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发电厂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doc_第1页
水力发电厂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doc_第2页
水力发电厂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doc_第3页
水力发电厂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doc_第4页
水力发电厂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xxxx水利枢纽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B/xx201-00.11-2009 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目 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 引用标准3设备范围及设备技术规范3.1 发电机组概述3.2机组电气一次部设备参数:4检修周期及项目4.1检修项目4.1.1 大修项目:4.2.2 小修项目;5 检修准备工作;5.1检修前的准备;5.2 检修安全措施;6 定子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6.1定子检修部分6.1.1 定子概述:6.1.2 定子线棒特殊检修项目6.1.3 定子线棒更换原则6.1.4 更换定子线棒工艺流程6.1.5 定子线棒安装工艺流程6.1.6 定子线棒接头分开工艺流程:6.1.7 定子三相引出线及中性点引出线的拆除及恢复6.2转子部分检修6.2.1转子参数6.2.2 转子结构6.2.3 转子磁极吊出原则:6.2.4 转子磁极绕组拆开工艺流程6.3 发电机的干燥6.3.1 发电机的干燥原则:6.3.2 发电机的干燥标准:6.3.3 发电机的干燥方法:6.3.4 发电机干燥时的温度限额:6.3.5 定子短路干燥法:6.4 转子干燥法:6.4.1 铜损干燥法:6.4.2 单个磁极的烘房干燥7. 小修与维护7.1 小修7.2 维护附录1:发电机电气预防性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附录2:水轮发电机大修总结报告内容(参考使用)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规程根据水轮发电机检修导则DL/G 571-1995要求,结合本厂具体情况编写。1.2本规程适用于xxxx水力发电厂(1#6#)水轮发电机组电气部分的标准项目的检修1.3xxxx水力发电厂检修人员应掌握本规程,运行人员及技术管理人员应了解本规程。2 引用标准2.1 DL/G 571-1995 水轮发电机检修导则2.2 SD230-1987水利电力部颁发的发电厂检修规程2.3SFWG2980/7650发电机安装说明书(四川东方电机厂)2.4SFWG310040/3300发电机安装说明书(四川东风电机厂)2.5SFW120032/2600发电机安装说明书(四川东风电机厂)2.6 发电机出厂资料3设备范围及设备技术规范3.1 发电机组概述xx电厂河床发电机组系四川东方电机厂生产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共装机4台,总容量为116MW,型号:SFWG2980/7650,该机组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连接接地方式,励磁方式为静止可控硅自并励磁方式。北干发电机组系东风电机厂生产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共装机1台,总容量为3.1MW,型号:SFWG310040/3300,该机组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方式,励磁方式为静止可控硅自并励磁方式。