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毕业班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毕业班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毕业班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毕业班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毕业班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双十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6月模拟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中华文明中,足以担当精神价值之任的是中、和、乐三种价值。也就是说,中华道术、道德及艺术所体现的对人的精神生命最具关切性和重要性的属性分别是:道术中,道德和,艺术乐。在中华文明中,道术主要表现为对人道的探索,而“中”便是中国人人道真理观的最高体现。“中”即不偏不倚、适中、中庸。从论语尧日篇看,早在尧舜禹时代,“中”就被当作核心价值与最重要的政治智慧代代相传。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论语尧日对尧、舜、禹传道过程的记述,已经充分表明儒家对“中”的重视,其提出“中庸”“中和”等观念绝非偶然。至于老子的“守中”、庄子的“养中”等学说,无疑也是对早期“中”思想的继承与弘扬。还有,佛家以中道为最高真理,大大丰富了中华中道观。“和”即和合、协同、合作、亲和,是中华文明中的最高道德理念。在先秦早期,“和”的价值是在与“同”的比较中凸显出来的。“和”即不同事物和美整合,“同”是同一事物简单积累。后来,孔子进而将“和”“同”引申为道德范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和”,是指不同的事物、观念结合,又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所谓“同”,是指同一种事物或观念的相加,显得十分单调。因而,和而不同又意味着兼容并包与追求平和。周易乾卦彖更是将“和”提升为宇宙法则,提出“太和”这个重要概念。“和”也是道家和佛家的基本价值范畴。老子一方面以“和”为宇宙法则,“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另一方面又以之为常道,即最高道德法则,“和日常,知和日明”。“六和”观念,则体现了佛法的基本道德原则。至迟在夏、商、周三代时期,中国人就赋予了音乐以道德意义和教化功能,甚至将其与“礼”并称,因而中国早期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音乐之中,而音乐之“乐”与快乐之“乐”又是密不可分的。音乐的功用是让人快乐,正如礼记所说“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鉴于音乐之“乐”与快乐之“乐”的这种密切关系,对音乐的重视必然带来对快乐的追求,这从早期典籍中大量出现的“乐”字可以窥见端倪。以诗经为例,如“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等等。由此可见,“乐”为中华最高艺术价值。“乐”也是儒家、道家、佛家的共同价值。见于论语的“孔颜乐处”一直为后儒所称颂,庄子至乐中的“至乐”“天乐”则是一种与道冥合的超然之“乐”,更不用说佛教所描绘的西方极乐世界了。(摘编自光明网郭沂中和乐: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中、和、乐集中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对于人的生命最具关切性和重要性。B. 早在尧舜禹时代,儒家的“中”就被当做核心价值与最重要的政治智慧代代相传。C. “和”意味着和谐,“同”意味着单调,“和而不同”意味着和谐与单调应兼容并包。D. 音乐之“乐”和快乐之“乐”密不可分,所以对音乐的重视必然带来对快乐的追求。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中心论点,然后进行论证,采用了“先总后分”的论证思路。B. 文章写先秦早期“和”“同”的比较以及孔子对二者的论述,旨在论证两者截然不同。C. 文章从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等三个角度,论证了“和”是中华文明的最高道德理念。D. 文章在论述“中、和、乐”是中华文明最高精神价值的体现时,都采用了引证的方法。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文章内容看,儒家的“中庸”“中和”思想,是对尧舜禹关于“中”的思想的继承发展。B. 若早期音乐未被赋予道德意义和教化功能,早期的艺术精神就不会主要体现在音乐中。C. “中”侧重人道观,“和”侧重道德理念,“乐”侧重教化,由此可知三者功能各不相同。D. 由对“道术中,道德和,艺术乐”的阐释可知,儒、道、佛三家的价值观有相同之处。【答案】1. D 2. B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审题,仔细理解文本内容。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A中应是“精神生命”,而非“生命”,扩大了范围;选项B,“早在尧舜禹时代,儒家的”理解偏差,根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尧舜禹时代并没有儒家;选项C“和而不同意味着和谐与单调应兼容并包”,对“和而不同”理解错误。