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观调查报告.doc_第1页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观调查报告.doc_第2页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观调查报告.doc_第3页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观调查报告.doc_第4页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观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观调查报告一、选题背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结构正处于急剧的转型转轨时期,城市化、工业化相伴而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是体现在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结构的的转型,新生代农民工活跃在社会各个角落,这一群体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去认识这一群体,了解这一群体的基本状况以及精神层面的内在心理,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对此,我小组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观展开了调查。概念界定新生代农民工:生于1980年以后、农村户籍在城市中从事工作的人;婚恋观:包括恋爱观、择偶观、婚姻观与生育观。二、文献回顾建国初期传统婚恋观逐渐向自由婚恋观转变(1950年颁布了新婚姻法,确立男女在婚姻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六七十年代政治化婚恋观占据主导地位(阶级划分的影响,文革期间更为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婚恋观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婚姻自主性加强,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功利性和社会道德的多元化是主要原因)(陕劲松)近年来,婚恋观的新发展:婚前财产公证,离婚率上升,AA制家庭、周末家庭、丁克家庭、网恋婚姻、闪婚等新的婚姻形式,婚姻自由(第三者,二奶,婚外恋,同居等 )(陕劲松)集中在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和回流行动上,实证数据表明,农民工定居城市的发展取向总体不强烈(黄乾2008:21;吴兴陆,2005:5)月收入和就业状态具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社会网络的影响不显著(黄乾2008:21;熊波、石人炳,2007:52;姚俊2009:96)诸多调查都发现四十岁左右的农民工具有很强的回流意愿,并且事实上成为回流农民工的主体(周大鸣、姬广绪2010:75;白南生、何宇鹏2002:67)对于农民工回流原因的分析,存在着多种分析模式:制度和环境背景下的理性选择是一种普遍的分析路径,其理论代表是回流的“推拉”模型,实证数据表面除了农民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外出务工人数之外,对乡村的总体评价以及城市吸引力显著与回流成正负相关(罗静、李伯华2008:33)走向微观的实践分析是另一种路径,从农民工主位研究出发可以看到,“回流”是农民工依照自己的生存逻辑而进行的主体性选择,这种选择更符合农民工自身的需求(周大鸣、姬广绪2010:78)从生命历程理论中个体与社会的结合点来判断,“回流”只不过是农民工个体依循着年龄的层级不断对自己进行定位的结果,所不同的是由于历史事件在生命周期中发生的时间点相异,不同代际农民工在返乡历程中的调整速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返乡的过程需要花去更长的时间(袁松等,2009:10-11)城乡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婚恋思想及行为。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的视角分析。(赵维伟城乡流动背景下青年婚恋观困境及原因浅析)三、研究假设我们对长江三角区的农民工婚恋观调查提出了如下假设:农民工的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生育观,并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概括,而是受月收入、就业状态、婚恋情况和家庭背景、社会文化因素的综合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较高,入城后受城市文化影响较深,正在逐渐摆脱着农村传统观念的束缚,依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恋模式可能正在逐渐减弱,自由婚恋已成为一种趋势,在城市中工作的男女青年交往范围的扩大和交往频率的增加,为他们自主婚恋选择提供了可能。另外日益发达的各种交通、通讯设施,也为他们的交往提供了便利。农民工受不同职业的影响,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到心理心态都不同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的方向同时也是迥然不同的,工作压力,收入情况,住房问题等也就成了我们的衡量标准。新生代农民工的择偶标准不仅仅只局限于对方是否踏实能干、恪守妇道、任劳任怨等,逐渐注重相貌、学历、家庭、性格、气质等因素,提高了对婚恋质量的要求。婚恋观在逐渐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的同时正在向开放化迈进,婚前性行为,未婚生子,婚前同居、同性恋、性消费也逐渐被接受。