南干发电机组系东风电机厂生产的轴伸式水轮发电机组,共装机1台,总容量为1.2MW,型号:SFW120032/2600,该机组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方式,励磁方式为静止可控硅自并励磁方式。3.2机组电气一次部设备参数:表3-1:xxxx电厂发电机设备参数(电气一次部分)发电机名称1G-4G5G6G发电机型号SFWG29-80/7650SFWG3100-40/3300SFW1200-32/2600额定容量32.22MW3.445MW1.333MW额定功率29MW3.1MW1.2MW额定电流1772A315.7A122.2A额定电压10.5kV6.3kV6.3kV额定频率50Hz50Hz50Hz绝缘等级FFF功率因数0.90.90.9接线方式YYY励磁电流870A320A210A励磁电压390V125V135V励磁方式静止可控硅自并励静止可控硅自并励静止可控硅自并励无功功率15MVar1.6MVar0.65MVar转速75转分150转/分187.5转/分飞逸转速230转/分404转/分390转/分同步电抗Xd1.11.0881.2554瞬变电抗Xd0.350.3520.3798短路比1.01.0561.0冷却方式密闭自循环强迫风冷常压密闭循环自冷却管道式通风冷却表3-2 14号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柜技术参数:名称参数名称参数型号FDG额定容量30Kva(短时)额定电压10.5/0.23kV额定频率50H型式干式 H级绝缘水平AC34Kv BIL95kV二次电阻053柜重500生产期2004.1湖北绍新特种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制造4检修周期及项目检 修 类 型检 修 周 期检 修 工 期大 修68年90天小 修1年25天巡 回 检 查1周1天4.1检修项目4.1.1 大修项目:4.1.1.1配合机械拆装和电气试验进行的各个电气联接部分的拆除工作;1)拆除发电机主引出线、中性点的三相母线接头;2)拆除转子滑环引线及碳刷;3)拆除灭磁开关的电缆引出线;4)拆除PT、封闭母线的联接线;4.1.1.2 定子的检查与清扫1)检查定子铁芯通风沟有无异物、铁芯有无过热痕迹;2)检查线棒是否松动,有无机械损伤和裂纹;3)检修线棒有无电晕形成的白色粉末;4)检查线棒接线、极间联接线和引线接头有无过热现象,一般通过外观检查有无变色、焦脆、开裂及接头焊锡外流现象,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经试验鉴定后,才进行处理;5)检查定子铁芯、齿压板、齿压条有无松动移位,定子合缝是否紧密;6)检查绑带及垫块是否松动,线棒和支持环之间是否存在间隙引起的磨损现象;7)检查引线固定夹应紧固无松动;8)检查槽契应无松动,垫条无脱落现象;9)用白布清洁线棒和引线,清扫上、下风洞或用压缩空气吹扫;10)必要时进行喷漆,并恢复线棒编号;4.1.1.3 转子的检查1)检查磁极引线、接头应无过热现象,固定夹应安装坚固无松动;2)检查磁极接头应坚固无松动,止动片应锁紧螺帽,联接母排坚固无变形;3)检查阻尼条、阻尼块应无松动、断裂及变形现象;止动片应锁紧螺帽无松动;4)用白布清扫磁极线圈,或用压缩空气吹扫;5)必要时喷漆,恢复磁极编号;4.1.1.4 滑环,碳刷及励磁引线;1)用吸尘器清扫滑环,碳刷装置,用白布,酒精清洁刷握及碳刷,作到清洁无脏物;2)检查滑环表面应光洁无麻点和凹痕,当沟痕深度大于0.5mm时,应进行研磨;3)检查和调整刷握边缘和滑环之间的距离,一般应为45mm;4)检查滑环各电气连接部分的螺丝应紧固无松动;5)用1000V兆欧表测量滑环对固定螺栓的绝缘以及刷架对地的装置,在室温时阻值应大于0.5M;6)碳刷应改用同一型号,且应完整无缺损。