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学纲要导言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1.对象:语言口语、书面语2.任务:描述和分析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并用这些规律去为人们的语言实践和其他社会活动服务。3.本课程内容语言:本质功能、性质 结构语音、语义(词汇)、语法发展原因、方式、特点二、语言学的分类三、发展简史 (一)传统语言学(语文学)古代印度 :巴尼尼 梵语语法 世界上最早的语言学著作。古代希腊 :第欧尼修特拉克斯 语法术 (希腊语法)中国:文字学 音韵学 训诂学(二)历史比较语言学 1.比较不同的语言,寻求亲属关系,推测原始共同语。2.对语言进行谱系分类。 3.标志着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三)现代语言学1.结构主义语言学1)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诞生。语言和言语 历时和共时 组合和聚合2)分化(1)布拉格学派(功能学派) 马泰休斯 雅克布逊 (2)哥本哈根学派(语符学派) 叶尔姆斯列夫 (3)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布龙菲尔德 2.转换-生成语言学 1)开创:乔姆斯基句法结构2)语言能力 深层 表层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第一节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是交际工具 交际传情达意 工具以声音为物质手段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文字等各种交际手段都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2.各有其特殊的服务领域,适用范围相对狭窄。第二节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一、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的主张 1密不可分 亚里士多德2语言干扰纯正思维 柏拉图3先有思维后有语言 爱因斯坦二、探索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的新途径 1.人类的系统发生学 语言的产生要求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2.个体发生学 儿童成长过程中,是先有意识、思想,后有语言。3.脑科学 失语症患者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因失语而受到影响。 4.聋哑人学 先天聋哑人有思维活动,有思想,而且还有记忆。 三、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 1.三种思维直观动作思维 表象思维 抽象思维2.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第一,抽象思维活动主要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第二,各种思维活动的成果都必须依靠语言材料而存在,依靠语言材料加以表达 。四、抽象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首先,语言工具、物质 思维主体、精神其次,构成要素不同再次,单位之间并非一一对应最后,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而抽象思维各个民族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 思考题:一、语言的作用有哪些,请举例说明。二、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语言呢?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符号 1.什么是符号符号: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2.符号的特征 第一,客观性 必须表示一定的客观事物 第二,物质性 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形式 (语言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第三,具有意义内容 负载关于另一个对象的信息 第四,约定性 形式和内容的结合靠人为的规定二、语言符号 1.以声音为物质手段,以人的思想感情为表达内容。语音(声音)语义(思想感情)2.音义关系 约定 反映语音 语义 现实事物 符号 代表 3.语言符号的特性 第一,社会性 第二,强制性和可变性 第三,离散性和线性特征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符号是一个系统 语音:音素 音位 音节 语义:义素 义项 词义 句义(一)要素 词汇:词根 词缀 词 词组 语法:范畴 形态 语序 虚词(二)规则:组合和聚合1.组合关系: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即符号与符号相互搭配的关系。 2.聚合关系: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之间的关系,即符号与符号之间的类别关系。 (三)功能,表达人的思想和感情二、语言系统的层次性 音位 语素词句子 (装置)几十 成千成万无穷 (效能)402,625,640 第三章 语音第一节 语音概说一、应该从那些方面去研究语音 1.自然属性发音传递感知 生理物理心理 发音学音响学听觉语音学 2.社会属性区别意义音位学二、语音的属性1. 物理属性音高 a 频率 b 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 2)音强 a 振幅 b 轻重音3)音长 a 时间 b 长短音4)音质 a 声波的形式b 声音的基本特征* 决定语音音质的因素 声带振动不振动 (发音体) 气流克服阻碍的方法(发音方法) 气流受阻的部位及口腔的形状(共鸣腔)2. 生理属性 由发音器官的构造决定 3. 