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王琦瑶人物分析.doc_第1页
《长恨歌》王琦瑶人物分析.doc_第2页
《长恨歌》王琦瑶人物分析.doc_第3页
《长恨歌》王琦瑶人物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王琦瑶的悲剧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在长恨歌中,王安忆将她所构建的关于美好的部分渲染到极致,又亲自将其揉碎,无限的悲哀渗透其中。王琦瑶的一生对情与爱的追求,经历了成败,但最终所有的期待都落空。花草枯荣,曲终人散,当再次回到四十年前的“片场”,一切便到了头。王琦瑶用一生的时间画了一个圆,却只是一个零。真实与虚幻的争夺与撕裂,导致了王琦瑶一生的悲剧。 一、王琦瑶角色缺失的悲剧女人的一生所需要经历的最重要的三个角色,即女儿、妻子、母亲。而这三次蜕变对于王琦瑶来说都是不完整的,甚至可以说是畸形的,这直接导致了她三种角色的缺失,也成为她一生最大的悲剧。小说从王琦瑶十六岁写起,她一出场就不像一个“女儿”,父母也被作者有意识地淡化。“王琦瑶往往是家中的老大,小小年纪就做了母亲的知己,和母亲套裁衣料,陪伴走亲访友,听母亲们喟叹男人的秉性,以她们的父亲作活教材的。”可见王琦瑶在家中的身份不是女儿,也脱离了待字闺中的少女的形象,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女人存在的。她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主,对与错也由自己承担。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但细想之下,这又和“弄堂闺阁”的气质相符,王琦瑶的自主性,是杂糅、莫衷一是的。与之相对的是她传统女性的被动与依附,带来她作为妻子这一角色的缺失。可以说,王琦瑶是个为爱而生的女人,她一生中对情与爱的追求几乎是不曾间断的,但可悲的是,王琦瑶从未得到过“婚姻”的承诺与“妻子”的名分,且不论结果到底重要与否,但竟是没有一个她期许的男人愿意为她负责。对于李主任,“王琦瑶也不是爱他他将人的命运拿过去,一一给予不同的负责。王琦瑶要的就是这个负责。”于是王琦瑶将自己交给了李主任,并把这视作毋庸置疑的归宿,殊不知这样做不仅断送了自己的青春,也要饱尝等待与孤寂的独守。但她“明知这样,还要去期待什么,且又是没有信心的期待,彻底的被动。” 王琦瑶并不懂得考察爱的恒久性和现实性,她只希望通过被拥有和依附达成自己对于爱情的寄托。第二个与王琦瑶有情感纠葛的男人是康明逊,他是王琦瑶唯一说过“爱”字的男人。“王琦瑶的伪装,是为康明逊拉起一道帷幕,知他是想擅自入内。正是为了日后向他揭开。帷幕后头的景象虽不尽如人意,毕竟是新天地。”如作者所说,这和旧式婚礼有些许类似。由此可知王琦瑶的内心对康明逊是有着婚姻的期许,但康明逊却没有勇气为她许下承诺。希望扑空,王琦瑶为了维持这份感情只好选择被动的妥协,并视之为“劫后余生”。相较康明逊“负了债似的”的心态,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是不对等、不平衡的。另一方面,随着两人生活在一起,他们“不知道将来什么时候才来,似乎是近一步就远一步,永远到不了的。”对于他们这般特殊的关系,离“怀孕”越近就意味着离“将来”越远。也就是说,他们所指的“将来”是畸形的,并非真正出于情感或是责任的目的,而应该是本就没有将来可言。王琦瑶生命中的第三个男人是萨沙,一个中苏混血的孤儿。他们之间没有爱情,纯粹是王琦瑶为了解决怀孕问题,把孩子栽赃给萨沙。后来萨沙去了苏联,这个被王琦瑶算计、诬陷的男人在王琦瑶的生命中消失的无影无踪。在王琦瑶口中,萨沙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女儿薇薇的父亲,但却从未被称为她的丈夫。对于并未彻底从传统中挣脱出来的王琦瑶来说,建立这段关系仅仅是为了摆脱传统、现实的压力,是为了掩饰其与传统相背离的生活所找的借口,是主动地违心。