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建设方案.doc_第1页
养猪建设方案.doc_第2页
养猪建设方案.doc_第3页
养猪建设方案.doc_第4页
养猪建设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猪建设方案篇一:xxx养猪场建设方案养猪场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项目名称:养猪场建设项目投资规模:240万元法人代表:电话:申报单位:镇养猪场申报时间:2011年3月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地处区,当地和外来流动人口集中,肉制品的需求量较大,玉米、小麦是当地的主要农产品,产量高,质量优,而且价格低于其他地区,饲料资源丰富,易于采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不断调整,对肉制品需求量不断加大,发展标准化生猪养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本场设计规模和生产能力得到了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指导和肯定,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同时也得到当地政府及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可有效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符合当地实际情况,项目切实可行。二、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养猪场建设项目2、建设地点:镇村北3、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4、建设内容:猪舍3900平方米,50立方米沼气池及等其它配套设施设备。5、建设规模:项目基建总投资240万元,占地面积18亩,存栏母猪200头,年出栏肥猪3800头,达到年销售额560万元,利润170万元。6、建设个人概况:法人代表:,男,岁,本人敢于创新,谋于发展,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和人才意识。工作中强化养殖厂管理,注重信息技术和传统工艺的结合,为规模化、标准化养猪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三、场地选择与周围环境条件本场区远离村庄和厂矿企业,基础设施完善,物资材料进出方便,通讯设施齐全,水、电供应充足,地势南高北低,向阳避风、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质好、排水方便,猪场轻微的噪音和臭气不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拟建养猪地点选择较为理想,适合养猪产业的发展。四、厂区布局猪场包括3个功能区,即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粪尿污水处理区。具体布局如下:生活区在猪场南部,保证生活区良好的卫生环境,外来人员只能在该区域活动,大门口设立4m3.5m0.15m车辆消毒池,人行通道设地面消毒池,出入人员和车辆必须经消毒池进行消毒,严禁非生产人员出入场内。生产区在场区中部,外来人员和车辆不得直接进入生产区,保证最安全,最安静。猪舍为砖混结构,坚固耐用,宽敞明亮,排水畅通,通风良好,能有效地排出潮湿和污浊的空气,夏季增设电风扇和排风扇通风降温。粪尿污水处理、病畜管理区设在生产区西北部,与生产区有墙体隔离,便于消毒和污物处理等。(一)猪场生产流程种猪全部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上一级种猪场引进,以“周”为生产节律,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工艺流程图示如:五、生产工艺、管理措施及建设目标1、待配母猪阶段 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生产线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10头,保证每周能有8头母猪分娩。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饲养,在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2、母猪产仔阶段。母猪按预产期进分娩舍产仔,在分娩舍内4周(临产一周,哺乳三周),仔猪平均21天断奶。母猪断奶当天转入配种舍(先在运动场饲养3天),仔猪原栏饲养7天后转入保育舍。如果有母猪产仔少、哺乳能力差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进行寄养过哺并窝,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可提前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3、仔猪保育阶段。断奶7天后强弱分群,转入仔猪保育舍培育至8周龄转群,仔猪在保育舍饲养4周。4、肥猪饲养阶段。8周龄仔猪由保育舍转入肥猪舍饲养15周,预计饲养至23周龄左右,体重达90100公斤出栏上市。