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光(世纪荣城)报告.doc_第1页
城市之光(世纪荣城)报告.doc_第2页
城市之光(世纪荣城)报告.doc_第3页
城市之光(世纪荣城)报告.doc_第4页
城市之光(世纪荣城)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之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城市之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工程概况受江西首明实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核工业江西工程勘察院对其拟建城市之光住宅小区场地进行了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场地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中心区,东、西毗丰和中大道、丰和一路,南、北邻红谷六路、五路。该工程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工程结构概况:除1#、2#楼为18层外,其它皆为3133层,剪力墙结构,基本开间4米左右;沿街商业25层,框架结构,基本柱网8.410m,柱底轴力约4000KN;地下车库一层,框架结构,基本柱网8.4m,柱底轴力约2500KN。建筑物拟采用桩基础,0.00m标高平丰和中大道/相当于黄海高程24.0米左右。本次勘察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按照抗震规范要求,对勘察场地进行评定。2、勘察工作2.1勘察工作量接勘察任务后,我院于2006年7月10日组织勘察人员展开各项生产工作,先后调进13台SH-30、XU-1型工程钻机进场施工,采用工程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及取样室内土工试验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手段,外业至2006年8月6日结束,局部孔由于场地原因无法施工,等下阶段补勘,本次完成工作量如下: 城市之光勘察工作量一览表 表一序号勘察项目工作量备注名称计量内容1工程钻探孔数/进尺168个/5108.3米综合孔:30个标贯+取土孔:15个动探+取土孔:10个钻探孔:86个动探孔:6个标贯孔:6个取土孔:15个取土器为:108mm厚壁取土器岩样:70mm,饱和状态2波速测试孔13孔3岩土采样原状土样27件扰动、腐蚀性土样58件岩样91件水样3件4原位测试标准贯入52次重()动探39次5放样测量孔位、标高各168点2.2勘察方法(1)放样测量:孔位、标高用菜卡TC-402仪器据北京坐标、黄海高程系DM2(x=54412.547/y=33458.658、ho=20.92m)、DM1(x=54323.928/y=33661.323)点引测。(2)孔径:开孔直径130mm,终孔直径91mm(基岩)。(3)钻进方法:粘性土、砂砾层采用冲击跟管钻进,岩层采用合金回转钻进。套管下至基岩面,防孔壁坍塌、涌砂,合金钻进时,用卡珠、卡料采取岩芯,采取率达规范要求。(4)现场原位测试、取样、编录:控制性孔进行取样、原位测试,一般性孔进行钻探或取样,其中粘性土、中粗砂层采用标准贯入试验,砾卵石层采用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取样具代表性,及时密封、送样化验,编录按规范、规程的要求进行。2.3 勘察依据(1)勘察设计说明、合同(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8)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9)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场地地形地貌场区属赣抚冲积平原级阶地地貌,中间多为卫东村普贤万村庄13层砖混房屋,四周多菜地、塘,地面标高在18.0023.60米间,地势开阔,现地面局部有拆除的老建筑物砖砼垃圾。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4.1地层在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区覆盖层由杂填土、淤泥(Q4)、耕土及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成因的粘性土、砂砾石层(Q4al)组成,基岩归属于下第三系新余群砂砾岩(E1)。各地层岩性特征自上而下描述如下:第-1层 杂填土(Q4ml):杂色,结构松散,稍湿湿,成分为建筑垃圾、粘性土、砂等,含砼、碎砖等硬杂质,均质性差。层厚0.004.70米。 第-2层 淤泥(Q4l):灰色,流塑,饱和,含腐植质。层顶埋深0.002.10米,层厚0.002.30米。 第-3层 耕土(Q4pd):灰色,软塑,松散,稍湿湿,主要成分为粘性土、中细砂,含少量植物根茎。层顶埋深0.000.80米,层厚0.001.10米。 第层 粉质粘土(Q4al):黄褐、黄色,软塑可塑,稍湿湿,含铁质氧化物,稍有光滑面,韧性、干强度较差,无摇震反映。