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的检测装置讲义课件(PPT 121页).ppt_第1页
数控机床的检测装置讲义课件(PPT 121页).ppt_第2页
数控机床的检测装置讲义课件(PPT 121页).ppt_第3页
数控机床的检测装置讲义课件(PPT 121页).ppt_第4页
数控机床的检测装置讲义课件(PPT 121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控机床的检测装置 主要内容 概述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光栅磁栅 概述 1 作用 检测位移 线位移或角位移 和速度 发送反馈信号至数控装置 构成伺服系统的闭环或半闭环控制 使工作台按指令的路径精确地移动 其精度决定了加工精度 2 应用范围 半闭环控制的数控机床 旋转变压器 编码器 安装在电机或丝杠上 测量了电机或丝杠的角位移 也就间接地测量了工作台的直线位移 闭环控制系统的数控机床 感应同步器 光栅 磁栅等测量装置 安装在工作台和导轨上 直接测量工作台的直线位移 概述 3 位置检测装置的精度包括系统精度和分辨率系统精度 在一定长度或转角范围内测量累积误差的最大值 分辨率 位置检测系统能够测量的最小位移量 3 要求 受温度 湿度的影响小 工作可靠 抗干扰能力强 在机床移动的范围内满足精度和速度要求 使用维护方便 适合机床运行环境 成本低 易于实现高速的动态测量 概述 主要内容 2位置检测装置分类 按被测量的几何量分 回转型 测角位移 和直线型 测线位移 按检测信号的类型分 数字式和模拟式 按检测量的基准分 增量式和绝对式 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 因工作条件和检测要求不同 可采用不同的检测方式 概述 主要内容 概述 移动一个测量单位就发出一个测量信号 被测量的任一点的位置都以一个固定零点作基准 概述 主要内容 1 增量式与绝对式 1 增量式检测方式增量式检测方式测量位移增量 移动一个测量单位就发出一个测量信号 优点 检测装置较简单 任何一个对中点均可作为测量起点 轮廓控制常采用缺点 对测量信号计数后才能读出移距 一旦计数有误 此后的测量结果将全错 发生故障时 如断电 断刀等 不能再找到事故前的正确位置 必须将工作台移至起点重新计数 概述 2 绝对式测量方式绝对式测量方式中 被测量的任一点的位置都以一个固定的零点作基准 每一被测点都有一个相应的对零点的测量值 避免了增量式检测方式的缺陷 但其结构较为复杂 概述 2 数字式与模拟式1 数字式测量方式将被测量单位量化后以数字形式表示 测量信号一般为电脉冲 可直接把它送到数控装置进行比较 处理特点 1 被测量量化后转换成脉冲个数 便于显示和处理 2 测量精度取决于测量单位 与量程基本无关 存在累加误差 3 检测装置较简单 脉冲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概述 2 模拟式测量方式将被测量用连续的变量来表示 如用相位变化 电压变化来表示 主要用于小量程测量 主要特点 1 直接对被测量进行检测 无需量化 2 在小量程内可以实现高精度测量 3 可用于直接检测和间接检测 概述 3 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1 直接测量对机床的直线位移采用直线型检测装置测量 称为直接检测 测量精度主要取决于测量元件的精度 不受机床传动精度的影响 但检测装置要与行程等长 对大型数控机床来说 这是一个很大的限制 概述 2 