发现碳刷铜辫有四分之一断股时应更换;7)应保证碳刷在刷握里面串动自如,碳刷和刷握之间的间隙为0.10.2mm;8)碳刷和铜辫的联接无松脱,刷握固定螺栓,刷架间联接螺栓紧固可靠;9)励磁电缆绝缘层完好,绝缘大于0.5M(1000V表);10)用白布,酒精清扫励磁电缆表面脏物,检查电缆各部分固定可靠无松动;4.1.1.5 发电机出口封闭母线、PT、CT、励磁变的清扫检查;1)全面清扫母线,支撑瓷瓶及设备外部的灰尘,做到清洁光亮无油污、脏污;2)检查支撑瓷瓶完好应无裂纹;3)检查母线全部电气连接接头,接触应可靠无过热,变色痕迹。发现过热现象时,应拆开接头查明原因后再重新联接,最后紧固全部固定螺杆;(母线接触面均应涂抹少量中性凡士林油或导电膏);4)检查清扫PT、CT及励磁变,各电气连接点应接触可靠无松动,PT、CT外部瓷质表面无裂纹,CT在母线上安装紧固无松动;4.1.1.6 发电机组大修时,依据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须进行的预防性试验项目;1)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2)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3)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及测量泄漏电流;4)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大修前,更换绕组后);5)转子绕组绝缘电阻;6)转子绕组的直流电阻;7)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8)转子绕组的交流阻抗试验;10)测量轴电压;4.2.2 小修项目;4.2.2.1配合机械拆装及电气试验进行的各电气联接部分的拆装;4.2.2.2定子风洞的清扫检查;4.2.2.3转子滑环碳刷的清扫检查;4.2.2.4发电机出口封闭母线,PT、CT的清扫检查;4.2.2.5定子、转子的绝缘电阻测量及定子的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测量试验等。5 检修准备工作;5.1检修前的准备;5.1.1 根据年度检修计划、设备缺陷、运行情况、历次大修总结及小修总结,深入现场了解设备状况,作好必要的设计,试验和鉴定工作,落实检修项目;5.1.2 组织人员制定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5.1.3 准备大修工作中所需的各种材料、工具以及备品备件等;5.1.4 组织人员讨论大修计划、项目、进度、技术方案及质量要求;确定各项工作的负责人;5.1.5 大修前一个月左右,检修工作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检查和落实检修项目、主要材料和备品备件、人力的准备工作和安排有关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开工前应全面复查,确保大修按期开工;5.2 检修安全措施;5.2.1 进入发电机风洞工作,应设专人登记,无关人员不得入内;5.2.2 在发电机内使用电焊、火焊、电炉、喷灯等明火设备时,严禁存放易燃物品,同时作好防火措施,准备足够的四氯化碳灭火器、石棉布等灭火器材;5.2.3 发电机内(灯泡头)应改用36V以下的电压行灯作照明,定子风洞内应使用24V以下行灯;5.2.4 在发电机内从事电气试验时,应撤出其他专业人员;掉入线棒或铁芯缝隙中的任何异物,必须找出,以免造成隐患;5.2.5 发电机内工作完毕,应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检查,做到无灰尘、无油垢、无遗留物等。6 定子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6.1定子检修部分6.1.1 定子概述:6.1.1.1 河床1#4#机组定子参数:型 号SFW2980/7650额定转数75r/min额定容量32.22MVA飞逸转数230r/min额定出力29.0MW通风沟数23额定电压10.5KV支路数1额定电流1772A绝缘等级F功率因数0.90每相绕组直流电阻?