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题目:亲子依恋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亲子依恋的概念,掌握亲子依恋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掌握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的方法。3重视亲子依恋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亲子依恋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的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体验感悟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导入:学生听成长故事,回答故事中的“他们”是谁?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父母”。科捷尔丘克在1976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母亲平均每天9小时与婴儿接触,而父亲只有3小时。可见母亲不仅与婴儿的相处时间最长,并且与婴儿的接触空间最广,这种时空关系决定了母亲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母亲的角色无数的第一次 第一次喂养孩子(给孩子喂奶、换洗尿布) 第一次抚摸孩子 第一次逗乐孩子(与孩子一起游戏,给孩子讲故事,逗孩子高兴) 第一次倾听孩子母亲是儿童心理发展需要的直接满足者,从而使得幼小的孩子更多愿意与母亲建立并保持一种情感联系。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第三章第一节婴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中的第一个内容亲子依恋。(P46) 一、什么是亲子依恋亲子依恋是指孩子在两岁前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母亲或主要抚养人的身体接触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性。依恋的对象一般为母亲。主要表现为微笑、啼哭、咿咿呀呀、依偎、追随等。二、亲子依恋的作用(P47)学生分组阅读教材中的案例,寻找案例中描述儿童的表现的关键词语,讨论这些关键词涉及个体的哪些能力。实例:孤儿院的儿童2005年9月29日,我国孤儿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调查报告显示,全国18周岁以下父母双亡及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共计57.3万人,在孤儿院中只有不足16%的孤儿有机会被爱心家庭领养。其他孤儿则由孤儿院代为照顾,教给他们一些自主生活的本事。据调查,由于长期缺乏亲人的关爱,绝大多数孤儿性格孤僻,自卑感强,特别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更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照顾。 学生总结关键词:孤僻、自卑、心理因素(性格、交往能力、心理健康)丹尼斯在伊朗孤儿院研究发现,由于孤儿院只能满足孩子们的物质需要,儿童很少得到活动的机会,结果只有42%的儿童能够在2岁时独自坐起来。到4岁时能够独立走路的也只占15%。智力测验后发现,他们的平均智商仅53分。关键词:智力实验恒河猴社会性剥夺实验美国的心理学家哈洛把生后不久的小猴单独养在良好的物质环境里,它的一切生理需要都能满足,但剥夺了它与母猴及伙伴交往的机会.一年后放到正常猴群中,结果发现这些被隔离过的猴子表现出了不正常的行为:恐惧、畏缩、无探究行为,不会与其它猴子正常交往,甚至长大后不会当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冷酷无情等等。学生总结关键词:恐惧、畏缩、无探究行为,不会与其它猴子正常交往,甚至长大后不会当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冷酷无情(情绪发展、交往能力、抚养关系)留守儿童现状(观看视频)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以及“隔代教育”、“寄养教育”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不同程度地出现问题。调查显示,不少儿童存在柔弱无助心理、自卑闭锁心理、寂寞空虚心理、逆反心理及与父母的疏离隔膜感。在行为习惯上,有些儿童沾染上不良习性,甚至违法犯罪。在教育方面,据湖北省某县调查,“留守儿童”中有46%的学生成绩较差,42%中等偏下,10%成绩较好,仅有2%成绩优秀。还有的学生无故辍学。学生总结关键词: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冷漠、恐惧、畏缩综上所述,良好亲子依恋的建立能促进儿童情绪情感、交往能力、认知能力、以及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如果在这一阶段,没有注意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频繁地更换监护人、更换保姆,都可使亲子依恋关系不能正常稳定的建立,会影响孩子的社会情感发育,使其情感冷漠,性格孤僻,对外部事物和人缺乏信任。法国心理学家瓦隆指出:“儿童对人们的依恋心是发展儿童个性极端必需的。如果儿童没有这种依恋心,就可能成为恐惧和惊慌体验的牺牲品,或者将产生精神萎缩现象,这种现象的痕迹可以保留一生,并影响到儿童的爱好和意志。”三、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的方法(一)尽可能采用母乳喂养。