王琦瑶渴望真爱,却没有勇气主动要求些什么,她的思维模式仍旧被传统所禁锢,这致使她逐渐迷失自我、泯灭自我,也终究没能摆脱困境。王琦瑶在五十七岁的时候又结识了老克腊一个二十六岁的怀旧型人物。在王琦瑶心里这并不算得上是爱,她只是想叫老克腊陪陪自己。在新时代,即小说中所指的“薇薇的时代”,王琦瑶是被旧时代所遗落的存在体,有着诸多的格格不入,亦找不到归属感。但在老克腊这里却不然,他总在幻想旧上海的繁华,而王琦瑶“上海小姐”的身份正好满足了他怀旧的愿望。同时王琦瑶也将老克腊视为“救命稻草”,以此来验证自己昔日辉煌的真实性。但当现实击败幻想,老克腊开始清醒。即将远去的老克腊,也意味着即将消散的过去,面对这一切,王琦瑶无从应对,她只能拿出自己用青春换来的“雕花木盒”想以此换得老克腊的陪伴,但终究还是没能如愿,也没能捉住最后的一些关于昔日的东西。这也暗示了梦醒时分的慢慢靠近,即将走到人生尽头的王琦瑶始终没成就过一段完整的爱情,导致了她在妻子这一部分角色的缺失。再来看王琦瑶母亲角色的缺失。王琦瑶是薇薇的母亲,但她与女儿的关系并不像母女。小说中薇薇一出场就和母亲充满矛盾,“她时常听见人们议论,说女儿不如母亲漂亮,这使她对母亲心生妒忌,尤其当她长成一个少女的时候。她看见母亲依然显得年轻清秀的样子,便觉着自己的好看是母亲剥夺掉的。薇薇刚长到能穿王琦瑶的衣服的时候,就开始和母亲争衣服穿了,如同所有结成对头的女人那样,她们也是勾心斗角的一对”。王琦瑶与女儿薇薇像是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独立个体,将她们关联起来的也绝不是亲情。婚姻关系到女人一生的幸福,没有过婚姻的王琦瑶本应该更能体会女儿幸福婚姻的来之不易,可她为薇薇准备嫁妆的态度却是“热一阵,冷一阵”,像在赌气似的,甚至有点附上了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影子。作者在这里塑造了一个不像母亲的母亲形象,直接证明了王琦瑶母亲角色的缺失。这一系列角色的缺失,致使王琦瑶到最后竟无法与任何一个旁人建立起关联,好像一切其实从未存在过,只是一个虚幻的梦。独自从梦中醒来,王琦瑶甚至都没有办法证明自己曾经存在过,也不知道在这亦真亦假之中究竟发生了些什么,这就是最大的悲剧之所在,关乎王琦瑶的一生。二、王琦瑶悲剧命运的性格使然综观王琦瑶的一生,是以美丽为资本开的头,她也希望获得安宁与幸福,但由于内心的期许过高,并暗暗地与命运较劲,想不到随之而来的竟是漫长的寂寞与凄凉。时光流逝,青春难再,终于一无所有,空留人生的悲伤与叹息。王琦瑶角色缺失的悲剧命运究其原因,是与之自身性格密不可分的。小说中是这样诉说王琦瑶的,“上海的弄堂总有着一股小女儿情态,这情态的名字就叫王琦瑶。这情态是有一些优美的,它不那么高不可攀,而是平易近人,可亲可爱的。它比较谦虚,比较温暖,虽有些造作,也是努力讨好的用心,可以接受的。它是不够大方和高尚,但本也不打算谱写史诗,小情小调更可人心意,是过日子的情态。”王琦瑶就是这样一个“家常”的上海女子。她的美是家常的美,她的性格也是家常的性格。这使得王琦瑶天生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游刃有余。她懂得“越是有吸引力的事就越要保持矜持的态度”,以一种不作态的作态以抑代扬、以退为进。去片厂试镜头,参加“上海小姐”竞选,从表面上看是受到别人的怂恿,其实这正是王琦瑶主动进攻的过程,只不过她聪明地用少女的矜持成功地掩饰了咄咄逼人的野心。她先是觉得再大的辉煌也不过是兜个圈子再回到原地,却又有着要将命运奉陪到底的决心,这显示出她内心的期许与不安分,也是先抑后扬。对于生活,她擅长装点其每一个细节,很精心也很有诀窍,但她注定控制不了大局,更无法改变现有的命运。首先,她的行为、生活看似先进,却并未从传统中跳脱。就感情方面来看,王琦瑶的自我性在对男权的依附性面前是不堪一击的。无论是李主任、康明逊还是萨沙,当命运带来考验时,她几乎都只会妥协,传统的女性性格随之显露。其次,她从一开始就没有认清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她只是凭着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