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科技革命与科教兴国.doc_第1页
三次科技革命与科教兴国.doc_第2页
三次科技革命与科教兴国.doc_第3页
三次科技革命与科教兴国.doc_第4页
三次科技革命与科教兴国.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一:三次科技革命与科教兴国(一) 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具有代表性的发明成果1 第一次: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1840年完成。发明有珍妮纺纱机、蒸汽机。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2 第二次:开始于1870年前后,完成于1905年。发明有电力、内燃机、电讯业。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3 第三次: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二) 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 第一次工业革命(1)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义各国的统治基础。(2) 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级和无级;工业取代农业,开始了城市化进程。(3) 对世界的影响:A。最终确立了资级对世界的统治,资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4) 资级积极展开自由主义改革运动,自由资义发展起来。2 第二次工业革命:(1) 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许多新工业部门;(2) 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产生了垄断,资义进入到帝义阶段;(3) 殖民侵略进入瓜分世界和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4) 对世界格局:美、德、英、法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3 第三次工业革命:(1)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 促进了社会经济、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资义普遍强化国家垄断资义。(3) 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和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三) 科技革命对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1。第一次:英国成为“世界工场”,法工业革命进程受到一定阻碍,美工业革命较快完成。2第二次:美、德的科技发明和应用较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工业生产总值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二位,而英、法则落后至第三、四位。3第三次:各国都注重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其中,德、曰发展最为迅速;美经济稳步发展(四)科技革命对世界各国工业布局的影响1。第一次:由于蒸汽机代替水力,使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煤铁复合型”的工业布局方式出现。工业中心都分布在英国,主要有以伯明翰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棉纺织工业区。 2第二次:内燃机和电力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多数工为企业仍然属于“煤铁复合型”布局方式,原料缺乏的曰本等国出现在沿海地区的“临海型”布局方式。工业中心有: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 3第三次:由于超高压输电技术和核电技术的出现,进一步使工业布局摆脱了能源和地域的限制,决定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知识、技术、清洁的环境和高速交通运输条件,出现“临空型”的工业布局,工业中心有:美国西南部的硅谷,曰本的九州岛,英国苏格兰电子工业基地,德国南部慕尼黑工业中心。(五)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1 从国家来讲,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为科技的发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要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 从学生个人来讲,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高科技知识;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3 从经济学上讲,要充分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充分认识到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 从哲学上讲,要充分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明确科技的作用。培养创新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