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年度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技师候选人公.doc_第1页
XXXX—XXXX年度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技师候选人公.doc_第2页
XXXX—XXXX年度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技师候选人公.doc_第3页
XXXX—XXXX年度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技师候选人公.doc_第4页
XXXX—XXXX年度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技师候选人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1: 20102012年度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技师候选人公示材料序号姓名单位性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技术等级工种岗位简 要 事 迹1许春琴杨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质检中心女1965.06高中高级技师化工分析该同志一直从事化工分析工作,能熟练掌握芳烃化验室常用的145个分析方法中的80多个。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成为石化分析专业的行家里手。擅长仪器维护保养、排除常见故障和解决疑难问题。有多项成果成功地从根本上消除了由于使用剧毒品带来的安全隐患。比如:用石墨炉法代替原使用氰化钾剧毒品做缓冲溶液测定汽油和石脑油中铅含量的方法等。先后对多台仪器设备进行改造革新。对DN-1000定氮仪加热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改进,节约50多万元;对EA3100分析仪气路及进样系统进行改进,大大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节约资金百万元;对微量水份测定仪干燥系统、分析试剂改进后,减少了试剂用量、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她还有多项技术改造成果,解决了技术难题,节约了费用,创造了可观的效益。取得公司第四届技能练兵比武第一名,并荣获技能标兵、2006年市技术能手、2007年市“三八”红旗手、2008年中石化劳模、2009年公司第五届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和优秀技术能手。她带领的化分三班连续多年被评为公司标杆班组,2005年市巾帼示范岗,2007年省五一巾帼文明标兵岗、2009年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2陈玉东杨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炼油厂男1973.01大专高级技师裂化装置工该同志主要从事炼油催化裂化工作,多次参与装置的建设、调试、试车、投产和技术改造工作,擅长处理各类突发异常问题。2008年至今处理了重大异常事故20余次。发现各类安全隐患341次,个人成功处理121次。为企业创造了巨大效益。两年来提出合理化建议计114项,被采纳75项。他提出的工业水紧急补脱盐水改造措施,多次避免了脱盐水中断对装置稳定生产的影响;提出的两器滑阀吹扫蒸汽改风措施,改善了长期困扰装置安全生产的滑阀卡涩失灵问题。2007年的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器预提升器和汽提器改造项目,被公司授予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编写的安全生产事故分析与预防丛书之催化裂化装置事故分析与预防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2008年的主风机组可调静叶控制器环境改造方案,彻底解决了因主风机静叶控制器仪表故障,造成装置联锁停车的难题,该革新项目参加了2009年中国石化技能创新成果展评活动。注重人才培养,他带的班组有25%的人员取得技师资格。2002年公司技能竞赛二等奖、并荣获公司技术能手,2005年取得中石化集团技能竞赛银奖、并荣获集团技术能手,2007年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公司优秀共产党员。3郑勇刚金城集团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男1975.12大专技师维修电工该同志长期从事航空重点型号产品试验设备的维护与改造工作;具备试验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的维修、数据采集系统校验、PLC编程、交直流调速器应用等能力。重点是对带有计算机采集系统的新型试验台,进行维护保养和程序效准调试,先后参与了从乌克兰,俄罗斯进口的大型试验台的调试改造,成功将试验设备改造成为由计算机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直流调速系统组成的先进试验设备,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在设备上增加PLC电路,根据载荷曲线编制运行程序,成功解决某产品研制过程中,原试验设备不能进行流量冲击试验的问题。为达到快速修复技能,他将各型试验台的技术性能掌握的十分清楚。无论什么故障,他都能快速诊断、解决。在试验台改造方面,提出很好的建议。