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计学实验报告 姓名: 易履萍 专业:会 计 班级:1104 班 学号:20113136 统计实验一 描述数据的图表方法 (1) 实验目的 培养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通过软件辅助,将数据转化为直观的统计表和生动形象的统计图。(2) 实验要求 1.熟练掌握excel 2003的统计制表功能; 2.熟练掌握excel 2003 的统计制图功能; 3.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功能,并能准确的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加以应用。(3)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内容包括制作分类数据的图表,以及数值数据的图表。分类数据的图表制作又包括汇总表的制作,柱状图(或条形图)的制作,饼图(或圆环图)的制作;而数值数据的图表制作又包括频数频率表,直方图,折线图,以及散点图的制作。汇总表的制作过程:a,首先搜集到某现象的情况数据,稍作整理。b,将搜集到的数据录入到excel工作表中;c,选中数字区域,右击鼠标,设置数字的属性为百分比,小数位数为零;d,利用求和公式sum()算出一个变量值的比重,然后将鼠标放到单元格右下角变成黑色的十字形式,单击鼠标左键向下拖动,就能得到百分比结果。柱状图的制作过程:a,首先搜集到某现象的数据情况,稍作整理;b,将搜集到的数据录入到excel表格中;c,选中要研究的数据区域,使用插入-图表菜单,打开“图表向导”对话框,在图表类型中选中“柱状图”,默认子图表类型不变,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图表向导步骤二;在图表向导步骤二中,在数据区域卡片下,数据区域的内容默认不变,“系列产生在”选中“列”单选框。系列卡片下的设置默认不变。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图表向导步骤三;在图表向导步骤三中设置标题、坐标轴、网格线、图例、数据标志、数据表等卡片的内容。若设置完 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图表向导步骤四;在图表向导步骤四设置图表的位置,在这里,我们选择作为其中对象插入,就能使得图表显示在同一工作表中,点击“完成”按钮,得到图表结果。饼图的制作过程:饼图的制作过程基本同柱状图的一致,只是在使用插入-菜单,打开“图表向导”对话框,在图表类型中选中“饼图”,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图表向导,过程与上面一样。频数频率表的制作过程:excel表格提供了两种获取该图表的方法:一是使用frequency函数,二是使用直方图分析工具扩展函数,我们介绍第一种方法。a,搜集数据;b,将数据录入到excel表格中,然后在相应的表格中根据自己想要的组距组限输入有关数字;c,激活另外的空表格,点击函数调用卡片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从选择类别对话框中选中“统计”,在选择函数框中选择frequency函数;d,点击“插入函数”对话框确定按钮进入“函数参数”对话框。Data_array点击右侧箭头,选中所有的原数据,bin_array点击右侧箭头,选中步骤b中刚输入的数据。e,使用组合键“ctrl+shift+enter”,得到频数返回结果。为了直观,可以对结果进行修饰,加入分组标志及其值,再加入频数的具体名称,并且计算频率。直方图的制作:a,搜集到需要的数据,加以简单整理;b,将数据录入到表格中,相应的在邻列表格内输入根据自己想要组距组限输入相关数字;c,使用“工具-数据”菜单,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选择“直方图”,点击确定按钮,进入“直方图”分析工具对话框。输入区域点击右侧箭头选择所有原数据,接收区域点击右侧箭头选择第二次输入的所有数据,输入区域不包含指标值,所以不选择标志复选框,输出选项可以有输出区域,新工作表,新工作簿三个可供选择,这里我们选中输出区域,点击右侧箭头选择一个右侧和下侧没有数据的单元格,选中“图标输出”复选框;d,单击确定按钮,得到直方图的分析工具的扩展函数的返回按钮,为了直观起见,还可以对结果进行修饰。折线图的制作:a,搜集数据,简单整理;b,将数据录入到表格中;c,用前面的频数频率表或者直方图的方法获取相应的图表;选中原有的所有数据,调用图表向导,完成四个步骤的设置,最终的到折线图。散点图的制作与折线图的制作大同小异,只是使用“图表向导”的时候,选择“散点图”按照四个步骤依次进行,便可得到想要的散点图。(4) 实验总结 通过此次实验我了解了使用excel表格去描述数据的图表方法。可以自己选择不同的图形去表示相应的数据。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进度。如果是手工制图的话,既浪费了时间又得到的图表不如电脑的标准。这一点是我体会到,只有运用先进的,有效地工具的辅助才能使工作变得快捷简便。 在此次的学习之中一是使我对excl制图的方法更加的熟悉掌握。二是使我明白首先,不同的表格数据应该选择不同的制图方法。依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圆饼图,条形图或k行图等。其次,便是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的统计的技巧,才能在今后的统计汇总工作打下更好的基础。 统计实验二 数值型描述度量(1) 实验目的 应用统计软件,描述统计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分布偏态以及峰度等分布特征。(2) 实验要求 1,熟练掌握excel2003中描述统计指标对应的函数,包括算数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标准差,方差,偏度,峰度等; 2,熟练掌握excel2003“描述统计”工具进行描述统计,注意其结果解释; 3,注意比较函数方法和“描述统计”工具所得结果。 (三)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到集中趋势度量,离散程度度量,形状分布,“描述统计”分析工具扩展函数。