原文说的是:因而,和而不同又意味着兼容并包与追求平和。故选D。【2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选项B,“旨在论证两者截然不同”错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和理解,论证的是“和是中华文明中的最高道德理念”。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归纳、整合、推断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比对选项内容和文本内容的差异。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C,“三者功能各不相同”错误,三者有相同之处。原文说的是:“和”也是道家和佛家的基本价值范畴。“乐”也是儒家、道家、佛家的共同价值。这就说明有相同之处。故选C。【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十座城十座文化地标”对于书店经营者而言不啻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能够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必然与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有着强烈的互动呼应,这种呼应从书籍的安排到读者群的定位,都有不同呈现。南京先锋书店总经理周平认为,南京与先锋书店之间的关联是“历史尘埃注定了南京悲情而伤感的城市性格,而先锋书店则希望用先锋精神使城市人感受到新的气息”。像西安万邦书店注重历史风物的呈现,杭州晓风书屋以书传递理想、传递人文关怀的理念一样,每家书店都在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讲述着植根于自己城市特殊土壤的故事。这也可以看作是实体书店转型后与城市精神的深度融合,对读书人文化自觉的促进。(节选自后书店时代,读者如何与阅读相遇?)材料二:材料三:“新华书店开设网上商城了!”近日,这一消息迅速在网上流传开来,引发业内关注。打开该商城网页,便能看到一个设计简单大方的主页面。页面左侧标明了图书一些分类,有“学霸专区”“少儿启蒙区”等等。随意点开“少儿启蒙”一栏便可发现,里面收录的图书基本包括全国各大出版机构近期出版的相关童书,品类齐全。此外,在主页面上半部分,记者还看到了新华独家、中版好书、童书专区等分类,同时,该网上商城还为读者购书做出了“品质推荐”,如著名作家王蒙的笑而不答以及红楼梦水浒传等经典名著。注册账户登录后,便可以下单购买了。“2015年,我们开始启动这个工作,进行方案设计和合作洽谈。”新华互联总经理许维华介绍,从读者阅读习惯、消费理念发生改变后,各大电商平台发展势头迅猛,对实体书店影响越来越大,“而全国新华书店有一万两千家门店,但是却尚未有效在线上联合起来。所以,由新华书店总店牵头,联合全国各省市新华书店共建这样一个网上商城,恰逢其时。”(节选自开网店、布局线下,实体书店融合发展渐成趋势,中新网2018年8月30日)材料四:为加强山西省实体书店建设,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发改委等11个部门于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推动实体书店创新发展。根据实施意见,山西省将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主要业态,以阅读服务、创新发展、复合经营为主要特征,以大型书城为中心,各类特色书店相配套,乡镇发行网点和社区书店、校园书店为延伸的布局合理、体系完善、贯通城乡的出版物流通网络,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主业突出、经营多元、特色鲜明、环境优化的实体书店发展格局,使全省实体书店发展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实现实体书店网点总量与出版物销售额稳步增长。为此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各市县根据当地城乡规划、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合理布局,到2023年建成一批规模适宜的实体书店;二是创新实体书店经营发展模式,鼓励开办特色书店、24小时书店等;三是鼓励实体书店参与文化强省建设,推动三晋文化传播,鼓励实体书店参与“全民阅读月”“书香漫晋”“全民阅读报刊行”“人间四月读书天”等具有全省影响力的阅读活动,着力打造“书香三晋文化山西”品牌。(节选自山西出台政策支持实体书店创新发展,山西经济日报2018年12月12日)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2010年到2018年,实体书店销售额都是三百多亿元,起伏不大;而网店销售额从开始时的50亿元增长到最后的573亿元,增速惊人。B. 网店销售额的增长量逐年扩大,其增长贡献达到了12527%,而实体书店的销售额却出现了负增长,其增长贡献为-2527%,两者相差甚多。C. 与网店相比,实体书店的销售在教辅教材上有较大优势,在社科、文艺上稍有优势,但在少儿类、语言类、科技类图书方面都有较大差距。D. 少儿类图书和社科类图书深受消费者喜爱,前者占到了网店书籍销售总量的2844%,后者在两类书店的销售总量上都占到了大约四分之一。