新生代农民工的生育观也在摆脱生儿防老的传统观念,生育孩子的功利性减弱,自主性增强,更加追求孩子的培养,性别倾向逐渐消失。抚养和教育成本成为影响亲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是否返乡定居受户籍制度,经济条件的严重制约。处在边缘地位的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受自身城市农村双重身份的影响,在城市中的生活并不是那样的轻松和惬意,他们在恋爱婚姻方面也遇到了种种困境,未婚的青年农民工在选择对象方面存在着许多现实困难,隐藏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已婚的青年农民工在婚姻生活和孩子养育方面也面临着许多困惑和挑战。四、研究设计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在城乡进程加快,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中的长三角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观,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组织了我院学生40余名,在2011年暑假期间,在长三角地区展开调查。此次调查以上海、浙江、江苏地区为主,涉及上海的各区、浙江杭州、浙江绍兴、浙江湖州、江苏南京、江苏苏州、江苏泰州。调查方案的总体设计调查内容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观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城乡进程加快,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80后与90后农民工的恋爱观、婚姻观、生育观,以及了解他们在恋爱婚姻中与第一代农民工的不同,他们在婚恋中遇到的问题,以求对婚姻法、计划生育等工作的改进提供资料。2、问卷设计问卷设计主要分为四部分:被调查者的基本资料、恋爱观、婚姻观、生育观,涵盖了婚恋观中的大部分内容。对被调查者的基本资料调查包括了性别、年龄、家庭成员、户籍、就业地区、婚恋状况等等;恋爱观调查包括了对恋爱的对象的要求、对现在一些恋爱现象的看法、恋爱需要的条件等;婚姻观调查包括了择偶要求、对于择偶的看法、结婚需要具备的条件、对于现在社会中小三问题的看法等等;生育观包括对于生育孩子的个数、条件,孩子的教育问题等看法各方面。整份问卷比较完整。3、调查方式和范围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当地从事各个行业的80、90后农民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调查,调查他们对于恋爱对象、婚姻伴侣的要求,社会环境中影响他们婚恋的因素,他们对于生育的看法等,其中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主要涉及服务业、零售业、建筑业、工业等。在问卷调查过程中,要求性别平衡,各个职业、年龄均有一定比例。调查范围为长三角地区,在长三角地区我们又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上海、浙江、江苏。为了能够尽可能得调查到更加全面的资料,我们又在这三个省市选取了三个地区,分别为发达地区、比较发达地区、比较落后地区,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了解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观。调查时间和问卷收集利用暑期的前一个星期开展问卷调查,所有问卷由发送问卷的人员在被调查者填写完之后当场收回。工作要求问卷发放比例要合理。要包括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区、包括不同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包括各个年龄段的新生代农民工。问卷质量要保证。问卷发放者要认真负责,对于被调查者在填写过程遇到的问题给予解释,要及时收回问卷,不能影响被调查者的自主填写。如实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观情况,问卷问题需要逐项填写。按时完成调查任务、上报调查问卷,写出调查报告。五、数据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4份,问卷回收率为79.5%。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下:表一 样本基本情况变量名称变量值频次百分比(%)累计百分比(%)性别男54757.6%57.6%女40342.4%100%婚姻状况未婚56659.8%59.8%初婚35937.9%97.8%离婚未再婚151.699.4% 离婚后再婚60.6100%年龄分组1970年以前出生222.3%2.3%1971198015416.2%18.5%1981年以后出生77781.2%100%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63.8%3.8%初中29931.4%35.2%高中(中专、技校等)42644.7%79.9%大专12112.7%92.5%大学本科及以上717.5%100.0%其中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有69.3%的被调查者未婚,仅29.2%的被调查者初婚,且其文化程度较高,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69%,仅2.5%的被调查者是小学及以下学历(一) 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定位及发展图一在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定位即在“相比而言,我觉得我是”问题中,有43.