属中高压缩性土。层顶埋深0.404.70米,层厚2.709.20米。第-1层 淤泥(Q4al):灰色,流塑,饱和,含有机质。局部分布,层顶埋深4.3010.70米,层厚0.002.30米。 第层 细砂(Q4al):灰黄、黄色,松散稍密,饱和,上部泥质成分含量高。层顶埋深4.0011.60米,层厚0.404.80米。 第层 中砂(Q4al):灰黄、黄色,稍密,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层顶埋深4.9012.50米,层厚0.406.10米。 第层 砾砂(Q4al):灰黄、黄色,稍密,饱和,骨料颗粒矿物成分为石英,砾卵石径大者1-5cm,含量15-30%左右,磨圆度、级配较好。层顶埋深9.3015.80米,层厚2.408.30米。不整合接合第层 强风化砂砾岩(E1):紫红、棕红色,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石散碎,芯呈半土半岩、砂砾状为主,局部夹碎块、短柱状。层顶埋深15.6020.30米,层顶标高0.453.53米,层厚0.805.30米。第层 中风化砂砾岩(E1):紫红、棕红色,中粗粒砾状碎屑结构,巨厚层状构造,砂砾成分为石英、岩屑,次棱角状为主,粒径一般0.2-0.5cm,局部大者达5cm,含量15-40%左右。属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芯呈短柱、柱状为主,少量碎块、砂砾状,砾石含量少、胶结欠密实时,钻进较快。RQD=62%左右,TCR=90%左右。层顶埋深16.8023.40米,最大揭露层厚16.20米。4.2地下水及土腐蚀性评价场区上层滞水主要见于地势较低的塘中,受生活废水、大气降水补给,初见水位0.004.00米,水量较小;孔隙潜水赋存于细砂以下的砂砾层中,粘性土属弱透水层,其下砂层多属中强透水层,区内稳定水位埋深0.007.60米,标高13.2018.20米左右,接受赣江水侧向补给和大气降水垂直渗透补给。据调查,赣江历史最高水位为22.50米。场区水、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见表二,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G划分,场地环境类型属类,依表12.2.112.2.5的判定,地下水对钢结构都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其中ZK40中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强腐蚀性,ZK8、ZK172中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钢结构无腐蚀性。 水、土腐蚀性评价一览表 表二取样位置环境类型项目名称含量值 评价标准(弱)水土(mg/kg)水土水: zk3、8、40土:zk38、71类SO42-(mg/L)20.0100.037.1547.4350010007501500Mg2+(mg/L)7.4226.3512.9414.552000300030004500pH值6.86.96.95.06.54.56.5侵蚀性Co2(mg/L)09.56-1530- HCO3(mmol/L)0.408.72-1.00.5-CL(mg/L)12.4947.651.803.67100500250500CL+ SO42-(mg/L)32.49147.65-pH 311,500-5、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本次勘察对各主要土层作了现场标准贯入或重()动力触探试验,取岩土样做了室内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土工试验,试验结果详见附表。(1)按不同的岩土层划分统计单元,按数理统计原则进行取舍,统计结果见表三表五。 (2)场区粉质粘土属湖、塘、漫滩地段沉积的粘性土,其承载力特征值等计算按新近沉积土选用。(3)标准贯入、重()动力触探试验的锤击数经过杆长校正。(4)一般物理指标提出最大平均值、最小平均值或算术平均值。(5)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及直接快剪试验C、值采用统计后的标准值。(6)压缩模量Es、变形模量Eo根据各级压力下的平均孔隙比、标准贯入试验及建筑经验综合确定。标贯、动探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三土层名称及编号实验类型统计个数数值范围修正平均击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统计修正系数s修正后N、N63.5值粉质粘土标贯17575.740.7870.1370.945细砂标贯156117.661.4850.1940.9167中砂标贯2011159.801.8020.110.9579砾砂动探397197.981.590.1990.9457备注据GB50021-2001规范14.2.214.2.4式 