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多肽学术会议邀请函.doc_第1页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多肽学术会议邀请函.doc_第2页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多肽学术会议邀请函.doc_第3页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多肽学术会议邀请函.doc_第4页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多肽学术会议邀请函.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多肽学术会议各位同行/朋友: 我代表会议组委会诚挚地邀请您参加将于2012年7月2-6日在中国沈阳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多肽学术会议(Chinese International Peptide Symposium, 12th CPS),此次会议由北京药理毒理研究所主办,沈阳药科大学协办。 中国国际多肽学术会议是在我国成功合成胰岛素的老一辈科学家和相关领域一些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如诺贝尔奖获得者Merrifield教授的倡导下创办的。从199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并已成为与“欧洲国际多肽学术会议”、“美国国际多肽学术会议”、“日本国际多肽学术会议”以及“澳大利亚国际多肽学术会议”齐名的多肽领域的国际盛会。 本次会议将探讨多肽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学术动态,会议议题涵盖多肽化学、生物学、材料学和医药学及这些学科的交叉内容。为了方便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与会者相互交流,本次会议形式将分为大会报告,分会报告、墙报展示及自由讨论。本次会议旨在加强国内外多肽科学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交流,促进合作,推动多肽科学的发展。 会议举办地沈阳被称为“东方鲁尔”,是东北第一大城市,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最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沈阳位于辽宁省中部,辽河、浑河、秀水河等途经境内,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3,七月上旬平均气温24。沈阳是东北地区的铁路和公路枢纽,交通方便,桃仙国际机场是东北地区第一大的航空港,距市区22公里。沈阳故宫、昭陵、福陵等景点已被列为世界遗产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期待着您的到来,并感谢您的大力支持,您的参与将会使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多肽学术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刘克良(博士,教授)12th CPS大会主席会议议题 多肽/蛋白质合成的新方法 多肽/蛋白质结构和构象研究 多肽/蛋白质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多肽的纯化和分析技术 多肽药物开发与设计 多肽类似物和多肽缀合物 抗菌肽、多肽疫苗、糖肽和神经肽 多肽配体、受体和信号系统 多肽在基因学、组蛋白研究中作用 顾问委员会Mr. XueyunCuiPresident of Hainan Zhonghe Pharmaceutical Co., Ltd., ChinaProf. VictorJ. HrubyUniversity of Arizona, USAProf. SongpingLiang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inaProf. GuichenLu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CAMS & PUMC, ChinaProf. PeterW.SchillerCli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ontreal, CanadaProf. GeoffreyW.Tregear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Prof. HongyanXuGL Biochem (Shanghai) Ltd., ChinaProf. YunhuaYePeking University, ChinaProf. YoushangZhang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AS, ChinaProf. YufenZhao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学术委员会Prof. Saburo AimotoOsaka University, JapanProf. Kyung-sooHahmChosun University, KoreaProf. Hongyu Hu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SIBS, CAS, ChinaProf. Ziwei HuangThe Burnham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 USAProf. Yoshiaki KisoKyoto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JapanProf. Luhua LaiPekingUniversity, ChinaProf. Kit S. La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Cancer Center, USAProf. Yanmei Li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Prof. Gang Liu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CAMS &PUMC, ChinaProf. Keliang LiuBeijing Institute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ChinaProf. Lei Liu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Prof. Yaqiu Long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CAS, ChinaProf. Dawei Ma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CAS, ChinaProf. Jean MartinezUniversities de Montpellier, FranceProf. Ian SmithMonash University, AustraliaProf. James P. TamNanyang Technology University, SingaporeProf. Ninghua Tan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AS, ChinaProf. John D. Wade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Prof. Rui WangLanzhou University, ChinaProf. Jiaxi Xu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China组织委员会Co-Chairmen: Prof. Keliang LiuProf. Maosheng ChengMembers:Prof. Chun GuoMs. Qiyan Jia Ms.Pengyan Li Dr.Yuanjun Liang Dr.Yang Liu Dr.Qingbin Meng Dr.Jian Wang Prof.Dongmei Zhao Ms.Lin Zh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