/频 率50Hz纵轴瞬变电抗Xd1.1气 隙9mm纵轴瞬变电抗Xd0.35定子铁芯长度1250mm纵轴超瞬变电抗Xd0.27定子槽数420发电机组效率9772额定(最大)励磁电流870A/1085A短路比Fko1空载励磁电流445A6.1.1.2 北干机组定子参数:型 号SFW310040/3300定子总重20000kg额定容量3444kVA纵轴同步电抗Xd=1.088额定出力3100kW纵轴瞬变电抗Xd=0.3525额定电压6300V纵轴超瞬变电抗Xd=0.2573额定电流315.65A发电机组效率958功率因数0.90(滞后)横轴同步电抗Xq =0.6992频 率50Hz横轴超瞬变电抗Xq =0.2780额定转数150r/min负序电抗(短路时)X2 =0.2674飞逸转数404r/min发电机组效率9772相数3定子铁芯长度3500mm定子绕组接法定子铁芯高度2000mm绝缘等级F电流密度3.04(3.34)A/mm2空气隙5mm允许温度铁芯115出线头数6定子11575时电阻0.128励磁数据静止可控硅励磁损耗Qcu=38.13kW(46.14kW)励磁电压/电流125V/320AQfe=20.21kW20.21kW)UfN=125V(135V)IfN=320A(340A)Ifk=165A(182A)Uf0=48V(48V)Uf0=175V(175V)Qf=32.3kW(36.3kW)QR=33.47kW(33.47kW)Q=134.24k(148.2kW) 注:括号内数据位超发10%时的参数。6.1.1.3 南干机组定子参数:型 号SFW120032/2600定子总重9000kg额定容量1333kVA纵轴同步电抗Xd=1.2554额定出力1200kW纵轴瞬变电抗Xd=0.3797额定电压6300V纵轴超瞬变电抗Xd=0.2701额定电流122.2A发电机组效率935功率因数0.90(滞后)横轴同步电抗Xq =0.8201频 率50Hz横轴超瞬变电抗Xq =0.2871额定转数187.5r/min负序电抗(短路时)X2 =0.2785飞逸转数390r/min发电机组效率9772相数3定子尺寸(长*宽*高)mm971*3850*3560定子绕组接法短路比fk0=1.0绝缘等级F电流密度5.02A/mm2空气隙4mm允许温度铁芯120出线头数6定子12075时电阻0.744励磁数据静止可控硅励磁损耗Qcu=33.31kWUfN=135VIfN=210AIfk=100AUf0=45VUf0=100VQfe=7.721kWQf=24.09kWQR=12.23kWQ=80.41kW6.1.1.4 定子线圈联接图(河床14机组) (南北干机组)6.1.1.5 河床1#4#机组定子绕组及铁芯结构1)定子铁芯采用0.5mm厚的优质低损耗硅钢片迭压而成,铁芯全厂1250mm,全圆由35片硅钢片迭成,内径7190mm,外径7650mm,定子铁芯采用双鸽尾结构的固定方式,在定子拉紧螺杆的上游侧增设碟形弹簧。定子铁芯采用绝缘穿心螺杆把合方式,为提高冷却效率,铁芯中留有23个的通风沟,2)为了测量发电机组定子线圈及铁芯温度,在定子线圈层间及槽底埋设电阻测温电阻18个,在发电机正、反向推力轴承,径向轴承及空气冷却器处均设有测温电阻,当运行温度超过允许值时可自动报警。3)定子绕组采用一路星形波绕组的结构。定子线棒为单匝杆式,并采用小于360。的换位方式。定子绕组中性点在灯泡内并头连接并经消弧线圈接地,三根主引出线由进人竖井引出后进入主场房与10KV开关柜相连。6.1.1.6 北干机组定子绕组及铁芯结构定子机座为整圆焊接结构,外径3450mm,高1785mm,为保证机座与水轮机座环,以及锥体把合面密封的可靠性,在每个密封面均设有两道橡胶圆条密封。铁芯用0.5mm厚的优质低损耗电工硅钢片叠压而成,长680mm,全圆由12片叠成,内径2960mm,外径3300mm,铁芯与机座采用铁壁式结构,铁芯中的部分损耗可通过机座直接传导给河水进行热交换。定子绕组为三路星形联接的双层迭绕组,采用了模压F级绝缘结构,设有三根主引出线和三根中性引出线。6.1.1.7 南干机组定子绕组及铁芯结构定子主要由机座、铁芯、线圈、测温装置等部件组成,绝缘等级为F级。定子线圈嵌放于铁芯周向的槽内,并在端部接成三相对称绕组,主、付引出线(共6根)分别引至固定于机座两端的接线盒上。