间接测量对机床的直线位移采用回转型检测元件测量 称为间接测量 优点 使用可靠方便 无长度限制 缺点 在检测信号中加入了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的传动链误差 影响检测精度 因此为了提高定位精度 常常需要对机床的传动误差进行补偿 旋转变压器 1旋转变压器的结构组成 定子 转子分类 有刷和无刷两种 旋转式的小型交流电动机 转子轴承 分解器转子 变压器定子 变压器二次绕组 变压器转子线轴 壳体 分解器定子 变压器一次绕组 无刷旋转变压器 特点 输出信号大可靠性高寿命长不用维修 旋转变压器 旋转变压器分 单极对 多极对 常用单极对旋转变压器和双极对旋转变压器 单极对 定子和转子上各有一对磁极 转子通常不直接与电机轴相联 经精密齿轮升速后再与电机轴相联 根据丝杠导程选用齿轮升速比 以保证机床的脉冲当量与输入设定的单位相同 升速比通常为1 2 1 3 1 4 2 3 1 5 2 5等 多极对 增加定子或转子的极对数 使电气转角为机械转角的倍数 用于高精度绝对式检测系统 双极对 定子和转子上各有两对相互垂直的磁极 其检测精度较高 在数控机床中应用普遍 旋转变压器 2旋转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根据互感原理工作 定子与转子之间气隙磁通分布呈正 余弦规律 当定子加上一定频率的激磁电压时 通过电磁耦合 转子绕组产生感应电势 其输出电压的大小取决于定子和转子两个绕组轴线在空间的相对位置 旋转变压器 旋转变压器 主要内容 单极对旋转变压器 由变压器原理 设一次绕组匝数N1 二次绕组匝数N2 变压比n N1 N2 一次侧输入交变电压 二次侧产生感应电势 U2 转子绕组感应电势U1 定子的激磁电压Um 激磁电压幅值 转子偏转角 旋转变压器 主要内容 正弦余弦旋转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定子和转子绕组中各有互相垂直的两个绕组 定子上两个绕组分别为正弦绕组U1s 余弦绕组U1c 转子绕组的一个绕组输出电压为U2 另一个绕组接高阻抗 补偿转子对定子的电枢反应 正弦余弦 旋转变压器 旋转变压器的工作方式 1 鉴相工作方式给定子的两个绕组通以同幅值 同频率 相位差 2的交流激磁电压 U1s Umsin tU1c Um sin t 2 Umcos t转子正转时 U1s U1c在转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压 经叠加 得转子感应电压U2 旋转变压器 转子正转时的感应电压 U2 kUmsin tsin kUmcos tcos kUmcos t k 电磁耦合系数 k 1 相位角 转子偏转角 转子反转时的感应电压 U2 kUmcos t t 严格对应关系 检测出 t 可得 可得被测轴的角位移 旋转变压器 2 鉴幅工作方式定子正 余弦绕组分别通同频率 同相位 但幅值分别为Usm和Ucm的交流激磁电压U1s Usmsin tU1c Ucmsin t当给定电气角为 时 交流激磁电压的幅值分别为Usm Umsin Ucm Umcos 旋转变压器 转子正转时 U1s U1c经叠加 转子感应电压U2为 U2 kUmsin sin tsin kUmcos sin tcos kUmcos sin t转子反转时 同理有 U2 kUmcos sin tU2的幅值为 kUmcos kUmcos 可见 U2的幅值随转子的偏转角 变化 测量出幅值即可求得偏转角 旋转变压器 主要内容 3旋转变压器的应用 测量旋转变压器二次绕组的感应电动势U2的幅值或相位的变化 可知转子偏转角 的变化 如果将旋转变压器安装在数控机床的丝杠上 