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国家精品课程课件PPT.doc_第1页
儿童文学-国家精品课程课件PPT.doc_第2页
儿童文学-国家精品课程课件PPT.doc_第3页
儿童文学-国家精品课程课件PPT.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考书目黄云生主编,儿童文学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 版黄明超著,儿童文学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版陈子典主编,新编儿童文学教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版张美妮著,幼儿文学概论,重庆出版社,1996 年出版韦苇编著,经典伴读,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社,2006 年版韦苇著,世界童话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年出版王晓玉主编,儿童文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年版“儿童文学”释义本位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持本位论观点有影响的学者鲁迅:“幼者本位”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见“儿童本位的文学”周作人“儿童的文学”美杜威“儿童本位论”当代朱自强儿童文学:儿童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这样几层意思: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结论:二、儿童文学的范围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一是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如牛郎织女、老虎外婆、葫芦兄弟。 二是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如元代卢韶的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的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的幼学琼林等。 三是经过专门编纂的“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等。比较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的区别文化底蕴的差异 成人文学强调从历史的深度和时代的高度开掘题材内容,讲究历史的、文化的积淀。儿童文学强调以儿童为本位,讲究表现活泼的儿童生活,人道精神、温暖与快乐、幽默与巧智、想象与幻想。激流三步曲人生白鹿原。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小拇指(法贝洛)社会功能侧重点的差异。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纯真稚嫩、纯洁、美好,童真美的表现。童真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主要借助于作品中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等表现,集中于在形象刻划中表现纯真美。如美国作家阿诺德洛贝尔的寄给蛤蟆的信。 叙述人语言:简单句、色彩感、儿童口语人物语言:体现儿童惯用口头语,真实再现儿童的心理、性格、年龄特点。欢愉“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营构欢愉的手段:幽默与夸张滑稽与变形。欢愉的效果富于喜剧色彩变幻幻想、荒诞、动态美。第三节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儿童文学与小学审美教育(一)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美的熏陶。提升审美趣味,学会辩别美、认识美、确立正确的美丑观。培养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二)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审美接受特点。读、听儿童文学讲述儿童文学评价,模仿与创造。(三)儿童在文学接受中进行审美教育遵循的一般原则。直觉性原则。情感性原则。非功利性原则。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一)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及任务。(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 、提供了宝贵的教材资源2 、提升了教师自身的素质儿童文学与小学生素质培养(一)有助于人格培养。(二)有助于智力发展。(三)有助于创造精神的培养。课后思考题1、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它包括哪几层意思?2 、结合小学教学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学习儿童文学?3 、儿童文学美学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4 、试举例说明儿童文学的稚拙美。5 、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一、从“自在”到“自觉”儿童观是指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所形成的对儿童的认识。儿童文学的发展与儿童观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中国:20 世纪以前“自在”的儿童文学20 世纪初“自觉”的儿童文学西方:贝洛的鹅妈妈故事集二、从民间文学到作家创作的文学1、民间故事、童话是儿童文学产生的重要母体2 、作家对民间故事的改编促进了儿童文学的由民间传统向创作传统的转变格林兄弟改编的儿童与家庭故事集茅盾、周作人等对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3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标志着儿童文学从民间走到现代形态。三、审美形态的发展(一)民间文学的艺术特征:类型化1 、母题类型化2 、结构类型化3 、人物类型化儿童文学三大母题(刘绪源)母题: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或事件、场面、手法、意象,也可以指主题或题材。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母爱型:内容:带着自己的人生体验来作爱的传达,使孩子感受到爱的迷人和伟大。审美:审美感情的升华。审美基调:亲切温馨。爱的母题:通过作品来传达对孩子的爱,借此培养儿童的爱心白雪公主海的女儿作品表现慈爱的母性,题材是母亲们感兴趣的话题,语言体现了母亲的慈祥。父爱型:内容:直面人生,以现实的深刻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人生中的难题。七只乌鸦十二兄弟审美:揭示人生难言与奥秘。基调:端庄深邃。爱的母题的意义:渴望母爱,寻求家庭和社会的温暖,体现了人类现实性的一面,它起源于人的现实发展的需要。顽童的母题:张扬儿童活泼、顽皮、淘气的天性。内容:表现儿童的任性与调皮。审美:在意外的认同中获得审美的狂喜。基调:奇异狂放。顽童的母题的意义:渴望自由,向往无拘无束,尽情翱翔的天地,体现人类的未来指向,是对现实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种深情的呼唤。自然的母题: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内容:以自然万物为表现对象。审美:在对自然的审美中形成超脱感和神秘感基调:悠远率真。自然的母题的意义:给人带来超脱感,惊异感,亲近感。使人感悟到在人类社会之外还有一个无比伟大的自然,感悟到自己与大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结构的类型化1、开头结尾模式化:“很久很久以前”2 、故事形态的类型化如灰姑娘型的故事:3 、情节结构模式化:三段式结构人物形象类型化人物性格单一,缺乏个性三、审美形态的发展儿童文学审美形态的发展:1 、体裁样式分化2 、题材领域的拓展3 、艺术手法与风格的多样化新媒介与儿童文学新媒介为儿童文学提供了新的创作空间新媒介促进了儿童文学作品的传播新媒介促进了儿童参与儿童文学创作与接受的主动性。新媒介削弱了儿童文学的文学性?课后思考题1、儿童文学历史发展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 、简要说说儿童文学审美形态的发展3 、新媒介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章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第一节儿童文学的作家一、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 1 、独特的精神气质审美感知的独特性星星(索德格朗)审美情感的独特性审美想象的独特性:契合儿童的想象特点2、独特的感受力和生活经验独特的感受力邱勋三色圆珠笔如何对待曾经犯错误的孩子独特的生活经验童年记忆深入儿童3、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奇特的想象力契合儿童审美想象(幻想)“泛灵”万物有灵,自然万物人格化“人造化”从“自我中心”出发观察世界,按自己的主观意愿创造或改造世界。木偶奇遇记幽默感安徒生任溶溶诗意及讲故事的才能郑春华洗衣服儿童文学的作家队伍儿童文学的作者:成人、教师、儿童自身自觉型:统一在“为儿童而创作”的总目标动机教育型:张天翼社会使命型:曹文轩娱乐型:提倡以儿童兴趣为中心,投儿童的接受心理所好。郑渊洁儿童文学的作家队伍自发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