2009年8月参与多台试验设备维护、改造,性能和技术指标较大提升,保证了试验、测试设备正常运转,为航空重点型号产品和科研新品的按时交付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做好传帮带工作,今年他与新员工结成师徒对子,为培养新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4年“市技术能手”、“岗位创新能手”和“青年岗位能手”;2005年集团“技能明星”;2009年集团比武第一名,中航工业大赛华东片区第一名,中航系统最高水平的首届职业技能竞赛决赛第六名,“中航工业技术能手”和“中航工业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2010年“市青年岗位能手”和“金城集团十佳杰出青年”。4刘宏岩金城集团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男1957.05中专高级技师装配钳工该同志主要从事航空附件装配工作,善于革新创造、仿制、修配、手工制作。完成RLF-2控制阀试验用控制装置和RCW-1冲压空气涡轮试验用控制装置革新,在承接引进先进战机相关的零部件生产工作,为了满足科研生产的需要,要装备相关的生产试验设备,凭着工作经验、勇于创新,圆满完成任务。独立完成我国首台空中加油吊舱,并两次参加国庆阅兵伴随保障。做为空中加油技术的装配第一人,完成国内首台空中加油吊舱及空中受油收放装置的装调及试验认证,总结编写了空中加油吊舱产品装调注意事项一文,为今后的维护及装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获得航空航天工业部三等功及科技进步一等奖。多次完成伴随保障任务,其中2009年国庆阅兵期间,圆满完成受阅任务。先后参加了加油吊舱的海军二OOO和平军演、空军利剑-18军演,中俄军演、珠海航展、某机定型等多项伴随保障任务。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所带徒弟已成为生产中的中坚力量。获得集团公司一等奖1项,襄樊市“五小”成果三等奖1项,所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中心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其中 2008年SD86脉冲冲洗台和空中受油收放装置及地面系统综合验证技术,分别荣获所级二等奖和中心一等奖;SD64多油面传感器性能试验台,获中心三等奖。 5曹定杰南京依维柯有限公司发动机分公司男1964.01高中高级技师维修电工该同志主要从事设备维修工作,2006年至今共完成重大设备检修16项,配合完成设备大项修12项,完成6个电器大修自修项目的机械连接的设计制作工作。完成了缸盖K826机床,缸盖DX140自动线,连杆珩磨机圆柱度超差,以及连杆K835、K906、连杆加工中心、等重大设备故障问题,节约维修资金215.3万;其中:发动机缸盖生产线OP70工序,一次性将动力头检修成功,节约了时间和成本,节约47.3万;针对设备老化,精度下降,故障较高的问题,进行升级改造,修复发动机缸盖K826床身转塔回转机构,节约10.3万元;改造罗浮MG项目建设调试缸盖线主要设备,创效30多万元;通过技术革新,对刀具、夹具、液压系统、测量系统等多方面的改进,解决生产难题,其中改进连杆K906镗床旋转发讯机构装置、缸盖100工序导管孔垂直度、挺杆孔底平面粗糙度质量问题的改进分别获集团2007、2008年度“六小”活动优秀成果奖和“六小”明星称号;先后参加了100多台设备的搬迁调试,完成缸体K824、DX135自动线、缸孔冲程控制、缸盖K826转塔组合机改造,缸盖80液压滑台驱动油缸、连杆K835刀具改进,MG等的维修改造,创效158万元。多次被评为集团优秀员工、“一级四创”、“二级四创”、“三级四创”立功个人,“降本明星”、市优秀工人技师等称号,获得市重点工程建设MG汽车项目有功个人。6贾立新南京依维柯有限公司第一车身厂男1973.01大专高级技师维修电工该同志精通可控硅整流技术,三菱PLC系列,西门子PLC系列,变频技术。在近几年中组织参与了车厢涂装推杆积放链积油盘改造、厢式车喷漆房照明系统改造等项目,其中:车厢涂装推杆积放链吊具吊点改造,在不影响涂装工艺的前提下通过吊具吊点前移和加长吊轴克服了高故障,高能耗,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秩序的问题。对全线160台吊具吊点进行了改造,使故障台时由以前每月几十个降至现在的每月几个,同时大大降低能耗,产品质量和生产秩序得到有效保障。通过对PLC程序进行了修改,加装了选择开关,解决了车厢涂装线推杆积放链9号链由于全线设备运行采用PLC程序顺序控制,全线联控,单链并不能单独受控制,造成能耗浪费大的难题,每日节约电能22KW,同时降低机械磨损;注重人才培养,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发挥技术骨干优势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其他同志,使大家迅速排除故障,掌握技能。对年轻人进行技能提高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保养,故障处理方法传授,为技能人才的成长做出积极贡献。2004年荣获集团”十佳青年”称号,2005年取得市高技能人才竞赛维修电工三等奖,荣获“市技术能手”、“市青年岗位能手”、“市岗位创新能手”称号;2009年担任市职业技能裁判员和评分员。7高 杉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焦化厂男1972.11大专技师调温工该同志主要从事炼钢焦化的调火工作,擅长设备的改造、维修。针对2000多个煤气设备接点和复杂设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保证了全年未发生设备事故;利用蓄顶吸力的理论空气系数计算法指导炉温调节,减小炉温波动,确保焦炭质量;攻克了炉体揭顶大修炉温控制的难关,确保了大修生产两不误;组织更换上升管、桥管、阀体20只及氨水含焦油堵塞喷头等技术难题,保证了煤气的顺利导出和外供煤气的压力;2009年带领全班员工处理了蓄热室正压86个、立火道调节砖脱落调整50个、孔板盒孔板卡死10只等这些影响炉温调节的疑难问题,确保立火道利用率100%;成功更换焦炉88个1米管,确保了炉温平稳,保证了生产,焦炉炉温的K均、K安、K横、K头等各项系数在0.96以上,达到行业特级焦炉标准,降低了能耗。