心理属性 a 主观听觉和语音的客观声学效果之间并不一一对应 b 听觉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概括性 4.语音的社会属性 (本质属性)1)音义联系约定俗成 2)民族性和地域性that thankzh ch sh三、语音的最小单位 音素: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三、音标 1.音标是记录语音的标写符号 都宗切2.国际音标1)拉丁字母2)放在 3)分宽式和严式汉语拼音辅音与国际音标对照表第二节 发音 一、发音器官 动力源 发音体 共鸣腔二、元音和辅音 1气流是否受阻 2声带振动与否 3发音器官的紧张程度4气流强弱 5持续时间的久暂 三、元音 P601.决定因素:1)舌位的前后 u y2)舌位的高低 长i 长a 3)嘴唇的圆展 长i 长u2 .舌面元音示意图四、辅音 1.发音部位 根据发音时形成阻碍的部位可以将辅音分为十一类:双唇 唇齿 齿间 舌尖前 舌尖后 舌叶 舌面前 舌面中 舌面后 小舌 喉壁双唇音:下唇和上唇形成阻碍ph th唇齿音:下唇和上齿形成阻碍 v齿间音:舌尖置于上下齿之间形成阻碍 thank that舌尖前音:舌尖和上齿龈或上齿背形成阻碍 t舌尖后音:舌尖翘起和硬腭前部形成阻碍发 zh ch sh舌叶音:舌叶和上齿龈后部形成阻碍 job china舌面前音:舌面前部和硬腭形成阻碍 j q x舌面中音:舌面中部和硬腭后部形成阻碍 j舌面后音:舌面后部和硬腭形成阻碍 g kh小舌音:舌根和小舌形成阻碍喉音:在喉部声门处形成阻碍 h2.发音方法 根据阻碍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辅音分成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半元音八类。 塞音: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完全堵塞气流通道,除阻时阻碍突然放开,气流骤然冲出。 t ph擦音:发音器官的某两个部分靠近而不完全闭塞,留出一个狭窄的缝隙,让气流从中摩擦而出。 v thank塞擦音: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在成阻阶段按塞音方式完全闭塞,气流无法通过,进入持阻阶段后,按擦音方式放松阻碍,形成缝隙,让气流摩擦而出 teacher job鼻音:口腔阻塞,气流完全从鼻腔通过 m n think边音:舌头的某部位和齿龈或硬腭接触,使口腔中部或一边闭塞起来,气流从舌头两边或一边的空隙中流出 l颤音 闪音 半元音 :发音的持阻阶段口腔通道只形成很小的阻碍,气流通过时只有极轻微的摩擦 j3.清和浊 清辅音 声带不振动,如p t k浊辅音 声带振动,如b d gp bt d4.送气和不送气 P t kP t k P 双唇、送气、清、塞音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ts第三节 音位 一、什么是音 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a音位”标写为/a/ (1)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单位 u pu 布 p u 铺 mu 木 fu 富tu 渡 t u 兔 nu 怒 lu 路(2)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 pai p aip an p anp p a i n (3)音位是由一组彼此的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类。 (4) 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二、音位和音素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划分标准 揭示属性 数量 语种制约音位:意义 社会属性 少 音素:音质 自然属性 多 2.联系: 音位的划分以音素为基础 音素是音位的具体体现 三、划分音位的原则 (1)对立原则1)对立关系:几个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会引起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改变,进而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这几个音素间的关系就叫做对立关系。 u51p p t t m f n l2)对立原则:处在对立关系之中的音素都具有辨义功能,因而分属不同的音位。从归纳音位上说,这叫做“对立原则”。(2)互补原则 1)互补关系如果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而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这几个音素间的关系就叫做互补关系。 2)互补原则处在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互相排斥,因而不能区别意义。据此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从归纳音位上说,这叫“互补原则”。(3)音感相似原则四、音位变体 同属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叫做“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1.条件变体 音位变体出现的场合如果要受一定的语音环境条件的制约,这样的变体就是条件变体。音素 出现环境 例字p s 之后 sport spillp 词的开头或其他位置 port pill2自由变体 处于同一位置中的几个音素可以相互自由替换,没有条件限制。这样的几个音素就是音位的自由变体。五、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1.音质音位:通过音质的不同来区别意义的音位2.非音质音位:语音中通过音高、音重、音长等非音质手段来区别意义的音位调位: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重位: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 时位:通过元音的长短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音位 六、音位的区别特征 1. 