为测量并监控线圈工作温度,电机定子每相分别埋设有四只铂热电阻测温元件,其引线引至机座壁的测温接线盒上。机座采用钢板焊接结构并经机械加工而成。铁芯用优质冷轧硅钢片冲制的扇形片叠压,并固定与机座内,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径向通风沟,装配完成后尚需进行铁损试验考核。定子线圈为双层叠绕组,线圈经过匝间绝缘处理,其对地绝缘采用F级云母带连续包绕后热压固化成形,绝缘表面采用包带式防晕结构并经过多次耐压考核,具有较高的介电强度及防晕性能。6.1.2 定子线棒特殊检修项目6.1.2.1 更换定子线棒;6.1.2.2 处理端部垫木及重扎绑带;6.1.2.3 线棒防晕处理;6.1.2.4 吊出转子检查和处理槽楔、检查铁芯通风沟、清扫通风沟;6.1.2.5 定子绕组接头处理;6.1.2.6 绕组喷漆;6.1.3 定子线棒更换原则6.1.3.1 线棒在运行中击穿,其部位距槽内或距槽口很近,无法修补者;6.1.3.2 绝缘损坏,经电气试验不合格者;6.1.3.3 绝缘有明显损伤,电腐蚀严重,大修有条件更换的;6.1.3.4 线棒端部受机械损伤,无法修补的;6.1.4 更换定子线棒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吊定子敲掉接头绝缘盒铲除接头绝缘焊开接头退槽楔割绑线拔线棒检查清扫定子槽嵌线及扎绑线打槽楔焊接接头浇注接头绝缘盒清扫喷漆6.1.5 定子线棒安装工艺流程6.1.5.1 安装下层线棒安装槽底垫条安装测温电阻嵌下层线棒扎绑带交流耐压试验并测量表面槽电位(线棒表面槽电位不得大于10伏)6.1.5.2 安装上层线棒:与下层线棒安装工艺流程相同6.1.5.3 打槽楔选择好的槽楔(干燥除潮气)选择本槽适度松紧的槽楔垫半导体垫条按顺序打槽楔扎下端槽楔绑带(用浸渍环氧树脂的玻璃丝带将下端槽楔和线棒绑紧)6.1.6 定子线棒接头分开工艺流程:6.1.6.1 做线棒绝缘保护石棉窝:用石棉布及石棉泥将检修线棒及非检修线棒进行隔离,防止工作中烧损非检修线棒绝缘;6.1.6.2 焊开线棒接头1)把连接于焊接变压器电源的二块炭精棒搁在紫铜砣上;2)合上焊接变压器电源开关,加热并头套,并施加松香粉及焊锡条;3)当并头套内开始熔化时,退出铜楔子;4)断开电源,撤除炭精棒,迅速退出铜套,用木榔头敲松线头股线,并用干净布抹干净;4)拆除线棒绝缘保护石棉布;6.1.6.3 焊开极间连接线及引出线: 1)焊开极间连接线时,须将碳精棒分别搁在二个接头上加热,待焊锡熔化后,将并头套往下移动,取出极间连接线,并将线头擦拭干净;2)引出线接头的加热,时间要长一点,焊锡熔化前,必须将固定线夹松动,才能离开线棒接头;6.1.6.4 焊开下端接头a用端焊法加热并头套,待焊锡熔化时,用方头冲子退出并头套;b退并头套时,必须用托板托住,以防并头套跌落和焊锡飞溅伤人;c用干净布擦掉线头氧化物及焊锡疙瘩;6.1.7 定子三相引出线及中性点引出线的拆除及恢复6.1.7.1引出线的拆除1).将引出线的外部包缠的环氧粉云母绝缘带铲除,铲除过程中注意不要损坏线棒本体的主绝缘层,同时不得损伤铜母线;2)用酒精、白布清除引出线的绝缘层脏污及母线灰尘,并将三相母线连接母排拆除,拆除前必须将连接母线做好标识,以免恢复接线时弄错安装位置,引起母线连接时发生变形;6.1.7.2引出线的恢复接线1)首先将引出线母排、三相连接母排及线棒的外部绝缘层清洁干净,并在母线连接的接触表面涂抹一层导电膏,以增强导电性能;2)根据连接母线上所做标识,依原先位置将母排之间连接固定好,坚固过程中注意不得用力过大,以免发生线棒及母线变形;3)缠包引出线的外部新绝缘时,先在母排上涂一层发电机定子涂刷胶,然后缠包环氧粉云母带,且每包一层环氧粉云母带绝缘,便涂刷一次发电机定子涂刷胶, 环氧粉云母带绝缘采用半缠包形式,方向应一致,引出线绝缘层总共须包缠不少于20层的环氧粉云母带;4)缠包过程中,注意母排连接螺栓处必须包缠紧凑,不得出现内部空隙,以免运行中出现内部放电现象,损伤母线绝缘层,影响绝缘层的寿命,包缠过程中,应注意环氧粉云母带连接紧凑,不松动,发电机定子涂刷胶应浸渍均匀;5)引出线的绝缘最后一层包缠玻璃丝带,并涂刷发电机定子涂刷胶,以免玻璃丝带发生松动、掉落现象;6.2转子部分检修6.2.1转子参数6.2.1.1河床电站1#4#发电机组转子参数:转子电压390V最大容量转子绕组温升58.6K转子电流870 