(二)管理措施为了养殖场的工作秩序、节约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员工的权利和职责,依照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严格遵守兽药使用规范,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并按要求规定保存材料。养殖场管理制度为保障养殖顺利进行,安全生产,特建立如下管理制度,希望全体养殖人员遵守执行。1、保持养殖场的环境卫生,不许将生活垃圾乱扔,应采取措施,生活垃圾要选好地址统一堆放,定期销毁。2、保持水槽、食槽、牲畜舍清洁,工具摆放有序。3、养殖场物品实行个人负责制,注意保管保养。4、实行请销假制度,有事提前请假,以便调整安排,以便不耽搁生产为原则。5、全体员工应团结配合扎实工作,以场为家,以场为荣。饲料管理制度1、饲料需来自无农药全生态的农业生产的玉米、水稻、黄豆等。2、饲料中不得添加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3、饲料进仓应由采购人员与仓库管理员当面交接,并填写入库单,仓管员还必须清点进仓饲料数量及质量。4、仓和员应保持仓库的卫生,库内禁止放置任何药品和有害物质,饲料必须隔墙离地分品种存放。5、建立饲料进出仓库记录,详细记录每天进出仓库的情况。6、饲料调配应有技术员根据实际情况配制和投量。7、调配间、搅拌机及用具应保持清洁,做到不定时的消毒,调配间禁止放置有毒物品。卫生防疫管理制度1、生活区的垃圾具备防护措施,及时清理,保持清洁。2、养殖具有每天清洗一次,保持干净。3、外来人员不得随时进行养殖区。4、发现局部发生疫病时,养殖用具食料槽、饮水槽专用并进行消毒,做好有效的隔离。5、病死猪当天烧毁或深埋,用过的药品外包装等统一放置并定期销毁。6、购进的种猪经过检疫,防止病原体传入。7、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和疾病防疫药品投入。药物管理制度1、建立完整药品的购进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药品的品名、剂量、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2、药品的质量验收包括:药品外观特质检查,药品内外包装及标识的检查,主要内容有品名、规格、主要成份、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3、搬运:装卸药品时,应轻拿轻放,严格按照药品内外包装标志要求堆放和采取措施。4、药品仓库专仓专用,专人专管,在仓库内不得堆放其它杂物,特别是易燃易爆药品。5、药品出库应开药品领用记录详细填写品种、剂型、规格、数量、使用日期、使用人员、何处使用,需在技术员指导下使用,并做好记录。6、不向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销售单位购药品,不购进禁用药、无批准文字、无成份的药品。7、用药施行处方管理制度,处方内容包括:用药名称、剂量、使用方法、使用频率、用药目的,处方需经过监督员签字、审核,确保不使用禁用药和不明成份的药物,遵守停药期规定,防止药物残留。(三)建设目标所有设施建设根据现有条件,以环保、高效、易于管理为原则。母猪配种全部采用人工授精技术,降低养殖公猪成本,减少疾病传播;生产过程中,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饲养管理规程,篇二:养猪场规划设计方案XX县XX猪场设施建设方案一、项目名称:XX县XX猪场二、建设地点:XX县XX镇XX村北?米处三、用地面积:XX亩四、猪场设施类型:总体分为办公生活区和饲养生产区,两区间围墙隔离。饲养生产区是猪场的主要部分,包括各类猪群的猪舍、隔离舍、消毒室、剖检室、治疗室、饲料厂、仓库等。1、玻璃钢生态养殖大棚 个,共计 m。其中:9m46.5m18个=7533m8m66m6个=3168 m2 222、附属设施:墙体砖混结构,屋顶用玻璃钢泡沫板,铝合金门窗。共计558 m。其中:办公室4间6m3m4间=72m饲料加工车间4间6m3m4间=72m2 22饲料库5间6m3m5间=90m仓库5间 6m3m5间=90m2 2消毒室1间6m3m1间=18m值班室1间6m3m1间=18m宿舍5间 6m3m5间=90m餐厅4间 6m3m4间=72m剖检室1间6m3m1间=18m治疗室1间6m3m1间=18m2 2 2 2 2 2五、猪场规划与生产工艺流程1、场内总体布局。场内生产区、生活区分开,生产区内料道、粪道分开,根据当地主风向和流水向的特点,生活区建在生产区上风头,生产区从上至下各类猪舍排列依次为:公猪舍、母猪舍、哺乳母猪、仔猪舍、育肥猪舍。育肥猪舍应靠近场区大门,以便于出栏。兽医室及病猪隔离舍、解剖室、粪便场在生产区的最下风向低处。饲料加工调制间在种猪舍与肥猪舍之间,有条件的最好把繁育场与育肥场分开建设。2、猪舍建筑考虑的因素。(1)冬暖夏凉,舍顶要有一定的厚度(不少于10厘米),隔热性好。(2)圈舍方向最好东西走向、背北向南,以利于采光。(3)防疫卫生。场门口、生产区门口建有消毒池,与门口等宽,长度不少于出入车轮周长的1.5倍,深度1520厘米。规模化养猪场在生产区门口要建有专用更衣室、紫外线消毒间及消毒池等。(4)饲养密度。3、生产规模。年出栏瘦肉型猪1万头,常年存栏0.6万头,年饲养量1.6万头。4、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措施。(1)生产工艺流程。按现代生产方式来生产猪肉,实行流水线生产工艺。即配种怀孕分娩哺乳育成育肥销售,形成一条连续流水式的生产线,有计划、有节奏地安排全年养猪生产。(2)主要技术措施。选择优秀的杂交组合。经科学试验和实践,拟生产杜大长、杜长大或大长本(培)杂种商品猪,瘦肉率达60%以上。实行仔猪2835天早期断奶。早期断奶可增加母猪的年产胎数、年产仔数和出栏数,并有利于控制疾病。