能够把一个音位与其他音位区别开来的特征p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 双唇、 送气、 清、塞音2.聚合群 语言中每个音位都通过自己的区别特征和其他有共同特征的音位联系,聚合成群。 3.单向聚合和双向聚合只在一个区别特征上形成的聚合群叫单向聚合群;同时在两个区别特征上形成的聚合群叫双向聚合群。第四节 音位的组合 一、复元音 1.概念 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叫复元音。 2.特点 第一,复元音的几个成分同属于一个音节,发音时发音器官只有一次肌肉紧张。 第二,复元音是一个整体,发音时发音器官是连续滑动的,元音的音质是不间断地逐渐变化的,中间会产生一连串的过渡音。 3.分类 三合元音 (中响复元音) 二合元音前响二合元音、响二合元音二、复辅音 1.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复辅音”。 2.特点复辅音里的几个辅音各有自己的发音过程,其音质变化是突变式的,彼此之间没有过渡音联结,中间有明确的界限。 三、音节 1.什么是音节 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基本的语音结构单位2.音节的划分1)肌肉紧张度piao2)音渡(音联)fanan3)社会语言习惯 peid3.音节的结构类型* V * CV * VC * CVC 四、语流音变 1.同化 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dog + ss dogszlook + edd looked t 2.异化 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慢man + 慢儿mar 慢慢儿mai mar 3.弱化 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4.脱落 语流中某些原有的音消失。我uo + 们men我们wom 5.增音 第四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单位 一、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 1.语法是语言中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I like she. Marry doed it.A 我实在唱不好,你别再麻烦我了。 B 等我找到座位的时候,已经电影开始了。 C 我看了几眼他。 2.语法规则本质上是说本族语的人头脑中潜在的一种直觉知识,又可以说是人们说话时的一种约定习惯。 二、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 1.高度的抽象性(概括的规则) 语法实际上就是对人们说的话中的单位、结构和关系的某种类的概括。桌子、书包、电影、思想 名词搬桌子、背书包、看电影、谈思想动词+名词 (动宾结构) 2.强大的递归性(简明的规则)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小李来了。小王知道小李来了。小张认为小王知道小李来了。我觉得小张认为小王知道小李来了。3.严密的系统性(有解释力的规则) 语法规则之间互相制约、互相补充。我打碎了杯子。我把杯子打碎了。我喝醉了酒 。*我把酒喝醉了。4.相对的稳定性 (有效的规则)与语音、词汇等比起来发展十分缓慢。癸卯卜,其自西来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三、语法和其他一些现象的关系 1.语法和语音 语音形式有时可能影响到语法,或者说语法现象就表现为语音差别。想起来了述补/述宾2.语法和语汇 某些特定的词语会造成语法上的差异。长2米 主谓/动宾 短2米动宾我很过意不去。(一价)过意不去 他故意跟我过意不去。(二价3.语法和修辞 为了修辞需要可以超出语法规则的限制。太阿Q 很女性 多美啊,黄山! 4.语法和语境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一张动物园 5.语法和逻辑 逻辑关系制约语言成分之间的搭配关系。四、语法的单位 1.语素 1)什么是语素? 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的单位。沙:沙漠 *沙发er worker *her2)作用:构词 人 徘徊 罗曼蒂克 works 司机 插秧机 革命者 无后坐力炮3)分类a 构词能力:成词语素:山 很 吗 table kill不成词语素:民 粮 子 老 un_ _fulb活动情况: 自由语素 黏着语素 词根语素c体现的意义特点 构词语素在词中的作用词缀附加语素 词尾构形语素 (变词语素)*词根:表示词的基本词汇意义的语素,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缀:粘附在词根上的构词语素,表示附加性的词汇意义。 *构形语素:粘附在词干上的附加性语素,其作用是构成词的语法形式,并表示语法意义。*词尾:粘附在词根之后的构形语素叫词尾。*词干:除掉词尾的部分叫词干。unhappinessese 其他分法 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单义语素和多义语素 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2.词: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作用:组成句子 一般先组成词组,然后构成句子.3.词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作用:组成句子a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分类(聚合) b体词性词组和谓词性词组c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4.句子: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的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作用:表达意义、完成交际你知道我粉刷了房子 。房子粉刷了吗?粉刷了。谁粉刷的?我。5.句组 :由多个句子组合而成,表达相互关联的比较复杂的意义,书面上表现为一组句子、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的语言单位。 