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介绍.ppt_第1页
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介绍.ppt_第2页
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介绍.ppt_第3页
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介绍.ppt_第4页
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介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介绍 专业 经济学姓名 王磊学号 20092899云南农业大学 中国主要年份部分少数民族人口统计 1953 1990 佤族 分布 佤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35万多人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 西盟 澜沧 孟连 双江 耿马 永德 镇康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 即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 怒山山脉南段的 阿佤山区 与汉 傣 布朗 德昂 傈僳 拉祜等民族交错杂居 汉代以后 云南便有了 濮人 居住 唐代 濮人 望人 分布在东自景东 巍山 西至腾冲 梁河 南自镇康 北至永平的镇西地区 濮人 可能是对居住在这一带的讲佤崩语的各族先民的总称 1962年定名为 佤族 历史 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 司岗里 的传说 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 司岗 是石洞 里 是出来 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 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 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 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 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人把石洞视为 圣地 而沧源地区的佤族解释 司岗 是 葫芦 里 是出来 意即人类从葫芦里出来的 各地区的佤族虽然对 司岗里 解释不同 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 同时也共同反映他们都是阿佤山一带是最早的居民 司岗里 是佤族对自己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佤族少女及山寨 布朗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人口8 2万 1990年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 临沧 思茅地区 主要从事农业 有本民族语言 兼通泰语 多信奉小乘佛教 傣族 分布 分布在云南 人口102万余人 主要从事农业 寺塔 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 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孔雀舞 夹箩饭 泼水节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 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 孟连等地 其余散居在新平 元江等三十余县 人口102 5万多人 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历史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远在公元一世纪 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 汉代称 滇越 掸 唐 宋称 金齿 黑齿 白衣 元 明 清则称作 白夷 摆夷 百夷 1949年后 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 定名为 傣族 通常人们把内地和边疆的傣族分别称为 旱傣 和 水傣 前者因接近汉族 吸收汉文化较多 称为汉傣 讹传为 旱傣 保持民族特点较多的西双版纳 孟连 瑞丽等地傣族称为 水傣 傣族自称 傣仂 傣雅 傣那 傣绷 等 傣族小姑娘和村寨 拉祜族 分布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41万余人 拉祜族源于甘肃 青海一带的古羌人 早期过着游牧生活 后来逐渐南迁 最终定居于澜沧江流域 其服饰也反映了这种历史和文化的变迁 既具有早期北方游牧文化的特征 也体现了近现代南方农耕文化的风格和特点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思茅 临沧两地区 相邻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区也有分布 其中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孟连傣族拉祜族自治县是最主要的聚居区 语言 拉祜族有自己的语言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分拉祜纳和拉祜西两大方言 过去无文字 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曾创制过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 因欠科学 未能推广 新中国成立以后 创制了新的拼音文字 拉祜族妇女和建筑 景颇族 分布 景颇族是云南独有民族之一 1998年末 云南景颇族人口为12 56万人 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0 947 景颇族主要聚居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的陇川 盈江 潞西 瑞丽 梁河等五县市山区 其余的景颇族人口散居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马 岗房 古浪 临沧地区的耿马佤族自治县等地 云南景颇族包括4个主要支系 景颇 载瓦 勒期和浪俄 其中载瓦支系最大 人数占景颇族人口的80 左右 服饰 景颇族男子喜欢穿白色或黑色对襟圆领上衣 包头布上缀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珠 外出时常佩带腰刀和筒帕 妇女穿黑色对襟 下着黑 红色织成的统裙 腿上带裹腿 盛装时的妇女上衣前后及肩上都缀有许多银泡泡 银片 颈上挂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子或银铃 耳朵上戴比手指还长的银耳筒 手上戴一对或两对粗大刻花的银手镯 妇女戴银首饰越多表示越能干 越富有 有的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