当 角从0 变化到360 时 表示丝杠上的螺母走了一个导程 这样就间接地测量了丝杠的直线位移 导程 的大小 旋转变压器 当测全长时 由于普通旋转变压器属于增量式测量装置 如果将其转子直接与丝杠相联 转子转动一周 仅相当于工作台1个丝杠导程的直线位移 不能反映全行程 因此 要检测工作台的绝对位置 需要加一台绝对位置计数器 累计所走的导程数 折算成位移总长度 另外 在转子每转1周时 转子的输出电压将随旋转变压器的极数不同而不止一次地通过零点 必须在线路中加相敏检波器来辨别转换点和区别不同的转向 旋转变压器 此外 还可以用3个旋转变压器按1 1 10 1和100 1的比例相互配合串接 组成精 中 粗3级旋转变压器测量装置 如果转子以半周期直接与丝杠耦合 即 精 同步 结果使丝杠位移10mm 则 中 测旋转变压器工作范围为100mm 粗 测旋转变压器的工作范围为1000mm 为了使机床工作台按指令值到达一定位置 需用电气转换电路在实际值不断接近指令值的过程中 使旋转变压器从 粗 转换到 中 再转换到 精 最终的位置检测精度由 精 旋转变压器决定 旋转变压器 主要内容 4磁阻式多极旋转变压器简介 普通旋转变压器 精度为角分级 应用 精度要求不高或大型机床的粗测和中测 近年广泛采用磁阻式多极旋转变压器 无电刷 滑环特点 工作可靠 抗冲击能力强 连续高速运行 寿命长 成本低 输出信号电平高 0 5 1 5V 最高可达4V 测量精度不如感应同步器和光栅 但高于普通旋转变压器 误差不超过3 5角秒 所以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很有前途 应用 高精度及各种控制式电气变速双通道系统 提高数控机床定位精度 旋转变压器 转子每转过一个转子齿距 气隙磁导变化一个周期 当转子转过一周时 气隙磁导变化的周期数等于转子齿数 气隙磁导变化 输出绕组感应电势变化 通过测输出电压幅值的变化得转子的转角 感应同步器 1感应同步器的结构与种类1 分类 直线式 由定尺 滑尺组成 测直线位移 用于全闭环伺服系统 旋转式 由定子 转子组成 测量角位移 用于半闭环伺服系统 感应同步器 1 直线感应同步器 定尺绕组节距w2 2 a2 b2 W2 2 2mm滑尺正余弦绕组成W或U形 错开1 4w2 电角度 2 节距w1 2 a1 b1 取w1 w2或w1 2 3w2 正弦绕组 余弦绕组 感应同步器 定尺和滑尺的基体常用厚度为10mm 与床身材料热膨胀系数相近的钢板或铸铁 以减小与机床的温度误差 平面绕组为铜箔 常用厚度为0 05mm或0 07mm的纯铜箔 用绝缘粘结剂将铜箔热压粘结在基体上 经精密照相腐蚀工艺制成所需印刷绕组形式 定尺绕组表面涂一层耐切削液的清漆涂层作为保护层 防止切削液的飞溅 滑尺绕组表面贴一层带塑料薄膜的绝缘铝箔 防止因静电感应产生附加容性电势 感应同步器 直线式感应同步器有标准式 窄式 带式和3重 速 式等 标准式 精度最高 使用最广 窄式 定尺 滑尺宽度比标准式小 电磁感应强度减低 比标准式精度低 适用精度较低或机床上安装位置窄小且安装面难于加工的情况 带式 定尺最长可至3m以上 不需接长 可简化安装 定尺随床身热变形而变形 但定尺较长 刚性稍差 总测量精度比标准式低 3重式 定尺有粗 中 细绕组 为绝对式检测系统 特别适用大型机床 感应同步器 2 圆感应同步器定子 转子采用不锈钢 硬铝合金等材料作基板 呈环形辐射状 定子和转子相对的一面均有导电绕组 绕组用厚0 05mm的铜箔构成 基板和绕组之间有绝缘层 绕组表面还加有一层与绕组绝缘的屏蔽层 材料为铝箔或铝膜 感应同步器 转子绕组 连续绕组 定子绕组 分段式 两相正交 相差90 电角度 sin绕组 cos绕组 感应同步器 2感应同步器的安装 