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T汽车挡泥板的成型工艺研究.docx_第1页
GMT汽车挡泥板的成型工艺研究.docx_第2页
GMT汽车挡泥板的成型工艺研究.docx_第3页
GMT汽车挡泥板的成型工艺研究.docx_第4页
GMT汽车挡泥板的成型工艺研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MT汽车挡泥板的成型工艺研究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PP/GMT)片材可通过压缩模塑(Compression Molding)制造较大、较轻和形状复杂的部件,且尺寸稳定性好。因为GMT成型制品仅需要物理加工,所以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和SMC 相比生产成本低。另外,GMT材料还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物美价廉并可回收利用,在国外轿车中已大量采用,我国尚处于初步应用开发阶段。GMT模压一般都是薄壁件,厚度方向尺寸远小于其它两个方向。针对某些国产越野车挡泥板的试制,在有效减少设备的投入下,对GMT成型挡泥板产品的工艺制度进行了研究,生产出了合格的制品。 1 GMT制品压缩模塑成型过程 PP/GMT制品压缩模塑过程如下:首先,玻璃纤维毡增强聚丙烯片材被预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转移到温度较低的模具中。几秒钟后,合模。最后,保压冷却到设计的温度,打开模具取出产品。由于合模速度较高,也称为冲压成型,过程如图1所示。压缩模塑过程包括坯料的设计、材料预热、合模和冷却4个主要步骤,以及坯料加热炉、金属压缩模具、模具温度控制系统和液压机4件主要设备。图1 压缩模塑过程 2 挡泥板工艺制度的确定 该挡泥板选用GMT片材模压成型,由3个相互垂直面组成,制品外形如图2所示。产品的厚度仅为3mm,但是长度达到了约600mm,在模具中的垂直高度差将近200mm,特别是其中一个吊耳宽仅25mm,但是长度却有160mm,形状较复杂。所用GMT片材采用美国Azdel公司干法成型片材,基本性能见表1。图2 汽车挡泥板表1 GMT干法片材的典型性能 2.1 挡泥板模具的设计 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产品3个面相互垂直的特点,为了使压力有效的平分在各个面上,模具设计如图3所示。对于薄壁、平面尺寸大的产品,为了保证质量,模具表面的温度必须恒定一致,因而模具加热方式的设计很重要。加热模具最好用热油,但是本产品最大尺寸为600 mm,布置加热槽是不现实的,而电加热比较方便。本模具采用电热棒加热,为了保证温度的均匀,采用4点控温,上下模具的前后面分别控温。另外,每个模具前后面等距离各设了4个测温孔,检测温度的均匀性。当温度定为60 和100 ,温度稳定后,用温度计测量各点温度,见表2 所示。图3 挡泥板模具 由表2可以看出,模具温度均匀,整体温度相差不超过3 ,满足温度恒定的要求。但是在测量中发现,控温表头温度到了100 ,但是模具两头孔的温度达到了120 ,要较长时间才会稳定到100 附近。可见,电热器加热达到温度平衡的时间较长。表2 模具温度分布情况 2.2 充填型腔的坯料量及坯料的设计由于GMT片材在充模流动中存在玻璃纤维的取向,纤维处于收缩和剪切流动区时,其取向和流动方向相同,纤维处于扩张流动区则垂直于流动方向。纤维取向将直接影响制品的性能,因此坯料的设计是很重要的。片材的切割由制品的几何形状及厂家片材的尺寸决定,同时也要考虑制品的性能和成型加工的效率。坯料的设计也会影响到表面质量,因为采用的是压缩模塑,当坯料接触到相对冷却的模具而快速冷却时,在制品表面上有印记。一般可通过改变坯料的尺寸来使得印记到一可被接受的位置。因此,要获得正确的坯料设计需考虑的因素有:制品性能与表面质量;厂家片材尺寸等因素。另外,坯料量也是很重要的。 本产品使用的片材是美国Azdel公司GMT片材,尺寸大小为750mm(L)320mm(b)3mm(h),而产品平铺的面积为800mm260mm。