年增益100万元,同时红外线测温技术成为行业协会的推荐范例;通过采用焦炉蓄热室夹层保温法,解决了炉头温度提高难题,温度上升了40-50,年增益20万元左右,被公司评为先进操作法;2008年炭化室进行不停产大修,通过攻关将煤气用量由58000m3/小时降至52000m3/小时,每月节约成本4.3万元;采用上升气流蓄顶吸力测量法,优化焦炉热工效率,减少消耗,年降低成本50万余元;用6天时间改造老设备2#炉全年焦炉达全国特级焦炉水平。2004年至2008年连续五年被公司评为“十佳技术能手;2004年全国钢铁行业第二届职工技能比赛第四名,被授予“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2005年被市总工会评为“金牌蓝领”;2006年“南京市劳动模范”。8孙秀华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带钢厂男1971.09中专技师轧钢工该同志是带钢厂精轧班班长,善于解决生产难题,被工人誉为“教授”。他利用自己总结的一套速度的计算方法,成功解决了由于速度设定不当造成拉钢或拱钢,甚至将钢在轧机中拉断造成中废的问题,使废品率降低到0.38%,并得到推广,获得公司先进操作法。2009年结合控制轧制的速度、温度,适时结合关水,成功解决了优带钢在轧制中高碳钢及某些合金钢时成品辊会出现轧痕的问题,很好地控制了轧痕,使得在轧制优带时成品辊更换的次数大大降低,其作业区无一起麻面质量异议。针对带钢的生产小批量,规格更换频繁,生产节奏快。更换规格时应快速准确的设定速度,根据流量方程总结出一套“带钢连轧机速度快速设定法”,并荣获2007年公司先进操作法。适时根据带钢向优特钢发展,中高炭钢,易产生麻面和轧痕,通过合理地控制轧制钢温、速度、压下量,来消除或减轻轧痕,防止麻面产生。针对带钢厂新手多,他总结出一套让新手快速上岗的方法,毫不保留的传授给其他工人,优其针对文化不高的转岗人员效果明显,带出了很多技能人才。2006、2008年两次获公司技术练兵“轧钢主操第一名”,2009年厂“优秀党员”、公司“十佳技术能手”,2009年获“南京市五一创新能手”9丁玉贵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金陵船厂男1955.01初中技师机床加工该同志从事造船工艺工作,承担重大件加工和设备维修。能够掌握各种机床,车、铣、刨、镗、钻、插等加工操作技术。能精确编排各种加工件的工艺、工序。他设计的可拆式浮动铰刀灵活耐用,削解决了孔的精度、光洁度不高等问题;将单刃镗孔改造为可调节双刃镗孔;改造、设计、定位了刀体上可调整尺寸的机械结构,实现了一机多用,解决了镗床镗孔振动、有锥度、光洁度较差的难题,产品合格率达到了100%。进行了全面应用,解决了大量资金和缩短了生产周期。他将小型镗孔机改造为卧式和立式并镗,满足了较大件孔系的加工需要,提高了功效6、7倍之多。将现有设备调整、改造、创新并添加辅助工具,完成了大件在机床上无法加工的30000t船的艉柱的加工,节省了数万元费用;现有船用镗排的改造,解决了浪费消耗润滑油过大的问题,大大减少了润滑油的使用量和支撑架的耗费程度,节省了工期时间和降低了成本。锥度镗排的设计,实现了镗排直孔、平面、速度、走刀量等难题的灵活加工,对厂首次舵叶加工起到关键作用,节省了大量资金,填补了厂的技术空白并荣获了厂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国长航集团科技成果一等奖;可拆式浮动铰刀的设计获得厂科技成果一等奖。 连续三年获厂“十佳优秀党员标兵”、2003年获厂“突出贡献奖”、“市委工业交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市技术能手”、“中国长航劳模”;2005年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金锚奖”;2007年厂“技术专家”。10孙 辉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金陵船厂男1974.01初中高级技师电焊该同志从事管装车间电焊工作,善于技术攻关和革新改造,能够熟练掌握不锈钢管系焊接,铸铁材料的焊接,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铬钼耐热钢管系的焊接。并且同时持有CCS船级社SP碱证书,压力容器证书,钨极氩弧焊DNV5G以及CCS的CO2类证书。在17700-1船建造过程中,通过改进焊接方法及防变形措施,采用管缝开坡口、无钝边,留23mm的间隙,点焊前管内充氩气保护直到焊接结束,焊接分打底、填充、盖面,在填充和盖面时适当降低焊接线能量,焊枪上增加氩气拖尾保护装置,更好地保护焊缝,加快焊缝冷却,控制焊缝层间温度,减少收缩变形。最后一道缝到船上现场安装后进行全位置焊接,以防止变形,保证安装质量。成功解决了尾缆机液压管焊完安装与法兰之间比配制时短69mm的问题,确保了合格率达100。2009年9月,针对德国的30000DWT-1#船,海水管直径为350550mm,壁厚16mm,焊缝多,原采用氩弧焊打底,CO2气体保护焊盖面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使用CO2打底,采用管内贴陶瓷衬垫,用CO2气体保护焊,焊接成本低,熔敷系数大,生产效率高,焊缝含氢量低,机械综合性能好,焊缝背面成型美观,易操作,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均得到提高。利用电流衰减功能,通过调整电流实现对熔池温度的控制,解决了全位置焊接中的焊缝内凹问题。这项技术填补了厂空白,为后续不锈钢焊接工作奠定了基础,节约费用10万元。2006年市高技能竞赛三等奖,“市青年岗位能手”、“中国长航集团技术能手”,2007年厂“先进生产工作者”,2008年长航重工“先进生产工作者”。