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开题报告.doc_第1页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开题报告.doc_第2页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开题报告.doc_第3页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开题报告.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开题表项目名称 基于MFC框架的企业级即使通信平台所在学院 软件学院 填写人员 梁凯、丁宇声、王兴 起止时间 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 联系方式 _填表日期 2011年11月9日 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制项目名称基于MFC框架的企业级即使通信平台起止时间2011年11月至2012 年11 月项目成员学号姓名专业分工联系电话2009214113王兴软件工程需求分析135275759122009214094丁宇声软件工程数据库135275687652009214096王文杰软件工程MFC控件135275592082009214095梁凯软件工程Socket153109910372010214564宋强软件工程软件测目内容通过MFC框架与socket编程的综合应用、使用Sqlserver数据库,结合实际需求分析,完成一个如下功能的通信平台:实现点对点异步通信;实现数据选择性转发的多点通信;实现数据库备份信息与信息转发;实现在一定范围内添加联系人;实现邀请部分联系人进行信息群发与共享;通信数据恢复与管理功能;服务器端各个用户状态监视与管理;服务器通讯记录处理与查看;服务器端增、删、改客户信息。实现系统稳定与安全,可靠性高、可恢复性强的企业级信息交流系统。在数据库选择方面,由于数据量比较小,且系统对并发性要求不是很高,加之为了与MFC更好的融合,本项目选用SQLserver2005数据库采用ADO链接,不但保证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而且降低了系统开发成本、便于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在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始终注重文档信息整理与技术规范统一、通过对系统的不断测试和集成,使得系统能够不断优化、及时排错,努力做到系统最优。进度安排系统开发进度安排:1.问题的定义及规划 2011年11月2.需求分析 2011年12月 2012 年1月在确定软件开发可行性的情况下,对软件需要实现的各个功能进行详细需求分析。3.软件设计 2012年2月 - 2012年6月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完成系统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4.程序编码 2012年7月 - 2012年10月将软件设计的结果转化为计算机可运行的程序代码。在程序编码前制定统一、符合标准的编写规范。以保证程序的可读性、易维护性。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5.软件测试 2012年11月 - 2012年12月在软件设计完成之后进行严密的测试,一发现软件在整个软件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整个测试阶段分为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系统测试三个阶段进行。测试方法主要有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实验方法1、 需求分析阶段:UML面向对象分析;DFD数据流程图2、软件设计阶段:采用如下设计模式:Abstract Factory: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需指定它们具体的类。 Adapter: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Bridge: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 Builder: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Chain of Responsibility:为解除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耦合,而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这个请求。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 2、 编码阶段:结对编程3、 软件测试阶段: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系统测试三个阶段相结合,主要使用白盒、黑盒测试方法需求说明及解决途经条目需求说明解决途径场地无自筹 学院 厂商 其他 设备台式电脑一台(服务器) 、编程电脑若干、交换机一台自筹 学院 厂商 其他 材料无自筹 学院 厂商 其他 费用无自筹 学院 厂商 其他 其他无自筹 学院 厂商 其他 参考文献1 侯俊杰.深入浅出MFC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2 Microsoft公司.MSDN. url/url3 孙鑫.VC+深入详解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4 Microsoft公司著,希望图书创作室译.Microsoft Visual C+ 6.0 MFC Library Reference 类库参考手册.北京希望电脑公司.19995 Beck Zaratian著,希望图书创作室译.M icrosoft Visual C+ 6.0程序员指南.北京希望电脑公司.19986 T索科洛夫斯基.A TCP-IP Tutorial - RFC 11807 黄强.WINDOWS网络编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8 W.Richard Stevens著,范建华 译.TCP/IP详解.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9 Andrew S.Tanenbaum,Vrije Universiteit,A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