定尺安装在机床的不动部件上 滑尺安装在机床的移动部件上 安装防护罩 防止切屑和油污浸入安装时必须保持定尺和滑尺平行 两平面间的间隙约为0 25 0 05mm 其它安装要求视具体的产品说明而定 保证定尺和滑尺在全部工作长度上正常耦合 减少测量误差 感应同步器 3感应同步器工作原理定尺 单向均匀感应绕组 绕组节距2 相当绕组空间分布的一个周期2 滑尺 有两组激磁绕组 为正 余弦激磁绕组 节距与定尺相同 相互错开1 4节距 当正弦绕组和定尺对准时 余弦绕组和定尺相差 2的距离 相当于 2电角度 感应同步器 滑尺绕组通以交流激磁电压时 由电磁感应在定尺上感应出感应电压 滑尺与定尺间产生相对位移时 电磁耦合的变化使定尺上感应电压随位移的变化而变化 滑尺移动一个节距 感应电压变化一个余弦波形 利用这个感应电压的变化进行位置检测 E最大 E 0 E Ea E 0 正弦绕组通电 定子产生余弦波的电动势余弦绕组通电 定子产生正弦波的电动势 感应同步器 感应同步器有两种工作方式 鉴相工作方式和鉴幅工作方式 1 鉴相工作方式 给滑尺的正弦 余弦绕组分别通同频率 同幅值 但相位相差 2的交流激磁电压Us Umsin tUc Umsin t 2 Umcos t 感应同步器 若起始时滑尺的正弦绕组与定尺的感应绕组重合 当滑尺移动x距离时 滑尺正弦绕组和定尺绕组不重合 在定尺上的感应电压为Ud1 kUscos kUmsin tcos k 电磁耦合系数 Um 激磁电压幅值 滑尺绕组相对定尺绕组电气相位角 的大小为 go 感应同步器 滑尺余弦绕组和定尺绕组相差l 4节距 在定尺上的感应电压为Ud2 kUccos 2 kUmsin cos t定尺和滑尺交变磁通经气隙而耦合 应用叠加原理得定尺绕组的感应电压Ud Ud1 Ud2 kUmsin t 其中可见 Ud x 通过测量定尺感应电压相位 t 可得滑尺位移量x 感应同步器 将称为相移 位移转换系数 例 设节距2 2 则若脉冲当量 2 m 脉冲 则相移 位移系数 为 感应同步器 Umsin t Umcos t 要求输出400Hz的调相信号 1 8 脉冲 则计数器的容量应为200 触发脉冲的频率应为80kHz kUmsin t 2 kUmsin t 1 感应同步器 2 鉴幅工作方式 给滑尺正 余弦绕组分别通同相位 同频率 幅值不同的激磁电压Us Usmsin tUc Ucmsin t给定电气角为 时 交流激磁电压Us Uc的幅值分别为Usm Umsin Ucm Umcos 电气角 感应同步器 根据叠加原理 可得定尺绕组感应电压Ud Uscos Ucsin Umsin sin t可见 Ud的幅值Umsin 若已知电气角 则测量出Umsin 可间接求出 值 从而求出x的大小 特别是 当Ud 0时 因此 逐渐改变 值 使Ud 0 便可求出 值 从而求出x 感应同步器 令很小时Ud Uscos Ucsin Umsin sin t Um sin t将式代入上式可见 当 x很小时 Ud的幅值与 x成正比 可通过测量Ud的幅值来测定 x 感应同步器 Ud x 每改变一个 x的位移增量时 就有电压Ud据此可实现对位移增量的高精度细分 可预先设定某一门槛电平 当Ud值达到该门槛电平时 就产生一个脉冲信号 用该脉冲信号去控制修改激磁电压线路 使其产生合适的Us Uc 使Ud重新降低到门槛电平以下 这样 位移量 x数字量 脉冲 实现了对位移的测量 感应同步器 将指令脉冲与反馈来的实际脉冲值进行比较得到数字量位置误差 后经D A控制伺服机构 辨相产生实际脉冲 跟随 变化 感应同步器 4感应同步器的特点 1 精度高直接对机床位移进行测量 不经机械传动装置 测量精度主要取决于尺子的精度 定尺的节距误差有平均自补偿作用 定尺上感应电压信号有多周期的平均效应 