11沈 健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男1961.11大学技师无线装校工该同志先后从事生产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先后组织制定了技能鉴定和培训管理制度18个、技能鉴定方案33个大项69个小项,制定的11个工种高级技师鉴定方案,开创了集团高级技师培训班的先例,在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机制方面,通过改革评价方式、创新鉴定模式,坚持以服务企业和社会为宗旨、以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以技术革新和工作业绩为重点,突出科技攻关、创新研发和创造效益,得到了专家组的好评。积极参加市和集团公司技能竞赛和技能练兵的组织工作,2004年担任南京市技能大赛无线电装接工比赛裁判长,2006年担任南京市技能大赛冷作钣金工比赛裁判长,被授予“南京市高技能人才技能竞赛先进个人”称号,组织参与的技师社会化考评工作,获集团公司2006年“百十创新工程”优秀项目奖,培养高级技师71人、技师596人,公司高技能人才由原来的4%提高到50%;培养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省部级技术能手5人、市技术能手27人。2007年被授予“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先进个人” 称号,2008年被评为集团“十大岗位创新能手”,2009年单位被评为“全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他个人连续3年被授予“市职业技能鉴定先进个人”和“市高技能人才技能竞赛先进个人”。12翟惠敏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女1966.09大专高级技师工艺师该同志一直从事无线电的装接和成品工艺,精通无线电装接、装配、调试、检修,擅长焊接高密度的贴片集成电路,能熟练编制复杂的通信产品的工艺卡片。参与生产夹具的制作,提出了16项改革6项合理化建议,其中四项获国家专利,她根据专用功放模块的电性能、技术参数,提出防静电要求,总结出三步操作要领:专项检查、小电流、推功率,使直通率由50%。提高到86%左右,废品损失下降24%,以投产数计算本批降低成本约7万元。把微波滤波器焊接温度从350调整到270。使焊接合格率达到99%,避免了大量损耗,减少损失达4万多元。她编写的清洗剂的配制、清洗过程及清洗后检验的工艺文件,清洗效果完全可取代氟里昂,费用可从14万/年下降为3.6万/年,每年可创造10万元以上的经济价值,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三防”工艺中解决了国产胶带代替进口胶带的工艺改进和印制板出现油斑现象。2008年寻求替代氟利昂清洗工艺中采用半水清洗技术,保证了质量,降低了成本,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09年两次荣获“巾帼标兵”,06-08年三次荣获“党员岗位先锋”,08-09年二次荣获“优秀工作者”,07年“优秀质量管理工作者”08年“省技术能手”2010年“先进生产工作者”。13徐正平南京三乐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男1960.08高中技师维修电工该同志从事维修工作26年,精通故障排除和检修,善于技术改造和革新。参加了75KW磁控管测试台、3053发射管测试台和一种发射管测试台的设计和对烧氢炉的智能化升级改造等。组织完成了工厂搬迁过程中300余台套各种设备进行拆卸、运输和安装,保证了搬迁任务的顺利完成。2005年承担对拉涂机升级改造,将单丝改为双丝,对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改造,控制系统采用单片计算机控制和光电检测技术控制,提高自动化程度,彻底解决了生产瓶颈,节约了能源,效率提高一倍。获得南京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2009年自行改造现有设备,组织有关人员,设计和制定改造方案。用三个月,完成11个项目,60余台套设备的改造。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节约能源,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实现了降本增效,为企业节省了投资30万元以上。同年9月完成某大功率磁控管测试台设计、制造。 1995年荣获集团公司“先进个人”、2004年2009年集团公司“工会积极分子”、2006年南京市职工优秀创新成果一等奖。2007年至今所在班组获得南京市国防工会、南京市总工会和江苏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中电熊猫先进班组,三乐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标兵班组。14刘长彪南京三乐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男1962.07大专技师车工该同志现任电子器件研究所机械加工室主任,参加了数十项国防重点科研项目的课题研究,担负着不少重点零件的研制加工及工艺攻关,为了军品科研和生产解决了许多工作难题,人称“车工全才”。擅长加工电真空特种材料薄壁件、各种形状薄形零件的热旋压及冷旋压加工以及各类复合管壳、电子枪壳组件等多种特殊工艺。针对电真空器件中许多封接件、薄壁筒件要求零件的气密性好,该同志采用热旋压工艺既能解决气密性又降低成本且大大缩短了加工周期。通过攻关,研制出毫米波行波管钽的薄壁筒件,为工厂加工出多台阶、变直径的薄壁(0.05mm)圆筒件,解决了一直采用进口,周期长且费用昂贵的难题,无论是超深的圆筒还是细小的薄壁筒件,或是异型旋压件,他都能以较高的良品率完成旋压加工,每年能加工出几十个品种的几千个旋压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设计夹具及拉刀,清除了电子管复合管壳的过渡圆弧R,从而提高了管壳装配的良品率。