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南京先锋书店、西安万邦书店、杭州晓风书屋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讲好了自己特殊土壤中的故事,能促进读书人的文化自觉,因而有良好的发展态势。B. 新华书店将各种图书分门别类,并且分出“学霸专区”“少儿启蒙区”等不同区域来放置,特别有利于消费者寻书购书,这些方便读者的举措将促进图书销售。C. 山西省11家单位为了推动实体书店的创新发展,特意提出了打造“书香三晋文化山西”品牌的策略,并举办了“全民阅读月”等各种阅读活动,效果显著。D.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实体书店受到了网络书店的巨大挑战,但它仍能够保持一定的销售量,可见它还有自己的生存土壤和发展空间。6. 请你依据上述材料,为实体书店的更好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4. B 5. D 6. 增强实体书店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所在城市的文化,深度融合城市的文化精神,将实体书店打造成各具特色的、无可替代的城市文化地标。转变经营方式,与时俱进。研究读者的阅读习惯、消费理念,依据其需要开设网上商城,扩大销售渠道。争取政策支持。与政府联合,力争得到政策的有力支持,从而形成多种业态、体系完善的发展格局。【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结合对题干的把握,认真理解材料内容和选项的差异。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B,“网店销售额的增长量逐年扩大”错误,从图一提供数据可知,前几年的增长量都是40亿,到2015年之后才逐渐扩大。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明确题干的要求,认真研读材料的内容。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A,因果不当,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的原因很多,单单前面提到的几个方面是不足的;而且“讲好了自己特殊土壤中的故事”曲解文义,原文是“讲述着植根自己城市特殊土壤的故事”;选项B,张冠李戴,“学霸专区” “少儿启蒙”等分类是新华书店网上商城的分类,并非实体书店的分类;选项C,因果颠倒,未然与已然混淆。打造“书香三晋文化山西”品牌是目的,推动实体书店的创新发展是手段;“效果显著”无中生有。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归纳、理解、筛选、整合的能力以及提出自己的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明确考点考向的要求: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请你依据上述材料,为实体书店的更好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根据对材料的理解,考生可以结合以下材料概括作答:杭州晓风书屋以书传递理想、传递人文关怀的理念一样,每家书店都在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讲述着植根于自己城市特殊土壤的故事。这也可以看作是实体书店转型后与城市精神的深度融合,对读书人文化自觉的促进;从读者阅读习惯、消费理念发生改变后,各大电商平台发展势头迅猛,对实体书店影响越来越大,“而全国新华书店有一万两千家门店,但是却尚未有效在线上联合起来。所以,由新华书店总店牵头,联合全国各省市新华书店共建这样一个网上商城,恰逢其时”;一是各市县根据当地城乡规划、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合理布局,到2023年建成一批规模适宜的实体书店;二是创新实体书店经营发展模式,鼓励开办特色书店、24小时书店等;三是鼓励实体书店参与文化强省建设,推动三晋文化传播,鼓励实体书店参与“全民阅读月”“书香漫晋”“全民阅读报刊行”“人间四月读书天”等具有全省影响力的阅读活动,着力打造“书香三晋文化山西”品牌。【点睛】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总之,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作品内容,然后将原文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这类试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丰城的窑江子(1)这些年,我爱看瓷,去过北京故宫、台北“故宫”、景德镇等地方看瓷,有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美好境遇,捎带着,写了一本叫青花帝国的书。(2)也看窑。景德镇的古窑,福建漳州平和的克拉克瓷的古窑址,都去看过。吉州窑呢,那是我故乡的风烟,是小时候就亲近的。(3)有人说,瓷上有山水花鸟,有杯盘罐盏,有时间的刻度朝代的信息,窑么,一个废弃的隆起物而已,有啥看的呢。可我认为,作为大地上的文化遗存,窑可能隐藏着一个地方文明和精神的密码它是一个具有丰富信息量的文化母体,是指认一块土地气质的最好证据。(4)看窑去。(5)江西丰城是列入唐代六大青瓷名窑的洪州窑的故乡。洪州窑,从东汉晚期开始,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约有800年的历史。(6)说是看窑,可先看的还是瓷。丰城市博物馆的瓷器展厅里琳琅满目。