降低了绕组局部尺寸制造误差的影响 从而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 测量长度不受限制可采用多块定尺接长 增大测量尺寸 行程为几米到几十米 可实现中型 大型机床工作台位移的直线测量 感应同步器 工作可靠 抗干扰性强感应同步器金属基板和床身铸铁的热胀系数相近 当温度变化时 两者的变化规律相同 还能获得较高的重复精度 圆感应同步器的基板受热后各方向的热涨量对称于圆心 不影响测量精度 感应同步器是非接触式的空间耦合器件 所以对尺面防护要求低 可选择耐温性能良好的非导磁性涂料作保护层 加强感应同步器的抗温防湿能力 感应同步器 维护简单 寿命长定尺和滑尺不接触 无摩擦 磨损 使用寿命很长 加防护罩 防止切屑进入定 滑尺之间滑伤导片及防止灰尘 油污及冲击振动 是电磁耦合器件 不需光源 光电元件 不存在元件老化及光学系统故障等问题 抗扰能力强 工艺性好 成本较低 便于复制和成批生产 输出信号比较微弱 需要放大倍数较高的前置放大器 光栅 定义 利用光的透射 衍射制成的光电检测元件组成 标尺光栅 固定在机床活动件上光栅读数头 装在机床固定件上 工作台移动 产生相对位移 光栅 通常意义上讲 光栅按用途分有两大类 物理光栅 衍射光栅 刻线细密 线纹密度200 500条 线纹相互平行且距离相等 栅距 栅距0 002 0 005 主要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用于光谱分析和光波波长的测定 计量光栅 刻线稍粗 线纹密度25条 50条 100条 250条 等 即栅距为0 004 0 25 主要是利用光的透射和反射现象 用于数控机床检测系统 这里所讨论的光栅是指计量光栅 光栅 计量光栅 高精度数控机床的位置检测装置 用于闭环控制系统 可测量位移和转角 读数速率高 0 数十万次 每秒 非常适用动态测量 一 光栅的种类与精度按形状 长光栅 直线光栅 圆光栅 长光栅检测线位移 圆光栅测量角位移按制作原理 玻璃透射光栅 金属反射光栅 光栅 1光栅的种类与精度 长光栅 1 玻璃透射光栅是在玻璃的表面上用真空镀膜法镀一层金属膜 再涂上一层均匀的感光材料 用照相腐蚀法制成透明与不透明间隔相等的线纹 特点 1 光源可采用垂直入射 光电元件可直接接受光信号 因此信号幅度大 读数头结构比较简单 2 每毫米上线纹数多 一般为100 125 250条 mm 再经过电路细分 可做到微米级的分辨率 光栅 2 金属反射光栅是在钢尺或不锈钢的镜面上用照相腐蚀法或用钻石刀直接刻划制成的光栅线纹 常用的线纹数为4 10 25 40 50条 mm 分辨率低 特点 1 标尺光栅的线膨胀系数很容易做到与机床材料一致 2 标尺光栅的安装和调整比较方便 3 安装面积较小 4 易于接长或制成整根的钢带长光栅 5 不易碰碎 光栅 圆光栅在玻璃圆盘外环端面上 做成黑白相间条纹 条纹呈辐射状 相互间夹角 栅距角 相等 不同的使用要求在圆周内的线纹数不相同 一般有3种形式 1 六十进制 如圆周内的线纹数为 10800 21600 32400 64800等 2 十进制 如圆周内的线纹数为 1000 2500 5000等 3 二进制 如圆周内的线纹数为 512 1024 2048等 一个圆形被均分成360度 每一度有60角分 一角分等于60角秒 光栅 计量光栅的精度取决于光栅尺本身的制造精度 即计量光栅任意两点间的误差 激光技术的发展使光栅制作精度得到很大提高 可达微米级 再通过细分电路可达0 1 m 甚至更高 如0 025 m 光栅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莫尔条纹的形成原理莫尔条纹是由若干光栅线纹干涉形成的 