通过设计夹具,改进某行波管的波导组合的工艺,解决了因经过氢炉焊接材料特软(无氧铜),常将波导中的长方孔压变形的难题。在电子枪枪壳的二次加工中,他建议通过预留二次加工余量,简化零件加工,降低装配要求, 利用自己设计的夹具并运用百分表将基准校正在0.01mm以内,保证了二次加工精度,良品率达到95%。 他研发的某型脉冲功率行波管获2003年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二等奖,某双腔振荡速调管获1989年全国电子工业部二等奖,某型脉冲行波管获全国电子工业部一等奖。2002年集团比赛第一名,“先进个人”;2003年市国防工业系统技能竞赛车工第一名;2004年获集团“先进个人”;2008年获集团 “先进标兵”;2009年获集团“质量先进个人”。15郭正宽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男1958.06高中高级技师装配工该同志从事伺服机构装配工作。熟练掌握多种型号产品总成装配技术,对产品装配技术有“绝招”,参与了多种产品的研制和量产,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总结出“三位一体”装配方法,解决了某型号产品装配过程中一直存在的壳体与作动筒、作动筒与活塞杆、活塞杆与壳体三者之间的密封面渗漏油问题,为企业减少上百万的零件报废成本,该装配方法已编入该型号产品的工艺文件,获公司技术工人论文一等奖。针对某型号控制舵机的液压锁出现活塞杆迅速移动到一端的锁定功能失效的问题,由他检测改进的方案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并撰写论文作动器液压锁功能检查失效分析研究,获航天科工四院论文二等奖。他设计制作的“简易手动可调式轧管机”,解决了产品焊线所需的聚四氟乙烯管的快速准确地剪切成型问题,工作效率成倍提高,获公司的革新奖。他设计制作专用工装,解决某关键型号产品内深孔小尺寸密封环的装配问题,装配合格率有原来的不到5%,提高到100%,该工装正申请国家专利。他还十分注重传帮带工作,徒弟中有3位成长为技师,5位成为班组长,多人获公司技术能手、技师、高级技师接班人。他个人获公司“拜师学艺”活动“优秀师傅”称号。2008、2009年获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9年获集团公司技术革新两项一等奖。2010年荣获南京市国防系统“工人先锋号”称号。16袁永生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男1978.06大专技师加工中心该同志从事数控机械加工,解决了在国产数控车上运用组合夹具、专用夹具,加工多种盘类、异形复杂零件问题,大大提高工效。实现了数控车床标准件加工的自动送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取得09年科工四院“五小”竞赛活动一等奖。针对油泵分油盖材料特殊,外形不规则,装夹困难,造成内孔表面质量差的难题,在专用夹具上加装一平衡块,以保证旋转时的稳定性,提高了加工质量,评为公司技术革新一等奖;通过采取镗削加工,并在刀具的选择、加工顺序的安排,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等方面经过多次的改进,解决了活塞杆加工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合格率提高到99以上。在某钛合金作动筒的加工过程中,他采取了一次装夹加工两孔的方法,改变了以往调头两次装夹的工艺方法,从而有效的保证两孔的同轴度要求,且提高工效一倍;自制了两阶梯式刀杆来进行深孔加工,解决了大孔与小孔直径差较大,加工时难度大,加工质量差的问题;在“传帮带”方面,先后带过8名学员,毫无保留地教,有3人考上高级工,1人取得07年市比赛第4名,晋升技师资格。2004年取得市首届高技能人才技能竞赛第4名,荣获“南京市岗位创新能手”,成为我公司第一个数控技师;2007年取得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技能竞赛第6名,并再次获“航天技术能手”称号。 2006年“南京市技术能手”,2008年“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 17刘利民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动力部男1959.06高中高级技师配电该同志担任公司动力部电气装置氮肥电力工段长。善于发电机和变(配)电系统的设备运行检修、绝缘保护装置、事故分析处理,能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隐患,曾发现110KW总降2#主变二次侧接头处严重发热;110KW总降1#主变散热器更换后碟阀未开导致油温急剧上升的隐患;油降供团山配一段开关下刀闸瓷瓶炸裂;油降供一级泵房一段开关电缆连接处发热等重大事故隐患和缺陷,避免了因停电而影响生产效益。积极提合理化建议,参加技改攻关活动。2002年参与提高自发电量,降低网购电技术攻关项目获公司技术攻关一等奖; 2004年 “提高站区抗干扰”和“采取有效办法,力争电力系统最经济运行”获公司设备技术攻关三等奖。2005年完成公司重点安改项目油一配改造。2008年开展经济运行技术攻关,指导岗位职工合理调控大降峰、平、谷网用电量及上网电量,年降低成本220万元。在“将大降五循负荷转至氮降运行”的技改项目中,积极做好停送电操作,确保负荷安全迁移,年节约电费1000万元以上。他先后解决重大技术难题20多个,参与系统安全隐患治理改造50余个,解决较大的安全生产和降本增效难题近10 项,为公司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做出突出贡献。先后荣获公司 “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职工”、“设备动力管理先进个人”和“科技咨询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2005年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被评为省 “劳动模范”。