那是些需要绳子系住的四系方耳罐,用于陪葬的瓷俑,用于熏香的博山炉、盛酒的杯盏、寓意吉祥的鸡首壶、长颈的莲花瓶、印着暗花的碗、开片的玉壶春瓶(7)它们的颜色是米黄色和褐色的。它们的身上有经年的黄土印记,显示它们在泥土的黑暗里待了很久。它们身上的纹饰有方形纹、水波纹、麻布纹等。它们还有一道共同的美学体征,就是釉不及底那是洪都窑这一家族的共同族徽:那釉色从瓷首瀑布一样涌向瓷底,可在途中似乎接到了一个统一的律令,猛地刹住了脚步。仿佛是洪州窑的图腾,从这一美学特征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动与静,儒与道,喧嚣与沉默,绚烂与平滨(8)在器型上,洪州窑的瓷与景德镇的瓷初看起来并无不同。可是,洪州窑的瓷要显得更饱满雄浑,更古朴粗犷,正与东汉到五代这一段历史的气质对应。(9)那是比宋元明清更古的古代。那样的古代,要比后来更删繁就简,更有天地原初之感,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张力。那是落日、沙漠、荒原、古井、炊烟、茅庐、旧城池、古驿道构成的古代。那也是班超平定西域、魏蜀吴逐鹿中原、陶渊明种菊、李白醉酒的古代。(10)我了解到洪州窑出产的青釉瓷器产品曾遍及全国各地,甚至远销东亚、西亚一带,唐书韦坚传中有洪州窑产品运抵长安的记载,我不免想入非非:(11)陶渊明、李白饮酒,杜甫的“潦倒新停浊酒杯”,用的可是洪州窑生产的酒盏?(12)“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曹植箜篌引)在如此举杯交错的、具有浓郁魏晋凤格的盛大场景上,洪州窑的瓷是不是有可能在现场?(13)它是否以砚台、笔洗的身份,陪王羲之书写兰亭序、顾恺之画女史笺图?杨贵妃的荔枝,洪州瓷是否做了托盘?(14)看窑去。(15)汽车穿过丰城市区,向着乡间驶去。(16)我们来到了贛江东岸的石滩乡港塘村窑址。我之所见,不过是一个隆起的不規则土堆。土堆边两条牛在偃卧。我们的脚下,全是瓷器的碎片那可都是汉唐时代的遗老。不远处,是几口水塘,闪耀着水光。水塘里,许多鸭子在游。更远处,是那个叫港塘村的村庄,一栋栋崭新的现代楼层民居矗立。(17)环视着处于赣抚平原的丰城乡村,想象着洪州窑生产的盛景,我的眼前不禁迷离了起来,我仿佛回到了洪州窑兴旺的古代,四野涌现出了无数的烟火。在我不远的窑址上,火焰熊熊,烟火中,有人肩扛着两长条瓷器出来,有人呢,推着槎柴向着窑口去了。有人在火道旁用长长的杆子举着火照(瓷胚样品)。更远处,别家的窑厂升起了白烟。整个赣抚平原,在烟尘中隐现。而更远一些的赣江码头,许多瓷器正在装船。天空灰蒙,而赣江里不少船已经张开了帆,驶向长江的方向,和茫茫天际,驶向汉唐历史的深处(18)五代以后,那些隆起的窑包,渐渐成了夕阳下沉默的废墟。洪州窑青瓷的风光, 要让位给五百里之外的景德镇。(19)可是,丰城因做瓷而起的文脉并没有断。创造过洪州窑辉煌历史的丰城人,也同时被这样的一段历史塑造。那一段历史,赋予了丰城人以勤劳、智慧、开放的永恒品格。那隆起的一座座窑址,是丰城人制瓷辉煌历史的注脚,也是丰城人勤劳、智慧、开放基因的贮藏库和精神纪念碑。(20)我们当然有理由敬重丰城土地上那些已经废弃的洪州窑。窑边那些带着美丽花纹的瓷器碎片,何尝不是可以给当代生活提供源源不断能源的精神芯片!(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3月9日第12版,有删节)7.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瓷上有时间的痕迹、朝代的信息,带给人许多意想不到的境遇是作者“爱看瓷”的原因。B. 可能隐藏着一个地方的文明和精神密码是作者“也看窑”的原因。C. “看窑去”作为本文的线索,二次出现,将文本串联成为整体,使得作家的情感不断推进,同时呼吁读者要热爱文化。D. 第十四节写到“看窑去”,从参观瓷器展览,过渡到文章的主体内容丰城窑遗址所见所想,自然引出对丰城人民品格的赞美,顺势揭示出写作主旨。8. 试从语言特点的角度,赏析画曲线的段落。9. 请结合全文,探究结尾“精神芯片”的丰富内涵。【答案】7. C 8. (1)采用拟人(“待了很久”、“身上”“族徽”、“脚步”等)、比喻(“瀑布”等)等修辞手法,赋予瓷器生命的活力;(2)虚实结合,从瓷器身上的颜色与纹饰,联想到其蕴含美学特征,开拓了瓷器的境界,丰富文章意蕴;(3)动词(“涌”、“刹”等)的运用,增添瓷器的动感;整句(“动与静,儒与道,喧嚣与沉默,绚烂与平淡”)两两相对的句子,强化了语言的韵律美。 9. (1)“精神芯片”是对丰城窑的“瓷器碎片”价值的比喻说法;(2)在它身上,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美学特征,可以凭借它来解读丰城的文化和精神的密码、气质;(3)“瓷器碎片”的背后,可以读出丰城因做瓷而起的文脉并没有断,赞美了丰城人以勤劳、智慧、开放的永恒品格;(4)窑址作为丰城人制瓷辉煌历史的注脚,是丰城人勤劳、智慧、开放基因的贮藏库和精神纪念碑,必将引领丰城在新时代继续前行,创造新的历史。【解析】7题详解】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析此类题目,要将选项与涉及的原文信息进行比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品味语意是否改变,推理判断是否合理。本题是选出“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项,表述有误。“看窑去”二次出现,是本文的线索。第(4)节写到“看窑去”,上承作为文化遗存的“窑”的价值,下引丰城市博物馆的瓷器展厅所见,为下文写丰城窑遗址蓄势;第(14)节写到“看窑去”,从参观瓷器展览,过渡到文章的主体内容丰城窑遗址所见所想,自然引出对丰城人民品格的赞美,顺势揭示出写作主旨。