其中,集中趋势度量包括均值(算数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度量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变异系数;另外,还有我们理论统计学中很少涉及到的“描述统计”分析工具扩展函数包括内容有观测数,第k大值和第k小值,标准误差,平均数置信度,形状分布等。详细过程如下: 算数平均数的运算:算数平均数涉及到的函数为average(),能够计算所有的参数的均值。算数平均数又分为简单算数平均数,和加权算数平均数都是用同一个函数,只是输入的数值不一样。简单算数平均数因为所有的数据的权数都是一样的,因而它的结果将极大的受到极端值的影响。当异常值出现时,应避免使用简单算数平均数;还有就是加权算数平均数,因为excel没有提供专门的加权算数平均数的内置函数,可以依据数据特征,使用表格和其他函数共同处理来得到加权算数平均数的结果。 几何平均数的算法:几何平均数要用到的函数为geomean(),几何平均数一般用于度量时间变量的改变比例。运算时,只需要将要算的数依次记到函数括号内,数与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回车即可得到结果。需要强调的是函数前要加“=”,这样才会有效。 调和平均数的运算:调和平均数用到的函数为harmean(),调和平均数实际上是算术平均数的变形,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具体的说是调和平均数与倒数的算术平均数互为倒数。调和平均数总小于几何平均数,而几何平均值总小于算术平均值。运算时,只需要将要准备运算的数据计入到函数括号内,数据与数据之间要用逗号隔开,会车即可。 中位数的算法:中位数从字面上的理解就是位于中间的数,其实也差不多。详细的说,就是将数据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好,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数据的一半小于或等于中位数,另一半大于或等于中位数。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可以在数据有极端值的时候使用中位数代表集中趋势。Excel表格中用median()函数来计算中位数。算法同上述的一样,只需要将你需要运算的数据依次输入到括号内,数据与数据之间要用逗号隔开,回车即可。 众数的确定:众数就是在数据中出现平率最高的数值。和中位数一样,众数不会受极端值的影响,可以在有极端值的时候代表数据的集中趋势。函数用mode()来运算。算法与上面一样。需要注意的是,数据中有时候没有众数或者有几个众数,此时就不能使用众数来代表集中趋势了。离散程度度量:极差的算法:极差也叫全距,是最简单的离散程度度量形式,它等于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但极差不能精确的表示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数据分布,当有极端值的时候,不能使用极差。表格中使用的是max()和min()函数组合来计算极差,因为max()函数能够计算出数据中的最大值,min()函数能够计算出数据中的最小值。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就是极差。方差的算法:极差不能表示数据如何分布及分布的趋向。方差是真正考虑到所有数据值在平均值(集中趋势)周围分布的离散程度的方式。方差依据处理数据对象的不同,分为总体方差、样本方差。在方差的计算方法上,如果作为除数的数据个数的反应量为“数据个数”,则所计算的量为总体方差,如果作为除数的数据个数的反应量为“数据个数-1”,则所计算的量为样本方差。计算总体的方差用的函数为VARP(),估算样本的方差是用的是VAR()函数,运算方式同上面一样。标准差的算法:标准差只是方差平方根,所以标准差也要根据所计算对象的不同分为总体标准差和估算样本标准差,计算总体的标准差用到的函数为STDEVP(),二估算样本用到的函数为STDEV(),具体的算法同上面一样。变异系数的算法:变异系数也称离散系数或者标准差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均值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一般以百分比形式比形式表现。变异系数主要用于对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变异系数大的说明该组数据离散程度相对较大,变异系数小的说明该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相对较小。形状分布:描述形状分布的统计学术语有偏度系数以及峰度系数,偏度系数反应以平均值为中心的分布的不对称度,正不对称度表示不对称的边的分布更趋向正值,负不对称度表示不对称边的分布更趋向负值。使用的函数为SKEW(),峰度系数反应与正态分布相比时某一部分的尖锐程度或平坦程度,正峰值表示相对尖锐的分布,负峰值表示相对平坦的分布。使用的函数为KURT(),具体使用同上面一样。(四)实验总结:在上一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用图形来显示数据的分布。在这一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数值去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和形状分布。通过图像我们是直观的看见了数据的分布情况,而通过计算的数值我们可以更加精准的对数据进行分析。让我体会到,不仅仅是在实验中应该如此,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仍应该如此。先去大体了解事情的总体发展状况,再去深入分析,由此才能做到对事物最全面精准的了解。此次试验,我们学习了数值型描述度量。通过集中趋势,分散程度和形状分布去整体全面的描述一个数据的走向和整体发展状况。通过集中趋势度量,我们知道了大部分数据所围绕的中心值的明显趋势。通过离散程度则表现了数据围绕集中趋势变化趋势。形状分布则反映了数据分布的形状特点。由此,我们就全面的由数值去描述了一个数据的图形样式。 