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空压机检修施工方案.doc_第1页
活塞式空压机检修施工方案.doc_第2页
活塞式空压机检修施工方案.doc_第3页
活塞式空压机检修施工方案.doc_第4页
活塞式空压机检修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压站活塞式空压机检修方案一、检修目的 :为了确保压缩机长周期的处于完好运转状态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对压缩机进行一次大修。二、检修组织: 作业负责人: 作业执行人:PVC维修班组 作业所需时间: 小时作业具体时间:2010年 月 日-2010年 月 日作业器具:1套梅花扳手,1套活动扳手,1个2吨葫芦,2米10mm钢丝绳,撬杠、加力杆各一件,外径千分尺一套,内径千分尺一套,水平仪,百分表及其他常用工具。三、作业安全措施:1、设备检修前必须办理安全检修任务书 , 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 并按大、中、小修规定逐级审批。2、按规定停车 , 卸完余压、处理合格。3、切断电源、并挂上 有人检修 , 禁止合闸 标志。4、按规定办理设备交出检修手续。5、对检修用起吊机具 , 工具进行严格检查 , 确保安全可靠。6、对应该加盲板的部位加上盲板 , 并有盲板示意图。7、拆卸零部件必须按照序进行整齐摆放 , 高压螺栓、活塞杆等外露螺纹 , 必须加以保护 , 以免损伤 , 检修现场用专用围栏围上 , 检修完毕将围栏和其他临时设施拆去。8、拆开的设备孔、管孔 , 要及时堵好防止掉进杂物。9、 使用吊车和其他起吊机具时 , 必须有专人指挥 , 绳索要拴牢固。10、交叉作业时 , 下面工作人员要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 , 工作人员要系安全带。 11、 需要动火作业时 , 必须办动火证 , 并按规定审批。12、 检修用临时灯电压不得超过 36 伏特 , 罐内作业临时灯电压不得超过 12 伏特。 13、压力容器水压试验 , 必须按规程规定进行。14、检修完毕后 , 对需要封闭的部位应先经过仔细检查 , 防止工具、杂物等留在设备内。 15、检修完毕应按盲板分布图拆除检修前所加的盲板。四、作业准备1、维修车间准备检修所需的必备工机具,聚氯乙烯车间准备好检修所需的材料,为保证检修进度,领料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2、检修前聚氯乙烯车间需在现场做好防护措施。3、聚氯乙烯车间开具断电联系单,断电,与系统隔绝,具备检修条件后联系维修作业。五、检修作业步骤:1、拆检一级、二级进、排气阀,缸盖、活塞及活塞杆。2、检查活塞杆的圆度、圆柱度、直线度偏差及其他损伤情况。3、检查活塞有无裂缝,检测活塞环槽尺寸。4、测量气缸磨损量,对气缸圆度、圆柱度进行检查,如超出极限尺寸,对缸套进行更换。5、测量一级、二级十字头与机身滑道径向间隙,拆检一、二级十字头组件。6、拆检主轴瓦、连杆大头瓦、连杆、曲轴。7、对曲轴、连杆、活塞、活塞杆及十字头等应力集中处进行无损检测。8、检查机身有无裂缝、渗漏等缺陷,基础有无下沉等缺陷9、检测曲轴安装及其圆度,圆柱度偏差。10、检测主轴瓦与曲轴的径向间隙,曲轴轴向窜动量,更换或修刮主轴瓦。11、检测连杆大头瓦径向与轴向间隙,更换或修刮大头瓦,检查连杆螺栓有无损伤。12、检查联轴器校正情况,检查曲轴中瓦与两个端面支承之间的轴向间隙。13、检测气缸与十字头滑道的同轴度偏差、曲轴中心线与十字头滑道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检测机身水平度机十字头滑道的磨损情况。14、 检查冷却水夹层密封情况,对泄露的进行消漏。15、安装一、二段十字滑块组件并测量间隙。16、检查、更换一、二段填料、密封圈、刮油环。17、检查、更换一、二段活塞环、支撑环,安装一、二段活塞。18、安装一、二段缸盖、气阀,测量气缸活塞前后止点间隙。19、清洗机身内部及油路,检查主油泵、溢流阀、单向止逆阀、精过滤器等润滑系统。