“看窑去”作为本文的线索,二次出现,将文本串联成为整体,使得作家的情感不断推进,同时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没有“呼吁读者要热爱文化”的用意,选项认为“同时呼吁读者要热爱文化”曲解文意。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不同语体的语言特点,认真审读所给文段,把握关键词语,分析语句所用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联系上下文内容的理解明确效果。“它们的颜色是米黄色和褐色的。”,“它们”指的是瓷,“它们的身上有经年的黄土印记,显示它们在泥土的黑暗里待了很久”,“待了很久”用的是拟人手法,赋予瓷以生命的活力。体现这一手法的还有“身上”“族徽”“脚步”等词语。从选用词语上看,作者特别选用了一系列动词,增添生动性,如“涌向瓷底”中的“涌”把从瓷首到瓷底的釉色写得很有动感,“猛地刹住了脚步”中的“刹”,让人联想到急促停步的状态,形象地写出了釉不及底的特征。从瓷器身上的颜色与纹饰,联想到其蕴含美学特征,这是用的虚实结合的手法,这样写,开拓了瓷器的境界,丰富文章意蕴。在词语结构上看,“动与静,儒与道,喧囂与沉默,绚烂与平滨”,运用的是两两相对的句子,句子工整,读来很有节奏感和韵律美。【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意蕴的能力。作品的意蕴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比如作品的意义层面、思想层面、价值层面、审美层面等。对散文来说,最重要的探究方法就是“因形悟神”法。就是看散文写了哪些不同材料或材料的不同方面,据此来探究其思想意蕴、情感意蕴等。文章结尾提出“精神芯片”,这是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在丰城瓷器的身上,可以看出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美学特征,可以凭借它来解读丰城的文化和精神的密码、气质。例如:从“瓷器碎片”的背后,可以读出丰城因做瓷而起的文脉并没有断,赞美了丰城人以勤劳、智慧、开放的永恒品格。从窑址遗迹可以看出丰城人制瓷辉煌历史,丰城人勤劳、智慧、开放基因,这些必将引领丰城在新时代继续前行,创造新的历史。【点睛】如何探究散文的意蕴和艺术构思?文学作品中的意蕴是指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容。探究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这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作者;读者;作品中的人,有内涵的景、物;作品表面;作品内涵;作品背景。这类探究题答案基本都是文章多层内容的高度概括,需要准确切分文章相关区域的表述层次,并能高度精练地进行语言概括。这类题答题时要分点作答,答题组织由“依据结论”构成,且答案要全面,不能遗漏。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宇文神举,太祖之族子也。神举早岁而孤,有夙成之量,族兄安化公深器异之。世宗初,起家中侍上士。世宗留意翰林,而神举雅好篇什。帝每有游幸,神举恒得侍从。保定元年,袭爵长广县公,邑二千三百户。寻授帅都督,迁大都督、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拜右大夫。四年,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治小宫伯。天和元年,迁右宫伯中大夫,进爵清河郡公,增邑一千户。高祖将诛晋公护也,神举得预其谋。建德元年,迁京兆尹。三年,出为熊州刺史。神举威名素重,齐人甚惮之。五年,攻拔齐陆浑等五城。及高祖东伐,诏神举从军。并州平,即授并州刺史,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州既齐氏别都,控带要重。平定甫尔,民俗浇讹,豪右之家,多为奸猾。神举励精为治,示以威恩,旬月之间,远迩悦服。寻加上大将军,改封武德郡公,增邑二千户。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神举以州兵讨平之。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高祖至云阳,疾甚,乃班师。幽州人卢昌期、祖英伯等聚众据范阳反,诏神举率兵擒之。齐黄门侍郎卢思道亦在反中,贼平见获,解衣将伏法。神举素钦其才名,乃释而礼之,即令草露布。其待士礼贤如此。属稽胡反叛,入寇西河。神举又率众与越王盛讨平。时突厥与稽胡连和,遣骑赴救。神举以奇兵击之,突厥败走,稽胡于是款服。初,神举见待于高祖,遂处心腹之任。王轨、宇文孝伯等屡言皇太子之短,神举亦颇与焉。及宣帝即位,荒淫无度,神举惧及于祸,怀不自安。初定范阳之后,威声甚振。帝亦忌其名望,兼以宿憾,遂使人赍鸩酒赐之,薨于马邑。时年四十八。(选自周书卷四十,略有删节)10.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及高祖东伐 伐:征伐B. 民俗浇讹 浇:轻薄C. 入冠西河 寇:贼寇D. 神举亦颇与焉 与:参与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翰林,是翰林院的长官,为朝廷撰拟文书。翰林院的属官包括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B. 爵,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一般分公、侯、伯、子、男五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C. 