统计实验三 相关与回归分析一,实验的目的(1) 掌握Excel2003利用函数Correl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2) 掌握Excel2003利用分析工具扩展函数“相关系数”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3) 掌握Excel2003应用函数组合进行回归分析的方法和步骤;掌握Excel2003应用分析工具扩展函数“回归”进行回归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二,实验要求1,熟悉excel2003利用函数correl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2,掌握excel2003利用分析工具扩展函数的方法;3,掌握excel2003中函数组合进行回归分析的方法步骤;三,实验内容 相关分析是分析两个数值型变量联系的方法之一,它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测定两个数值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强度。相关分析有两种计算系数的方法:1、使用Correl2、实用“相关系数”分析工具扩展函数。一、相关分析(一) Correl函数 用途:返回单元格区域array1和array3之间的相关关系。语法:Correl(array1,array2)参数:array1,array2分别代表了两个数值型的的变量。分析身高和体重的相关关系:1) 激活A13单元格,输入“相关系数”;2) 激活B13单元格,输入公式“=CORREL(B2:B11,C2:C11)”;3) 回车返回相关系数结果为0.8960278(二)“相关系数”分析工具扩展函数1)使用“工具数据分析”菜单,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从分析工具下拉框中选择“描述统计”, 点击数据分析对话框的确定按钮进入“描述统计”对话框2)输入区域点击右侧箭头选择A1至C11单元格,分组方式选择“列”单选框,并选中“标志位于第一列”复选框,输出选项选择输出区域,点击右侧箭头,选择一个下侧没有数据的空白单元格3)点击对话框确定按钮返回结果。“相关系数”分析工具扩展函数返回的结果是一个表单矩阵。二、回归分析(一)回归分析的函数组合方法1.线性回归模型一元:原始数据:线性回归模型Y=a+Bx1返回结果: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返回结果:1.指数回归模型原始数据:指数回归模型返回结果:(二)“回归”分析工具扩展函数原始数据:使用“工具数据分析”菜单,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从分析工具下拉框中选择“回归”分析工具,点击确定按钮进入“回归”对话框。点击Y值输入区域右侧箭头,选择B1至B10单元格,点击X值输入区域右侧箭头,选择C1至C10单元格,选中“标志”复选框,选中置信度复选框,输入99%。点击“回归”对话框的确定按钮,返回结果:(四)实验总结相关和回归分析是两个数值型变量联系的方法之一。相关分析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测定两个数值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强度。回顾分析则可用来分析单个因变量是如何受一个或几个自变量的影响的。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可体现出两组数据的相关性和所受的影响。对两组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的时候能够分析得出他们关联程度和受影响程度。具有极高的实用性。相关和回归分析是两个数值型变量联系的方法之一。两者一个用于计算相关系数测定两个数值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强度。一个用来分析单个因变量是如何受一个或几个自变量的影响。而通过对两组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更能找出实际生活中二者的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统计实验四 时间序列分析一,实验目的应用统计软件,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作出预测。二,实验要求1,熟练掌握时间序列指标分析法的实验方法和步骤;2,掌握时间序列长期趋势测度的实验方法和步骤;3,掌握测定季节变动的实验方法和步骤;4,掌握利用时间序列进行趋势预测的方法;三,实验内容就我们从统计学中所知道的,时间序列分析可以用指标分析法,也可以用因素分析法。时间序列指标分析法,常用到的指标有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增减速度,平均增减速度。本次实验着重介绍了怎样测定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以及测定发展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测定增长量 测定逐期增长量:增长量又分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之差,说明本期较上一期增长的绝对数量。使用excel表格可以方便的计算的到,将数据输入到任意一列表格中,选中另外一个单元格,在该单元格中输入公式。比如说,数据输入到的表格是B2到B6,这时你只需要在空单元格中输入公式“=B3-B2”回车即可。后面的数据使用拖拉权柄,相应的都会出来。测定累计增长量: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的基期水平之差,说明报告期与某一固定时期相比增长的绝对量,具体以上面的假设为基础来说明,在另一个空的单元格内内输入公式“=B3-$B$2”,回车即可得到,然后使用拖拉权柄,依次得到下面的数据,这样就不会重复的输入公式,节约了很多时间。测定平均增长量平均增长量是观察观察期各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用于描述现象在观察期内平均每期的增长的数量。它可以采用水平法和累计法来获得。水平法,水平法是直接用各期逐期增长量计算序时平均数。在空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VERAGE(B2:B6)”回车即可。累计法,累积法是用最后一期的累计增长量数值上正好等于各期逐期增长量之和,所以累计法计算的结果和水平法计算的结果一致。测定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之比,说明现象逐期相对发展变化的程度。