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接种全攻略.doc_第1页
乙肝疫苗接种全攻略.doc_第2页
乙肝疫苗接种全攻略.doc_第3页
乙肝疫苗接种全攻略.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乙肝疫苗接种全攻略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的注射方式:基础免疫为打3次每次一针,以后假如再打加强针则一针就可。重点应用人群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成年人。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l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这种方案称为0、1、6方案;现在新生的小孩都实行计划免疫,免费接种,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对于小孩,一般入托前还要再做“两对半”检查,看有无抗体,如果没有抗体就要再打一次加强针。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1.注射前必须将安瓶内的疫苗摇匀,变成透明乳白色。 2.接种前询问过敏史和病史,过敏性体质和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者慎用。 3.接种时间: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接种,越早越好。如出生后48小时以后注射,预防效果降低。 4.接种者如有发热、严重感染或其他严重疾病,应暂缓接种。你需要打疫苗吗?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一定要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化验结果显示乙肝这三系统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才可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接种乙肝疫苗,但一般来说为保险起见,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自身乙肝抗体不足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而像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接触者、从事食品服务行业者及保育工作人员等群体特别需要进行免疫。乙肝患者则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另外,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低体重、早产、剖宫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暂时不宜接种乙肝疫苗。检查单上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还需不需要注射疫苗?如果阳性滴度指数较低,可以打一针加强针,具体情况询问医务人员可获得解答。打了疫苗就有了保证吗?乙肝疫苗注射后能保持几年防疫作用?目前我们使用的一般是国产疫苗,可保持35年,过了35年可视具体情况打加强针。 打了乙肝疫苗是不是就能保证不患乙肝呢? 首先要看是否成功产生抗体;任何疫苗的成功率都不是100的,这主要是人们存在个体差异的缘故,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的话,如果此人属抗体产生较晚,对此可加注l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但有的人对乙肝疫苗不敏感,我们给其打两组疫苗都不会产生抗体(正常人基础免疫打一组),这就没有办法通过疫苗免疫;一般而言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 接种了乙肝疫苗后,不一定都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和乙肝发病,只有注射疫苗后能产生足量抗体的人,才有预防作用,足量抗体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滴度要在1:10以上。注射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也不是永久性的,一般只能维持35年,以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再加强注射。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然存在。注射后有什么不良反应? 一般情况下,打了乙肝疫苗后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至今尚未见有关于注射后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现象,只有少数人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与一般疫苗接种大致相仿的轻微反应,多在13天内不治自愈。打了疫苗就无忧吗?目前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通过唾沫等体液传播的概率比较低;而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乙肝关键,乙肝病毒的感染者大部分是从幼儿时期开始的,所以我们目前对所有新生儿全部免费打疫苗。因为乙肝病毒不会在空气中传播,工作、交谈、一起进餐不会被传染,乙肝患者可以与别人接触,只要日常生活用品与他人分开,就不会把乙肝传染给别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可以正常上学、工作,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病毒携带者的唾液可能含有病毒,应采用公筷、分食,注射疫苗后也应该注意这些问题。新生儿必须接种疫苗吗? 我国人群乙型肝炎感染率高达60(约有6亿多人已被乙肝病毒感染过)。乙肝病毒感染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制剂,是阻断母婴间乙肝病毒传播的最佳措施。我国乙型肝炎接种的关键人群是新生儿,所有的新生儿都有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所以新生儿必须接种乙肝疫苗。 由于幼婴的免疫功能尚未成熟,肝细胞的分化代谢处于幼稚阶段,一旦乙肝病毒人侵,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就能整合到肝细胞染色体基因中去。整合后的含病毒肝细胞,非但不受细胞和体液免疫的攻击,而且能继续增殖形成克隆,向肝癌方向分化。说明预防母婴间乙肝病毒的传播非常重要。经过多年的探索,当前国内外阻断母婴问乙肝病毒传播的最佳措施是:乙肝病毒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参与乙肝疫苗的结合使用。 1.HBIG的被动免疫预防:乙肝表面抗体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保护性抗体。采用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人血液制备成乙肝免疫球蛋白,给新生儿或幼婴注射,可使机体迅速获得被动性保护免疫。乙肝免疫球蛋白中的乙肝表面抗体可中和入侵的病毒,清除病毒,使新生儿免受感染。每毫升含200单位以上者可称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但目前国内生产的乙肝病毒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每毫升内多数只含100单位;因此计算用量时应按每公斤体重注用0.0750.2毫升推算。 2.乙肝疫苗的主动免疫预防:目前有血源性乙肝疫苗、乙肝多肽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乙肝疫苗等。1 986年以来我国生产的血源性乙肝疫苗的效果与美、法、日制品比较,生物效价、安全性、阻断效果均相仿,而费用要比进口疫苗价廉得多。目前国产的乙肝疫苗已实现了高免疫源性、高纯度、优质高产,质量已达国际水平。 研究发现,人体肝细胞用乙肝病毒感染后3日,就能在细胞核内检出乙肝核心抗原。而单剂量乙肝疫苗注射需4日后循环抗体才迅速生长。因此单用乙肝疫苗时,在人工自动免疫建立之前,如已经入侵的乙肝病毒就可能在肝细胞内建立了繁殖的基地。