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与徐州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现状比较与分析.doc_第1页
泰州与徐州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现状比较与分析.doc_第2页
泰州与徐州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现状比较与分析.doc_第3页
泰州与徐州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现状比较与分析.doc_第4页
泰州与徐州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现状比较与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泰州与徐州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现状比较与分析摘 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针对苏中与苏北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现状,运用问卷法,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统计,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泰州市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际管理现状进行详实的调查与统计分析。目前,处于苏中的泰州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在数量上和标准上也基本达到2006年”江苏省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方案的有关标准。但在场地设施交付使用后,相应的管理养护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场地器材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坏现象比较严重。而地处苏北的徐州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与苏中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但管理上也同样出现类似的问题。关键词:泰州;徐州;农村体育健身工程为了贯彻落实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的总体要求,2006年,江苏省体育局颁布了江苏省“实施万村体育健身工程”方案。此方案将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项目和标准分为四类:第一类:一片混凝土标准篮球场,一套健身路径,两张以上乒乓球台(室内或室外),一个40平方米以上棋牌室和80平方米以上室内健身房;第二类:一片混凝土标准篮球场,两张以上乒乓球台(室内或室外),30平方米以上棋牌室(或60平方米以上室内健身房);第三类:一片混凝土标准篮球场,两张以上乒乓球台(室内或室外);第四类:简易标准篮球场。苏南地区原则以二、三类标准为主建设,苏北、苏中地区原则以三类标准建设。有条件的地区提倡增建当地群众喜爱的其他体育设施。徐州地处苏北,而泰州位于苏中地区,均属于比较典型的地区代表之一,两个地区的建设标准基本一样。此前有资料显示,徐州的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滞后于苏中,与苏南有很大差距,根据这一现象,笔者对苏北徐州地区的健身工程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并与苏中泰州地区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具体情况,为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以泰州的兴化、姜堰、靖江、泰兴以及徐州的丰县、沛县、新沂、睢宁的体育健身工程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二、研究结果与分析(一)资金筹集2010年苏中地区投入农村和乡镇的体育健身工程的资金平均每个县市达到了300万元左右。苏北地区除了睢宁,其他县、市的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总投入也都达到了200多万元,泰州地区的企业、社会、个人赞助体育健身工程的经费较多,部分县市达到100万左右,而徐州地区的部分县市的资金筹集依然比较单一,基本上依靠政府拨款与体彩公益金。(二)苏中苏北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现状随机调查的泰州与徐州的部分行政村与乡镇的体育健身工程数量上可以看出,泰州地区在基本达到健身工程全覆盖的基础上,也达到省体育局要求的建设标准,健身工程总数主要是因为部分乡镇健身工程数量达到23个,而徐州虽然地处苏北,但该地区的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在数量上也基本达到村村有片篮球场。在规格上也基本符合省体育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甚至部分行政村正在进行提档升级改造。1.苏中苏北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及器材损坏现状泰州市随机调查的124处体育健身工程,只有4处安排有专职的管理人员,整体而言,管理缺失依然还是比较严重,而徐州随即抽查的126处体育健身工程只有镇上的个别场地设施有文体站的站长负责管理。泰州和徐州共同存在器材损毁严重的现象,其中篮板的损坏程度尤为突出,损坏的比率达到80%以上,而健身路径在使用过程中,原地固定的基本完好,但利用旋转进行健身的器材,如太空漫步机则损毁非常严重,在泰州的个别场地甚至还出现器材被盗现象。从整个实地调查来看,管理养护的缺失是导致场地器材损坏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泰州与徐州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时了解到缺乏管理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健身工程配备管理人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某些县市,没有专项的资金来支持,因而无法得到实施,在泰州,有部分的经济发展比较好的乡镇村,自行负担管理员的劳务费用,而在徐州,对于器材的管理也仅仅局限在个别镇一级的体育健身工程;第二,器材赠送、安装后的管理应该在行政村,但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徐州最初接受捐赠的器材已经基本上损毁殆尽,首先是市民、村民对这些捐赠的器材不爱惜,其次是部分村民初始并不理解和支持这项工程,而在泰州则主要是群众对健身场地器材的漠视,在泰兴走访时了解到部分行政村的场地基本上对着杂物和黄沙水泥,平时更是很少有人因器材有损伤而主动去维修,部分村干部管理上的不作为对场地器材的管理养护带来严重消极的负面影响。