A额定容量转子绕组温升65.4K空载励磁电流445A转子极身磁密(Bm)1.3518T磁极个数80转动惯量GD24100t-m2转子线圈直流电阻(75)0.3712转子启吊总重105t绝缘等级F接线方式串联6.2.1.2北干电站5#发电机组转子参数:额定转子电压125V转子绕组允许温度125额定转子电流320A转子电流密度2.77(2.93)A/mm2空载励磁电流175A磁极个数40转子线圈直流电阻(75)0.336转子启吊总重15000kg绝缘等级F外径2950mm接线方式串联冲片1.5/Q2356.2.1.3南干电站6#发电机组转子参数:额定转子电压135V转子绕组允许温度130额定转子电流210A转子电流密度3.386A/mm2空载励磁电流100A磁极个数32转子线圈直流电阻(75)0.538转子启吊总重14000kg绝缘等级F外径2302mm接线方式串联冲片1.5/Q2356.2.2 转子结构 6.2.2.1 河床1#4#发电机组转子结构 1)发电机转子由转子支架、磁极、滑环等部分组成;2)转子支架为圆盘式钢板焊接结构。支架近半斜向设置,以利径向通风。支架中心体直接与水轮机主轴法兰相接。利用销套传递扭矩。转子支架上游侧设有可拆的多块制动环。磁极铁芯采用1.0mm厚的薄钢板冲片迭压而成,磁极线圈为带散热匝的异形钢带扁绕而成,为F及绝缘。磁极上设有纵、横阻尼绕组,磁极采用螺栓把合的方式固定在转子支架上。发电机转子由80个磁极组成、串联经引线至滑环。4) 集电环和碳刷设在发电机上游挡风板外侧的小轴上,有足够的距离和屏障、便于维护,其绝缘为F级。滑环采用不锈钢制作,表面抛光,其最大摆度(双幅)应小于0.2mm;碳刷共24只(美国摩根碳刷);5)为防止轴电流烧坏轴承,受油器端伸长轴对地是绝缘的。并在滑环与齿盘之间装设轴电流保护互感器。6.2.2.1 北干电站5#发电机组转子结构1)转子支架采用圆盘式钢板焊接结构,支架直接与水轮机主轴相联利用4-80圆柱销传递扭矩。磁轭环材料为ZG20SiMn。磁极铁芯由1.5mm厚的Q235钢板冲制迭成,每极用6-M30螺栓固定于磁轭环上。磁极线圈用TMR扁铜线绕制,采用F级绝缘,磁极上设有纵、横阻尼绕组。6.2.2.2 南干电站6#发电机组转子结构转子主要由转轴、转子支架、磁极铁芯、磁极线圈、风扇等零部件组成,并在厂内经耐压试验,动平衡试验及超速试验邓多次试验考核合格。转轴采用45号钢锻造后经切削而成,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转子支架采用ZG270-500铸钢件经精加工后热套于主轴上。磁极铁芯用1.5mm厚的冲片(Q235)叠压而成,并用4根磁极铆钉轴向锁紧,完全能承受飞逸转速时的离心力作用,此外铁芯极靴部位还装有阻尼绕组。磁极铁芯由扁铜线绕制并经匝间绝缘处理后固化为一体,即使在飞逸转速时线圈仍具有足够的绝缘介电强度和机械强度。磁轭两端面各装有弧板式风扇,用于冷却电机。6.2.3 转子磁极拆出条件6.2.3.1 磁极绕组发生匝间短路或接地无法恢复;6.2.3.2 更换磁极绕组软接头;6.2.3.3 磁极绕组严重烧损,需要换备品绕组;6.2.3.4 因其他检修工作需要,需要吊出磁极;6.2.4 转子磁极绕组拆开工艺流程6.2.4.1 核对检修的磁极,确定拆开的磁极接头,并做好标记;6.2.4.2 拆除相应的阻尼环;6.2.4.3 拆除绕组的接头绝缘;6.2.4.4 拆除绕组接头的连接母排;6.3 发电机的干燥6.3.1 发电机的干燥原则:6.3.1.1 新机组投入运行时;6.3.1.2 定子绕组温度在1530时,所测的每相对地及相对相之间的绝缘电阻吸收比R60s/R15s小于1.3时;6.3.1.3 定子绕组在运行温度时,绝缘电阻小于是10M(1M/KV)时;6.3.1.4 转子绕组在运行温度时,绝缘电阻小于是0.5M(1000伏M表);6.3.1.5 发电机检修后所测得的定子绕组绝缘电阻较停机时同温度下降低至1/3时;6.3.1.6 发电机定子绕组大量更换后;6.3.1.7 发电机定子绕组泄漏电流试验不合格,确认绕组表面受潮时;6.3.1.8 