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李秀辉2010 09 第六讲中国古代的政治 法律和选官制度 内容提要 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 三代至春秋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战国秦汉 门阀政治的兴起与式微 魏晋南北朝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隋唐 皇权的强化及其制度的逐渐完备 两宋 辽金元政治法律制度的特色皇权专制的再度强化与体制弊端 明清 一 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 三代至春秋 在原始社会 基本的社会关系是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 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后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因此 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 它的政治 法律和选官制度 都带有浓厚地部族色彩 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用分封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用世卿世禄制作为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 一 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 三代至春秋 1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组建的部族政治体系 商周国家组织原则是 亲贵合一 按照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来确定社会等级 政权和族权合二为一 由贵族行驶政治统治权 一 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 三代至春秋 1 1宗法制夏商周最高统治者称为 王 按照昭穆制度来确定班辈等级 根据政治地位划分 大宗 与 小宗 一 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 三代至春秋 1 2选官制度与分封制相适宜 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 世卿世禄制 世世袭职位卿相 世代享受俸禄 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具体办事人员则在国人中采用 乡举里选 的方式产生 一 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 三代至春秋 1 3法律三代的法律制度包括 礼 和 刑 两个方面 西周形成了完善的礼乐制度来区分贵贱 明确等级 维护统治秩序 同时以惩处为中心的刑罚制度也已经形成 礼主要用于调整贵族内部的社会关系 刑主要用于控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 即所谓 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 一 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 三代至春秋 1 3法律按史籍记载 夏有 禹刑 商有 汤刑 西周的礼制和刑罚为 礼 吉 凶 宾 军 嘉刑 墨 劓 刖 宫 大辟 吉礼 对天神 地祇 人鬼的祭祀典礼 丧礼 对天灾人祸表达哀吊的礼仪 关于丧礼制度 是与殡殓死者 举办丧事 居丧祭奠有关的种种仪式礼节 天子死曰崩 诸侯曰薨 大夫曰卒 士曰不禄 庶人曰死 仪礼 一 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 三代至春秋 春秋时期 周王室衰微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以郑国子产 铸刑书 和晋国赵鞅 铸刑鼎 为标志 法律制度开始出现变化 刑罚开始向法制转变 选贤任能成为春秋时的流行风尚 二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战国秦汉 2 1战国时期2 1 1政治制度特点 区域性的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制度a 郡县制替代分封制 地域国家取代血缘国家 部族国家转变为疆域国家 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 郡县长官取代贵族地主 贵族政权转化为官僚政权 b 形成区域性的君主专制制度 二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战国秦汉 2 1战国时期2 1 2选官制度军功制 把功劳大小作为选拔官员的基本条件 养士制 由执政的高官豢养的具有特殊知识或技能的士人 作为人才储备 军功制与养士制 它们的推行 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 二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战国秦汉 2 1战国时期2 1 2选官制度贾谊 过秦论 齐有孟尝 赵有平原 楚有春申 魏有信陵君 此四君者 皆明智而忠信 宽厚而爱人 尊贤而重士 军队的强弱与军功制实施的彻底程度有关 二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战国秦汉 2 1战国时期2 1 3法律制度以魏国李悝所作的 法经 六篇为代表 建立了成文法律体系 秦国改法为律 实行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的国策 二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战国秦汉 2 1战国时期2 1 3法律制度 法经 分为 盗法 贼法 囚法 捕法 杂法 具法 二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战国秦汉 2 2秦汉时期自秦汉起 帝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 从汉代起皇帝都有特殊的庙号 谥号和年号 二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战国秦汉 2 2秦汉时期2 2 1政治制度建立了太子制度和太后听政制度以保证帝位的传承 中央 三公九卿在地方上 秦和西汉实行郡县两级制 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二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战国秦汉 2 2秦汉时期2 2 2选官制度汉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官制度 主要有察举 征召 辟除 任子 赀选 察举制是汉代最重要的选官制度 