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奥数知识点(自己整理综合).doc_第1页
小学四年级奥数知识点(自己整理综合).doc_第2页
小学四年级奥数知识点(自己整理综合).doc_第3页
小学四年级奥数知识点(自己整理综合).doc_第4页
小学四年级奥数知识点(自己整理综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四年级奥数知识点总复习小学四年级奥数知识点总复习1. 常用特殊数的乘积254100 12581000 6251610000 258200 12545001253375 711131001 373=1112. 加减法运算性质:同级运算时,如果交换数的位置,应注意符号搬家。加、去括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加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减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100+(21+58)=100+21+ 58100-(21+58)=100-21- 583. 乘除法运算性质乘法中性质:(1)乘法交换律 (2)乘法结合律 (3)乘法分配律 (4)乘法性质 (5)积的变化规律:一扩一缩法。除法中性质:当被除数为几个数字之和或者差时才可以用除法分配律。积的变化规律:同扩同缩法。同级运算时,如果有交换数的位置,应该注意符号搬家。加、去括号时注意以下几点:括号前面是乘号,去掉或加上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除号,去掉或加上括号要变号。100(45)=10045100(45)=100454. 最大最小1、解答最大最小的问题,可以进行枚举比较。在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将所有情况的结果列举出来,然后比较出最大值或最小值。2、运用规律。(1)两个数的和一定,则它们的差越接近,乘积越大;当它们相等(差为0)时,乘积最大。3、考虑极端情况。如“连接两点间的线段最短”、“作对称点”、“联系实际考虑问题”等。5. 比较大小估算最常用的技巧是“放大缩小”,即先对某个数或算式进行适当的“放大”或“缩小”,确定它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其他条件得出结果,调整放缩幅度的方法有两条:一是分组(分段),并尽可能使每组所对应的标准相同;另一种方法是按近似数乘除法计算法则,比要求的精确度多保留一位,进行计算。6. 平均数求平均数必须知道总数和份数,常用公式:平均数=总数份数份数=总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份数(总数=所有数之和)7. 余数问题(周期问题,个位数是几)一个带余数除法算式包含4个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相互关系还有: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或(被除数余数)除数=商。余数小于除数。周期现象:事物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某些特征有规律循环出现。周期:我们把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问题类型:找图形(图形计数),找字符,找数字(统计),年月日、星期几问题,个位数是几。关键问题:确定循环周期。闰年:一年有366天;年份能被4整除;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则年份必须能被400整除。平年:一年有365天。年份不能被4整除;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8. 奇数与偶数加法: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减法: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乘法: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奇数=偶数9. 等差数列数列是指按一定规律顺序排列成一列数。如果一个数列中从第二个数开始,相邻两个数的差都相等,我们就把这样的一列数叫做等差数列,等差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项,第一个数叫第一项,通常也叫“首项”,第二个数叫第二项,第三个数叫第三项最后一项叫做“末项”。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叫做“公差”,等差数列中项的个数叫做“项数”。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第n项=首项+(n-1)公差 an = a1+(n1)d关键问题: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确定使用的公式;10. 和倍问题己知几个数的和及这几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几个数的应用题叫和倍问题。解答和倍问题,一般是先确定较小的数为标准数(或称一倍数),再根据其他几个数与较小数的倍数关系,确定总和相当于标准数的多少倍,然后用除法求出标准数,再求出其他各数,最好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和倍公式:和(倍数1)=小数11. 差倍问题己知两个数的差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差倍问题。解答差倍问题,一般以较小数作为标准数(一倍数),再根据大小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确定差是标准数的多少倍,然后用除法先求出较小数,再求出较大数。解答这类问题,先画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差倍公式:差(倍数1)=小数12. 和差问题和差问题是根据大小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和差问题的基本公式是:(和差)2=较小数 (和差)2=较大数13. 年龄问题己知两个人或几个人的年龄,求他们年龄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或己知某些人年龄之间的数量关系,求他们的年龄等,这种题称为年龄问题。年龄问题的特点是:一般用和差或者和倍问题的方法解答。(1)两人的年龄之差是不变的,称为定差。(2)两个人的年龄同时都增加同样的数量。(3)两个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年龄增长,倍数缩小。年龄问题的解题方法是:几年后=大小年龄之差倍数差小年龄 几年前=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14. 植树问题在首尾不相接的路线上植树,段数与棵数关系可分为4类:(1)两端都种树:段数=棵数1(2)一端种一端不种:段数=棵数(3)两端都不种:段数=棵数1 (4)在首尾相接的路线上种树(如圆、正方形、闭合曲线等):段数=棵棵距段数=总长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15. 盈亏问题通常是比较法和对应法结合使用。公式是:(同盈同亏用减法,一亏一盈用加法)即:两次分配结果差两次分配数差=人数(份数)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关键问题:分析差量关系,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16. 还原问题(逆推问题)还原问题又叫逆推问题。己知一个数的结果,再经过逆运算反求原数,叫做还原问题。解决这类题要从结果出发,逐步向前一步一步推理,每一步运算都是原来运算的逆运算(即变加为减,变减为加,变乘为除,变除为乘)。