第二节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很重要一、形式和意义是语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I like she. (词形变化 格)我看了几眼他。(语序)天气好 好天气(语序陈述 修饰)1.语法形式就是表现语法作用的形式。2.语法意义是具体语言中的语法成分及各种语法结构所反映的关系意义。二、语法形式的几种主要手段(语法手段) 1.词法手段(1)词形变化 附加 beauty / beautiful屈折 man/men异根 go/went零形式 book/book(2)词的轻重音 ,指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record(v) record(n)import(v) import(n)火烧 地道(3)词的重叠,通过词或词中某个语素重复使用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人/人人 天/天天 件/件件*看/看看 研究/研究研究 帮忙/帮帮忙*大/大大(的) 安静/安安静静 雪白/雪白雪白2.句法手段(1)虚词 :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吃着 吃了 吃过 吃的(2)语类选择: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可以组合的词类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3)语序: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天气好主谓/好天气偏正 眼睛睁大/睁大眼睛(4)语调: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重音、停顿等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你不去。我也不去。(并列) 你不去,我也不去。(假设) 三、语法意义的几个主要范畴 (语法范畴)1.词法范畴 (1)性,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 (2)数,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 (3)格,表示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4)有定和无定,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 (5)时,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发生的时间和说话的时间的关系的一组特征。 (6)体,表示动词多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的状况的一组特征。 (7)态,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的施受关系的一组特征。 (8)人称,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一致关系的一组特征。 2.句法范畴 (1)类别范畴,由语类和语类选择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 名词的类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动词的类表示动作行为的意义 (2)关系范畴,主要通过虚词和语序表示语法结构关系的语法意义。 第五章 语义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一、词和词汇 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就是该语言的词汇(语汇)。 (一)词的分类 1.音节数量 单音节词 双音节词 多音节词2.语素数量:单纯词和合成词3.音形关系:同音词、同形词等4.地位和用途1)基本词汇(词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天、地、山;车、船;走、吃、好、快;年、南、上、一、我、父;了、着、的2)非基本词汇(一般词汇)a新造词土改、非典、粉丝、房奴、宅男*一般词汇最重要的来源*产生途径*利用原有材料按一定的构词方式创造*原有的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新的意义和用法b古语词:*历史词语:格格、福晋、尚书、丞相现实生活中已消失的事物或现象的名称*文言词语:辞世、诞辰、阁下已有白话词语代替,但现实生活中某些场合仍然使用c方言词*存在于地域方言中的词 阿拉(上海) 雪柜(广州)*从方言吸收到共同语中的词 搞(四川) 尴尬(吴) 里手(湘) 靓丽 看好(粤)d外来词*一种语言从外族语言中翻译或借用的词语*各种语言的词汇都大量吸收外来词3)二者的关系*基本词汇是一般词汇形成的基础;一般词汇是基本词汇发展的源泉。 *基本词汇构成一种语言词汇的骨干;一般词汇反映特定时期的社会面貌。(二)语的分类 1.专有名词:用复杂词组形式表达事物名称国名、地名、书名、机构、组织等2.惯用语:人们在口头上经常使用的固定词组老油条 主心骨 穿小鞋 3.成语: 人们长期使用的,具有书面色彩的定型词组或短句结构形式固定;意义具有整体性;作用相当于词胸有成竹 to burn ones bridge4.谚语 :瑞雪兆丰年 no pains,no gains5.歇后语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6.简缩词语 :TOEFL(托福)、环保、 超女二、词的词汇意义 (一)什么是词义 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正确的反映:书,装订成册的著作。 *正确但不全面的反映:水 *歪曲的反映 :神、鬼(二)词义的特征 1.主观性和客观性2.概括性和具体性 3.稳固性和变异性(三)词义的结构 1.词义的构成 (1)理性意义(概念义) 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对一定对象的区别特征的认识。(2)非理性意义(附加色彩) 1)感情色彩褒义:团结 中性:聚合 贬义:勾结2)语体色彩口语:住店 书面语:下榻3)形象色彩 视觉:狮子狗 听觉:蝈蝈2.义项 ,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 肺:人和高等动物的呼吸器官 兵:兵器 军人、军队 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有关军事的或战争的*义项既包括词的理性意义,也包括附着在理性意义上的附加色彩。