二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战国秦汉 2 2秦汉时期2 2 2选官制度察举是由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和地方政府的郡国首相向皇帝推荐人才 征召是皇帝对特殊人才直接聘任 辟除是长官直接聘任部下 任子是对高级官员子弟的一种特殊照顾 赀选规定必须具备一定的家产才能被选拔 二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战国秦汉 2 2秦汉时期2 2 2选官制度汉代以察举和辟除为主要的选官制度 解决了战国依赖军功制和养士制不适应治理国家的问题 比较成功地完成了由夺天下到治理天下的转变 二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战国秦汉 2 2秦汉时期2 2 3法律制度秦崇尚法治 轻刑重罪 严刑酷法 汉初 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 九章律 到武帝以后 重用 条定律令 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 以礼入法 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 坚持德主刑辅 先教后刑 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 礼刑一体 的基本框架 三 门阀政治的兴起与式微 魏晋南北朝 3 1政治制度魏晋时期门阀政治兴起 即家族等级制向政治领域的渗透 具体表现为名门大姓把持朝政 士族 司马氏取代曹魏政权后 世家大族在政治上日益显赫 被人称为士族 三 门阀政治的兴起与式微 魏晋南北朝 3 2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由曹魏的吏部尚书陈群创立 一直实行到隋文帝时才彻底废除 中正评价人才的标准 家世 行状 同时沿用了察举制和辟除制 三 门阀政治的兴起与式微 魏晋南北朝 3 3法律魏 魏律十八篇 西晋 晋律二十篇 北魏 北魏律二十篇 陈寅恪评价 北魏前后定律能综合比较 取精用宏 所以成此伟业 实有其广收博取之功 四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隋唐 4 1政治制度相权的改变 实行集体宰相制 以分割相权 消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变化机构设置 中央机构 实行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尚书省 中书省和门下省 尚书省下设六部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四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隋唐 4 1政治制度中书省是最高决策机构 掌 军国政令 草拟制诏 门下省是最高审议机构 掌 出纳帝命 封驳诏奏 在唐代政治制度中 宦官专政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随着皇权的加强 皇帝身边的宦官成为控制朝政的有力工具 四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隋唐 中书省起草的文书 制 帝王的命令 诏 特指皇帝颁发的命令文告 诏书 诰 古代一种训诫勉励的文告 隋唐以后 帝王授官 封赠的命令亦称诰 敕 自上命下之词 特指皇帝的诏书 四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隋唐 4 1政治制度地方 州郡合并 中央直接掌管州郡 唐代的节度使制度对政治产生极大地影响 导致安史之乱 四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隋唐 4 2选官制度在官吏选拔上的最大贡献 创建了科举制 它改变了前代选官制度中的权利下移之弊 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把官吏的选拔权彻底收归朝廷 科举制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 打破了官僚世家依仗门荫资历对政权的垄断 为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 形成了由下层社会到上流社会的政治通道 四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隋唐 4 2选官制度科举制将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结合为一个整体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知识化 有利于陶冶官吏的操守品行 在文化层次上保证了社会思想与统治思想的高度融合 在维持社会稳定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四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隋唐 4 2选官制度参加考试的人员 在读生员 审查合格的普通百姓 对文章的审核 纳卷 行卷通榜 公荐 四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隋唐 4 2选官制度科举考中后 只是取得了任官资格 即出身 是否能够任职还有经过铨选 选官的其他途径 门荫 流外铨 四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隋唐 4 2选官制度 四才三铨 制四才 身 言 书 判 身 体貌丰伟 言 言辞辩证 书 楷法遒美 判 文理优长 四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隋唐 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重要方式 配合着这种选拔方式 唐王朝又对官吏的功过 品行和才能规定了一套考核制度 这便是考课 所谓 考课 包含着两种意义 一是考 就是考察自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执行国家法令的具体表现 二是课 就是依照国家的行政计划进行督课 四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隋唐 4 2选官制度考核由吏部考功司主持 每年定期考核一次 考核的标准为 四善二十七最 四善 德义有闻 清慎明著 公平可称 恪勤匪懈 二十七最 将所有官吏分为二十七类 每一类都设定一个最好的标准 四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隋唐 4 2选官制度唐代在官僚体系上的又一个建树 官吏品秩制度的规范化和细密化 唐朝官吏实行九品等级制 而且有职事官和散官之分 散官是因人而设 职事官是按事而定 以职为实 以散为号 标志着官僚体制体系已经趋于成熟 三种选官制度的比较 四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隋唐 4 3法律建设隋苏威制定 开皇律 十二篇五百条 唐a 裴寂 萧瑀制定 武德律 并编纂了令 格 式与律配套 开创了唐律的四种形式 b 房玄龄 