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农村人,同时选择城市边缘人的有23.7%比例。即有近七成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不强。企业的人文关怀不够,工作的稳定性差,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因素造成了他们对城市心理上的疏离感。表二您对未来居住地的打算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回家乡农村8510.510.610.6尽量留在大城市23529.029.239.8回家乡县城(或镇驻地)置业18122.322.562.2不好说30437.537.8100.0合计80599.3100.0缺失系统6.7合计811100.0有33.1%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最终离开城市,回家乡农村或城镇,29.2%的被调查者选择尽量留在大城市。一方面,很大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渴望留在大城市,但是他们所面对的严格的户籍制度和社会资本分配的不公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在城市真正立足,迫使他们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城市,选择农村的婚恋模式。在对“您对未来居住地的打算”进行简单频次分析后,近一步探究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的对未来居住地的打算的选择有无显著差异,通过卡方检验得出概率值为0.000(假设检验: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对未来居住地的打算无显著差异),拒绝零假设即认为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对未来居住地的打算有显著差异。其中选择“回家乡农村”、“尽量留在大城市”、“回家乡县城(或镇驻地)置业、”不好说”的男女性比例分别为14.25%、5.49%,28.07%、30.92%,23.02%、21.67%,34.64%、41.90%。选择不好说的女性比例明显大于男性。(二) 恋爱观表三频率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自由恋爱63680.180.1父母、亲戚介绍718.989.0熟人介绍506.395.3婚介所5.696.0网络121.597.5其他202.5100.0合计794100.0合计801P(性别)=0.485 p(文化程度)=0.000在对“您更倾向于通过什么方式认识恋爱对象”进行频次分析中,八成的被调查者选择“自由恋爱”的方式认识恋爱对象,希望通过传统的“父母、亲戚介绍”,“熟人介绍”方式认识恋爱对象的仅占15.2%。“婚介所、网络”方式也不太被认同。在对不同性别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您更倾向于通过什么方式认识恋爱对象上”进行卡方检验后,接受虚无假设: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在倾向于认识恋爱对象的方式上无显著差异(p=0.485)。但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在“您更倾向于通过什么方式认识恋爱对象”的问题上有显著差异(p=0.000),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自由恋爱”并且比例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递增,在“父母、亲戚介绍“、“熟人介绍”两个选项中,比例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选择通过婚姻介绍所和网络来认识恋爱对象的比例较少。表四您如何看待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中的恋爱? 频次 有效百分比.为了选择终身伴侣,是婚姻的前奏29431.2暂时的排解寂寞,长久不现实12213.0随大流,周围人都恋爱了,自己也得找一个伴9710.3浪费时间和精力,没意思303.2说不清39542.0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其从小可能就会与城市紧密相关的背景,他们的生活感情也不会像第一代农民工一样,似乎是与城市割裂开来的,因此他们的在城市中的恋爱以及他们对此的看法成了我们应该关注的的一个方面。统计分析中有三成的人选择了恋爱是为婚姻作准备的选项,可见这一群体在选择恋爱对象和进行恋爱的过程中还带有着一定的功利性,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己所处的状态使得自身缺乏一种安全感和自信心,他们很多时候并不能很好地享受轻松恋爱的喜悦。另外,有42%的人选择了说不清,这或许也是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里内心所面临的的茫然困境的一种写照。表五您的性别是* 您如何看待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中的恋爱 交叉制表您如何看待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中的恋爱.