18高申华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机械厂男1967.12高中高级技师电焊工该同志从事化工机械电焊工作,掌握焊条电弧焊(SMAW)、手工钨极氩弧焊(GTAW)、埋弧自动焊(SAW)、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的焊接操作技巧,擅长低合金钢、各类不锈钢、镍及镍合金、铝、钛、铜材料的焊接。取得了10多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资格。参与了日本三井项目、美国杜邦项目、德国拜耳项目和国内一些大型石油石化企业的关键设备制造工作。2007年承制煤气化装置中的关键设备渣收集器和排渣罐,他设计制作的特殊加热工装模具,在堆焊过程中采用短弧焊等措施,满足了工件预热的需要,成功完成了钴基硬质合金的堆焊,此项革新填补了行业硬质合金堆焊的空白,节省大量成本。2008年承担国家重点项目中国石化集团川气东输硫磺回收装置的12套48台余热锅炉的制造,他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并设计改进了一套特殊夹紧机构固定焊枪并能沿管子周向旋转,自动完成焊接操作,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了焊接效率,填报了国内空白。2009年,承担大型国产化设备扬子EO反应器制造任务,针对此设备直径6760mm,筒体厚度124mm,管板厚度350mm, 管板的拼焊、堆焊是焊接的难点,进一步优化工艺方案,为实际产品的焊接创造条件。多次取得公司技能大赛状元,集团“十佳青年”、“模范党员”和“技术能手”,取得省青工技能大赛第七名,荣获“省青年岗位能手”、被团中央授予“青年岗位能手”。19鞠宏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男1961.01高中技师钳工该同志从事波导钳工工作,承担了大量研制性雷达产品天线系统、馈线系统精密加工和装配的试验工作。攻克了多项平板裂缝天线、波导加工装配难题,完成了国防重点型号产品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核心部件行馈的试验件,为我国众多雷达产品的设计定型做了大量基础性的试验工作,是波导钳工领域的领军人才。他负责“机载雷达平板裂缝天线气密性QC”攻关,独创性的采用综合铆接方法,解决了气密性难题,获得QC技术成果二等奖。近年鞠宏远同志获技术革新奖达10余项,大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快速提高产品生产周期。通过他创新錾铆方法,利用毛刺定位波导口径,利用自制工装铆接,成功解决了毫米波精密测量雷达因结构紧凑,加工精度高,易造成波导口径收小,成品率不高,返工工作量大的难题,使产品成型后免修整,减少劳动强度50%以上,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合格率100%,创造了可观的效益,促进了毫米波精密测量雷达快速发展。注重培养后备技术人才,先后共培养十多位青年工人,其中3人提前3年晋级高级工,其他人员也成为技术骨干。该同志在2005-2009年荣获技术革新获奖8项,2007年荣获所QC成果二等奖,多次获得所“五项能手”、 技术攻关积极分子,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先后荣获所“先进标兵”、“质量诚信个人”和“南京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20沈 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男1970.08高中技师钳工该同志从事雷达总装工作,擅长钳工,精通液压传动技术,主持过近二十多个产品的总装项目。利用外套过渡法焊接油管,开创了特长尺寸油管焊接的先例;提出的仰式安装测试法,实现调试、安装同步进行,仅这两项节省了近150万元,缩短总装周期1/2;提出“液压动力锁紧机构检测装置创新设计”获所技术革新二等奖。新研制“红九”系统的雷达总装过程中,攻克技术难题三十余项,实施技术革新四项,设计制作专用工装两项,确保合格率100%;针对某863计划的攻关课题产品,结构紧凑、元器件多、安装难度大的特点,提出多项合理化建议,调整安装顺序,完善工艺流程,避免了近万工时的返工工作量,获集团公司先进集体、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二等奖、国家863 “十五”先进集体等四项大奖。在国外的产品维修中,提出“斜拉支撑固定法”节约近150万元,获所技术革新一等奖。通过开展QC小组攻关,大幅降低影响液压传动装配一次合格率的症结“溢油”和“爆管”问题,平均每套产品节约近300小时,平均合格率提高23.1%,获所QC一等奖及江苏质量协会QC小组三等奖。自2001年以来,他共计完成技术攻关200余项,关键工序工时5600多小时,获所攻关和技术革新成果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其它奖项共30余项,累计经济效益超过550万元。1999、2004、2008年所技能竞赛一等奖,2004、2006、2007年三次参加市高技能人才比赛;多次被授予“所级青年生产标兵”、“所级先进工作者”、“质量诚信个人”、“所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21张洪逵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男1980.04大专技师焊工该同志多次参与公司重大项目的生产,熟练掌握碳钢和不锈钢材质的MAG、MIG、TIG多种焊接方法和不锈钢薄板、环焊、塞焊等多种接头型式的焊接技术,获得8种接头型式的欧标国际焊工证书。我国第一列出口地铁-孟买线-车体制造焊接工艺评定主要焊接操作者,首列试制车主要焊接人员;浦镇公司第一列不锈钢车-香港线-车体制造焊接工艺评定主要焊接操作者,首列试制车主要焊接人员;首位攻克环焊、塞焊、异种钢焊接等特殊接头焊接技能焊工。