六、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1、活塞、活塞环1.1活塞不得有裂纹、砂眼、伤痕等缺陷1.2活塞磨损后,测量其圆度、圆柱度应符合下表气缸内径100150150400400550550700700850700850圆度0.200.300.450.550.600.65圆柱度0.150.250.450.550.650.701.3活塞环的径向磨损量不超过原厚度的20;轴向两平面的平面度为0.05mm1.4活塞环放入活塞环槽槽内,在限制自由膨胀的情况下,沉入0.30.5mm1.5活塞环装入气缸后的开口间隙及轴向间隙:一段开口间隙(外)1.8-2.3mm, 轴向间隙0.14-0.16mm;二段开口间隙(外)1.6-1.8mm, 轴向间隙0.12-0.14mm2、安装电动机时,以压缩机曲轴中心线为准,通过调整电动机来校正两轴的同心度。压缩机与电动机组装后,两刚性联轴器的径向跳动和轴向摆动均不大于0.03mm,曲轴中瓦与两个端面支承之间的轴向间隙的差值应不大于0.2mm。3、安装机身时,主轴承孔中心线及机身滑道中心线的水平度偏差在每米长度上不大于0.05mm,。主要装配间隙表配合部位规定数值mm实际数值mm气缸与活塞支撑面径向间隙一级1.5-1.725二级0.48-0.793十字头与机身滑道径向间隙一级0.29-0.43二级0.29-0.43十字头销与连杆小头径向间隙一级0.060-0.113二级0.060-0.113十字头销与十字头销孔径向间隙一级0.012-0.057二级0.012-0.057吸排气阀片升程一级2.2二级2.2活塞与气缸盖外死点间隙一级2.5-3.5二级2.5-3.5活塞与气缸内死点间隙一级1.5-2.5二级1.5-2.5活塞环与活塞环槽端面间隙一级0.25-0.393二级0.35-0.493曲拐颈与连杆大头瓦径向间隙前瓦0.120-0.225中瓦0.120-0.225后瓦0.120-0.225七.试车和验收1.1检修完压缩机后,操作工、维修人员、电气人员共同做好试车工作。1.2操作工用氮气置换整个气管路系统,直至在气缸气腔、缓冲器、冷却器及气管路中不再有空气为止。(置换时间不少于15分钟)1.3打开总进水阀门,调整各冷却水的流量,观察各回水是否畅通。1.4打开回路和放空阀门,使压缩机处于空载状态。开动辅助油泵,观察油路是否畅通,调节油压,保证供油压力在0.150.30MPa范围内,运转时间不少于5分钟。1.5启动压缩机,观察各项运行参数,若无不正常现象,即可关闭回路阀门,放空阀门,调节压缩机出口截止阀,使压缩机缓慢开压到压缩机负荷试运转所规定的压力。1.6压缩机负荷试运转时间为2小时以上,观察各项运行参数在规定范围内(1)润滑油压力表在0.150.30MPa范围,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低于0.1MPa(2)机身油池内润滑温度不超过60(3)主轴瓦温度不大于70(4)十字头滑道温度不大于70(5)排气温度不大于160(6)冷却水压力不下于0.1 MPa(7)冷却水排水温度应控制在37-40 (8)一级排气压力不超过0.220 MPa(9)二级排气压力控制在6.76.8 MPa附表表15.2-53 压缩机在试车和正式运转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方法序号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处理方法1排气量达不到设计要求1、气阀泄漏,特别是低压级气阀的泄漏2、填料漏气3、活塞环因开口大、不圆、磨损过大或断裂4、气缸镜面不圆5、安全阀、旁通阀、卸载阀、进、排气管路阀门及一切可能泄漏的气路连接处漏气6、各级,特别是第I级因吸入温度上升或者因吸入压力降低使进气量减小7、第I级气缸余隙容积过大8、第I级气缸的设计余隙容积小于实际结构的最小余隙容积1、检查低压级气阀,采取相应措施2、检查填料的密封情况,采取相应措施3、更换活塞环4、修复或更换气缸套5、检查泄漏情况,堵塞6、操作控制和调整7、调整气缸余隙8、若设计错误,应修改设计或采取措施调整余隙2功率消耗超过设计规定1、气阀阻力太大2、吸气压力过低3、压缩级之间的内泄漏1、检查气阀弹簧力是否恰当,气阀通道面积是否足够大2、检查管道和冷却器,如阻力太大,应采取相应措施3、检查吸、排气压力是否正常,各级气体排出温度是否增高,并采取相应措施3级间压力超过正常压力1、后一级的吸、排气阀不好2、第I级吸入压力过高3、前一级冷却器冷却能力不足4、活塞环泄漏引起排出量不足5、到后一级间的管路阻抗增大6、本级吸、排气阀不好或装反1、检查气阀、更换损坏件2、检查并消除之3、检查冷却器4、更换活塞环5、检查管路使之畅通6、检查气阀4级间压力低于正常压力1、第I级吸,排气阀不良引起排气不足及第I级活塞环泄漏过大2、前一级排出后或后一级吸入前的机外泄漏3、吸入管道阻力太大1、检查气阀,更换损坏件,检查活塞环2、检查泄漏并消除之3、检查管路,使之通畅5排气温度超过正常温度 