粉质粘土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表四地层指标名称统计次数数值范围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统计修正系数()标准值粉质粘土天然含水量w%2722.6433.0629.402.5010.0851.02830.20天然孔隙比e270.6290.9810.8470.0750.0891.030.872液性指数IL270.180.820.500.1710.3441.110.56凝聚力c(Kpa)2714.267.338.7012.250.3160.89434.6内摩擦角(度)273.217.78.544.170.4880.8377.0压缩模量Es(Mpa)273.2212.295.611.5810.282压缩系数a1-2(Mpa-1)270.140.560.340.0750.219重度()kN/m32718.220.118.890.4550.0241.0119.0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成果统计表 表五岩石名称中风化砂砾岩备注 统计指标统计值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样品个数91frk=.frm=fa=r.frkfak计算中岩层r选0.17区间值2.1312.9平均值(frm)7.25标准差()2.458变异系数()0.3391统计修正系数()0.9392标准值frk(Mpa)6.80承载力特征值 (kpa)1156根据钻探、标贯、动探试验及岩土样试验统计结果,结合规范、地区建筑经验,确定场地地基工程参数建议值如下(见表六): 场地地基工程参数建议值 表六岩土层名称及编号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fak(kpa)变形参数水下钻(冲)孔桩夯扩桩预应力管桩Es/Eo (Mpa)frc(Mpa)qsik (kpa)qpk(kpa)qsik (kpa)qpk (kpa)qsik (kpa)杂填土-160/淤泥-140/耕土-3603.0/181620粉质粘土1105.5/343236淤泥-1502.5/121014细砂100/6.5222024中砂140/8.540250038420042砾砂200/10.080350078630085强风化层30013045001108400138中风化层10006.86、场地地震效应 场区处古河道、漫滩,地势开阔,岩面起伏较小,末见断裂构造。根据土层名称、性状及波速测试结果,场地土属中软土,场地类别为类建筑场地,拟建物采用桩基础,消除了地震液化对饱和软弱土的影响,可视为适宜建筑的一般场地。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等的划分,区内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该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特征周期值(s)为0.35(第一组)。7、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7.1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拟建物层高1833层,有一层地下室,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二级,多层拟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定为甲级。勘察结果表明,场地和地基稳定,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7.2岩土层性质的评价杂填土-1、淤泥-2、耕土-3:承载力低,压缩性高,坑槽极易坍塌。粉质粘土:属新近沉积土,工程性质较差,不适作多层拟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淤泥-1、细砂:承载力低,压缩性高,饱和状,坑槽易坍塌。中砂:力学性能、均匀性、厚度一般,可作一般多层建筑物的深基础持力层。砾砂:厚度、分布较稳定,均匀性、力学性能稍好,可作一般建筑物深基础持力层。基岩:强风化层力学性能不稳定,工程性质一般,一般不适作高层建筑物深基础持力层;中风化层较完整,呈巨厚层状,工程性质较好,是拟建筑物良好的深基础持力层。7.3基础方案选择根据拟建工程特点、场地土及周围环境条件,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指标、施工工艺等,拟建筑物基础方案讨论如下:(1)高层建筑物及连体商业、地下室采用机械钻孔灌注桩基础,选中风化砂砾岩作桩端持力层,基础入持力层13倍的桩径。(2)一般多层拟建筑物可采用管桩、夯扩桩基础,以砾砂为基础持力层,桩长以贯入度控制为主。7.4基坑支护及施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高层拟建筑物有一层地下车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场地较空旷,离道路、已建建筑物较远,上部粉质粘土层边坡稳定性稍好,基坑可采用1:1.001:1.25的坡率放坡减载开挖,并采取一定的支护(如砂包护脚、喷锚网等)、降水措施,防上层滞水聚集冲刷坡面,致坑(槽)坍塌,多监测、减小施工对周围环境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