2008年负责公司香港项目的焊接工艺评定,解决了2+0.8mm的薄板焊接和直径20-25mm、厚度10 mm+10 mm的环焊和塞焊成了在工艺评定过程中难题,填补了公司不锈钢车体焊接技术的空白。负责孟买项目的焊接工艺评定,底架异种钢环焊、0.8毫米薄板焊接、卷边焊等国际焊接难题的攻关,提出改善措施,改进焊接方法和焊接参数。2009年负责公司EN15085国际焊接体系认证和不锈钢车体的实物焊接质量。撰写并发表论文不锈钢车体塞焊问题研究、不锈钢对接接头形式焊接要点、MAG角接头焊接手法解析、异种接头MAG击穿焊焊接方法、底架异种钢环焊接头焊接方法研究、孟买线车体总成环塞焊手法研究等8篇专业论文,不锈钢车体塞焊问题研究在国家级期刊金属加工发表,填补了公司不锈钢焊接领域的空白。参与公司二批次不锈钢焊工培训,为公司第一批不锈钢焊接队伍建设奠定基础。22夏志敏南京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男1954.01高中技师安全阀校验维修该同志在安全阀检验中心工作,他使中心的产值逐年递增,年增幅在60%以上。2008年负责国家总局课题“超高压安全阀校验技术的研究”,获得国家质监总局和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09年获得市质监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国家质监总局三等奖。编写“高压超高压离线校验与评价”标准,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五篇。江苏工人报在2005和2007年两次专题报道,南京日报在2008年报道。他创造性得开展了石化装置安全阀评估和在线检查工作和超高压安全阀校验技术研究,减少了停车检修,企业增效1000多万元,该项目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完成了超高压安全阀校验技术的研究,起草了技术标准,彻底解决了难题,打破欧美等国的技术垄断,填补了我国的技术空白,大大提高我国安全阀校验能力,国内外技术领先并与2009年走出国门,赴新加坡检验。连续多次被评为市质监局“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市总工会、文明办“窗口优秀服务示范标兵”,2001、2004、2005三年连续评为市质监局“先进工作者”,并获得嘉奖,2003年“省级文明职工”。2005年个人三等功, 2004年市锅检院“服务标兵”,2006年的“石化装置安全阀评估和在线巡检”项目获市质监局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本院“先进个人”,2008年省质监系统“先进个人”,2010年 “江苏省机关事业单位有突出贡献技术能手”。23周 平南京供电公司男1978.07大专高级技师电力电缆工该同志从事远能送变电电缆施工,是省最年轻的鉴定类电力电缆高级技师,他主持或负责安品街220kV等电缆工程工作30余个,参与了仙林大学城110kV等电缆工程20多项,确保了质量,个人被授予“安全先进”,受到单位的一致好评。他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活动,2008、2009年由他参加的“220千伏大截面电缆敷设专用夹具”和“220千伏大截面电缆敷设专用滑轮”两个课题研究项目,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和成本,并分别获得中电联颁发的全国电力行业技术成果二等奖、省电力公司优秀创新成果奖,并授予创新示范岗称号、江苏省电力企业协会QC成果一等奖、南京供电公司QC成果一等奖,正在申请国家专利。他多次参加省、市电力公司和部门组织的技术比武,每次都能取得好成绩。2007年取得市电力公司技能竞赛个人第一名、带领集体取得团体第一名,同年取得省电力公司技能竞赛个人第一名、带领集体取得团体第一名,2008年全国电力行业技能竞赛第十四名,团体第三名。2007年以来先后被市电力公司评为“优秀团干部”、“优秀班组长”2次、“先进生产工作者”、“十佳青年”和“双文明职工”,被省电力公司评为“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创新能手”、“首批青年高技能人才导师”,2008年被评为市“青年岗位能手”,2007年先后被评为省“五一创新能手”和“技术能手”,2008年被评为“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24宋云波南京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男1978.01本科高级技师汽车维修工该同志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广泛从事教材教法、技能训练的研究,参与学校汽车专业教学计划、大纲的编审工作。主编和参编了江苏科技出版社、中国劳动和教育出版社汽车电子技术、汽车附属电气和辅助电气等,参与交通部机动车检验员资格培训教材编写。其中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训中心建设关系研究获省第三届职业教育创意论坛二等奖。2008年被学院评为学科带头人,市教育局兼职教研员,并获省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他所辅导的学生多次参加市、省、国家级比赛,2006年市技能竞赛2个第一、2个第二、2个第三,2007年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分别获得第一名,第二名。省技工院校技能竞赛个人第二名,团体一等奖, 2007年全国竞赛获2个三等奖。2008年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省选拔赛本人获一等奖,指导学生分别获1个二等奖和3个三等奖。