,抽样前关闭门窗 12 小时,抽样时关闭门窗。居室内装修情况见表 3-1。 表 3-1 比对试验居室内装修情况表3.4.2 试验条件 为减少系统误差,比对过程中抽样分析仪器、抽样起止时间、抽样地点、抽样分析人员完全保持一致。3.4.3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见表 3-2、3-3。表 3-2 居室 l 试验结果表 3-3 居室 2 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1)居室 l 内当室温为 30-34时试验,A 法测得平均浓度 0.244 mg/m3,标准偏差为 0.028 mg/m3;B 法测得平均浓度 0.253 mg/m3,标准偏差为 0.022 mg/m3。(2)居室 2 内当室温为 23-27时试验,A 法测得平均浓度 0.109mg/m3 ,标准偏差为0.021mg/m3;B 洼测得平均浓度 0.131 mg/m3,标准偏差为 0012 mg/m3。综上所述,A 法与 B 法测得结果不同,B 法略高于 A 法。 在目前的家具生产及房屋装修中,粘合剂被大量使用,而甲醛、乙醛同为粘合剂使用中的主要挥发性有机污染物。B 法中乙醛(2ug)及丙醛与酚试剂反应产生蓝色染料对结果 产生正干扰,而 A 法抗干扰能力强,由此导致装修房室内甲醛浓度 B 法测定结果普遍略高于 A 法。3.5 比对结果A 法抗干扰能力强,但成本高、操作复杂,显色时间需严格控制,B 法则在室内空气 中含有乙醛(2ug)及丙醛的情况下对测试结果有正干扰,但该法成本较低,操作简便、迅速、 易控制。4 温度对甲醛浓度的影响将居室 1、居室 2 测试时室内温度( C)与所测得的甲醛浓度(mg/m3)进行回归分析,得 出的相关系数见下表表 4-1 温度与浓度相关系数表由此可见,两个变量正相关,因此在甲醛的测试结果中务必注明温度。 5 结论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室内环境空气检测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选择准确、 经济、快速、操作简便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甲醛的测定方法研究表明:5.1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具简便、易控制、迅速、成本低等优点,故在普通室内检测时, 应优先选用此方法。但因当乙醛(2ug)及丙醛存在情况下,所测得的样品中醛的含量是以甲 醛表示总醛量,因此当检测目的为仲裁或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值要求,需进行复测时,不适 用此方法,今后还需深入研究。5.2 AHTM 分光光度法抗干扰能力强,但成本较高,操作复杂,显色时间需严格控制, 故适宜与酚试剂法配合使用,用于检测目的为仲裁或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值要求,需进行复测的场合。5.3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只适用于室内甲醛浓度大于 0.5mg/m3 的场合。5.4 温度微小变化,对甲醛浓度即有明显影响,因此检测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温度稳定, 在检测报告中各测点务必分别注明温度,以免引起客户对数据的异议。参考文献l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等编.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实施指南,北 京,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20032GB/T18883-2002室内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