所以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同时乙肝e抗原阳性携带者母亲所生的子女在出生后应及时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在被动阻断的基础上同时注射乙肝疫苗,就可减少乙肝病毒提前“着陆”的可能性。 出生后48 小时内注用HBIG,与乙肝疫苗0、1、6方案(出生时、生后l月、6月各注射l次)结合至少可使7090的婴儿免受其母体乙肝病毒的侵害。 HBV进入血液的主要途径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HBV存在于乙肝患者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与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时患者的上述体液及分泌物接触后,HBV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上乙型肝炎。 1.母婴垂直传播:我国约有HBsAg阳性者1.2亿人,其中85通过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 2.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HBV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HBV。 3.医源性传播: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HBV。 4.家庭内密切接触: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感染HBV的可能。HBV可通过破损黏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 5.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HBV。为何要打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 现有的肝硬化、肝癌多从乙肝发展而来,成功地预防乙肝,实际就是防硬化、防肝癌第一针。目前乙肝疫苗较便宜,每支几元钱,民众都能接受。选用怎样的乙肝疫苗? 目前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昔日使用的血源性疫苗已基本淘汰(原因是有引起血源性疾病的嫌疑和浪费大量的血浆)。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它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现在用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为乙肝重组脱氧核糖核酸酵母疫苗和重组牛痘病毒疫苗,剂量为每支5微克。 乙肝疫苗的 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 (1)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8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l支,6个月后再打l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标志物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一般为2年以上,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标志物,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2)对于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报道认为第一针可打2支(10微克毫升)效果更好。(3)对于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具体方法是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即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国际单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l 0微克,生后2、3、5月各注射l次);也有采取出生后立即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l5微克,生后立即及1月、6月各注射1次),2个方案保护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 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该怎么办? (1)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被称为应答迟缓。对此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2)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3)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4)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接种疫苗后,多长时间需要再次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问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l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接种。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l次为好。乙肝疫苗能和其他疫苗同时使用吗?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卡介苗、白百破、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接种程序按照计划免疫所要求的顺序进行。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如何打乙肝疫苗? (1)对未接种过疫苗的接触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时内),然后接种乙肝疫苗(打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1周)。(2)如果接触者已接种过疫苗,但未经全程免疫,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补上全程免疫。(3)接种过疫苗,并已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接触者,应根据其抗体水平而定。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足够可不必处理;水平不够应加强注射1针疫苗;如果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在边远地区,无法做到乙肝疫苗的普种怎么办? 至少要对以下处于乙肝病毒高度危险状态的易感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全部新生儿和幼儿园的孩子;危险职业的工作人员(传染病、口腔科、血液透析室、血站、保育员等等);使用血液制品者;新入伍的军人;器官移植前的患者;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人、性接触者。接种乙肝疫苗会不会传染上其他传染病? 接种肝炎疫苗不会引起其他肝炎发生,也不会被传染上其他疾病。乙肝疫苗在生产过程中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中许多工序都能杀死血液中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内的病原微生物,经过临床观察是安全可靠的。值得提出的是,使用不合格产品如注射破损、变质疫苗或注射过程无菌要求操作,共用注射器或针头,可染上肝炎或其他传染病。还有一部分人原来是隐性传染者,病毒呈低水平复制状态,“两对半”检查正常,需要用核糖核酸增殖法检出病毒(HBV DNA阳性),这种人注射疫苗后不会有表面抗体形成。 乙肝患者有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