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经》与耿教授.doc_第1页
《砭经》与耿教授.doc_第2页
《砭经》与耿教授.doc_第3页
《砭经》与耿教授.doc_第4页
《砭经》与耿教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砭经与耿教授 砭经与耿教授我与耿乃光教授的相识还是在出版新砭石疗法一书的时候,算来有十多个年头了。2006年春,耿乃光教授送我两本香港太乙中医针灸诊疗研究院,陈耀南中医师结缘印赠的砭经,同时给了我两篇文章,一篇是纪念砭经发表70周年、另一篇是庆祝砭石物性检测中心成立四周年,并希望为便于读者阅读,将砭经一书进行点校,改繁体为简体、竖排为横排在国内正式出版,当时我答应了先生,经我请求,耿先生同意将他写的纪念砭经发表70周年一文作为出版简体版砭经一书的代序。之后我安排了砭经的文字录入,同时做了标点,并将需要注释的地方做了标识,后因诸事繁忙,将此事束之高阁。一晃4年过去了,不知从何时起砭石销售大热,我们出版的两本有关砭石疗法的图书成了一时的畅销书,想到先生已经过世,夙愿未酬,于是请有专业学养的同行完成了砭经与砭术一书,是慰先生,以安我心。有人评价说“砭经作者将已失传近两千年,属中国古代医学第一大发明的砭石疗法的砭术其治疗作用理论和临床实践进行了总结;而且是唯一的提纲携领的专著砭经将砭术重见天日,为人类做出了具大的贡献。同时,对于作者不求名利、隐姓埋名、弘扬古老传统医学的精神与其著作,完全可与内经并传,是扁鹊之后第一人,值得世人学习。切记是扁鹊之后第一人,扁鹊第一,砭道人第二,当然实际应为第三,这第二人应为传砭记的唐时道医孙思邈。”而耿教授先以科学的手法证明了泗滨浮石作为新砭石疗法的最佳器具,并构想了完整的新砭石疗法奉献给广大读者(见新砭石疗法、砭石扣疗法等书),后又力倡将砭道人的砭经点校出版,将传统中医的四大支柱砭针灸药之砭术传播给百姓,特别撰文指出砭经一书的的学术价值(见本书代序“纪念砭经发表70周年”一文)为砭石疗法的发展起了推泼助澜的作用。从耿教授对砭石的发掘,对砭石疗法的热爱、执着及其不遗余力地推广,以重新完善传统中医的砭针灸药以造福百姓之举,可以说也是功德无量,功不可没。砭经与砭术一书的出版是实现耿教授的一个夙愿,也是我们对耿教授的纪念。 (摘自学苑出版社社砭经与砭术后记)一砭经与砭术节选砭经孙真人传砭记韬光居士余俗姓孙,浙东孙氏。本为孙真人思邈之后。世藏家谱有真人像、道服、白须,左针龙、右砭虎,宝传针砭之秘。及余游峨嵋,见有雄黄洞,为真人证道处。凡药王庙皆奉真人,众传其灵迹,辄啧啧称之不置也。今春,余访砭道于沽上,互谈异闻。道人谓其先人少游蜀,患瘰疬,濒危,遇一孙叟,道服白须,似六十许人,以石球摩治而愈。殆砭术也,屈指至今近百年矣。去岁亦遇一孙叟,道服白须似六十许人,自称曾在蜀为先人治病。初疑未敢信,姑叩以砭术,则答砭非针也,后世误砭为针。而砭术遂绝。乃详论针砭之异,并口授砭术。原原本本,闻所未闻。别后思之,诚异人也。余闻而耸然惊曰:噫,道人殆遇孙真人矣。姓同貌同又独传砭术。非真人而何?必遇仙矣。道人闻之,为怃然者累日。自恨遇仙而交臂失之。于是追述所闻,为砭术述。凡论砭之本、砭之体、砭之形、砭之用、砭之诀、砭之效,以及主治要略,并附符咒,莫不一一述之于篇。余观其,虽寥寥仅十数页,不能尽详,而独得砭秘,使其术失而复传,亦足以救世活人而有余矣。真人之对于道人,岂无意乎?余本真人後也,爰不揣鄙陋,为笔记之如此。至欲求其术、问其秘,则请观砭道人所自述。不复赘。时在癸酉仲春之月韬光居士记于沽上客次砭术述略砭道人砭术失传久矣。砭石治病,非针非灸。世每以砭为针,误亦久矣。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痈疡治宜砭石。”未言针也。史记扁鹊传:“疾在血脉,针石所及,针砭并举。”亦未言砭即针也。而秦策扁鹊投石:注谓石砭,所以砭弹人臃肿。明言砭弹,尤足为非针之证。及后人注素问谓:砭石如玉,可以为针;又有世无佳石,故以针代之说。遂并针砭为一事,而砭术绝矣。夫针穴逾寸,刺不伤络,石针焉能利用,此必不合理之事。而数千年习非成是,无人起而正之,砭之失传宜哉。