早期断奶使乳猪及早吃上营养全面的全价配合饲料,只要掌握好技术要领,饲喂得当,其生长性能还略高于非早期断奶的仔猪。由于实行了早期断奶,全场母猪年产胎数可达2.2胎以上。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提供优质平衡日粮。根据猪在空怀期、怀孕期、哺乳期、保育期、生长期、肥育期等不同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给予相应的全价日粮,从而提高饲料报酬、猪舍利用率、降低成本。采购饲料原料,应坚持新鲜、优质的原则。商品代猪经5.56个月饲养,体重达100110千克,料重比2.82.9。强化饲养管理。抓好防疫消毒工作,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提高配种受胎率、仔猪育成率,使管理制度化。健全卫生消毒制度,落实各项防疫措施,严格、科学地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控制各生产、生活区人员流动,做好人员、车辆、工具的消毒工作。六、人员规划。场长1人;副场长(技术、销售副场长各1人)2人;配种员2人;配种妊娠舍5人;分娩舍5人;保育舍3人;肥育舍5人;统计员1人;兽医2人;修理辅助工1人;门卫1人;全场员工共28人。七、排污、环保。猪场的污染物主要是猪粪和污水,主要采取堆积发酵消灭有害微生物后供应给附近农田、果园及渔塘作肥料,促进粮食、经济作物和渔业的发展;条件允许的可采取以三级发酵池作沉淀发酵处理,达到国家养鱼水质的排放标准。八、资金规划。年出栏瘦肉猪1万头,总投资989.3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919.35万元,流动资金80万元。各项投资情况:猪舍建筑 10701平方米300元/平方米=321.03万元; 饲料加工车间100万元;办公、生活用房、兽医室、治疗室558平方米400元/平方米=22.32万元仪器设备,5万元;水电、污水处理设施,50万元;围墙、道路及其他设施,30万元;种公猪存栏30头1500元/头,4.5万元;母猪存栏640头1500元/头,96万元;其他大小猪存栏0.55万头330元/头,181.5万元;母猪笼500只220元/只,11万元;产仔笼200套1400元/套,28万元;保育舍笼架、漏缝地板50个2000元/只,10万元; 运输、交通工具,50万元;流动资金,80万元;合计989.35万元。篇三:养猪场设计方案 (3)养猪场设计方案 (3).txt昨天是作废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才能随时兑现一切。人总爱欺骗自己,因为那比欺骗别人更容易。目 录第一章 生猪养殖企业(小区)建设标准化管理 1第二章 生猪养殖企业(小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6第三章 生猪养殖企业(小区)技术标准化管理 7第四章 生猪养殖企业(小区)疫病防控标准化管理 14第五章 生猪养殖企业(小区)财务标准化管理 19第一章 生猪养殖企业(小区)建设标准化管理随着养猪生产向工厂化、规模化的发展,猪场日常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其重要性也更加突出,科学管理受到普遍的重视。因此,为了在现有条件下实行最大规模的生产,取得最高的生产率,以最经济的饲料消耗生产高质量的胴体,就必须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加强对猪场的管理,保证各种技术措施落到实处,提高工作效率,以获取最大的利润。一、猪场建设场址的选择1.地形地势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2.交通便利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3.水源水质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4.场地面积猪场占地面积依据猪场生产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总体情况而定。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4050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34平方米计划。二、猪场的规划与布局猪场一般可分为4个功能区,即生产区、饲养管理区、隔离区、生活区。1.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这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种猪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种猪区。种猪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种公猪在种猪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刺激,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刺激母猪发情。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猪舍。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且离出猪台较近。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兽医室应设在生产区内,只对区内开门,为便于病猪处理,通常设在下风方向。