帽子: 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做 装饰品的用品。 比喻罪名或坏名义。*义项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车: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义项) 骑车 开车(非义项)一张动物园(指“票”非义项)*一个词的多个义项之间应该有一般人可以感觉得到的联系。 深 打3.义素(1)什么是义素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哥哥 :同胞 男性 年长 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 (2)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对比法(3)义素分析的步骤:a 确定对比的范围 指称同一种类对象 从指称事物最小类别成员的一组词开始 袜子鞋子、靴子 b 比较词义的异同 标准用途:穿在脚上的东西外形:有没有长筒功用:走路时的状况着地与否c 整理和描写 *加进某些符号表示分析结果:+ -*“非此即彼”的对立因素取其一,以正负号表示矩阵图 穿在脚上的东西 有筒 走路是着地鞋子 + - +靴子 + + +袜子 + + -横排结构式鞋子:+穿在脚上的东西、-有筒、+走路时着地靴子:+穿在脚上的东西、+有筒、+走路时着地袜子:+穿在脚上的东西、+有筒、-走路时着地(4)语义特征分析法台上坐着主席团台上唱着戏 名词+动词+着+名词 通过分析歧义句中处于关键位置上的实词所具有的不同的语义特征来分析某些语法现象。A死了三天了B等了三天了 动词+了+时量+了C看了三天了D挂了三天了第二节 词义的聚合 一、单义和多义 1.多义词由单义词在使用过程中转化来。2.转化的根源a 客观对象之间的各种联系相关性、相似形b 语言经济原则 3.转化的结果a本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初的意义 b引申义: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 4.转化的途径)派生(引申)a借代:便衣、chinab比喻:苦、题二、同音词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施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施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一)类型 1.同音同形词 风化1风化2黑人 花 白 打 fly2.同音异形词 规格闺阁 see sea 公式 公事 工事 攻势 宫室3.派生同音词牌儿盘儿 对儿顿儿 (二)来源 1.造词的偶合 销售消瘦 2.语音的变化 1)音节简化 :古音繁今音简2)音变 : 儿化 3.词义分化 刻1刻2 把1把24.音译外来词米1米2 粉丝1粉丝2 (三) 与多义词的界限 标准:现时词义有无联系 兵多义词K把同音词站同音词花同音词(四) 作用 1.积极方面 a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 b增强表现力2.消极方面 a造成歧义 :石(食)油 期中(终)b导致写别字 三、 语义场 (一)什么是语义场 若干相互联系的意义(义项)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制约的意义系统。 工具 书写工具 交通工具 钢笔 铅笔 圆珠笔(二)语义场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1. 上下位关系2.类义关系金、木、水、火、土摸、爬、滚、打、踢煎、炒、烹、炸、熘3.同义关系1) 等义词:讲演演讲近义词:繁荣繁华2)区别 理性意义; 附加色彩;使用范围4.反义关系互补关系: 死活极性关系: 美丑第三节 词义的组合 一、词语的搭配(一)词义组合的条件1.词义选择上的限制 *可以用义素分析来说明词义组合的条件 月亮 读 皮球名 + 动 + 名-人 主+人 -可读宾+可读语义上违反动词要求的 错误组合孩子 读 书 名 + 动 + 名+人 主+人 +可读宾+可读语义上合乎动词要求的 正确组合2.其他制约因素 1)语言系统本身的系统性摄入体内某种东西(北京话)吃 喝 吸(上海话) 吃2)社会习惯 * 这块肉很肥。* 这个人很胖。3)附加色彩(二)述谓结构1.什么是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谓项组成逻辑语义结构。*谓词是句义的核心部分,一般就是句子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或是某些动词(形容词)短语。 *谓项是与谓词有直接语义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成分,一般是名词性成分,是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2. 谓词1)谓词的词义规定了一个述谓结构可以带多少谓项及何种性质的谓项。2)类型散步、游行、睡觉(一元)听、吃、织 (二元)买、教、送 (三元)3.谓项的格1)什么是语义格 述谓结构中,谓项与谓词的语义关系,一般称为“格”或“角色”。 2)种类吃饭吃+受事 吃食堂吃+处所 吃父母吃+依据吃了嘴油吃+结果跑材料跑+目的跑圈跑+方式跑了犯人跑+施事跑警报跑+原因4.述谓结构的类型1)简单述谓结构 由一个谓词和若干谓项构成,其中所有的谓项都是名词性成分而不是述谓结构。* 老王来了* 天气特别热* 他给我一支笔2)复合述谓结构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述谓结构按一定的语义关系复合而成。* 河水很深,水流又急。* 我去买东西。3)从属述谓结构充当其他谓词谓项的述谓结构。* 我希望你去。* 我希望去。* 你去比较好。4)降级述谓结构充当其他谓项修饰或限定成分的述谓结构。* 小李正在看我昨天送给他的小说。(三)语义指向 1.什么是语义指向 1)句子中和一个成分发生直接语义联系的另一个成分,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 我重重地摔了一跤* 我狼狈地摔了一跤2)某个词的语义指向实际上是一种对与其搭配的词的一种语义上的互补要求。 * 我吃饱了。* 我吃光了。 * 我吃完了。 