经过合理的设计,裁剪成两块进行搭接布料,采用包覆布料,一张片材成型一个产品。成型后产品的质量约为600g,结合溢料的情况布料质量定为650g。 2.3 坯料预热到加工温度所需的时间 热塑性片材通常用热空气对流或红外辐射炉加热。成型前必须将材料熔融。高聚物PP热导率低,传热慢,而且会发生热降解或热分解,要限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寻求更高的熔融速率和均化的熔融质量,是材料预热方式的目标。对于PP/GMT材料的预热常采用红外线辐射加热。朱永全等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热塑性复合材料GMT片材的预热过程,对热板接触、热空气对流及红外线辐射加热过程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热空气对流预热的升温速率虽较慢,但是片材内部温度梯度很小,可加工区间较宽,便于控制。本产品研究试制过程中,采用重庆永恒实验仪器厂CS101-3EB烘箱热空气预热片材。 在加热过程中,树脂达到熔融状态,坯料开始膨胀,直至达到未经压实的玻璃纤维毡的厚度,也即为冷坯料厚度的23倍。坯料的加热切忌超过230 ,否则聚丙烯要降解,坯料会发出过量的烟,模制品表面出现白垩色,其强度和耐热性均降低。 下面是热空气预热加工时间的计算公式: t=70.9521+ 0.2318-0.2810T(1) 式中:t适宜预热时间/min;片材厚度/mm;T热空气温度/ 。 适用范围:片材厚度35mm;热空气温度200230 ;最大偏差:0.25 min。 片材厚度为3 mm,预热温度为220 ,由公式(1)计算得预热时间为9.8275min。在实际中,由于放料时烘箱温度下降的影响,经过摸索预热时间定为10min 满足要求。2.4 液压成型机上模板所施加压力的预测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制品质量,应尽量提高合模压力和速度,作用是克服模压料的内摩擦及物料与模腔的外摩擦,使物料充满模腔。成型压力取决于两个因素: 模压料的种类及质量指标;制品结构形状尺寸。前者是显而易见的。而后者,由于制品形状的差异其成型压力可以相差数倍。 本工艺中采用的压机为徐州压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YX32-2000 液压机。合模力计算公式如下: P=K(F1+1/3F2)/S (2) 式中:P成型压力/MPa ;S压机活塞截面积,为500cm2;F1模具平面部分面积/cm2;F2模具侧面面积/cm2;K实验常数,一般为1020MPa。 对产品的面积进行换算,F1900cm2,F2240cm2。本产品由于布料面积为90%,挡泥板各个面平整,K取510即可。 按公式(2)计算,P在1020MPa之间,实际生产中取15MPa满足要求。 2.5 模具温度及最佳冷却方式的确定 当加热的坯料在模具中因积压流动和填满各个角落后,必须尽快移出热量。当制品的温度下降到足以保证预期的形态时,制品被从模具中推出。为了提高流体的流动性和较高的冷却固化速度,GMT材料有一个最佳的模具温度。如果模具温度过高,就会造成溢料量大、脱模困难,特别是在模具单边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还会发生咬模现象;模具温度如过低,也会造成塑件缺料、缩陷和冷斑等不良现象。要达到有效的模具冷却,主要是降低模具中热量流动的内部阻力,即提高热传导效率。这种内部阻力取决于冷却孔道距塑件表面的距离,冷却孔道的中心距和制模材料的导热性能。为使热量能高速移出,循环介质在模具中的流动应属于湍流状,这种条件由进水道尺寸和水流速度来控制。 考虑到片材从烘箱转移到模具中表面温度的降低,模具温度定在120 。对于壁薄、厚度均匀的产品,冷却是相当快的。因而,在本产品生产中不设冷却装置。实践证明:模具的温度定在120 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