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之我见.doc_第1页
有效课堂教学之我见.doc_第2页
有效课堂教学之我见.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效课堂教学之我见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一节课,使师生的生命有了怎样的变化;收获了那些知识与思考;获得了怎样的身心体验,是考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重要指标。客观地说,师生从走进课堂到走出课堂,总要发生一些变化,收获一些东西,好像每节课都是有效的。但是课堂的有效程度是很不一样的,有的课堂能对师生产生终生的影响;有的课堂只给学生留下一些机械的记忆,日积月累的差异就导致人的素质的差异,人的生活状态的差异。因此,每一节课的效果都不可忽视。 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教师都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也有很多,从我的经历和体会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以下三点。 一、 教师要有吸引学生的本事 我的小外甥今年五岁多一点,每次看动画片时都特别专注,他最爱吃的东西,最爱玩的玩具,都无法让他的目光离开电视屏幕。为什么?因为电视的画面和内容具有太大的吸引力,以至于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灵,使他无暇旁顾。如果我们老师的课堂教学也能像动画片一样具有吸引力,何愁我们的课堂没有高效率?有人会说,动画片是娱乐节目,有吸引力是正常的;学习知识是劳动,是辛苦的,不可能具有动画片一样的吸引力。其实不然,我在郑州听窦桂梅老师的朋友一课,三节连上,下课时学生集体大喊:“老师,再上一会儿!请再上一会儿!”窦老师也是在上课,也是在传授知识,为什么能让上了两个小时课的孩子们不肯走出课堂?那是因为窦老师的课堂给了孩子们愉快的身心体验,课堂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课间的嬉戏玩耍,超过了零食美味。因此我认为,教师有没有吸引学生的本事,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让自己的课堂具有吸引力是每个教师的必备素质。 首先要放正心态。当我们拿着教案走进课堂时,如果心里想着:我讲课来了,学生必须坐好认真听我讲课!那么这节课一定不会太精彩!如果你微笑着走进课堂时心里想: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来了,我一定让我们每个人学得愉快。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人坐在飞机上和坐在自行车上想问题角度是不一样的 ,老师站在讲台上和走进学生中间想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走进课堂时,就要把自己的角色摆正,当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忘记师道尊严,全身心投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 窦桂梅老师和学生打雪仗,让一群孩子扑倒在雪地上,揉搓的披头散发,依然开心地大笑,课堂上他为学生的朗读泪流满面,为学生的精彩开怀大笑,完全不像个老师。这大概就是她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原因吧。谁把自己当成了孩子,谁就可以做最好的老师! 其次,老师要学会美化目标。任何一节课都有预定的目标,但是如何让目标具有吸引力,就不是每个老师能做到的了。我西安有个同学,她的女儿学习古筝时,把手指磨破了想放弃古筝的学习,她给孩子讲,如果你以后出国留学需要打工,愿意去洗盘子呢还是愿意去弹奏古筝传播中国文化?,孩子想了想,脑海中出现了弹奏古筝的美好愿景,她也就愿意为这个远景付出努力,克服一切困难。 所以,上课前,老师要善于用最美好的语言描述达到教学目标后的美景,吸引每个孩子向着目标前进。教学海上日出一课时,我先把自己从泰山顶上拍的日出照片给同学们传阅,让美丽的画面吸引学生,然后给他们描述:站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看着东方的天空慢慢变白,发红,太阳一点点往上升,那种感觉太美了!孩子们,让我们跟随作者来到海边,一起感受日出的奇迹,好吗?学生已经被日出的美景深深吸引,她的思想就顾不上开小差了。所以,老师要美化教学目标。 第三,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身心体验。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是快乐还是痛苦,是主动还是被动,是评价一节课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比如去看大海,如果我们只管看到大海就行了,旅途中吃不好,睡不好,难受极了,等欣赏到大海的美景时,一定会大打折扣。对于师生,学习过程是生命的常态,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让学习过程充满快乐是提高我们生存质量的重要问题,不可忽视。教学元角分的知识时,让孩子们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学习伟大的友谊时,补充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趣事,都会让课堂生趣盎然,笑声不断。这种状态中学习就变成了孩子们最愿意做的事情,多好啊! 第四、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备好课和没有备好课走进课堂时,心情是不一样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要用一生来准备一节课。真的是这样,课堂的高效率来自于精心的准备!课堂的魅力也来自于精心的准备! 能够吸引学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二、 努力拓展课堂的宽度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达到的目标是一定的,如果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增加课堂的宽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提高。 窦桂梅老师在上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教学过程中穿插了雨果的文章,并以其贯穿始终;补充了侵略军掠夺时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统统掠走”;补充了李大钊的诗歌,补充了当时国人对掠夺行径的反映等等,大大丰富了课堂知识。使学生合上书本走出课堂时,在心中留下的不仅仅是愤怒,更多的是思考和责任。这就是课堂的宽度。 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知识储备,需要教师留心身边的一切事物,更需要不停的思考,精心的设计。 每次上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我都会查阅大量的资料,以丰富有限的课本知识。讲联合国的知识,我补充了周恩来总理在联合国上的精彩发言;将抗日战争,我补充了日本侵略军拿中国人做细菌实验的事例,都很好的拓展了课堂宽度。这就好比去旅游的时候,导游总要给我们介绍有关景点的典故、传说,看的时候自然就对景物理解的深刻一些。如果没有导游的介绍,对景物的理解自然就少了许多。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了解一些相关的资料,对他们的学习很有帮助。如果只教课本上的知识,日子久了,学生就会感到厌倦枯燥,收获也极其有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将大打折扣。 课堂的宽度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决定因素。 三、 挖掘课堂的深度 决定一个容器大小的是它的容积,容积的大小跟它的深度成正比。一节课的有效性,也与知识的深度成正比。我们的课本知识都是很浅显的,一般智力的学生自己看几遍就能明白,如果老师像传声筒一样,只传授课本知识,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适当的挖掘知识的深度,是提高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窦桂梅老师在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以亲人为主题,从血脉相连的亲人,到中国人民共同的亲人感动中国的人物,再到跨越国界无私援助朝鲜人民的志愿军战士,亲人的含义一步步加深,走出课堂时,孩子们对亲人的理解已经有了新的超越。这就是收获,这就是效率。 我在六年级讲过抗日战争之后,学生对日本人表现了极大的愤怒,有的说:我这辈子不会去日本;有的说:我真想掐死日本人。这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在美国留学的朝鲜学生枪杀了32个美国大学生,在世界人民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美国在这所大学的操场上竖起了33块墓碑(包括杀人凶手),以宽容之心对待朝鲜学生,对待仇恨。引起了学生心灵的震动,也引起了他们深深地思考:正确对待仇恨,正确对待历史,是我们明智的选择。 其实,每节课都应该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加深,增加课堂的容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 延伸课堂的长度 学生走出课堂时,如果觉得课堂上的东西都学会了,那这节课决不是完美的课;如果学生还愁眉不展,在思索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课堂绝对是精彩的。课堂上高悬的永远应该是问号,而不是句号。所以,下课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教室,延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