为了选择终身伴侣,是婚姻的前奏暂时的排解寂寞,长久不现实随大流,周围人都恋爱了,自己也得找一个伴浪费时间和精力,没意思说不清您的性别是男计数150725514165您的性别是 中的 %32.9%15.8%12.1%3.1%36.2%女计数9341309165您的性别是 中的 %27.3%12.0%8.8%2.6%48.4%卡方检验值df渐进 Sig. (双侧)17.077a6.00918.1766.0066.0691.014797不同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您如何看待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中的恋爱”问题上所持的态度无显著差异(p=0.244),不同性别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您如何看待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中的恋爱”问题上有显著差异(p=0.009),在不同选项中男女比例分别为:“为了选择终身伴侣,是婚姻的前奏(男:32.9%、女:27.3%)”,“暂时的排解寂寞,长久不现实(男:15.8%、女:12.0%)”,“随大流,周围人都恋爱了,自己也得找一个伴(男:12.1%,女:8.8%)”,“浪费时间和精力,没意思(男:3.1%、女:2.9%)”,“说不清(男:36.2%、女:48.4%)”同样在用卡方检验探究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在“在选择配偶时如何考虑父母的意见”问题上是否有显著差异时,发现不同性别的新生代农民工在“选择配偶时如何考虑父母的意见”上有显著差异(p=0.007),不同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在选择配偶时如何考虑父母的意见”上无显著差异(p=0.107)。图二仍有半数的被调查者(48.9%)反对网恋现象,34.5%的被调查者接受网恋行为。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在对待网恋问题上的态度有显著差异(p=0.000),男性比较能够接受网恋(男:40.5%、女:26.4%),女性比较反对网恋(男:45.5%、女:57.5%)(三) 择偶观图三由调查得来的数据,我们发现大部分调查者在被问到择偶时比较看重的因素时,大部分人的选择集中于“人品(19.1%)、性格(16.2%)、健康(12.9%)”选项,对于“能力(11.9%)、孝顺父母(11.2%)和相貌(10.2%)”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关注,这些因素多为个人自身内在的一些方面,表明了被调查者在择偶的时对对方的内在素质比较看重,注重对方的个人品行。相比之下,一些诸如职业、家庭背景、学历、收入等的普遍为人们所关注的因素对被调查者的影响程度不大。表六您的性别是* 在选择配偶时如何考虑父母的意见 交叉制表在选择配偶时如何考虑父母的意见完全听父母的以父母意见为主父母意见和自己感觉相结合以自己感觉为主完全跟着自己感觉走总计您的性别是男计数173323011546456您的性别是 中的 %3.7%7.2%50.4%25.2%10.1%100.0%女计数5282117620345您的性别是 中的 %1.4%8.1%61.2%22.0%5.8%100.0%变量引入做交互表分析时,通过数据结果发现性别选择配偶时较多的人会倾向于把父母意见和自己的感觉相结合(56%)选择以自己感觉为主和完全跟着自己感觉走的被调查者比例为31.3%,选择配偶的自主性增强,同时通过卡方检验发现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因素对被调查者在选择配偶时如何考虑父母的意见无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在选择配偶时如何考虑父母的意见上有显著差异(卡方检验概率值为0.015),其中女性被调查者选择“以自己感觉为主”,“完全跟着自己感觉走”比例仅为27.8%,男性为35.5%,六成多的女性选择“父母意见和自己感觉相结合”,而男性仅有五成选择“父母意见和自己感觉相结合”。图四 在“如果您遇到喜欢的异性,您会”问题中,选择“大胆主动追求”的比例为46.4%,选择“会有所暗示,待对方主动”的占17.7%,选择“托人介绍”的有5.0%,选择“觉得不好意思,静观而已”的有4.5%,同时,选择“不为所动,压抑自己的感情”和“不知道怎么办”的分别为4.5%和10.4%。有近一半的人都愿意主动去追求对方,直接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对待恋爱婚姻的姿态更加积极自主、自由开放,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经有了很大的颠覆。(四) 婚姻观图五完全接受和基本接受男主外女主内的占62.4%的比例,仅有22.7%的人持不赞同态度,不同性别和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对“男主外,女主内”观点的认同有显著差异(p=0.000和0.018),男性对“男主外,女主内”观点较认同,有73.2%的男性被调查者持接受态度。仅有49.9%的女性被调查者对此持肯定态度。同时有35.2%的女性被调查者对“男主外,女主内”持反对态度。男性仍存在着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对此越来越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中对“男主外,女主内”观点持赞同态度的比例分别为70.0%、61.9%、58.8%、69.7%、71.3%。图六有27.8%的被调查者接受闪婚现象,62.6%的被调查者反对闪婚行为表七婚前同居合计完全接受基本接受不清楚有些反对非常反对您的性别是男计数103182546741449您的性别是 中的 %22.9%40.5%12.0%14.9%9.1%100.0%女计数29116418669341您的性别是 中的 %8.5%34.0%12.0%25.2%20.2%100.0%P=0.000半数的新生代农民工可以接受婚前同居现象,有33。3%的被调查者对这种行为持反对态度。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在对待婚前同居问题上的态度有显著差异(p=0.000),男性比较能够接受“婚前同居”的观点(男:63.4%、女:42.5%),女性较反对婚前同居行为(男:24.0%,女:45.4%)。在参与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有19.0%的人能够接受恋人有婚姻史,有63.9%的人对此持反对态度。九成多的人对婚姻是人生大事要很慎重持赞同态度,七成对的人完全接受。仅2.4%的被调查者持反对态度。