解题关键:在从后往前推算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做同原来相反的运算,原来加的,运算时用减;原来减的,运算时用加;原来乘的,运算时用除;原来除的,运算时用乘。17. 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基本公式: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18. 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19. 定义新运算 基本概念:定义一种新的运算符号,这个新的运算符号包含有多种基本(混合)运算。 基本思路: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运算规则,把已知的数代入,转化为加减乘除的运算,然后按照基本运算过程、规律进行运算。 关键问题:正确理解定义的运算符号的意义。 注意事项:新的运算不一定符合运算规律,特别注意运算顺序。 每个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只能在本题中使用。 20. 加法乘法原理和几何计数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务有n类方法,在第一类方法中有m1种不同方法,在第二类方法中有m2种不同方法,在第n类方法中有mn种不同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 m2. +mn种不同的方法。关键问题:确定工作的分类方法。基本特征:每一种方法都可完成任务。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务需要分成n个步骤进行,做第1步有m1种方法,不管第1步用哪一种方法,第2步总有m2种方法不管前面n-1步用哪种方法,第n步总有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m2. mn种不同的方法。关键问题:确定工作的完成步骤。基本特征:每一步只能完成任务的一部分。数线段规律:总数1+2+3+(点数一1);数角规律=1+2+3+(射线数一1);数长方形规律:个数=长的线段数宽的线段数:数长方形规律:个数=11+22+33+行数列数。21. 逻辑推理 基本方法简介:条件分析假设法:假设可能情况中的一种成立,然后按照这个假设去判断,如果有与题设条件矛盾的情况,说明该假设情况是不成立的,那么与他的相反情况是成立的。例如,假设a是偶数成立,在判断过程中出现了矛盾,那么a一定是奇数。条件分析列表法:当题设条件比较多,需要多次假设才能完成时,就需要进行列表来辅助分析。列表法就是把题设的条件全部表示在一个长方形表格中,表格的行、列分别表示不同的对象与情况,观察表格内的题设情况,运用逻辑规律进行判断。条件分析图表法:当两个对象之间只有两种关系时,就可用连线表示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有连线则表示“是,有”等肯定的状态,没有连线则表示否定的状态。例如A和B两人之间有认识或不认识两种状态,有连线表示认识,没有表示不认识。逻辑计算:在推理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条件分析的推理之外,还要进行相应的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为推理提供一个新的判断筛选条件。简单归纳与推理:根据题目提供的特征和数据,分析其中存在的规律和方法,并从特殊情况推广到一般情况,并递推出相关的关系式,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决。1 等价条件的转换2 列表法3 对阵图:竞赛问题,涉及体育比赛常识4 假设问题假设法是解答应用题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所谓“假设法”就是依据题目中的己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设想,然后按照己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再适当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22. 方阵问题很多的人或物按一定条件排成正方形(简称方阵),再根据己知条件求总人数,这类题叫方阵问题。在解决方阵问题时,要搞清方阵中一些量(如层数,最外层人数,最里层人数,总人数)之间的关系。方阵问题的基本特点是:(1)方阵不管在哪一层,每边的人数都相同,每向里面一层,每边上的人数减少2,每一层就少8。(2)每层人数=(每边人数1)4(3)每边人数=每层人数41(4)外层边长数-2=内层边长数(5)实心方阵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23. 相遇与追及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追及问题运动的物体或人同向而不同时出发,后出发的速度快,经过一段时间追上先出发的,这样的问题叫做追及问题,解答追及问题的基本条件是“追及路程”和“速度差”。追及问题的公式是: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 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路程追及时间相遇问题它的特点是两个运动物体或人,同时或不同时从两地相向而 行,或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要解答相遇问题,掌握以下数量关系: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24. 幻方与数阵幻方的特点:一个幻方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几个数的和都相等。这相相等的和叫“幻和”。两种方法:奇阶:1、九子排列法2、罗伯法,3、巴舍法。偶阶:1、对称交换法2、圆心方阵法。数阵有三种基本类型:(1)封闭型,(2)辐射型(3)综合型解数阵问题一般思路是从和相等入手,确定重处长使用的中心数,是解答解数阵类型题的解题关键。一般答案不唯一。25. 剪纸问题公式:2对折后剪的次数+1=段数。26. 一笔画和多笔画(1)凡是由偶点组成的连通图,一定可以一笔画成;画时可以任一偶点为起点,最后能以这个点为终点画完此图。(2)凡是只有两个奇点(其余均为偶点)的连通图,一定可以一笔画完;画时必须以一个奇点为起点,另一个奇点为终点。(3)多笔画定理有2n(n1)个奇点的连通图形,可以用n笔画完(彼此无公共线),而且至少要n次画完。解题方法(结合杂题的处理)(1) 假设法(尝试、尝试尝试)(2) 推理法(推导、找关系)(3) 代换法(替换)(4) 画图法(画线段、列表格)(5) 列表法(6) 反证法(7) 消元法(8) 倒推法(9) 极值法(10) 设数法(11) 整体法(12) 排除法(13) 染色法(14) 构造法(15) 配对法(16) 列方程 方程 不定方程 不等方程以下暂时未学到27. 圆周率常取数据3.1413.14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3.15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28. 100内质数: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29. 单位换算:1米=3尺=3.2808英尺=1.0926码 1公里=1000米=2里 1码=3英尺=36英 寸 1海里=1852米=3.704里=1.15英里 1平方公里=平方米=100公顷 =4平方里=0.3861平方英里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公亩=15亩=2.4711英亩 1立方 米=1000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立方米=27立方尺=1.308立方码=35.3147立方英尺 1吨=1000公斤=1000千 克 1公斤=1000克=2斤(市制)=2.2046磅30. 