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江西区域物流中心探讨(doc 8页).doc_第1页
构建江西区域物流中心探讨(doc 8页).doc_第2页
构建江西区域物流中心探讨(doc 8页).doc_第3页
构建江西区域物流中心探讨(doc 8页).doc_第4页
构建江西区域物流中心探讨(doc 8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建江西区域物流中心研究 阅读次数:483 江西交通运输与物流专 刊江西省交通运输与物流协会编 2011年3月15日 【编者按】2010年协会组织实施的专题调研已发二期专刊。南昌航空大学彭本红副教授组织该校专家们调研,撰写的江西区域物流中心的构建、演进及创新发展对策研究一文,收集了大量国内外研究区域物流中心的成果,并对区域物流中心理论进行全面论述,结合这些成果和理论,对江西如何构建区域物流中心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本期刊登的是该文缩简版,将核心部分如何构建江西区域物流中心予以印发,供大家参阅。 构建江西区域物流中心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内各地兴起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热潮。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并逐渐成为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区域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日益突出。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物流产业的支撑,区域物流中心的建立有助于提供完备的一体化物流服务,大规模的提高物流服务的规模和质量,促进社会总成本的降低,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一、江西省区域物流中心评价指标选择 (一)评价指标的选择为分析江西省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情况,根据指标选取的可查性、可比性和定量性等特征,选取了与物流发展水平和实力相关8个评价指标,对江西各地区物流发展水平进行计算,指标体系由3 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包括社会经济综合状况和基础运作状况;第二层次包括 8 项具体指标;第三层次表示每项指标的具体涵义(表 1)。表1 江西各地区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反映内容江西各地区物流发展水平比较社会经济综合状况人均 GDP地区人均经济发展水平 进出口总额地区社会流通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区零售市场规模 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地区消费状况工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情况基础运作状况公路里程数地区运输状况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值地区运输发展状况国有及非国有企业数 地区企业数状况 这些数据可以从 2009 江西统计年鉴上取得,且反映了区域物流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其原始数据如表2: 其中:X1=人均 GDP(万元) X2=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X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 X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值(万元) X5=国有及非国有企业数(个) X6=公路里程数(公里) X7=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万元) X8=工业总产值(万元) 表2 江西区域物流状况的原始数据地区指标X1X2X3X4X5X6X7X8南昌市36,105339,8985,288,858657,3869419,3085,652,87313,416,142景德镇市20,64629,057992,761201,7963353,957285,1832,171,627萍乡市21,00225,1731,119,230269,0606595,410271,7203,932,604九江市14,78527,9242,019,440645,7485433,8621,912,7263,566,728新余市35,629418,115792,948280,7483313,878221,7036,395,974鹰潭市23,222219,377612,686166,8331393,515173,2321,549,806赣州市10,017127,8452,669,496508,71567525,056329,9281,960,774吉安市10,57131,6951,437,031236,36860519,234509,525731,895宜春市11,33636,1431,904,250436,02467215,391685,392617,012抚州市11,23330,3891,676,092288,75058412,11066,8061,369,051上饶市9,71856,1772,315,070356,85564417,035141,408446,694 (二)因子分析 用SPS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值、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国有及非国有企业数在第一个因子上有较大的载荷,第一个因子主要解释这几个变量,可解释为物流市场状况水平;进出口总额、人均 GDP、工业总产值等指标在第二个因子上有较大的载荷,第二个因子主要解释这几个变量,可解释为社会经济状况水平;公路里程数指标在第三个因子上有较大的载荷,反映地区物流发展潜力,可解释为物流发展潜力水平。