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在对待为了孩子我可以牺牲一切问题上的态度有显著差异(p=0.025),男性比较能够接受“为了孩子我可以牺牲一切”的观点(男:70.2%、女:61,6%)。而对于一些传统的观点,如“男主外,女主内”和“婚姻是人生大事,要很慎重”等,人们仍然持较为认同的观点。说明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观仍带有一定的传统性。(五)生育观图七在对“如果条件允许,你希望生育几个孩子”进行频次分析中大部分人选择一胎和二胎(98.1%)。反映了“少生优生”的理念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被广泛接受;而在生育孩子的性别方面,男女的选择比例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可以说明重男轻女思想已经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变;而被人们选择最多的一项则是“一男一女(41.7%)”,笔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对于传统思想中完满家庭的希冀。在对生育意愿的进一步分析,探究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生育意愿是否有显著差异。首先将选项进行分组:在“如果条件允许,你希望生育几个孩子?”中将选项“1不生孩子,2一个男孩,3一个女孩,4一个孩子,性别无所谓,5两个男孩,6两个女孩,7一男一女,8两个孩子性别无所谓,9三个及以上”分为四组“1不生孩子”为第一组,“2一个男孩3一个女孩4一个孩子,性别无所谓”为第二组(只生育一胎),“5两个男孩6两个女孩7一男一女8两个孩子性别无所谓”为第三组(两胎),“9三个及以上”为第四组。作为生育意愿的相关因素进行测量。表八ANOVA生育意愿1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组间1.81611.8165.623.018组内303.889941.323总数305.705942虚无假设为性别对被调查者的生育意愿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因素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概率值为0.018)。表九方向度量值按间隔标定月工资 因变量.103如果条件允许,你希望生育几个孩子 因变量.097探究月工资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当月工资作为自变量,生育意愿作为因变量,得到Eta为0.103,表明月工资收入与生育意愿的相关性较弱。新生代农民工中工资 水平对生育意愿的影响较小。表十ANOVA生育意愿1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组间3.77021.8855.870.003组内301.598939.321总数305.368941同时将年龄作为因素进行分析时,在不同年龄段的被调查者的生育意愿无显著差异的虚无假设前提下,经过方差分析得到概率值为0.003(拒绝虚无假设),即可认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的生育意愿有显著差异。通过多重比较检验对不同年龄段的被调查者的生育意愿差异进行分析:表十一多重比较生育意愿1LSD(I) 年龄分组(J) 年龄分组均值差 (I-J)标准误显著性95% 置信区间下限上限1.002.00.14235*.04898.004.0462.23853.00.19353*.05970.001.0764.31072.001.00-.14235*.04898.004-.2385-.04623.00.05117.04765.283-.0423.14473.001.00-.19353*.05970.001-.3107-.07642.00-.05117.04765.283-.1447.0423*.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在测得不同年龄段的被调查者的生育意愿有显著差异后,再进行多重比较检验寻找各变量间的具体关系:首先将被调查者按出生年份进行分组:1980年及以前出生=1,19811990出生=2,1991及以后出生=3,该表说明以0.05为显著度水平,在LSD方法中,1980年及以前出生的被调查者与19811990出生和1991及以后出生的被调查者的生育意愿有显著差异(概率P值分别为0.004和0.001)。19811990出生的被调查者与1991及之后出生的被调查者的生育意愿无显著差异(概率P值为0.283)。表十二多重比较生育意愿1LSD(I) 您的文化程度(J) 您的文化程度均值差 (I-J)标准误显著性95% 置信区间下限上限小学或以下初中.32086*.10020.001.1242.5175高中、中专、技校等.32254*.09853.001.1292.5159大专.30211*.10773.005.0907.5135大学本科及以上.34603*.11638.003.1176.5744初中小学或以下-.32086*.10020.001-.5175-.1242高中、中专、技校等.00168.04311.969-.0829.0863大专-.01875.06129.760-.1390.1015大学本科及以上.02517.07547.739-.1229.1733高中、中专、技校等小学或以下-.32254*.09853.001-.5159-.1292初中-.00168.04311.969-.0863.0829大专-.02043.05852.727-.1353.0944大学本科及以上.02349.07323.748-.1202.1672大专小学或以下-.30211*.10773.005-.5135-.0907初中.01875.06129.760-.1015.1390高中、中专、技校等.02043.05852.727-.0944.1353大学本科及以上.04392.08521.606-.1233.2112大学本科及以上小学或以下-.34603*.11638.003-.5744-.1176初中-.02517.07547.739-.1733.1229高中、中专、技校等-.02349.07323.748-.1672.1202大专-.04392.08521.606-.2112.1233*.