行船问题船在江河里航行,前进的速度与水流动的速度有关系。船在流水中行程问题,叫做行船问题(也叫流水问题),船顺流而下的速度和逆流而上的速度与船速、水速的关系是: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由于顺水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和,逆水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差,因此行船问题就是和差问题,所以解答行船问题有时需要驼用和差问题的数量关系。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因为行船问题也是行程问题,所以在行船问题中也反映了行程问题的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顺水路程=顺水速度时间逆水路程=逆水速度时间31. 过桥问题过桥问题的一般数量关系是:路程=桥长车长车速=(桥长车长)通过时间通过时间=(桥长车长)车速车长=车速通过时间桥长桥长=车速通过时间车长32. 抽屉原理抽屉原则一:把n+1(或更多)个苹果放到n个抽屉里,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抽屉原则二:把(mn+1)个(或更多个)苹果放进n个抽屉里,必须一个抽屉里有(m+1)个(或更多的)苹果。说明:应用抽屉原则解题,要从最坏的情况去思考。33. 牛吃草问题牛吃草问题涉及三种数量:A.原有的草。B.新长出的草。C.牛吃掉的草。牛吃草问题解法一般分为三步:一、求每天新生的草量;二、求原有草量;三、求出最终的问题。(类似于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34. 分解因式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一个自然数的约数的个数,恰为各个质因数的指数加1后的乘积。一个数的完全平方数,各个质因数的个数,恰好是平方前这个数各个质因数个数的2倍。一个完全平方数各个质因数的个数都是偶数。35. 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一般有三种方法:(1)分解质因数法(2)短除法(3)辗转相除法36. 分数的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可以把它们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也可以把它们转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性质: 1.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加上同一个自然数,所得的新分数比原分数大。 2.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减去同一个自然数(这个自然数小于真分数的分子),所得的新分数比原分数小。 3.一个假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减去同一个自然数(这个自然数小于假分数分母),所得的新分数比原分数大。 4.一个假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加上同一个自然数,所得的新分数比原分数小。37. 钟表问题解答钟表问题,我们首先想办法把有些能转化成相遇或追及问题的转化为相遇或追及问题来解答。需记住以下常用数据:钟表上有12大格,60小格,每大格30度,每小格6度。分针每分钟走:6度;时针每分钟走:0.5度;速度差:5.5度。2解答钟表上的时间快慢问题,关键是抓住单位时间内的误差,然后根据某一时间段内含多少个单位时间,就可以求出这一时间段内的误差。38. 分数应用题的计算解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一定要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量是变化的,就要从题目中找出不变的量,把不变的量看作单位“1”,将己知条件进行转化,找出所求数量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列式解答。 2还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列式解答。 3对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还可以列方程来解答。39. 利润问题解答利润问题你必须理解以下的关系式。(1)利润=卖价成本(2)利润的百分数=(卖价成本)成本100(3)卖价=成本(1利润率)(4)成本=卖价(1利润率)(5)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6)利息本金利率时间(7)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40. 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在平时的测量工作中,他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热心地把自己学到和掌握好的操作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and actual case whether match; by is located land right nature; property status, whether has damage or quality problem; property using situation, rental or use; reference around similar property price, judge assessment value of rationality; whether exists property disputes, and seized, and freeze, and mortgage, and demol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limit situation. 2. to land right mortgage of, survey people should verified following information: land right card by contains Ming information (right people, and location, and nature, and term, and area,) and actual case whether match; land nature; land flat situation; ground buildings situation; reference around similar land price, judge assessment value of rationality; mortgage real whether has other mortgage right or notice registration established prior; whether exists property disputes, and seized, and freeze, and mortgage, limit situation. 3. other chattels, ownership, the value of the mortgage should be implemented, and whether factors such as easy handling. (C) pledge of collateral investigation procedures, investigators should enforce collateral value, conv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