三个主因子的值由SPSS软件自动算出,以每个特征值占两个特征值之和的比值为权重,可计算出总因子 F的值(如表3): F=0.44556F1+0.31561F2+0.17316F3表3 因子排名及综合得分地区F1F2F3F排名节点等级备注南昌市 2.308171.60858-0.237571.4949751核心节点国内区域性物流节点九江市 0.25558-0.016581.879320.4340662重要节点国内区域性物流节点赣州市 -1.093312.01927-0.146080.1248713重要节点国内地区性物流节点新余市 0.00151-0.528550.88667-0.012614重要节点国内地区性物流节点鹰潭市 0.24569-0.737390.42653-0.04945辅助节点省级物流圈重要节点上饶市 -0.35083-0.418380.99835-0.115496辅助节点省级物流圈重要节点宜春市 0.94599-1.08842-1.50359-0.182387辅助节点省级物流圈重要节点吉安市 -0.19915-0.635140.16803-0.260098辅助节点省级物流圈重要节点抚州市 -0.09233-0.45284-0.79991-0.322579辅助节点省级物流圈重要节点萍乡市 -1.358720.63086-0.61302-0.5124410辅助节点省级物流圈重要节点景德镇-0.66259-0.38141-1.05873-0.5989311辅助节点省级物流圈重要节点 由总得分值 F可以确定各地区物流发展的综合水平。物流发展水平高的有:南昌市;物流发展水平较高:九江市、赣州市、鹰潭市、新余市;物流发展水平一般:宜春市、萍乡市、上饶市、抚州市、吉安市、景德镇。 表4 物流节点的性质与功能划分物流节点 性质功能核心节点网络的重心;资源集结、交互的中心;集聚、扩散效应明显综合性物流服务重要节点网络局部区域的中心;核心节点不可或缺的“助手”综合性物流服务辅助节点网络的辅助连接点;重要节点的“助手”专业化物流服务区域物流节点可划分为物流核心节点、 重要节点和辅助节点 ,各种节点的性质和功能见上表4。图1 各地区物流发展水平图运用主因子分析法计算出江西省 11 个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得分及其排名,排名越前说明物流发展水平越高。依次为南昌市,九江市,赣州市,新余市、鹰潭市等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较高。 (三)聚类分析 按聚类分析,江西省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可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南昌,这是全省物流发展最活跃的地区,物流业吸收资金能力很强,物流市场发育很成熟。从因子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南昌物流业的发展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第二大类是九江、赣州、新余、鹰潭、上饶。总的来说,这一类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很有发展潜力,有较高的发展程度,吸收资金的能力和物流发育市场相对成熟。与前面因子分析的结果大体一致;第三大类是宜春、吉安、抚州、萍乡和景德镇。这一类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物流发展的总量和实力较弱。二、江西区域物流中心的构建 物流中心城市是少数具有物流发展优势的大城市,在区域物流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当着发展“极点”的作用,是区域物流经济发展的极核地带。对周围地区的物流发展产生强烈的物流辐射和带动效应,同时因其物流经济强烈的凝聚力,对周围地区的物流经济发展起归纳和吸收作用。能不断地从外界获得物流要素和信息,同时又向外界传递物流要素和信息,从而维持着区域及不同区域物流要素的相互联系。除具有以物流产业为核心、区域物流增长极核作用以及开放性、完整性等特性外,还具有以下特征:(1)有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并有与周围地区的产业高度相关的产业综合体;(2)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突出优势,如一项或若干项产业优势、市场优势等;(3)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根据各地区的区位、产业、地理和历史情况,结合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得出五个重要物流节点南昌、九江、赣州、鹰潭、新余。 南昌:南昌是京九铁路经过的唯一省会城市,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与信息中心,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城市,具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特殊作用。