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吧,小白鼠们!北京新高考方案出来了,而且可能示范全国.doc_第1页
颤抖吧,小白鼠们!北京新高考方案出来了,而且可能示范全国.doc_第2页
颤抖吧,小白鼠们!北京新高考方案出来了,而且可能示范全国.doc_第3页
颤抖吧,小白鼠们!北京新高考方案出来了,而且可能示范全国.doc_第4页
颤抖吧,小白鼠们!北京新高考方案出来了,而且可能示范全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颤抖吧,小白鼠们!北京新高考方案出来了,而且可能示范全国颤抖吧,小白鼠们!北京新高考方案出来了,而且可能示范全国8月23日,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北京新高考方案落地,虽然跟在安徽的河南人蛋总没有任何关系,但是看了之后依然心情沉重.为了备战高考,可以说从老师到学生,甚至到家长都拼尽了全力.巅峰时期的我,为了节省复印费,两天刷了48套卷子带订正(不过也没啥好订正的).虽然我是高考的受益者,但也尝到了高考的苦头,因为高考第一天发烧了,一大早同学陪我去打的退烧针,然后第一场考试语文作文没看清题目要求就写跑题了(要求结合自己忘了结合了).那个时候估分报志愿,不愿意与心仪的西安交大失之交臂(高一定下的目标),所以明知道要落榜,还是只报了西交,没有报其他批次,最后以三分之差落榜了.复读的那一年,心理压力特别大.幸好班主任老师非常有经验,会做我的思想工作,不但教我数学,还教我喝酒,成功解决了落榜后的抑郁(似乎不适合推广).第二年虽然考上了科大,但是直到现在,有时候还会做噩梦,梦见即将要高考,却发现很多题根本看不懂,着急的能醒过来.虽然落榜,我依然是幸运的,因为复读一年考上了理想的学校.但是还有一些同学,复习一年再次出现了状况,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发挥失常,甚至分数还会倒退.因此,高考是有弊端的,一考定终身导致考生压力过大,而如果复读,变数和代价又很大,因此我支持高考的改革.但是北京的高考方案,我看了之后,很不轻松:第一,有可能违背初衷,加大考生的负担;第二,规则复杂,给中学教学带来困扰,也不利于大学选拔.第三,造成新的不公平.第四,留下了权力寻租的空间,容易滋生腐败.第五,有利于既得利益者,不利于阶层流动.我们来看看改革的具体内容.第一,从2020年起,高考统考科目只剩下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如果还要考本科,那么必须从六门课中再选三科,这六门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这么做的初衷当然是好的,那就是可以避开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科目,不像以前,有的人选择了理科,但物理可能是噩梦;有的人选择了文科,但是不喜欢政治的枯燥.但是新的问题就来了,6选3,根据排列组合,会有20种方案,对于高中教学和排课将是一个很大的困难,打破了原来的固定班级固定座位的上课方式,不得不走班上课.没有固定的班级,学生不能随时处在班主任的监控之下,那么班级管理从何做起呢?对于自觉一点的学生来说没啥影响,对于需要纪律约束的同学,我估计相当不利.当然也有好处,这样男生们可以有更好的机会,去接触到隔壁班心仪的妹子,一起讨论学习,讨论国家大事.这样,班集体的集体主义观念就被弱化,反过来又加大了家长们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加大了家长们的负担.这么强行的把六门课权重拉平,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比如物理是理工科的基础,不选物理的考生,大部分理工科都没法报了,而理工大学,搞不好还找不到合适的学生.对于文科来说也是这样的,俗话说政史不分家,不存在不懂历史的政治家,也不存在不懂政治的历史学家.如果一个国际政治学考生不懂地理,也是天大的笑话.对于综合性大学的选拔录取,也是一场灾难,现在考生要分为20种,比如科大有个物理化学专业,有考生物理特棒,但是没选化学;有的化学特棒,但是没选物理;两门都选的人数又少第二,按照等级赋分,会带来新的不公.因为考生分为20种,加上每个学科的学科特点不一样,试卷难度有差异,没法比较出学生的水平.比如某大学环境学专业,只要求化学科目,但是a考生选了化学、物理和生物,b考生选择了化学、政治和生物.结果a的成绩是化学70,物理70,生物70;b的成绩是化学70,政治70,生物70.直接相加分数完全相等.但这一年物理特别难,全省第一才考了70分,而政治特别简单,70分才是中等,如果看绝对分数,那么a明显吃亏了,分数一样但其实人家是物理省状元.但是北京高考方案倒是考虑到了这一点,采用等级赋分制度,把考生分为21个等级,每个等级给与固定的分数,两个等级相差3分.成绩占前1%的,都给100分,前13%的,都给97分,前3-6%的,都给94分,前6-10%的,都给91分.而如果考个零鸭蛋,也会给40分,这个我十分不理解,这相当于每门课的总分其实只有60分了,60分中怎能让大学选到中意的人才?另外,由于学科特点也不一样,造成一些新的不公.比如对于物理,高中生成绩呈现两极分化的特点,一小部分人觉得物理特简单,大部分人觉得物理特别难,分数拉的特别开.这样一来,造成选考物理的考生会非常少,而且都是高手.问题是都是高手,也要拉开等级,物理成绩中等偏上的很可能在等级排名中相当不利,甚至变成了差生这不是推测,这是事实,2017年浙江的高考中,选考物理的人数少的令人发指,30万考生选考物理的不足3万.也就是说有可能以前物理全班前6名的学生(每班60人),在浙江高考中搞不好要落到最低等级了.江苏的高考改革也非常失败,语数外三门统考,其他科目采用abcd,由于高校选不到合适的人才,导致名校们纷纷压缩在江苏的考生指标.第三,考生可以多次参加等级考试,那么问题也来了,因为录取是在三年以后,而且录取标准是一样的.这种情况下,不排除物理高手,虽然在高一就取得了100分,但是高二、高三依然会参加考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再参加一次,万一把潜在的竞争对手挤到下一等级呢.还有一种可能,全省(市)的高中集体扩招,普及12年义务教育,这些考生起码可以抬高前边学生的学业等级.作为中学,每个学校可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也可能有自己较差的学科,为了最终的成绩,很可能减少孩子的选择权,只开设优势学科的科目.假如这些都弊端可以克服,我难以接受的是北京的新高考方案中,说考试成绩可能不少于60%,综合素质评价不高于40%(具体方案还在制订中),我觉得这一条给权力寻租留下了无限空间.考试分数虽然不一定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水平,但是基本上是差不多了,何况还有多次考试.同时,只看分数就录取,保证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如果还看什么综合素质评价,那么问题来了,谁来评价?评价的标准是否一样.就算是评价标准一样,不同裁判的松紧尺度是否一样?还有什么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一旦变成了利益驱动,是否背离了这些活动的初衷?到底是为了公益而公益,还是为了利益而公益?最终是不是会培养出一批善于钻营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有权有势的家长,会不会在这个环节影响孩子的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会不会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拼爹过程?70后、80后真悲催啊,好不容易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结果孩子这一代高考却赶上了拼爹时代,我们还得重新披挂上阵,跟孩子们并肩作战!另外,北京的高考方案中,还说要扩大高校招生的自主权,可能增加面试环节.我觉得这个评价的标准更加主观了,面试官和考生之间是否会存在有默契在先的可能?面试官如何在面试中排除主观因素?为了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考生会不会到韩国去整容?如果丑鬼钟馗和刘罗锅在世,会不会因为相貌丑陋而落榜?总之,高考是要改革,比如英语我觉得就可以采用四六级的模式,把试题标准化,也可以分多次考试去最高成绩,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