母乳中除了包含代乳品无法供给的养份和抗体外,还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哺乳的过程中,宝宝躺在妈妈的怀里和妈妈有皮肤对皮肤,眼对眼的接触,可以感到温馨的母爱,感受到妈妈的关心,满足了婴儿对温暖、安全、及爱的需求。而母亲也享受到为人母的满足,从而增进母子感情。(二)尽可能自己代养孩子,保持养育者和婴儿稳定的抚养关系。现在的父母工作压力大,没时间照顾子女,很多孩子都是由祖辈照料,这些孩子同样受到细心的抚育和呵护,形成了我国当前社会抚育婴儿的特殊模式。如果父母在此问题上处理不当,于是这些孩子依恋的对象往往不是父母而是他人,对自己的父母虽然不厌恶与拒绝,但是表现的比较冷淡或者回避。而且一旦对隔代人形成了亲密依恋关系,就具有了相当的稳定性,以后父母将难于取代,这种亲子之间的隔阂可能一辈子都很难消除。父母自己代养孩子,有助于使其形成安全的依恋。(三)善于辨别婴儿发出的各种“信号”, 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是保持婴儿良好情绪状态的重要条件。当宝宝发出各种“信号”时,都期待着养育者能正确理解并给予积极的回应。成人应该经常关心孩子在做什么,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例如,当孩子哭时,养育者能迅速地根据哭声做出判断,孩子是饿了?尿布湿了?还是想要与人交流?从而采取恰当的行动给予反应。如果他发出的信号总是得不到回应,婴儿就会陷入一种“无助状态”。婴儿会得到一种经验,即他们自己不能控制自身的环境,因而逐渐放弃对环境的探索,当婴儿得不到回应性环境时,他只能学会放弃,这些婴儿常常表现出冷漠、被动和退缩,反应迟钝,发育缓慢。因此,不必担心好抱成癖,想抱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把宝宝抱在怀里。(四)保持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谐。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越和谐,父母婚姻质量越高,相互支持度越高,越能以积极的心态善待孩子,其子女依恋安全感越高。破裂的家庭,即由于父亲或母亲死亡、离婚、分居,或被父母抛弃常会对子女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五)给孩子应有的父爱。许多爸爸认为养育宝宝的主要责任由妈妈承担,爸爸只起辅助作用,这种想法会让你忽略对宝宝的关爱。儿童建立依恋关系时起,就并非仅仅只对母亲,而是对双亲都会形成依恋,有的儿童甚至对父亲显示更多地接纳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反应。总之,对于父母的健康依恋将会促进儿童对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奥秘的探索和好奇。同时,早期依恋增加了儿童对其他社会关系的信任,并使儿童以后能对同伴发展起成熟的情感关系。日本品川孝子先生说:“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是孩子一生转变的关键,也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基本待人接物的依据,关心你的孩子,别忘了重视你与孩子的关系”。课堂延伸:父亲角色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虽然母亲的角色很重要,但是父亲的角色同样重要。在交往的方式上,母亲更多地通过言语交谈和身体接触,而父亲则更多地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正所谓,“母爱如水,父爱如山”。长期缺乏父爱,宝宝就可能患上“缺乏父爱综合征”,给宝贝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带来诸多的困扰,甚至影响宝贝一生的正常发展。美、英、德等国的一些研究发现,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愈小,患综合征的危险愈大,并且对男孩的影响更为严重。有统计数据表明,生长在缺乏父爱的家庭,男孩患综合征的危险是女孩的 13倍。尤其令人深省的是,那些双亲均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寻找身边的榜样心得体会
-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学业评价八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木奇镇中学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 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翻越你的浪浪山》课件
- 餐饮连锁品牌的市场竞争研究
- 2025关于租房合同协议书范本CC
- 汉字中的象形字互动课件
- 水龙吟教学课件苏轼
- 鸡舍消毒与卫生管理
- 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衔接-《意象意境》练习(含答案)
- DB1331T 063-2023雄安新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 《突破式沟通技巧》培训课件:高效沟通赋能成长
- 中学学生会检查细则说明表格
- TLYCY 3071-2024 森林草原防火无人机监测技术规范
- 《急诊科患者气道管理》课件
-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英语单词表(完整版)
- 合伙人股权激励制度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
- 《新媒体写作与传播(第2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习题答案
- 骨质疏松症完整版本
- 国企投资后评价操作实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