各种光栅中以玻璃衍射光栅的精度为最高 光栅 2光栅结构与测量原理1 光栅的结构 标尺光栅 指示光栅上均匀刻有条纹 不透光宽度 缝隙宽度 a 透光宽度 刻线宽度 b 设栅距为d d a b 通常a b 安装时严格要保证标尺光栅和指示光栅的平行度及两者间隙 一般0 05 或0 1 光栅 2 光栅读数头 作用 将莫尔条纹的光信号转换成电脉冲信号 结构分类 分光读数头 垂直入射读数头 反射读数头 垂直入射读数头 分光读数头 反射读数头 光栅 上述光栅用于增量式测量 有的光栅读数头设有 个绝对零点 当停电或其他原因记错数字时 可重新对零 方法 在两光栅上分别有一小段光栅 这两小段光栅重合时发出零位信号 光栅采用与机床材料膨胀系数接近的K8等玻璃材料 测量精度较高的光栅在恒温场所或进行密封使用 用直线光栅测量时标尺光栅与行程等长 通常光栅长度为1m 行程大于1m时 需要将光栅接长 光栅 2光栅的基本测量原理 莫尔条纹 横向透光亮带 横向暗带 w d 光栅 通过读出移动的莫尔条纹条数 计算出运动部件的准确位移 横向透光亮带 横向暗带 栅距 光栅 莫尔条纹特性 1 光学放大作用 放大比k为 若d 0 01mm 0 01rad 则w 1mm k 100 光栅 2 实现平均误差作用莫尔条纹 大量光栅线纹干涉 误差平均效应 克服个别 局部误差 提高精度 3 莫尔条纹移动与栅距移动成比例光栅移动一个栅距d 莫尔条纹沿垂直方向移动一个间距w若光栅移动方向相反 莫尔条纹移动方向也相反 光栅 3光栅测量系统 光强信号变为同频率的电压信号 标尺光栅移动过程中 莫尔条纹交替出现由亮带到暗带 暗带到亮带 光强度分布近似余弦曲线 光电元件接收到的光通量忽大忽小 产生近似正弦曲线的电压信号 光栅 四倍频细分 光栅 鉴向倍频装置 d 光栅 鉴向倍频电路作用 辨向 细分 提高光栅的分辨率 四倍频细分 就是从一个莫尔条纹之产生一个电脉冲信号 变成为0 90 180 270 都有脉冲输出 一个周期内送出4个脉冲 分辨率提高4倍 分辨率取决于光栅栅距d和鉴向倍频的倍数n 即 分辨率 d n 例 光栅线纹密度50条 mm 栅距20 m 经4倍频处理后 线纹密度提高到200条 mm 工作台每移动5 m送出一个脉冲 即分辨率为5 m 提高4倍 光栅 光栅在数控车床上的安装位置 光栅 光栅在数控镗铣床上的安装位置 磁栅 磁栅 磁尺 用电磁方法计算磁波数目的一种位置检测元件 用于线和角位移测量 与感应同步器 光栅相比 测量精度略低 优点 1 制作简单 安装 调整方便 成本低 录制完的磁化信号 可抹去重录 可安装在机床上再录磁 避免安装误差 2 长度可任意选择 亦可录制任意节距的磁信号 3 对使用环境要求低 在油污 粉尘较多的环境中应用 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磁栅 1磁栅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组成 磁性标尺 磁头和检测电路 工作原理 用录磁磁头将相等节距 常为20 m或50 m 周期变化的电信号记录到磁性标尺上 作为测量位移量的基准尺 磁栅 1 磁性标尺的等节距录磁的精度要求很高2 磁头采用磁通响应型磁头 静态磁头 检测时 用拾磁磁头读取记录在磁性标尺上的磁信号 通过检测电路将位移量用数字显示出来或送至位置控制系统 磁栅 1 磁性标尺非导磁材料基体 铜 不锈钢或合金材料 上 用涂敷 化学沉积或电镀镀一层10 30 m厚的高导磁材料 形成均匀磁性膜 使用录磁磁头使磁膜磁化成节距 0 05 0 10 0 20 1 0 等 相等的周期变化磁化信号 脉冲 正弦波或饱和磁波 作为测量基准 在磁尺表面涂一层1 2 m厚的耐磨塑料保护层 防磁头与磁尺频繁接触 