在昌九工业走廊中起着主导作用,对周边地区有很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九江:九江是京九沿线地区第三大城市,区位优越,处于京九与长江的交汇处,又是沿江开放城市、昌九工业走廊的重要城市,表现比较突出,物流发展水平在江西省居前列,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公路、铁路网四通八达,除京九铁路外,还有昌九高速和九景高速通过,它的区位优势较明显,紧靠长三角地区,是长江沿岸的城市之一,是江西省具有特色的唯一港口城市,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赣州:是“十”字型铁路主骨架,对接长珠闽的边际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具有发挥紧靠珠三角的区位优势,是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对接珠三角的“桥头堡”,是现代化物流和商贸业的重要集散地; 鹰潭:在鹰潭的发展史上,过去的几年是快速发展的几年,全市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53.9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56.62亿元,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园从无到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空前,铁路网络比较完善,目前有浙赣铁路、皖赣线铁路和鹰厦铁路均在此通过,属于国家级重点工程,吸收和辐射能力较强,也是全省主要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东连、西接、南扩、北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是一个极具实力的枢纽城市,所以比起上饶更宜发展为物流集聚中心; 新余:位于江西中西部,浙赣铁路横贯全境,赣粤、昌金和武吉(在建)三条高速公路在新余交汇。新余是江西省的钢铁基地,电力、建材也有相当基础,电子、太阳能材料逐步形成规模,有明显的交通、产业优势,大量物资在此进出,构成了物流的坚实基础,有条件建设成为省内物流网络重要节点。三、江西区域物流网络形成(一)江西空间轴带分析 (1)点轴带 在“四个点轴带”(京九铁路点轴带、浙赣铁路点轴带、皖赣铁路点轴带和鹰厦铁路点轴带)沿线上,产业集聚是最紧密,吸附和辐射能力最强的,充分发挥着经济增长带的优势作用。 京九铁路点轴带:京九线的开通使江西的运输网络、产业群带形成“”字型格局(浙赣线东西南、京九线、皖赣线、鹰厦线南北向),这不但缩短了赣中、赣南与赣北、赣东、赣西之间的距离,而且还增强了这些区域之间的物质交流、实现区域间的分工和协作奠定了基础。京九铁路南北纵贯全省,为实现以京九线为主干、浙赣沿线为两翼,开创开放格局、展开生产力布局提供了条件。同时使赣州在赣南乃至在闽、粤、湘的区域中心得到加强,为逐步缩小江西南北地区的发展差异创造了条件。 浙赣铁路点轴带: 浙赣线西接湖南省, 东至浙江省, 通往长三角地区, 按照“向东找机遇,向西抓对接”的指导思想,无疑浙赣线是一个很好的通道,省内11 地区穿越了 5 个具有实力的地区(萍乡、宜春、新余、鹰潭、上饶等),具有很高的集聚效应,萍乡的先进制造业、鹰潭的铜产业、宜春物流中心的集散等都可以通过浙赣线运输和吸纳资金,对周边其他地区能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 皖赣铁路点轴带:皖赣线北接安徽,南下经由景德镇与浙赣线相交汇,景德镇先进的陶瓷制造业可通过此线运往全国各地,与中部地区形成极强的竞争。 鹰厦铁路点轴带:鹰厦线始于鹰潭,亦衔接浙赣线,通往东南至港口城市厦门,是招商引资和贸易的主干道, 对加快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和持久的市场动力。 (2)干线通道 轴与轴之间的交通线为干线,这是轴幅系统模式的核心部分。干线一般具有较高的车船密度和大规模的客货流,运行距离较长。干线的客货源包括两部分:干线始发地和目的地的客货源,这是基本客货源,来自各物流中心的直接腹地;支线网络的客货源补给,通过轴所衔接的支线网络,吸引大量的支线客货源,这来自于支线网络所覆盖的间接腹地。目前南昌与九江、赣州、新余、鹰潭之间已有高速公路、铁路和国道相通,交通便捷。依次构建江西地区物流干线通道,形成大“十”字型。 (3)支线通道 轴与辐之间的交通线为支线,是“轴一辐”模式形成的基础。确定轴的喂给辐是构建支线通道网络的关键,本课题遵循以下两个原则来构建支线通道网络:完全覆盖原则,构建的轴一辐模式辐射所有喂给辐,主要集中在四大点轴带上;时间最短原则,以时间距离最近而非距离最近来决定喂给辐的所属问题;根据以上原则,对理想状态下的支线网络进行修正,从而构建江西地区的支线通道网络。 除轴与辐之间的支线外,环鄱阳湖经济带和昌九工业走廊也可设置为支线,因为这两个地方的经济相当活跃,属于产业密集型地区,积聚了大量的客货源,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和吸附作用,且昌九工业走廊位于京九铁路线上,对带动全省物流业发展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江西物流轴带布局根据江西经济发展的要求,综合考虑江西省内交通格局、区域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以及与周边省市的相互关系等因素,并与国家物流区域布局相衔接,构建以省会南昌市为中心的高效便捷、功能完备、货畅其流、集散有序、布局合理,融国内区域性物流中心、跨省区物流大通道、省内物流圈为一体的现代物流网络。总体布局为:发展五大物流带,构建三级节点。(1)南昌物流带。以南昌市昌北-昌南-昌西南物流基地为轴,包括南昌地区各县区并辐射周边丰城、高安、奉新、靖安、永修等部分市县,利用南昌至周边各省会城市6小时经济圈的交通优势,发挥南昌对周边地区物流集散和辐射功能。(2)赣北物流带。以九江-景德镇轴,辐射赣北地区各市县。发挥九江港口的优势,连接长三角地区,通过京九线、武九线沟通湖北、安徽以至中西部地区。(3)赣南物流带。以赣州-吉安为轴,辐射赣中南各市县,发挥京九线、赣粤高速、赣龙线的作用,成为珠三角、闽三角、港澳地区接驳内地的物流门户。(4)赣东物流带。以鹰潭-饶为轴,辐射赣东北各市县。通过浙赣线、沪瑞高速连接浙江、上海,通过鹰厦线、京福高速直达福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