3)语义指向和句法结构关系不完全一致* 衣服晾干了。 * 肚子笑痛了。 * 眼泪哭干了。 2.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和解释语法现象。指向受事*你别锯坏了 指向工具*老张有个女儿,很骄傲二、词义和语境 1.语言环境 语言中的各种单位在运用中出现的环境 2.作用 1)补充2)强化3)限制a)把多种意义限制成单一意义我骄傲,我是青年 。 车没锁,得装一把。b)把概括意义限制成具体意义c)把多种表达方式限制成相应的一种表达方式第六章 文字第一节 文字概说一、文字的性质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2.文字系统1)字符 a 构成文字的基本单位 b 意符 音符 记号2) 字符的组合规则3)文字的书写规则“文字”是一个由一套字符、一套组合规则、一套书写规则有机地组成的书写语言的符号系统。 二、文字的类型 1. 记录口语中的何种单位 a 词语文字 古埃及文字b 语素-音节文字 汉字c 音节文字 朝鲜文d 音位文字 英文2.文字创制的原则 表意文字 表音文字 意音文字 三、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1.联系a 具有共同的社会属性。b 语言是文字的基础,文字依附于语言。c 文字对语言具有促进作用。2.区别 a 文字是独立于语言之外的系统。基本单位、结构规则作用b 文字与语言的发展不同步。 文字的发展变化要比语言慢得多。 3.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1)汉字的“语素音节” 文字体系基本上符合汉语语素单音节的特点。 2)汉字的形体能有效区分同音词(语素)四、文字的作用1.克服了语言在时空上的局限性。 2.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3.促进了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一、文字的起源1.文字起源的几种说法 图画说 仓颉造字说 结绳说 “八卦”说 2.早期的记事方式 1)实物记事结绳、讯木2)图画记事3.文字的产生过程1)文字画2)指事字(象征、记号)3)象形字4)假借字1(象形)谐声2(风假借)鳯5)1 形声字爰(会意)援(形声)益(会意)溢(形声)桃 柳 清 情5)2 拼音文字腓尼基文字*希腊字母系统*拉丁字母系统 二、文字的创制和改革1.文字的创制(语言规划)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苏联:东干文字非洲:斯瓦西里文字中国:佤族文字2.文字的改革(文字类型、字符类型)1)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的调整。 汉字简化 2)字符类型改变。土耳其文字改革3)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改变。 越南、朝鲜文字改革 五、书面语1.什么是书面语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书写出来的,可以被“读”出的语言形式。 2.与口语的关系1)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2)两者基本一致。 3.书面语的特点*用词范围大*句子结构复杂精巧*篇章结构的逻辑清晰 4.书面语的保守性及其改革 1)保守性:文字的稳固性; 经典的权威性2)改革 : 言文一致第七章 语言的发展第一节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一、语言的起源1.几种不同的语言起源说神授说 印度婆罗门 吠陀 基督教 圣经人创说 1)摹声说 古希腊 斯多葛派哲学家2)社会契约论 卢梭语言的前身: 手势说 感叹说 劳动叫喊说3)劳动创造了语言 恩格斯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2.与语言起源有关的现代科学研究 动物的语言能力 生理条件古人类的脑容量 心理条件3.语言产生条件和前身 条件:思维能力 生理条件 社会条件 前身:叫唤声音二、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一)语言发展的原因和动力1.基本动力 社会的发展1)作为社会现象,必然要受到社会发展变 化的影响。 2)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必须与社会的 发展保持一致。 2.内部因素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影响三、语言发展的特点 1.渐变性 *社会的发展、交际的需要促使语言发展变化。 *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其保持稳定。 2.不平衡性 *语言系统内部各个要素 *不同地域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一、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 言语社团的分化社会方言地域的分化地域方言社会的分化亲属语言二、社会方言 1.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不同言语社团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2.社会方言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跑龙套 行头 花脸 青衣未来的记忆 田园的美景 记忆之门 当哈红与丁芳刚向花丛里走去时,蓦然广播响了,声音又大又清楚:“现在广播找人:北方经济开发总公司的荣同志,哈尔滨来的郝师傅找你,请速回,速回!”3.语音和语法上存在的差别很少精 清 星 尖团音高高儿的 大大儿的形容词重叠三、地域方言 1.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2.形成原因:*地理条件:自然条件限制了人们的来往,语言之间逐渐就会出现差异。*社会因素:经济政治上的不统一,会在地域上形成社会的不完全分化,进而影响各地区使用语言的分化。*语言内部各要素发展的不平衡,是形成方言的内部原因。3.地域方言间的差别: 主要在语音方面 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差别相对较小 四、亲属语言 1.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几种独立的语言。 