今述砭术,明其法,正其误,使世人一览了然,人人可习以治病,知砭之证用,非针非灸,不必刺体灼肤之痛,而其病立除。左传有言:美疢不如恶石。石犹生我。砭之术庶几复传于今矣。试分述之如左。甲述砭之本一曰天。炼石补阙,取法乎天。二曰地。水火木土,因地之利。三曰人。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砭虽小道,其用甚大,救世活人,百病皆治。凡施术者,当法天时,因地利,存人和,合天地人为一体,而以至诚出之,自无不效。诚则灵也。乙述砭之体一曰石。石取其坚以攻之。二曰玉。玉取其润以温之。三曰药。药取其灵以和之。砭之体,玉石兼用,而以药力补其不足。药别有方,以中和之品为主,虔诚秘制,有百益而无一损。幸勿疑也。丙述砭之形一曰圆。似球非球,取象于天,其用在圆。二曰平。似权非权,取象于地,其用在平。三曰直。似针非针,取象于人,其用在直。砭之形,不出三者,无论玉石,以旧为宜,用愈久者效愈神。上古用石,各有其器。三代尤多美玉,访而求之,不难获也。丁述砭之用一曰水。水者,温石于汤,以保其热也。二曰火。火者,煨石于灰,以传其热也。三曰心。心者,藏石于身,以养其热也。砭之用,首在于热。人生则热,死则冷。病每起于冷热不调,砭术一以热救之,起死回生,热之为用大矣哉。偶有奇症,宜用冷砭,则在例外。戊述砭之诀一曰点。点非针也,点其中,而不必刺其体。二曰熨。熨似灸也,熨其外,而不必灼其肤。三曰摩。摩即按也,摩其周,而不必振其骨。砭之诀,惟在乎动。血气不和,则疾痛起。点也、熨也、摩也,皆动之机也,以砭行之,手到而病自去,疾痛乃若失焉,岂不神乎其技哉。己述砭之效一曰符。先书符以镇其气。符见后。二曰咒。次诵咒以肃其神。咒见后。三曰方。再配方以助其效。方见后。述砭之效,而举符咒,非迷信也非神秘也,新法所谓精神治疗也。盖天人本一体,感应之速,每有不可思议,至诚如神,不吾欺也。庚述符一曰:龙虎符。辛述咒一曰:砭砭咒。壬述方一曰雄黄丹。方有药十余味,以雄黄为主,故曰:雄黄丹。照方配制,各研细末,或为大丸如球,或为大锭如杵。临用爇热,套以绸囊,对正穴道。或点之、或熨之、或摩之,代行砭术。务期热气透入,过热则提,随起随落,勿使伤夫。热退再爇再砭。以三为度,轻者一日,重者七日,立可见效。即沉疴久病,假以时日,亦莫不能愈焉。癸述主治要略一曰认症。治病必先认症。别有主治各病详表。认明病症。酌量重轻。然后行砭。二曰取穴。病症既明。应取何穴。别有图表。按表对图。审慎行砭。毋稍疏忽。三曰应急。按穴行砭。此为正治。若有痈肿跌损等病。各砭患处。亦收急效。四曰救效。砭治之主。惟动与热。必使热力。直达病与。透脉彻络。周流舒畅。始收砭治效。五曰从宜。砭时。宜佳日。宜静室。宜安体。宜注意砭后。宜暂憩。宜忘病。宜护躬。宜绝欲。六曰切忌。忌冒风。忌劳力。忌暴怒。忌纵情。不洁者不治。不信者不治。不诚者不治。案右述砭术。宝遇异人口授。兹仅记其大略。惜不能详也。至砭术尚有可引证者。如史记扁鹊命脉。镵石挢引。按玩毒熨。索隐镵石谓石针。此固误矣。而挢引谓为按摩之法。按玩亦谓玩弄身体使调。则与所述砭诀三曰摩正合。又毒熨。谓毒病之处。以药熨贴。及后言五分之熨。谓熨之令暖气入五分。尤与砭诀二曰熨合。又后汉书。针石运乎手爪。注谓砭法。右手象天。左手象地。弹而怒之。搔而下之。此言运手爪也。与所述曰点曰摩皆合。而象天象地二语。更与所述砭之本及形及效。可互发明。又仓公傅。教以经脉高下。及奇络结。当论俞所居。及气当上下出邪逆顺。以宜镵石定砭灸处。则与癸篇所述砭治主要。若合符节矣。至唐书孙思邈傅。导以药石。救以砭剂。与效用各篇所述尤合。然则昨所遇之异人。果如韬光居士所言。真为孙真人乎。呜呼异已。砭道人述又案砭术失傅固久。而砭字亦多傅误。说文。以石刺病曰砭。从石乏声。方验切。乏。反正为乏。房法切。二音不合。惟丏字弥况切。音近方验。篆文乏丏相似。或音误耶。然砭之从乏。则无误也。乏训反正。正为一止。反止为匝。段注匝。谓凡物顺逆往复则周遍。与砭弹砭指之义正合。砭之字义定。而砭之术。亦不待言而自明矣。跋采药老人砭道人既遇异人。授以砭术。乃为述略如前篇。提纲挈领。傅数千年之绝学。而复发明其精义。其有功德于医学者至大。扁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