1、排气阀泄漏 2、吸入浊国庆节超过规定值 3、气缸或冷却器冷却效果不良 1、检查排气阀,并消除之 2、检查工艺流程,移开吸入口附近的高渐机器 3、增加冷却器水量,使冷却器畅通6运动部件发生异常的声音1、连杆螺栓,轴承盖螺栓、十字头螺母松动或断裂 2、主轴承、连杆大、小头瓦、十字头滑道等处间隙过大 3、各轴瓦背与轴承座或垫接触不良,有间隙4、曲轴与联轴器配合松动5、机身内有异物碰到了曲轴、连杆 1、坚固或更换损坏件2、检查并调整间隙3、刮研轴瓦瓦背4、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5、取出异物7气缸内发生异常声音 1、气阀有故障2、气缸端面线性余隙太小3、润滑油太多或气体含水多,产生水击现象4、气缸内掉进异物5、气缸套松动或断裂6、活塞杆螺母或活塞螺母松动7、铸造活塞空腔有异物8、焊接盘形活塞内部筋板脱落,或者强度不够以致活塞端面鼓出撞击气缸端面9、活塞与活塞杆脱离或活塞杆断裂10、填料破损 1、检查气阀并消除故障 2、适当加大余隙 3、适当减少润滑油量,提高油,水分离效果,成在气缸下部加排泄阀4、检查并清除之5、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6、坚固7、取出异物8、更换活塞9、更换活塞或活塞杆10、更换填料序号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处理方法8缓冲器、冷却器、液气分离器等壳体内发生异常声音 1、内部芯子安装位置不正或固定不良 2、内部芯子损坏或零件脱落 3、内部异物、脏物或水垢堵塞水道或气体通路,引起阻力增大 1、重新装配、加强固定 2、更换或修复 3、取出异物、脏物、消除水垢、疏通气路或水道9气缸发热 1、冷却水太少或冷却水中断 2、气缸润滑油太少或润滑油中断 3、由于脏物带进气缸,使镜面拉毛 1、检查冷却水供应情况 2、检查气缸润滑油,油压是否正常,油量是足够 3、检查气缸,并采取相应措施10轴承或十字头滑履发热 1、配合间隙过小 2、轴和轴承接触不均匀 3、润滑油油压太低或断油4、润滑油太脏或粘度过低过高5、油冷却器冷却效果不良 1、调整间隙 2、重新刮研轴瓦 3、检查油泵、油路情况4、更换润滑油5、检查油冷却器,增加冷却水量11填料温度升高和漏气 1、油、气太脏或注油器不下油、油量不足、止逆阀损坏等,造成填料过大磨损、拉毛活塞杆2、气管不通3、填料装配不良4、安装精度低,便如十字头、活塞杆、气缸等同轴度差5、在卧式气缸中,由活塞支承被磨损而下沉6、填料本身材料质量差 1、更换润滑油、消除脏物、修理注油器、调节油量、更换止逆阀、更换气缸活塞杆填料,修复活塞杆或者更换之 2、疏通回气管 3、重新装配填料4、检查安装精度,进行必要调整5、修补活塞支承,调整活塞水平度和四周间隙6、选用耐磨、质量高的材料做填料12油泵的油压不够或没有压力 1、吸油管不严密,管内吸入空气 2、油泵装配不良,油泵泵壳和填料不严密,油管泄漏 3、吸油阀有故障或吸油管堵塞4、油箱内润滑油太少5、滤油器太脏 1、排出空气 2、检查并消除之 3、检查并消除之4、添加润滑油5、清洗滤油器13气缸部分发生不正常的振动 1、支撑不合适 2、填料和活塞环磨损 3、配管振动引起的4、垫片松5、气缸内有异物掉入6、气缸端面线性余隙太小7、气缸安装位置不正或活塞安装位置不正8、进、排气阀装反 1、调整支撑间隙 2、更换填料和活塞环 3、消除管道振动4、调整垫片5、取出异物6、增大此余隙7、检查并消除之8、检查气阀,正确装设14机体部分发生不正常的振动 1、各轴承及十字头滑道间隙过大 2、主轴承盖或轴承座性窝开裂 3、各轴承或十字头滑履巴氏合金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