导致磁膜磨损 磁栅 2 磁头把反映空间位置变化的磁化信号检测出来 转换成电信号 输送给检测电路 a 动态磁头 有一组输出绕组 磁头和磁尺有一定相对速度时能读取磁化信号 用于录音机 磁带机的拾磁磁头 不能测量位移 b 静态磁头 磁尺与磁头相对运动速度很低或处于静止时 即数控机床低速运动和静止时 能测量位移或位置 静态磁头在普通动态磁头上加带励磁线圈的可饱和铁心 利用了可饱和铁心的磁性调制原理 静态磁头又可分为单磁头 双磁头和多磁头 磁栅 磁栅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激磁绕组通高频激磁电流I I0sin 0t 2 I的瞬时值 某一数值时 横臂上铁芯材料饱和 磁阻很大 磁路被阻断 磁性标尺的磁通 0不通过磁头闭合 输出线圈不与 0交链 I的瞬时值 某一数值时 横臂中磁阻降低到很小 磁路开通 输出线圈与 0交链 1 磁通响应型磁头 有可饱和铁芯的二次谐波磁性调制器 磁栅 激磁电流一个周期内两次过零 两次出现峰值 磁开关通断各两次 输出线圈输出的信号是一个调幅信号 e 输出线圈输出的感应电动势 E0 输出线圈输出的感应电动势峰值 磁性标尺上的磁化信号节距 x 磁头对磁性标尺的位移量 输出线圈感应电动势的频率 是激磁电流I的频率 0的2倍 e和磁性标尺与磁头相对速度无关 而是由位移量X决定的 选用磁尺的某一N极作位移零点测出e 0 的次数 根据磁性标尺的磁信号节距 计算出位移量x 磁栅 2 多间隙磁通响应型磁头 多间隙磁头中每一个磁头以相同的间距 m 2配置 相邻两磁头的输出绕组反相串接 得到的总输出电压为每个磁头输出电压的叠加 磁栅 磁尺辨向原理与光栅 感应同步器一致 分鉴相和鉴幅两种测量方式 双磁头 两磁头通频率相同 相位差90 的激磁电流 则两个磁头的激磁绕组的输出电压分别为 磁栅 3 磁栅检测电路磁头激磁电路 读取信号的放大 滤波及辨向电路 细分内插电路 显示及控制电路等有幅值测量和相位测量两种 以相位测量应用较多 相位检测是将第1组磁头的激磁电流移相45 或将它的输出信号移相90 磁栅 两组磁头输出信号求和 得 磁栅相位检测系统的磁头输出信号与感应同步器在鉴相工作方式下的输出号相似 所以 它们的检测电路也基本相似 磁栅 二 磁栅位置检测装置的结构类型按磁性标尺的基体形状分为 测直线位移 实体型磁栅 带状磁栅和线状磁栅测角位移 回转型磁栅 实体型磁栅用于精度要求较高场合 其制造长度有限 因此应用较少 磁栅 带状磁栅的磁尺固定在用低碳钢做的屏蔽壳体内 以一定的预紧力绷紧在框架或支架中 框架固定在机床上 使磁尺与机床一起伸缩 减少温度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带状磁尺可做得较长 一般是1m以上 主要应用量程较大 安装面不易安排的场合 磁栅 线状磁栅的磁尺是具有一定直径的圆棍形状 磁头具有特殊结构 是多间隙的磁通响应型的磁头 把磁尺包在中间 对周围电磁起到屏蔽的作用 具有抗干扰能力强 输出信号大 精度高等特点 但不易做长 用于小型精密机床或结构紧凑的测量机中 磁栅 回转型磁栅是一种盘形或鼓形磁栅 磁头和带状磁尺的磁头相同 主要用于角位移测量 编码器 1 定义 一种旋转式测量元件 装在被测轴上 随被测轴一起转动 将被测轴的角位移转换成增量脉冲形式或绝对式的代码形式 2 分类 接触式光电式电磁式 信号航空插头 参考德国沃申道夫公司资料 编码器 编码器 拉线式角编码器利用线轮 能将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 编码器 6 接触式编码器是一种绝对值式的检测装置 可直接把被测转角用数字代码表示出来 每一个角度位置均有唯一对应的代码 