绕组上有明显落水的情况;6.3.1.9 定子绕组进行了清扫喷漆;6.3.2 发电机的干燥标准:6.3.2.1 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大于10M(换算成75运行温度时),并保持5h不变,其吸收比R60s/R15s达1.6以上,并保持5h以上;6.3.2.2 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大于0.5M以上时,并保持3h不变;6.3.3 发电机的干燥方法:6.3.3.1 定子的干燥方法:短路干燥法、铜损干燥法、热风干燥法(无励磁空转)、铁损干燥法、带负荷干燥;6.3.2.2 转子干燥或磁极干燥方法:铜损干燥法(当转子在定子内时,可在定子干燥过程中一起干燥)、单个磁极绕组进烘房干燥;6.3.4 发电机干燥时的温度限额:6.3.4.1 定子膛内的空气温度:80(温度计法);6.3.4.2 定子绕组表面温度:85(温度计法);6.3.4.3 定子铁芯温度:90(在最热点用温度计测量);6.3.4.4 转子绕组表面平均温度:120(用电阻法);6.3.5 定子短路干燥法: 将发电机定子引出线在发电机出口断路器进线侧母线上三相短路,使发电机正常运转,调节励磁电流,增加定子回路的短路电流,使绕组加热干燥,但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6.3.5.1 干燥前的准备:1)用截面不小于600平方毫米的二块铜母排将定子出口三相短路;2) 投入发电机的主保护纵差动保护,仅作用于发信号和跳开励磁开关;3)关闭空气冷却器的冷却水;4) 检查机组内部及空气间隙,是否具备正常运行条件;5) 用2500伏和500伏兆欧表分别测量定、转子回路的绝缘电组,并作好记录,同时利用机组测温装置测量并记录定子各点干燥前的温度;6)机座接地;6.3.5.2 干燥及温度的调节1)启动发电机至额定转速,待机组运行正常后,逐渐调节励磁电流,使三相短路电流增至额定电流的50%70%,运行温升每小时不超过10,否则降低电流;2)继续增加励磁电流,使定子绕组三相电流增至额定电流的80%左右,当定子温度稳定在7080之间时,稳定干燥电流,若温度继续上升,风温超过55时,可开冷却水进行调节;3)干燥过程中,应每小时记录温度、电流一次,每24小时停机测量定、转子的绕组绝缘一次;6.3.5.3 干燥注意事项:1)短路母排应接触良好,三相电流平衡;2)检修人员每班对机组进行二次检查,并打开风洞门,以排出潮气,在干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进行处理;3)现场应配备灭火器材,如四氯化碳灭火装置; 6.4 转子干燥法:6.4.1 铜损干燥法:6.4.1.1 干燥前的准备:1)转子检修工作全部结束,磁极已装复联接好,有关试验已作完。2)用1000伏摇表测量转子绝缘电阻并记录室温。3)用帆布将磁极封盖保温。4)选择对称位置在样极上埋设好酒精温度计。5)做好防火措施,应备有适量的灭火器具。6)电气设备及导电连接应良好可靠,带电设备外壳应接地。6.4.1.2 干燥接线:用铜芯橡皮软电缆将直流焊机的正、负极经自动空气开关和分流器分别与转子绕组的正负极铜排相连接;6.4.1.3 干燥热量的计算用公式Q=GTS 式中:Q 热能,kJ;G 轮辐质量,kg;T 最高温升, ;S 钢平均热量系数,取l.26.4.1.4 干燥电流计算用公式I=(K0Q)/(Ut10-3)式中:j 需输入电流,A;K0 热损失系数,取2 5;U 电压,V;t 预定加温时间,s;Q 干燥所需热量,kJ。6.4.1.5干燥中的测量和注意事项:1)干燥时转子引线应包括在内,即电焊机应接在转子引线上。2)操作时应先合靠转子侧开关,再起动电焊机,待运行正常后渐增加励磁,使干燥电流达转子额定电流的0.5倍。3)干燥开始以后,控制温度在8小时内不超过70温升不超过每小时10,每小时记录温度一次,每8小时摇测绝缘一次,测量前先停电焊机,再拉开关。4)干燥中磁极线圈表面最高温度不超过85,应保持在85左右,保温帆布不要经常打开。