在与乡镇干部以及农村人口的交流中了解到场地设施损坏的部分原因:第一,篮板的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地观察了解到,徐州的篮板基本都是以三合板压制贴皮制成,在经过风吹雨淋之后其自然开裂脱落损毁,而泰州的篮板是密度板材质,同样是木质结构,其损坏的部位绝大部分为篮圈脱落与锈蚀以及篮板的断裂;第二,缺乏管理是健身路径损坏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徐州的部分县市的健身路径因损坏已经做过一次更新,其损坏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路径本身的质量问题,其次就是管理养护跟不上而导致自然锈蚀比较严重而损坏,部分设有管理人员的健身广场器材损坏的现象因及时的养护与维修就比较轻微;而泰州地区安排有专职管理人员的场地器材的完好率比较高,通过对管理员的访谈,了解到他们平时负责场地的卫生以及部分器材的润滑剂添加和螺丝紧固等养护,设备器材损坏的及时登记向村委会或健身工程负责人汇报并及时维修,所以这部分健身工程虽然使用率较高,但场地器材的完好率很高;第三,农村健身的人群基本上根据自己的主经验或者主观意识使用场地器材,有些使用方法或者方式不合理,也是导致器材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部分人员对捐赠的器材不懂得爱护与珍惜,也是造成场地器材损坏的直接原因;第四,在接受调查的所有行政村与乡镇都没有配备相应的健身指导员,村民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正确的指导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导致健身路径损坏严重的重要原因;第五,绝大部分的体育场地以及健身路径都是露天的,由于缺少人员进行管理和养护,自然的锈蚀以及一些不法分子的偷窃行为也是造成器材损坏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第六,健身工程的体育器材配备过程中,厂家在实施安装完之后,没有设立售后服务,在后期上报维修的过程中有些构件在本地市场没有同样或者相近的构件进行更换,徐州出现的情况与泰州基本类似。2.泰州与徐州农村人口对体育健身工程的认知比较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以及与两地的市体育局(或文体局)有关分管领导的交流了解到泰州地区与徐州地区农村人口对于体育健身工程的认知还是有些区别的。徐州历年来就是一个体育人才输出较多的地区,其因地区特色拥有很多的优势项目,徐州新沂近些年也承办了许多国内甚至国际的重要赛事,这些都对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徐州某些县市的行政村都有自己的运动团队,并且设立一些专项的俱乐部,平时也经常组织一些体育活动,而在泰州的农村人口中对健身工程了解的人并不多,只有个别的行政村与城镇才设有专项俱乐部及协会,在农村受访的群众大部分都觉得劳动就是体育锻炼,而平时健身、锻炼也是以学生为主,村里很少组织体育竞赛。导致这样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近些年泰州与徐州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通过招商引资,开办了很多企业,原先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务工人员也因为当地企业的薪酬的增加与出行的便利而留在家乡,但他们基本上是处于半工半农的状态,平时白天上班,晚上回家休息,并通过休息从事农业劳作,基本上没有时间参加体育健身。三、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泰州市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在原有基础和新建数量上进行统计分析,大部分行政村基本上达到三类标准,在经济发展较迅速的乡镇或行政村已经达到二类标准,部分行政村在朝着二类标准发展,这也体现了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徐州市农村体育健身工程也基本达到省体育局制定的标准,并且部分村镇也正在提档升级。2.泰州市的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完成后,后期的,场地使用与管理脱节,大部分行政村的场地设施处于无监管的状态,而徐州市也存在类似的问题。3.泰州市农村体育健身场地器材的维修情况不理想,没有专项资金支持,徐州市的情况也基本类似。4.徐州市与泰州市的篮板损坏非常严重,主要原因来自器材本身的质量,而健身路径的毁坏则主要输操作的不当便于维护的不利导致。(二)建议1.加强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丰富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在调查的行政村中健身路径适合青年、中年人的居多,主管部门应该努力增加一些适合儿童和老年人的体育项目及健身路径,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带来的实惠。2.加强对体育器材供应商的合作,相关主管部门应该主动与器材供应商取得联系,并在招标前采取一些相应的举措,以保证后期的养护和维修厂家能及时到位。3.加强农村体育健身指导员队伍建设。体育健身指导员正确传授器材使用的方法对延长场地器材的使用寿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4.加强对体育设施的后期管理与养护,管养是延长器材寿命,提高场地器材使用率的重要保证。参考文献:1/tbsy/jstydt/2007-03-05/6490.htm.2裴立新.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3,3(1):11-16.3邰崇禧,刘江山,汪康乐.环太湖农村人口体育健身工程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8,15(12):41-44.4/list.php?catid-504.html.5杨小明.田雨普.农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