别都,即陪都、辅都,指首都以外另设的副都,一般和首都一起被称为“两京”,发挥着呼应、补充、配合等辅助性作用。D. 露布,一种写有文字并用以通报四方的帛制旗子,多用来传递军事捷报。常常是士兵高举露布,一路快马传递捷报。也指不封口的文书、奏章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宇文神举自幼聪慧,喜好文学。他早有气量,同族兄长宇文深十分器重他;他爱好诗文,经常侍从皇帝出游。B. 宇文神举袭爵增邑,备受器重。他先是继承父爵,食邑二千三百户;后改封东平郡公,封邑增至六千九百户。C. 宇文神举文武兼备,忠勇无敌。他参与筹划处置晋公护,先后攻克齐国五城,平定范阳叛军,迫使稽胡款服。D. 宇文神举励精治,敬重人才。他平定熊州时恩威并施,远近心悦诚服;他钦佩叛臣卢思道才名,以礼相待。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2)帝亦忌其名望,兼以宿憾,遂使人赍鸩酒赐之,薨于马邑。【答案】10. C 11. A 12. D 13. (1)他管辖的东寿阳县的土人,纠集为盗,率领党徒五千人,前来袭击州城。(2)皇帝也忌妒他名气大,又有旧怨,就派人送毒酒赏赐给他,他在马邑去世。【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C项,“寇”,结合“西河”分析,“贼寇”错误。应该是动词,侵入。“入寇”即侵入。故选C。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翰林,是翰林院的长官”错,翰林院的长官称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翰林院的属官统称为翰林。故选A。【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项,张冠李戴,“他平定熊州时恩威并施,远近心悦诚服”错。结合“神举励精为治,示以威恩,旬月之间,远迩悦服。寻加上大将军,改封武德郡公,增邑二千户”分析,“恩威并施,远近心悦诚服”应是他跟随高祖平定并州后担任并州刺史时的事情。故选D。【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部”,管辖;“聚”,聚集、集合;“率”,率领;“其”,代词,他们的;“党”,党徒;“袭”,袭击。(2)“忌”,忌妒;“其”,代词,他的;“名望”,名声、威望,名气大;“以”,介词,因为;“宿憾”,旧日结下的仇恨;“遂”,连词,于是、就;“赍”,给予、送给;“之”,代词,他;“于”,介词,在;“薨于马邑”(状语后置句)。【点睛】参考译文:宇文神举是太祖同族兄弟的儿子宇文神举在早年就死了父亲,有早成的气量,同族兄长安化公宇文深对他十分器重世宗初年,开始担任中侍上士世宗留意有知识的翰林,而宇文神举很爱诗文皇帝每有游幸,总是让他随从侍奉武帝保定元年,宇文神举继承了他父亲的长广县公的爵位,食邑二千三百户不久被任命为帅都督, 升任大都督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被任命为右大夫保定四年,升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主管小宫伯天和元年,升右宫伯中大夫,晋封清河郡公,食邑增加一千户高祖准备处死晋公宇文护时,宇文神举参与了筹划建德元年,升京兆尹三年,出任熊州刺史宇文神举威名素来很高,齐人很害怕他五年,攻克齐国的陆浑等五城 高祖东征时,诏命宇文神举随军平定并州后,当即任命他为并州刺史,加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该州是齐室别都,控制着交通要道刚平定没多久,民风轻薄狡诈,豪强大户,多为奸猾之人宇文神举励精图治,恩威并用,一个月之内,远近心悦诚服不久加赠上大将军,改封武德郡公,食邑增加二千户不久,升任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加封邑加上以前的共计六千九百户他管辖的东寿阳县的土人,纠集为盗,率领党徒五千人,前来袭击州城宇文神举率领州兵将其讨平 宣政元年,神举转任司武上大夫高祖亲自北伐,命令宇文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人率兵,分五路攻入高祖抵达云阳时,病势转重,于是撤军幽州人卢昌期祖英伯等人聚众占领范阳反叛,皇帝诏令宇文神举率兵把他们捉住齐国的黄门侍郎卢思道也在反贼中,平定贼党后被捉住,准备处死宇文神举早就钦佩他的才能名望,就把他释放,以礼对待,当即命令他起草文告就是这样礼贤敬重文人,礼遇贤能适逢稽胡反叛,侵入西河宇文神举又率军会同越王宇文盛平定稽胡当时突厥与稽胡结盟,派骑兵赴援宇文神举出奇兵进击,突厥败逃,稽胡于是表示归附 当初,宇文神举被高祖器重,当作心腹委任王轨宇文孝伯等人多次上言皇太子的短处,宇文神举也屡有参与宣帝即位后,荒淫而没有节制,宇文神举害怕大祸临头,心中不安刚平定范阳时,威名大振皇帝忌妒他的名望,又有旧怨,就派人送毒酒赏赐给他,在马邑去世时四十八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送严士元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阖闾城,苏州城。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王昌龄,盛唐诗人。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臣。14. 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首联“倚”字将春天拟人化,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寒”字写出春寒料峭,也为诗人与朋友的相别营造氛围。