这种测量方式即使断电或切断电源 也能读出转动角度 编码器 n位二进制码盘 有n圈码道 圆周均分2n等份 即有2n个数据表示不同位置 能分辨的最小角度 360 2n n越大 能分辨的角度越小 测量精度越高 例 电刷由位置 0111 向位置 1000 过渡时 可能会出现8 15之间的任一十进制数 这种误差称为非单值误差 消除误差 采用循环码 雷格码 各码道的数码不同时改变 任何两个相邻数码间只有一位是变化的 每次只切换一位数 把误差控制在最小单位内 编码器 目前接触式码盘可做到8 14位二进制 若要求位数更多 则采用组合码盘 一个作为粗计码盘 一个作为精计码盘 精计码盘转一圈 粗计码盘依次转一格 接触式绝对值编码器优点 结构简单 体积小 输出信号强 缺点 电刷磨损造成寿命降低 转速不能太高 每分钟几十转 精度受外圈 最低位 码道宽度限制 使用范围有限 编码器 6 光电式编码器 编码器 脉冲编码器结构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按每转发出脉冲数的多少分多种型号 数控机床最常用的如表所列 根据数控机床丝杠螺距来选用 组成 光源 聚光镜 光栏板 光电码盘 光电元件 信号处理电路 编码器 编码器在数控机床中有两种安装方式 一 和伺服电机同轴联接 为内装式编码器 编码器在进给传动链的前端 二 连接在滚珠丝杠末端 为外装式编码器 外装式包含的传动链误差比内装式多 位置控制精度较高 内装式安装方便 安装套 编码器的安装方式 1 编码器的套式安装 安装轴 2 编码器的轴式安装 编码器 编码器 光电脉冲编码器 码盘及狭缝 转轴 光敏元件 光栏板及辨向用的A组 B组狭缝 光源 AB Z 零位标志 编码器 判别旋向 在编码盘两侧安装A组与B组两组狭缝 彼此错开1 4节距 两组狭缝相对应的光敏元件 产生两组近似正弦波的电流信号A B 彼此相差90 相位 经放大整形电路后变成方波 用于辨相 A相超前 正转 B相超前 反转 编码器 A B两相的作用如何进行位置和速度的测量 根据脉冲数目可得被测轴的角位移 根据脉冲频率可得被测轴的转速 如何辨别转轴方向 根据A B两相相位超前滞后关系可判断被测轴旋转方向 如何提高分辨率 后续电路可利用A B两相的90 相位差进行细分处理 四倍频电路实现 编码器 码盘里圈 有一条狭缝Z 每转能产生一个脉冲 该脉冲信号又称 零点脉冲 作为测量的起始基准 Z相的作用 被测轴的周向定位基准信号被测轴的旋转圈数记数信号 编码器 测量精度为能分辨的最小角度 分辨角 360 狭缝数 如条纹数为1024 则 360 1024 0 352 光电编码器的输出信号为差动信号 进行倍频处理 进一步提高分辨力 例如 配置2000脉冲 r光电编码器的伺服电机直接驱动8mm螺距的滚珠丝杠 经4倍频处理后 相当于8000脉冲 r的角度分辨力 对应工作台的直线分辨力由倍频前的0 004mm提高到0 001mrn 编码器 光电式编码器优点 没有接触磨损 码盘寿命长 允许转速高 最外圈每片宽度可做得很小 因而精度高 缺点 结构复杂 价格高 光源寿命短 目前 有一种混合式绝对值脉冲编码器 最外圈是高密度的增量制条纹 中间有四个码道组成绝对值式四位循环码 圆盘最里面有发一转信号的狭缝 工作原理是粗 中 精三级计数 码盘转的转数由 一转脉冲 的计数表示 在一转以内的角度位置由循环码的4 16个不同数值表示 每1 4圆循环码的细分由最外圈增量制码完成 编码器 1 位移测量用在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中 光电脉冲编码器将位置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