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论文(设计)题目农村老年人养老观念研究作者所在系别作者所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作者所在班级作 者 姓 名作 者 学 号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完 成 时 间2014年 5月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制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南方山区凯阳村养老问题研究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设计(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设计(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本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归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所有。本人遵循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规定,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本人同意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可以公布非涉密毕业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特此声明毕业设计(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年 月 日摘要 根据我国人口普查显示 ,我国已进入老岭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而伴随期出现的社会经济问题已成了学术界诸多学者们以及政府关注的焦点,目前学术界对于老龄化问题研究的焦点主要是老年人养老及养老制度的选择。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现代家庭规模已开始缩小,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与社会所能提供资源的不足产生了矛盾,使得家庭养老面临了困境,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了影响。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成了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观察和访谈的的方式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关键词:老年人 养老观念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ensus, society, our country has already entered the old ridge and aging degree in deepening. And along with the period of soci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have become a focus of attention of many scholars in academia and the government at present academia for ageing research focus is mainly the elderly endowment and pension system selection.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 the change of the concept, modern family size has started to shrink, the increasing of elderly population and society can provide resources of the insufficient contradiction, made the family endowment is facing predicament, affected by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become the first task of developm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n this basis, this article applies the way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of the rural elderly endowment concep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related solutions.Key words: the elderly Endowment concept 目 录前言6一、研究背景6二、研究意义7第一章 研究综述7一、国内研究现状71、养老观念的变化82、养老观念的调查8二、国外研究现状8第二章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9(一)概念界定9(二)理论基础10(三)研究方法101、研究设计102、访谈对象103、收集资料的方法10第三章 农村老年人养老观念及成因10一、我国农村的传统养老观念10二、我国农村传统观养老观念的成因11第四章 农村老年人养老观念及影响因素11一、农村老年人养老观念现状11二、农村养老观念的影响因素12(一)、人口特征差异12(二)家庭特征13(三)经济因素14第五章 提出建议14结束语16致谢17参考文献18 前言一、研究背景从我国宣布进入老龄化社会开始,至今已有十五年,而其发展速度与规模一直是各方人士关注的焦点。2006年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从2001年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1年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届时老龄人口将达到2.48亿;2021年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届时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之后中国人口 老龄化将进入稳定期。而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中国的老龄化社会又与其他国家不同,它除了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空巢及失能困难老人多以外、中国的老龄化还呈现出先于工业化、与家庭小型化相伴随以及老年抚养比快速升高等特点。这一特点给我国老年人养老造成一定的困难。特别是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缩小,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和“双女户”家庭逐渐增多,养老负担成了一个日益沉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养老保障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它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白马井镇农村老年人养老观念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一些建议。 二、研究意义本文以老年人养老观念为研究对象,通过现有的文献及实地考察来分析农村老年人养老观念及其可能影响到老年人养老观念的相关因素,为构建老年人多元化社会的支持体系提供相关理论及现实依据,同时也为建设新农村社会主义提供更有有利的数据依据。这一研究,既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能通过对老年人的了解来制定出他们需要的养老模式,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为社会养老问题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第一章 研究综述一、国内研究现状“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传统养老观念一直是国人尤其是农村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老人在他们年轻时抚育下一代,等年老的时候再由子代来赡养,这种互惠的家庭代际关系同中国传统的农业声场方式一起延续了几千年。学界有关家庭养老及其他养老制度的研究将老年人在观念上首先界定为一个需要别人给予的弱势群体,而且自然地认为老年人一定会接受这种给予的帮助以及关心。