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在对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的生育意愿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检验后发现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的生育意愿有显著差异(虚无假设: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的生育意愿无显著差异概率值为0.023),以0.05为显著度水平,在LSD方法中,“小学或以下”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的生育意愿与“初中”,“高中、中专、技校等”,“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的生育意愿有显著差异(概率P值分别为0.001,0.001,0.005,0.003),“初中” 文化程度的人与“高中、中专、技校等”,“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的生育观念无显著差异,(概率p值分别为-0.5175,-0.0829,-0.1390,-0.1229)。表明文化程度因素和生育意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在对待“为了孩子我可以牺牲一切”问题上的态度有显著差异(p=0.025),男性比较能够接受“为了孩子我可以牺牲一切”的观点(男:70.2%、女:61,6%)。仍有半数的人赞同“养儿不教,不如不养”的观念,32.5%的被调查者对此持反对态度,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在对待“养儿不教,不如不养”问题上的态度有显著差异(p=0.021),男性比较能够接受“养儿不教,不如不养”观点(男:58.7%、女:46.8%),女性比较反对“养儿不教,不如不养”(男:29.1%、女:36.2%)。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生育观来看无论是在“为了孩子我可以牺牲一切”的问题上的态度,还是半数的人赞同“养儿不教,不如不养”的观念,都体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生育观带有一定的传统观念色彩。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在选择生育性别上的无显著差异性又表明了他们接受新的理念。(六)几个敏感问题的探究13.2%的被调查者对一夜情行为持接受态度73.2%的被调查者反对此行为,54.7%的人非常反对。在“您的文化程度* 一夜情”和“您的性别是* 一夜情”交互表及相关性检验中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不同文化程度在一夜情的看法上无显著差异(p=0.423),大部分都对其持反对态度。但不同性别的新生代农民工对一夜情的看法上有显著差异(p=0.000)性别为女的被调查者中有5.3%可以接受,85.7%的人反对,男性的被调查者中有19.2%的人可以接受,64.1%的人持反对态度。关于“恋人有性经历”现象,34.9%的被调查者可以接受,38.7%的被调查者持反对态度,在“您的文化程度* 恋人有性经历”交互表和卡方检验中,发现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对“恋人有性经历”的态度有显著差异(p=0.032),在从小学及以下到大学及以上的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中对恋人有性经历的持“完全接受”和“基本接受”的比例依次为:15.8%,31.4%,32.6%,36.7%,45.3%.同样持反对态度的依次为:68.4%,45.6%,38.1%,28.4%,26.5%,呈递减。而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对恋人有性经历的态度无显著差异(p=0.378),均有近四成的人对这种现象持反对态度。在关于“娱乐场所性消费”问题上,9.8%的被调查者可以接受,近七成的被调查者持反对态度,其中59.3%的人非常反对。在“您的文化程度* 娱乐场所“性消费”和“您的性别是* 娱乐场所“性消费”交互表和相关性分析中,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在“娱乐场所性消费”问题上无显著差异(p=0.512)大部分人对此持反对态度,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对“娱乐场所性消费”所持的态度有显著差异(p=0.000)。在一些较敏感性的问题上,虽然有的仍有过半的反对声音,但总体来看,人们已经有了对于这些问题的较为包容的态度,如在“恋人有性经历”或“娱乐场所性消费”问题上,已经有很多人是持认同态度的了。而且文化程度越高对这些敏感问题持更为开放的态度,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性别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这些敏感问题上所持的态度有显著差异,女性持比较保守的态度,男性持比较开放的态度。在总体趋势上反映了一种性开放性的趋势。六、 讨论(一)由于年龄的关系,约70%的新生代农民工还没有结婚。具体地,在新生代农民工中,80年之后且90年之前出生的已婚比例为33.8%,90年之后出生的已婚比例仅为1.6%。这意味着,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要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从恋爱、结婚、生育到子女上学等一系列人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