被省教育厅聘为省集训队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取得全国职业学校竞赛1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被授予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教练称号;2009年荣获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前20强。2006年被省交通厅和团省委授予省级青年岗位能手、省交通系统、省劳动系统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优秀教师等称号,2007年被授予市优秀指导教师,2008年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教练,2009年“市劳动模范”、“省技术能手”、“省青年岗位能手”。25马来喜南京港第四港务公司男1964.04高中技师电气焊工该同志主要从事电气焊工工作,擅长各工种技术联合利用,解决工作中的难题,特别是处理机械结构制造维修中的难题。善于利用现有设备进行革新改造,变废为宝。自制的多功能液压机,为货主挽回500余万元损失,并获得公司“六小”科技和管理成果一等奖,南京港科技成果二等奖;研制的卷板专用运输车,创造产值数千万元,获得南京港科技成果三等奖;自行设计制造的超长平板车,节约20万元,实现产值200多万元;设计制造的简易转向装置、“仓下作业平台”、“荷花抓斗”、“双瓣抓斗”、“抓刚机液压专用抓斗”等受到了公司的好评。获得南京港三等奖2次、四等奖2次,09年针对武钢发往南非的卷钢出现塔形的现象,设计制作了一套卷钢整形机挽回了近200万元的损失,创收近20万元。制造了卷板侧边整形机,解决了侧边整形的老大难问题,年创收40万元。利用废旧钢材制作了只大型货斗,节约1万,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1985年南京港“优秀团员”,1988、1989年两次荣立“四化建设”三等功,1991年南京港“先进个人”, 2007年公司“先进生产者”、“市文明职工”、“省交通行业文明职工”;2008年“市技术能手”;2009年公司先进生产者、集团先进生产者;长航系统创建文明行业优秀职工。26王其兴东华汽车实业公司模具装备公司男1973.07大专技师数控该同志先后从事普通车工、数控车,数控铣加工和四轴、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操作,多次参加机床改造,技术革新项目。开发了Z80单片机简易数控车。接手后,独立开发出TNS34/42数控车铣床的特殊潜在功能。能制定操作工艺,编程,操作,检查维修,发表了数控车床加工中的阿基米德螺旋线应用宏程序在数控中的应用等论文。成功改造了被设备改造厂放弃的五轴联动曼德里M7型卧式加工中心,成为承接国外产品的关键设备。修复了一台曼德里M5双工作台加工中心。负责二十台欧马加工中心及一台数控车铣中心的日常维修保养,编制了各种产品的机加工工艺文件和程序,设备利用率在95%以上,创造了上千万的利润。将某工件的10付夹具改成一副旋转夹具,保证工件的空间尺寸,将合格率由50%提高到95%以上,加工时间由16.5小时/件减少到4小时/件。 2006年带领产品部技术小组通过TS16949的贯标认证。带出了一批高素质的徒弟,成为生产的技术骨干。积极参加对学员的培训指导,一直在作义务教工,指导的学生孙立群在今年的市技能比赛中获奖。2000年撰写的论文“阿基米德螺旋线的数控加工”获“六小”优秀奖,自2007年开始他多次带领QC小组进行降本增效质量提升活动,连续两年获得3等奖,所带领的零部件车间数控组也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集体。该同志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个人,2002、2003、2007年三次获得南汽集团三级四创奖章, 2007年获得二级“银质四创”奖章。多次参加公司及省市的高技能比赛,并取得好成绩。取得2004年南汽技术比赛第2名,2005年南汽技术比赛第1名、南京市技术比赛第3名,2006年江苏省数控技术比赛第7名,先后荣获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南京市岗位创新能手、南京市技术能手和江苏省技术能手。27詹明化金肯职业技术学院男1979.09高中技师金肯职业技术学院该同志自2005年以来一直担任金肯职业技术学院的数控实训教师,主要从事数控实训教学以及数控实训车间的管理和设备的检修工作,2006年参与了学院数控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完成了40对台套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针对新设备刚引进,没有相应的实训教学计划、大纲的问题,参与制定和编写了数控车工实训SINUMERIK 802D系统、数控车工实训FANUC系统实训教学计划、大纲及指导书;2009年参与编写了数控加工技术项目化教材,负责数控加工综合实训教材的编写工作,拟于2010年出版。先后完成了800多人的实训指导和2000多人的技能鉴定工作。他积极热心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先后有5人晋升技术等级,3人取得技师资格证书,多次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该同志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省市技能竞赛,并取得好成绩,自己也多次参加全市技能竞赛,2008年取得数控职工组第二名,并荣获“南京市技术能手”、“南京市五一创新能手”和“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28杨正东南京造币有限公司男1973.11大专技师装配钳工该同志从事印制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