2.谱系分类 1) 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做的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2)语系、语族、语支、语群 3)世界各种语言的主要语系语系 使用人口 主要分布地区印欧 20多亿 欧洲、美洲、澳大利亚,以及非洲和亚洲的许多地区汉藏 12亿 亚洲各国乌拉尔 约2000万 北欧、亚洲西部阿尔泰 近2.3亿 土耳其、中亚、蒙古闪-含 近2亿 西亚、北非高加索 500多万 高加索地区达罗毗荼 约1.2亿 印度、斯里兰卡南岛 近2亿南亚 4000多万 南亚和东南亚五、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关系1.都是语言随社会分化而分化的结果。2.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地域方言可能变成独立的语言,和原来同一共同语下面的其他方言之间形成亲属语言关系,而社会方言无论如何也不会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第三节 语言的统一 一、语言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存在地方割据的社会的统一地域方言统一为民族共同语 不同社会的融合语言的替换 二、共同语 1.什么是共同语 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通用的语言。 *雅言通语官话国语普通话2.确定共同语的条件*政治:汉民族共同语北方方言*经济:英吉利共同语伦敦方言*文化:意大利共同语多斯岗方言3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 1)共同语在某一地域方言基础上形成,是方言的一种高级形式。2)方言不断丰富和充实共同语。3)二者长期共存,共同语最终将取代方言完成语言的统一。4共同语的规范 1)标准:发展规律 约定俗成2)对象:书面语3)规范化的标准也应该随着语言的发展不断的进行调整。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第一节 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 一、借词 1什么是借词 语音形式和意义都借自外民族语言的词。 泵(pump) 拷贝(copy) 蒙太奇(montage) 沙龙(salon) 苏维埃 () 2汉语借词的形式 (1)音译:用汉语近似音节转写外来词读音. 沙发(sofa) 芭蕾(ballet) (2)音译加汉语语素 啤酒(beer) 卡车(car) (3)半音译半意译 爱克斯光(x-ray) 马克思主义(Marxism)(4)音译兼意译 维他命(vitamin) 休克(shock) (5)借形词 把日语中用汉字记录的词直接吸收到汉语中来并按汉语普通话的发音来读。 劳动 封建 博士 学士* 意译词 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英语原词 借词 意译词bank 版克 银行telephone 得律风 电话microphone 麦克风 扩音器penicillin 盘尼西林 青霉素*仿译词 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而造成的词 。黑板 (blackboard) 热狗 (hot dog)蜜月 (honeymoon)3.借词的特点1)不同的语言对借词的接受程度不同2)不同语言借词的方式不同英语音译汉语意译、仿译3)具有历史层次性二 、结构规则的借用 民家语:主语宾语谓语 主语谓语宾语壮语:受定成分限定成分 限定成分受定成分*结构规则的仿造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第二节 语言的融合 一、什么是语言的融合 不同语言在接触中,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它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二、融合的条件 1.主观:民族之间经济流通的需要和文化学习的要求。2.客观:不同民族在同一地区较长时期杂居生活。三、融合的方式1.自愿融合(合作方式) 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2.被迫融合(斗争方式) 契丹 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安全理论培训课件
- 2025年高级导游综合知识考试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
- 渠道管理(第二版)项目八 渠道冲突与管理制(教案)
- 出租公司安全培训材料课件
- 2025汽车交易定金合同
- 2025标准房屋租赁合同样本示例
- 村委会代办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关于合同工程师的劳动合同解除问题
- 脑科学品牌策略-洞察及研究
- 跨界协同机制创新-洞察及研究
- 铁路法律知识课件
- 2025年《审计相关基础知识(中级)》考前几页纸
- 陶板幕墙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听写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六套)
- 《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研究》13000字【论文】
- 《国内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现状文献综述》4200字
- 天津第一中学2025-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农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项目方案书
- 第二章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课件
- 小学生红色经典故事100个红色经典故事【6篇】
- 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下册单词表+默写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