2.饲养管理区饲养管理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区应该与生产区毗邻建立。3.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这些建筑物应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影响生产猪群。4.生活区生活区包括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食堂、宿舍等,这是管理人员和家属日常生活的地方,应单独设立。一般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与风向平行的一侧。此外猪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以防兽害和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场区。5.道路道路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对卫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场内道路应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料、产品的运输,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猪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6.水塔水塔自设水塔是清洁饮水正常供应的保证,位置选择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且应安排在猪场最高处。7.沼气池(1)猪场沼气池容积以现存栏“一头大猪一立方”,来确定猪场规模和沼气池容积的问题。(2)猪场沼气池可采用“连体多级发酵隧道式”,只有这样才能采用沼液冲圈。(3)猪场沼气池可采用“水压间气室一体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投资成本。(4)沼气池一定要采用“多级连体结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单一小气室”连体大容积。8.弃尸井弃尸井要严格密封、消毒,建在远离生产生活区域。7.绿化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猪场的小气候,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一定要考虑和安排好绿化。 .三、猪舍的建筑设计猪舍是猪场的核心部分,为猪群的繁殖、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是获得高利润的前提。猪舍的设计和建筑,首先要符合猪的生物学特性,其次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气候地理条件,以便于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1.猪舍的形式(1)按屋顶形式猪舍有单坡式、双坡式等。单坡式一般跨度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光照和通风好,适合小规模猪场。双坡式一般跨度大,双列猪舍和多列猪舍常用该形式,其保温效果好,但投资较多。(2)按墙的结构和有无窗户猪舍有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无墙,通风透光好,不保温,造价低。半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半截墙,保温稍优于开放式。封闭式是四面有墙,又可分为窗和无窗两种。(3)按猪栏排列猪舍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2.猪舍的基本结构猪舍主要由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粪尿沟、隔栏等部分构成。(1)墙壁 要求坚固、耐用,保温性好。比较理想的墙壁为砖砌墙,要求水泥勾缝,离地0.810米水泥抹面.(2)屋顶比较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并加15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温、防暑。目前,采用空气仓缓冲技术,房顶单顶,由约10cm泡沫板组成,起到夏天隔热,冬天预热的作用。(3)地板地板的要求坚固、耐用,渗水良好。比较理想的地板是水泥勾缝平砖式(属新技术)。其次为夯实的三合土地板,三合土要混合均匀,湿度适中,切实夯实。水泡粪技术地面为金属网地面。(4)粪尿沟开放式猪舍要求设在前墙外面;全封闭、半封闭(冬天扣塑棚)猪舍可设在距南墙40厘米处,并加盖漏缝地板。粪尿沟的宽度应根据舍内面积设计,至少有30厘米宽。漏缝地板的缝隙宽度要求不得大于15厘米。目前提倡标准化猪场采用水泡粪技术,舍内金属网地面下约1.5m深,底倾斜,在低的一端设有排污管道。(5)门窗开放式猪舍运动场前墙应设有门,高0810米,宽06米,要求特别结实,尤其是种猪舍;半封闭猪舍则与运动场的隔墙上开门,高08米,宽06米;全封闭猪舍仅在饲喂通道侧设门,门高0810米,宽06米。通道的门高18米,宽10米。无论哪种猪舍都应设后窗。开放式、半封闭式猪舍的后窗长与高皆为40厘米,上框距墙顶40厘米;半封闭式中隔墙窗户及全封闭猪舍的前窗要尽量大,下框距地应为11米;全封闭猪舍的后墙窗户可大小,若条件允许,可装双层玻璃。