B. 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地”听不到。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C. “日斜江上孤帆影”一句描写落日去帆的景象,暗含作者与友人盘桓到日暮仍恋恋不舍及相遇又别离的复杂情思。D. “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是遥远的湖南,又蕴含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15. 试结合刘诗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答案】14. D 15. 相同点:都遭贬谪;都是与好友短暂相聚又将别离;都有依依不舍之情。不同点:王诗借“冰心在玉壶”来隐喻自己的志行高洁,和虽遭贬谪却不改其高洁情操的决心。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不肯屈从于恶势力的顽强斗争精神。刘诗用“青袍误儒生”这句牢骚话,直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和怨天尤人的失意情感。(在唐朝贞观年间,八九品的小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他认为自己满腹才华,当这一类小官员,是很失意的,简直是在耽误自己的前程。)【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D选项“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错误,应该是虚景,意中之景。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应结合诗歌注释了解作者,进而理解诗歌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由注释“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和“王昌龄,盛唐诗人。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臣。”可知,两首诗的主人公都遭贬谪;都是与好友短暂相聚又将别离;都有依依不舍之情。“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写了如果有相识之人问到我的境遇,请你转告他们,我命途多舛,已是被青袍所误的一介书生,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和怨天尤人的失意情感。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点睛】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和单纯鉴赏一首古诗的命题角度基本相同,都是从诗歌的意象、意境、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等方面设置题目。不同的是,比较鉴赏题需要考生针对两首或者三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解答。诗歌比较鉴赏在设题上基本是遵循“求同辨异”的原则,即所选诗歌在题材相同或相近的基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考生在做题时应该用“相同”去鉴赏“不同”,也就是所说的存“同”赏“异”。(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的离骚中“_,_”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表明作者因为不被接纳、遭受指责,决心退隐并秉持原先的志向。(2)赤壁赋中,苏轼放开小船自由飘荡后“_”,此情此景,让他欢乐至极,不禁“_”,想要登仙而去。(3)古人“闲来无事不从容”。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闲游承天寺,借月、竹、柏抒旷达之情,最后说“_”。李白在行路难中闲来垂钓,却“_”。【答案】 (1). (1)进不入以离尤兮 (2). 退将复修吾初服 (3). (2)凌万顷之茫然 (4).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5).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 忽复乘舟梦日边【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解答此类题目,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以下字的写法。如“尤”“初”“顷”“飘”“忽”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学创作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文学评论的引领作用,文学评论必须勇于承担责任。在某种意义上,评论家是文学作品的质检员。当前文学作品数量快速增长,作品质量 ,及时、公正的文学评论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文学评论要发挥激浊扬清的作用,必须确保自身的艺术质量。