使用excel表格的计算方法是:首先将要计算的数据依次输入到A1到A5,然后激活B2单元格,在单元格内输入公式“=a2/a1”,回车返回第二个数字相对于第一个数字的环比发展速度;其次,再激活B2单元格,将鼠标放置到B2单元格的右下角,使其变成黑色的十字架(拖拉权柄),点击鼠标左键,向下拖动拖拉权柄至B5,就能获得该现象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如果要将它表示成百分数的形式,就是用“格式-单元格”菜单,打开单元格费事对话框,从数值卡片的分类下拉框中选中“百分比”,并在右侧的“小数位数”框中输入2.单击确定按钮,将环比发展速度结果显示为百分数形式。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说明现象在整个观察期内总的相对发展变化的程度。用excel表格方法是:就上面的数据,激活C3单元格,输入公式“=A2/$A$1”,回车返回定基发展速度;其次,再次激活C3单元格,将鼠标放置到C3单元格的右下角,使其变成黑色的十字架(拖拉权柄),点击鼠标左键,向下拖拉到C5单元格,就能一次获得各个数据相对于第一个数据的定基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是各个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用于描述现象在整个观察期内平均发展变化程度。用excel表格的方法是利用环比发展速度来求得,也就是水平法。比如可以在D5单元格输入公式“=geomean(B2;B5)”,回车即可得到平均发展速度,并调整其格式为百分比形式。长期趋势的测定时间序列分析有一个基本的假设,那就是过去和现在活动的因素将继续以几乎相同的方式影响将来。因此时间序列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识别和区分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因素有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本次实验主要介绍的是长期趋势的度量办法。移动平均法长期趋势是指客观现象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趋势性。移动平均法是最常用的修匀时间序列发现长期趋势的方法之一。它是从数列顶端向下,选择N个时间点进行一次平均,然后选择的范围向下移动一个时间点,在进行N个时间点的一次平均,一次类推,我们称之为N项移动平均。指数平滑法指数平滑法是包含一系列的指数权重的移动平均,最近的一个值的权重最高,之前的权重教之略小,依次递减,第一个值得权重最小。整个平滑序列中,每个指数平滑值都是在所有过去值的基础上得出的。Excel表格提供了“指数平滑”分析工具扩展函数来完成指数平滑工作。依然用A1到A5的数据,首先,使用“工具-数据分析”菜单,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选择“指数平滑”分析工具,点击确定按钮可以打开“指数平滑”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点击输入区域右侧的箭头,选择A1到A5单元格。“指数平滑”分析工具在数据输入区域类似于“移动平均”分析工具,只能输入一列(或一行)数据所在的单元格,否则点击确定按钮以后会提示出错信息。阻尼系数框中要输入相应的数值。输入区域数据包含了标志的,要选中“标志”复选框。输出区域只让选择输出区域形式,这一点也类似于“移动平均”分析工具。然后选中“图表输出”复选框,在返回结果中会绘制一幅对比图,将原时间序列同指数平滑结果进行比较。在选中“标准误差”复选框,在返回结果的指数平滑值右侧对应单元格,返回其标准误差。最后点击“指数平滑”对话框的确定按钮,返回指数平滑结果分析结果。最小二乘法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分析,可以利用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的回归分析的方法来实现。具体操作回归分析中作介绍。四,实验总结通过此次实验可以看到,如果没有excel表格的帮助,光凭人工的话,是很繁重的工作,而且精确度也值得验证。而用excel表格来计算也不会存在计算错误的可能,通过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可以看到自己想要的数据分析。统计实验五实验数据的搜集与整理(一) 实验的目的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足浴技师劳动合同范本与培训体系
- 2025版养老护理服务定向采购合同下载
- 2025年度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户外广告设备安装与广告发布合同
- 2025年核设施运输安全操作规范合同
- 2025年智能音响独家代理销售合同范本
- 2025版水车租赁业务合作协议书
- 2025版挖掘机租赁与维修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版事业单位场地租赁合同书
- 2025版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维护服务委托协议书
- 廉洁培训ppt课件-廉洁培训课件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方案
- GB/T 4802.1-2008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
- GB/T 35568-2017中国荷斯坦牛体型鉴定技术规程
- GB/T 28707-2012碟簧支吊架
- GB/T 2791-1995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
- GB/T 25702-2010复摆颚式破碎机颚板磨耗
- 超分子化学简介课件
-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基本方程课件
- 粮油产品购销合同
- YYT 0681.2-2010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2部分:软性屏障材料的密封强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