(6)猪栏除通栏猪舍外,在一般密闭猪舍内均需建隔栏。隔栏材料基本上是两种,砖砌墙水泥抹面及钢栅栏。纵隔栏应为固定栅栏,横隔栏可为活动栅栏,以便进行舍内面积的调节。3.猪场设计(1)公猪舍公猪舍多采用带运动场的单列式,每栋猪舍设计50个栏位,猪舍长30m,跨度13m。公猪栏、配种栏这两种类型的猪栏一般都位于同一栋舍内,面积一般相同,栏高一般为1.21.4m,每个栏位面积为79m2。(2)空怀母猪舍、妊娠舍空怀母猪栏、妊娠猪栏有两种:一种是单体栏;另一种是小群栏。单体栏栏长2m,栏宽0.65m,栏高1m。小群栏栏高一般为11.2m,每个栏位面积为715m2。空怀、妊娠母猪最常用的一种饲养方式是分组大栏群饲,一般每栏饲养空怀母猪45头、妊娠母猪24头。圈栏的结构有实体式、栏栅式、综合式三种,猪圈布置多为单走道双列式,地面坡降不要大于145,地表不要太光滑,以防母猪跌倒。(3)分娩舍分娩舍采用双列式,每栋设计24个栏位,猪舍长24m,跨度8m。分娩栏长度一般为22.2m,宽1.72.0m;母猪限位栏的宽度为0.65m,高1.0m。仔猪活动围栏宽度一般为0.60.7m,高0.5m左右。(4)仔猪保育舍保育舍每栋设计10个栏位,可容纳200头仔猪,猪舍长1718m,跨度4m,平均0.35m2/头。多采用网上保育栏,用自动落料食槽,自由采食。栏舍一般由金属编织网漏缝地板、围栏和自动食槽组成。相邻两窝共用一个食槽,每栏设一个自动饮水器。栏高一般为0.6m,栏栅间距58cm,面积因饲养头数不同而不同。(5)生长育肥舍每栋设计20个栏位,20头/栏,每栋长80m,跨度6m,平均1m2/头。(6)饮水、饲喂设备猪用自动饮水器有鸭嘴式、杯式、乳头式等,目前普遍采用鸭嘴式自动饮水器。饲槽有方形和圆形自动落料饲槽。第二章 生猪养殖企业(小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第一节 养殖场有关要求一、养殖场生产环境养殖场应建在水源保护区、交通要道、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禁养区域以外。生产和建筑布局应符合相关工艺要求,有防疫隔离设施,生产区、生活区、缓冲区。空气质量和水质量应符合养殖业环境质量要求。即符合GB/T 18407.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产地环境评价要求、农业部NY/T 388-1999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和NY 5027-2001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等标准的规定。二、养殖场生产工艺和养殖规模养殖场应具有合理的生产工艺、先进的养殖技术,符合养殖品种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流程,按照全进全出等合理的饲养工艺进行生产;应养殖符合市场需求、生产性能优良的品种;自留种苗要符合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划要求。记录和技术资料齐全。符合农业部NY/T 5033-2001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管理准则标准的规定。三、养殖场规章制度养殖场应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同时,应建立、建全相应的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张榜明示,各项生产指标与岗位责任制明确。整个生产过程应严格遵守养殖技术规范。所有记录档案保存完整,并应尽可能长期保存,最少应在清群后仍保存2年。四、投入品使用规范(一)饲料及原料:饲料及原料应符合营养指标和卫生指标要求。执行标准GB 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NY 5032-2001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所使用的饲料添加剂产品必须是农业部公布的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所规定的品种和取得试生产产品批准文号的新饲料添加剂品种,并由取得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具有产品批准文号的产品。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农业部发布的饲料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牧发200120号通知”)和无公害养殖对药物使用的要求。按国家要求增加或减少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品种,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饲料中直接添加兽药用于疫病治疗和防治,要严格遵循兽药使用规范;不得添加国家严禁使用的盐酸克伦特罗等违禁药物。(二)药物的使用:对动物疾病进行预防、治疗、诊断所用兽药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兽药质量标准、进口兽药质量标准和饲料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的相关规定。所用兽药必须来自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