首先,评论工作者必须具备深厚的学养、扎实的理论功底、浓厚的历史感和敏锐的时代感,才能与新时代新文学共同成长,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去发现杰作、去除糟粕。文学评论用大白话能够讲出大道理,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促成文学健康持续发展,改进文风。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体式多样,序跋、书信、笔记、批语等形态各异,( )。评论者不能 ,一味地模仿 的翻译腔,应该接续传统文脉,向传统文论学习,形成独特的批评个性与文体风格。而且,评论不妨写得短一些,少一些 的客套,少一些无关痛痒的敷衍,多一些不吐不快的直言,多一些精准点穴的真话。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参差不齐 故作高深 佶屈聱牙 虚与委蛇B. 良莠不齐 故作高深 深文奥义 虚与委蛇C. 参差不齐 故弄玄虚 深文奥义 敷衍了事D. 良莠不齐 故弄玄虚 佶屈聱牙 敷衍了事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文学评论能够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促成文学健康持续发展,改进文风。B. 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文学评论能够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改进文风,促进文学健康持续发展。C. 文学评论能够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而且有利于促成文学健康持续发展,改进文风,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D. 文学评论能够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而且有利于改进文风,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促进文学健康持续发展。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精妙的评论寥寥数语,尽得风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声有色B. 精妙的评论言简意赅,有声有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寥寥数语尽得风流C.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寥寥数语尽得风流,精妙的评论言简意赅,有声有色D.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声有色,精妙的评论言简意赅,寥寥数语尽得风流【答案】17. A 18. D 19. B【解析】【1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适用对象是人。根据语境“作品质量”,应用“参差不齐”。故作高深:本来并不高深,故意装出高深的样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艰深词语,掩饰内容的浅薄。故弄玄虚: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语境没有“迷惑人,欺骗人”的意思,应用“故作高深”。佶屈聱牙: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深文奥义:指文辞、言语艰深,含义晦涩。根据前文语境“文学评论用大白话能够讲出大道理,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应用“佶屈聱牙”。虚与委蛇:待人处事没有真心诚意;只在表面敷衍应酬。敷衍了事: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语境中“客套”一词意味少了真情。“敷衍了事”跟后面“无关痛痒的敷衍”重复,应用“虚与委蛇”。故选A。【1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画线语句主要存在三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促进文学健康持续发展,改进文风”先讲影响,再讲作用,最后讲措施,明显不合逻辑,应改为“先讲措施,再讲作用,最后讲影响”。二是语序不当,“文学评论用大白话能够讲出大道理”,“能够”应在“用”之前。三是“促成”与“发展”搭配不当,应改为“促进”。A选项不合逻辑,“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促进文学健康持续发展,改进文风”先讲影响,再讲作用,最后讲措施,明显不合逻辑,应改为“先讲措施,再讲作用,最后讲影响”;“促成”与“发展”搭配不当,应改为“促进”。B选项不合逻辑,“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改进文风,促进文学健康持续发展。”错误,应改为“先讲措施,再讲作用,最后讲影响”。C选项不合逻辑,“而且有利于促成文学健康持续发展,改进文风,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错误,应改为“先讲措施,再讲作用,最后讲影响”;“促成”与“发展”搭配不当,应改为“促进”。故选D。【1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