5)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每班对干燥设备进行1-2次检查,作好交接班记录6.4.2 单个磁极的烘箱干燥 6.4.2.1 应将磁极垫高0.5m以上,并在电炉丝与磁极之间用铁板遮盖,使电炉丝的热量不直接辐射磁极;6.4.2.2 应事先将测量绝缘电阻的引线引至烘房外面;6.4.2.3 烘房顶部的通气孔应打开;6.4.2.4 烘房内无其他易燃物品;7. 小修与维护7.1 小修7.1.1 小修前一天,检修班组在提交第一种工作票时,应与运行联系,尽量使要检修的机组处于备用状态8h以上。以降低机内温度,为工作人员进入机内检修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7.1.2 运行人员打开风洞门,使风洞内空气流通;7.1.3 定子线圈上、下端部清扫、检查;(填清洗剂的清洗说明)7.1.3.1 用0.6Mpa的干燥空气吹扫线圈前、后端部,并用白布擦前、后端部;7.1.3.2 检查定子线圈端部有无过热,损伤和裂纹等现象;7.1.3.3 检查定子线圈弯接部分有无绝缘损伤,电晕粉末;7.1.3.4 检查定子槽口绝缘有无磨损,以及膨胀现象;7.1.3.5 检查定子线圈端部垫块是否松动等;7.1.3.6 并头套的检查7.1.4 卷线盖板密封圈检查;7.1.5 转子检查、清扫,用0.6Mpa的干燥空气进行吹扫;7.1.6 磁极检查、清扫:7.1.6.1 检查磁极接头无过热、断裂、松动等;7.1.7 转子引线检查、清扫:7.1.7.1 用0.6Mpa的干燥空气吹扫转子引线;7.1.7.2 检查转子引线的固定情况,接头无松动现象;7.1.7.3 检查引入线有无损伤、过热及电晕现象;7.1.8 定子铁芯前、后端检查:7.1.8.1 检查定子铁芯端部有无毛刺、炭化、过热、松动、翘片等现象;7.1.8.2 检查定子铁芯端部表面绝缘是否脱落;7.1.9 集电环、刷架、碳刷的清扫、检查:7.1.9.1 用0.6Mpa的干燥空气吹扫集电环、刷架等;7.1.9.2 用干净的破布或白布将有关的绝缘元件擦拭干净;7.1.9.3 检查集电环、刷架固定是否牢固;7.1.9.4 检查碳刷磨损情况,磨损量超过1/3时需更换,更换中注意紧固、接触良好;7.1.10 发电机气隙检查:将白布带穿过气隙,前后两人各持一端绕气隙拉动一周,检查气隙内应无异物存在;7.1.11 前、后端槽楔检查(必要时):端部槽楔应无松动,若松动或敲击有空洞声音应将端部槽楔更换;7.1.12 处理运行中发现的其它缺陷。7.2 维护7.2.1 集电环及碳刷检查注意事项7.2.1.1 检查集电环转动部分与碳刷磨擦时的声音,及观看摩擦痕迹;7.2.1.2 检查碳刷在运行中是否有放电火花;7.2.1.3 集电环表面应无变色,过热现象;7.2.2 接地碳刷检查注意事项7.2.2.1 检查接地碳刷表面的磨损程度,超过12磨损量需更换;7.2.2.2 检查接地碳刷表面划痕情况,目的是监视轴转动时与碳刷的磨损情况。附录1:发电机电气预防性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序号项目周期要求说明1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a. 1年或小修时b. 大修前、后a. 绝缘电阻值自行规定,绝缘电阻若降低到历年正常值的1/3下时,应查明原因;b. 各相或各分支绝缘电阻值的差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c. 环氧粉云母绝缘吸收比不应小于1.6或极化指数不应小于2.0a. 采用2500V或5000V兆欧表,量程一般不低于10000M;b. 若吸收比结果不理想时可考虑进行极化指数测试2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a. 大修时;b. 发生出口短路时;由于引线长度不同而引起的误差后相互间差别以及与初次测量值比较,相差不得大于最小值的1%,若超出应查明原因机组冷态下测量,绕组表面温度与周围空气湿度之差不应大于33定子绕组泄漏电流和直流耐压试验a. 1年或小修b. 大修前、后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