同时,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深,有关老年人养老观念研究也相应的引起的学界的多方关注,有学者开始从老年人的自身来考虑养老的形式,而不是仅从社会的角度出发。1、养老观念的变化传统的依靠子女养老的家庭养老有着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家庭以大家庭为主,而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年人在其家庭中拥有着较高的地位。在传统的大家庭里父母养育子女,等到子女成家立业后,再由子女赡养老年的父母。这种“反馈式”的养老模式在中国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从家庭养老的时间序列上看,家庭养老赡养功能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子女数量减少与现代化的冲击以及子女与老年人居住的分离等因素的影响下会有弱化的倾向,主要体现在经济来源、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等方面赡养功能的弱化。家庭子女数的减少,核心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使得老年养老可以指望的子女减少,增大了其养老风险,再者,传统的养老方式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使得“崇老文化”衰退,老年人开始由消极被动转变成积极主动的养老。最后,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增加,老年人与子女的居住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原先的共同居住向分离式转变。同时,随着老年人经济自立能力的增强,老年人对于子女依赖的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还表现在精神方面上。祝昌鸿认为中国农村仍以家庭养老保障为主要保障模式,而孝道文化是支撑家庭养老文化最重要的基础,同时,农村养老观念也发生转变,包括开始认为“生儿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赡养人”等观点的正确性。2、养老观念的调查文化崔丽娟等人采用自编调查量表对上海市的老年人及其子女进行了有关老年人养老观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养儿防老”的观念正在渐渐的发生变化,统计结果显示,这一转变与老年人的性别与文化程度不相关。同时,养老观念的变化是老年人的幸福感指向也发生了变化,不再认为一定要与子女住在一起安度晚年才幸福。统计显示,老年人的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影响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选择。宋宝安将老年人的自身养老观念需求作为研究的对象,影响老年人养老意愿、观念的因素划分为:人口特征、社会状况、职业类型、家庭地位等因素影响了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观念。进一步分析得出,城乡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的养老观念受到了社会变迁的影响。万江红等人通过对湖北当阳市坝陵办事处群益村养老观念的实地调查发现:在养老方式上,人们的养老需求已从传统的家庭养老向多元化的养老方式转变;农村居民的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二、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养老观念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者通过对具体养老模式选择意愿进行分析,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来考察研究对象在养老观念上的差异。在养老观念上的相关研究中,部分文献国家和地区探讨了影响老年人选择居住方式因素,John B.Casterline等人选取新加坡、泰国、菲律宾、我国台湾等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研究,把老年人居住方式分为与配偶共同居住、与一个以上的子女或亲属居住、分析性别、年龄、儿子数、女儿数、文化程度等因素对老年人居住方式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的性别、年龄、儿子数等五个因素对老年人居住方式的选择有影响。统计结果显示,老年人拥有子女个数对居方式的选择受儿子数的影响较大,其中,在台湾地区老年人居住方式的选择受儿子数的影响较大,菲律宾和泰国老年人居住方式的选择受女儿数的影响较大。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的葛兰娜斯皮茨教授认为:中国人的家庭养老观念,往往包括已婚子女对老年父母经济上的援助,而在美国,家庭养老更侧重与家庭对老年人的情感支持。Cherlin通过研究认为家庭保障是老年人重要的养老资源来源,他们养育子女的多少通常与他们老年后能够享有的养老待遇程正相关,这一点在农村尤为明显,所以,家庭保障相对于其他保障方式而言更为自然、方便、有效、家庭保障依旧是最重要的养老方式。Da Vanzo对分析了老年人马来西亚人的养老问题,对这些老年的马来西亚人如何养老以及如何处理与成年子女在养老保障方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老年马来西亚人的居住和养老状况进行了描述分析,并对影响老年马来西亚人养老和居住方式的因素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有学者从研究对象的健康状况考察老年人的养老意愿。也有人将研究对象扩展至老年人的子女,研究代际关系对研究对象的养老观念的影响。国外关于养老观念这方面的研究已 有了显着的成就,其研究成果对我国养老意愿与观念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章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一)概念界定本文将农村的“老年人”界定为已达到退休年龄的55岁及60岁的老年人。养老观念:是指老年人对于养老问题的认识、看法以及态度。(二)理论基础(三)研究方法1、研究设计对所选定的村庄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某村的老年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的了解,随机走访了几乎老人的家庭,对家中的老年人进行了“试访谈”,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访谈提纲,依据研究目的,结合现实的情况,选取一定数量的的案进行访谈。即使对方谈得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知道得出最后的结论。2、访谈对象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随机选取了一定数量的老年人,通过对他们进行观察和访问来收集资料。3、收集资料的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无结构和半结构式的访谈来收集资料。首先,在要展开调查研究的地方随意的与几位调查对象进行初步的交谈;其次,调节访谈提纲,对老年人开展更进一步的调查,对我们认为比较重要而又容易被他们忽略的问题做一详细的了解。第三章 农村老年人养老观念及成因一、我国农村的传统养老观念我国传统的农村养老方式主要包括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家庭养老就是指以家庭作为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支撑,也就是“养儿防老”,部分深受我国传统思想影响的老年人甚至还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可以不用赡养父母,而老年人认为等到他们年老体衰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完全可以依靠儿子来养老,他们坚持与自己的儿子同住,在家中养老,否则就是儿子儿媳的不孝。而对与深受传统的儒家思想熏陶的人们,早已将尊老爱幼,父慈子孝、长幼有序等思想观念扎根于脑海中。因此,养儿防老式的家庭养老在传统道德观德尔维系下,对我国农村的养老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是相当成功的。自我养老是近现代社会才开始流行的一种养老方式,它是通过农民在年轻时的财富值的积累来实现养老的目的,这种养老主要靠农民们占有的土地以及外出打工来实现的。