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铁冶炼原理(精华).doc_第1页
硅铁冶炼原理(精华).doc_第2页
硅铁冶炼原理(精华).doc_第3页
硅铁冶炼原理(精华).doc_第4页
硅铁冶炼原理(精华).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硅铁冶炼原理冶金1001班第四组一.硅铁冶炼的炉内反应 硅铁冶炼的炉内反应SiO2的还原过程复杂,这个问题不仅是 个理论问题而且对工业生产有实际指导作 用。 碳还原SiO2时有中间产物(SiC和SiO)的 产生,而且SiC和SiO的生成和分解(破坏) 在Si02的还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碳还原 SiO2的总反应式是:SiO2+2CSi+2COGT0707987-363.83T(Jmol)实际上SiO2的还原反应很多,我们只看 主要反应。炉内主要反应区简单概括为SiC 的生成区及其分解区,如下页图: (1)SiC的生成区 ? SiC的生成温度范围在10002100K。在此 区域内也同时生成Si。此区域内的主要反 应是SiO的分解和吸附,并生成SiC。 ? 在1800K以前,为炉料预热和SiC的生成区。 SiO从炉内高温区上升到低温区后与碳作用 生成SiC,反应式:SiO(g)+2C(g)SiC(s)+CO(g) GT0-75572-0.54T(Jmol) ? SiO和CO作用生成SiC,反应式: 3SiO+CO2SiO2+SiC GT0-1260227-581.13T(Jmol) ? SiO在低温区分解成Si和SiO2。 2SiOSi+Si02 GT0=-630113+290.56T(Jmol)? 分解出来的硅随着炉料的下降,沉积于炉 底的硅液中。生产中得到的硅约30以上 是按此反应进行的。 ? 从热力学分析,上述各反应式在任何温度 下都能进行。温度愈低,平衡常数愈大。 在此区域内,SiO通过上层炉料按不同反应 变成SiC、Si和Si02,并沉积于炉料中,随 着炉料的下沉和温度的升高,碳还原Si02生 成SiC的热力学条件成熟,SiO2被还原生成 SiC。SiO2+3CSiC+2CO GT0609849-336.58T(Jmol)SiC生成区及其分解区图示(2)SiC的分解区 ? 当温度超过2100K时,进入下部高温区(SiC 分解区)。SiC的分解区亦即Si和SiO的生成 区,此区内的主要反应如下: 2Si02(1)+SiC(s)=3SiO(g)+CO(g) GT0=1260227-581.13T(Jmol) T开=2169K Si02(1)+2SiC(s)=3Si(l)+2CO(g) GT0=937006-438.19T(Jmol) T开=2138K上述二式的综合式为: 3SiO2(1)+2SiC(s) Si(1)+4SiO(g)+2CO(g) GT0=1992636-920.89T(Jmol) T开=2164K ?气态的SiO与SiC相互作用,其反应式是: SiO(g)+SiC(s)=2Si(1)+CO GT0=306892-147.63T(Jmol) T开=2079K? SiC的分解和SiO及Si的生成是同时进 行的。这些反应进行时需要消耗大量 的热能,而且当温度大于2100K时,才 能顺利进行。 ? 没有参加反应的SiO离开炉料,在大气 中氧化成Si02。(3)有铁存在时的反应 此时SiO2还原反应?SiO2+2C+nFeSiFen+2CO随着含硅量的不同,G变化如下: G18=625089-366.97T G45=683495-367.55T G75=700033-367.13T G90=700535-362.95T试验检测Si02开始还原温度与自由能计算 Si02开始还原温度比较: Si02开始还原温度 (K)种 类 计算温度 实测温度 硅铁18 1703 1723 硅铁18 1860 1873 硅铁18 1917 1964 硅铁18 1930 1958 结晶硅 1946 1963铁还能破坏Si02还原过程的中间产物: Fe+nSiCFeSin+nC 使反应向生成硅的方向移动。此反应在 1400K(1127C)时开始进行,在15001600K 时反应剧烈,生成石墨和硅铁。计算表明,在14002300K范围内,有铁存在时 碳化硅是不稳定的,因为铁破坏碳化硅反应自由 能的变化值为负,见下表: 铁破坏碳化硅反应自由能的变化值T/K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42.99 46.57-G/kJ 12.14 17.95 17.67 23.61 27.63 31.26 37.09 38.91二.硅铁炉内的温度分布和反应区预 热 区 熔 池 区 反 应 区 电 弧 区 烧 结 区 还 原 区反 应 区 分 布新料(预热区,低于1300C)预热炉料(预热区,1300C)烧结区(坩埚壳, 13001750C)还原区(坩埚区,17502000C)电弧空腔区(20006000C) 合金及炉渣(熔池区)假炉底 死料区(1)预热区炉料最上层 一般为150400mm 温度为5001300C 热量来源:上升高温气流、电极传导热 及炉料分布电流电阻热 ? 炉料水分蒸发 ,硅石晶型转变,体积膨胀,产生 裂缝或炸裂,使炉料透气性变坏,影响炉子。 在透气性良好的情况下,该区域排气均匀,炉气 中的Si02、Si蒸气会被焦炭吸附,如下反应: SiO(g)+2C(s) SiC(s)+CO(g) SiO(g)+C(s) Si(l)+CO(g)生成的液态硅与铁生成硅铁,滴入熔池。 ? 如果该料区料层薄或透气性差,温度又过 高,炉气中的Si02、Si等不能被炉料吸附, 穿过料层溢出,增加硅耗;炉气未经热量 交换冲出,增加热损。(2)烧结区 即坩埚壳,预热区下部, 温度为13001750C 与死料衔接 ,厚400mm左右 此区炉料的烧结、透气性差,应打碎结块 料,恢复气体通气,增加电阻。 物质组成为:大量细小的SiC,半融石英 玻璃基体,少量炉渣,SiO、C及CO,硅铁 小液滴和焦炭。(3)还原区 大量激烈的物理化学反应区,即坩埚区 温度为:17502000C 上部为坩埚壳,下部与电弧腔相连 主要为SiC分解,硅铁的生成,液态Si2O与 C、Si的反应等,该区域有许多硅、硅化铁 及含SiO2高的炉渣和SiC.(4)电弧区 电极底部空腔区内,温度为20006000C SiC、SiO2很容易分解,Fe、Si明显蒸 发,形成蒸汽流(维持坩埚中连锁反应所 需热量)。 电弧区高温下SiC被破坏,生成的SiO上 升,合金下降。(5)熔池区和假炉底 电弧区下方为熔池区,是熔融金属和炉 渣聚集的区域。 假炉底:开路初期由未还原的熔融SiO2、 MgO、Al2O3和未排出的炉渣以及未破坏的SiC 逐渐积蓄而成。 ? 电极插入浅时,高温区上移,炉底温度低, 熔渣排出少,假炉底厚,导致出铁口上移, 电极上抬,出铁困难,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