长孙无忌修订 武德律 形成 贞观律 c 长孙无忌编纂 永徽律 同时注解 后世将 永徽律 和注解合编本称为 唐律疏议 四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隋唐 4 3法律建设d 唐六典 中国最早的行政法典 开了律典分野的先河 唐律的特点 a 继承了汉晋以礼入律的传统 明确规定 德礼为政教之本 刑罚为政教之用 b 唐律的法律形式已相当完备 律 令 格 式各有其用 四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隋唐 4 3法律建设唐律的特点 c 形成了新的五刑制度 笞 杖 徒 流 死 d 在法律的实施上 强调慎狱恤刑 特别是完善了死刑的复核程序 唐律疏议 对当时的高句丽 日本 安南等国有重大影响 也是宋 明各朝法典的范本 法简刑轻 成为太平盛世的特点 四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隋唐 举例 三不去 三不去 亦称 三不出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规定不得离弃妻子的三种情况 即 无娘家可归者 曾为公婆守孝三年的 结婚初期丈夫贫贱而后来富贵的 唐律 户婚 五 皇权的强化及其制度的逐渐完备 两宋 5 1政治制度北宋形成了宰执制度 宰 宰相 执 执政 同平章事为宰相 参知政事 枢密使为执政 中书 门下为宰相机构 行政枢密院 军务盐铁 度支 户部合称三司 财权 五 皇权的强化及其制度的逐渐完备 两宋 5 1政治制度言谏机构 御史台 谏院宋代政治体制的特点 机构重叠 人员过多 在地方建制上 比较有特色的是 路 的设置 五 皇权的强化及其制度的逐渐完备 两宋 5 2选官制度科举制趋于完善 科举成为宋代及其以后官吏选拔最主要的途径 唐宋科举的差别 宋代废除了行卷和公荐 实行了 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彻底消除了推荐制的遗留痕迹 宋代科举取中 直接任官 五 皇权的强化及其制度的逐渐完备 两宋 5 2选官制度宋代真正的任官不在铨选 而在差遣 需要注意 多数官员任其职者不理其政 实际长官由中央差遣 皇帝更有效控制官吏 而消弱吏部 兵部的任免权 五 皇权的强化及其制度的逐渐完备 两宋 5 3法律宋太祖 宋刑统 其中旧律规定不足者以及随着时代演变而出现新的法律问题 则用敕令补充 编敕就成为宋代特别是神宗以后更为重要的法律渊源 在司法实践中 敕律并行 六 辽金元政治法律的特色 辽金元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两宋制度的影响 借鉴或仿照两宋之制 辽 官分南北 以国制治契丹 以汉制待汉人 汉人 科举 契丹 世袭制金 勃极烈 部落议事会议制 太子制 天眷新制 科举 六 辽金元政治法律的特色 元 宰相权力大 往往是权臣执政 在地方建制上 元代的重大举措是创立了行省制 1313年 确定科举之法 有民族歧视政策 题目不一 官吏的主要来源 宿卫亲兵和吏员 儒与吏的区分 六 辽金元政治法律的特色 辽金元的法制建设成就不如唐宋 带有一定的原始性 元代法律为一事一立法 缺乏系统性 七 皇权专制的再度强化与体制弊端 明清 7 1政治制度在重大决策上 明清都强调 乾纲独断 即皇帝的个人独裁 明代的太子制 清雍正时 密建皇储制度 皇帝通过视朝和批阅奏章统领政务 明代废除了丞相制 创立了内阁制度 清代的政务中枢 从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军机处 七 皇权专制的再度强化与体制弊端 明清 7 1政治制度在地方建制上 明清沿用了元代的行省制度 明 十三省和南北直隶 省 三司清 十八省 东北 蒙古 回部 西藏作为特殊行政区 由中央直接管辖 后增设为省 固定设置八大总督 河道总督 漕运总督 七 皇权专制的再度强化与体制弊端 明清 7 2选官制度7 2 1科举制明清时期最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是科举 明清科举与宋元科举相比 最大不同是八股取士 明清考中举人 即可任官 考中进士 经过挑选庶吉士 其余进士直接任官 七 皇权专制的再度强化与体制弊端 明清 7 2选官制度7 2 1科举制明清的庶吉士制度在培养人才上有着特殊作用 选拔庶吉士称为馆选 明清的科举制度就其制度的严密性 规范性来说 堪称完备 八股取士实际是古代科举向标准化 规范化方向发展的结果 在技术手段上 达到了古代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 七 皇权专制的再度强化与体制弊端 明清 7 2选官制度7 2 2明代官吏铨选明代官吏铨选 文归吏部 武归兵部 文官初授官职 都有参加吏部的大选 它极注重出身 正途和杂途有天壤之别 七 皇权专制的再度强化与体制弊端 明清 7 2选官制度7 2 3明清官吏考核制度明代 考满与考察两法 清代 四格八法 四格 才 长短平 守 廉平贪 政 勤平怠 年 青中老 八法 贪 酷 浮躁 不及 老 病 罢软 不谨 北京贡院 北京贡院 即明 清两代的贡院 建于明永乐十三年 是礼部会试的考场 也是顺天府乡试的考场 位于今北京建国门内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 现今还有贡院东街 贡院西街 贡院头条等地名 明初 由于正在修建紫禁城和京城城墙 财力不足 贡院只用木板 苇席等物 因陋就简搭建而成 明英宗天顺七年的一次 春闱 失火 因考生都被锁在考棚内答卷 怕作弊 故称 锁院 结果被烧死一百多名举人 后埋葬在朝阳门外 人称 天下英才冢 万历年间 由大学士张居正提议 贡院改成以砖瓦结构为主的房间 实例 1 陈德远 一门四进士父子两翰林 一个军屯后裔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岚山保安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显示不全的原因
-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8月)物理试题
- 酒店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 后勤管理员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精准扶贫考试题及答案
- 进阶物理考试题及答案
- 铸管精整操作工技能巩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幻灯机与投影机维修工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清罐操作工晋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GB/T 36713-2018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
- GB/T 17769-1999航空运输集装器的管理
- 药品注册审评员考核试题及答案
- 机器人常用手册-系列中文版-epx2900a00使用说明书
- 小学硬笔书法课教案(1-30节)
- optimact540技术参考手册
- 光伏电站组件清洗周边除草治理方案
- 建筑面积测绘报告范本
- 校园物业考评表
- 2019版外研社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单词默写表
- 核质保监查员考试复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