二、我国农村传统观养老观念的成因尊老爱幼、养老抚小等中国特色的孝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固化而来的,是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并在中国的传统家庭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历史上,我国的老年人赡养是以孝道为核心并在家庭内部进行的,孝道思想在我国的发展及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认为“百事孝为先”,书这一思想的影响,孝道文化深深地扎根于家庭中,规范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亲子双方表现出一种父母毫无保留的奉献与子女,子女们毫不保留的孝敬父母是一种美德,父母们则认为,子女的孝顺是他们一生辛苦的来的报酬,因此子女有义务奉养他们。对于子女来说,无论是从道德还是从法律上,都必须进到赡养父母的责任,而赡养父母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关键在于精神上慰藉。也就是费孝通所提到的“反哺式”的养老模式,年轻之时抚养子女,将其技能和产业传授给子女,;年老之时,再由子女来抚养自己。而这种孝道思想成为了维系家庭养老的主观条件。直到现在,这种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的扎在人们的脑海中。经济因素是我国农村形成家庭养老方式的重要条件。在传统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土地成了农民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谋源,可以说土地就是家庭养老的基础。活到老干到老则是许多农村老年人生活的写照,而当他们为了家庭、忙碌了一生,到了年老丧失劳动能力,不能从土地上获得收入并且又没有财富积累及其他收入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时,他们只能依靠子女,通过子女们照顾及给予来实现他们的养老目的,即“养儿防老”。第四章 农村老年人养老观念及影响因素一、农村老年人养老观念现状居家养老是近99%的老人的养老观念,多半老人希望与子女共同居住。调查显示,居家养老是绝大部分的农村老年人的的养老方式,比例高达98.8%,目前,只有1.2%的农村老年人住养老院。而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当中,目前大部分的老年人是与子女、孙辈们同住的,其中,有72.4%的与子女一起住,13%的与自己的孙辈们一起住,另外有16.5%的老年人是“空巢”独居的。而从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意愿来看,则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选择与子女分开居住和去养老院、老年人公寓的比例远远高于现状,其中有80%的农村老年人表示愿意在家里养老,其中,有54%的农村老年人愿意与子女同居生活,有19.5%的农村老年人则选择与自己的子女分开居住,而愿意选择住进养老院的老年人约有18.6%,可见,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居家养老仍是他们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二、农村养老观念的影响因素(一)、人口特征差异从年龄的角度上来看,6069岁的老年人在经济赡养的观念上更倾向于依赖政府和自己,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在经济赡养这一观念上则更倾向于依赖自己和子女,而介于这两者中间的老年人则更偏向于依赖子女及社会。但是单从年龄来看,老年人的养老观念没有太大的差异。从身份地位上看,领导干部与党员在养老方面上,他们依赖社会胜过于依赖子女,而依赖子女则多于依赖自己。而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有党员身份的老年人,他们对于自己的养老比较偏向于依赖自己以及依赖子女;但是对于群众身份的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加倾向于依赖子女和依赖社会来实现自己的养老目的。从婚姻状况上来看,有配偶的老年人他们在经济赡养这一方面,比较倾向于依赖社会,其次是依赖自己,最后才是依赖于子女。也就是说,有配偶的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方式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与子女分开居住,其次才是与子女们共同居住。而对于没有配偶的老年人来说,他们选择与子女、孙辈们共同居住的概率较大。从健康状况来看,就老龄化而言,年龄的增长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技能不断地降低,健康状况不断的恶化,从而将导致人们的生命质量大大的降低,甚至是死亡。因此,对于健康状况很差及一般的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加倾向于依赖社会,而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他们比较偏向于依赖自己,但是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好的老年人来说,无论是依赖于哪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差别。从文化程度来看,受教育水平低下的老年人他们会比较倾向于依赖自己以及他们的子女;而对于接受过中等水平及高等水平教,育的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加倾向于以来社会依赖自己。从这我们就能看出,老年人的文化程度影响了老年人的养老观念。通过以上的分析,在影响老年人养老观念的人口特征因素中,除了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没有对老年人养老有明显的影响外,其他因素都对老年人养老观念有着显着的影响。文化程度越是高的老年人,他们越是倾向于依靠自己来养老;文化程度越是低的老年人,他们越是依靠自己养老。有点身份地位的老年人他们偏向于依靠自己和依靠子女。因此,调查得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身份地位对于老年人所选择的的养老方式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二)家庭特征老年人的家庭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着老年人的养老观念的。在收集的资料中显示,没有儿子的老年人在养老观念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相对来说,他们更乐意于依靠子女。而对于有1、2个儿子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在这方面上也没有明显的不同,可是与没有儿子的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依赖社会;对于儿子数量较为多的农村老年人来说,他们大多数是倾向于依靠子女们来实现养老。从这可以看出,儿子数量越多的老年人在养老观念上越是倾向于依靠子女养老。没有儿子同自己同住同吃的老年人比较倾向于依赖于自己;有子女与自己一起同吃住的老年人,他们偏向于依赖儿女。没有女儿的老年人依赖社会的程度要高于依赖自己、子女;有l、2个女儿的老年人在三者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有3、4个女儿的老年人依赖自己、子女的情况高于依赖社会;有4个以上儿女的老年人依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通安全知识考试题库50题(含答案)
- 2025年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 幼儿园大班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 2025年质量员之设备安装质量专业管理实务题库附参考答案
- 脚手架施工方案
- 2025年气体制剂机械项目提案报告
- 地砖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 造词营销方案
- 新化地下车库施工方案
- 2025年合肥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3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非婚生子女法律抚养权协议范本
- 2025年新版中层副职面试题及答案
- 校长校园安全教育课件
- 化工企业物料编码规则培训课件
- 粉条检测报告
-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投标方案
- 车灯LED封装DFMEA范例
- 《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22版)
- 2023年贵州茅台机场第二次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告知牌】污水池有限空间作业告知牌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