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文言文翻译.doc_第1页
必修三文言文翻译.doc_第2页
必修三文言文翻译.doc_第3页
必修三文言文翻译.doc_第4页
必修三文言文翻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侯、秦伯(联兵)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经)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或:跟晋国结盟的同时又跟楚国结盟。】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我壮年的时候【或;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利【有好处】,那我就【可要】冒昧地拿这件事来麻烦【劳烦】您。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越过别的国家【或:晋国】把远地【或:远方的郑国】当做边境,您知道这是很难的,怎么能用灭掉郑国(的方法)来给邻国增加土地呢?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也。如果放弃攻打郑国【的打算】,秦国使者来往(时),(郑国)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这样,)您也没什么害处。6、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况且,您曾经给晋君恩惠【或:对晋惠公有恩】,(晋君)许诺(给您)焦、瑕二城,(可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筑城【或:防御工事】(防御您或防备您),(这)是您所知道的。7、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晋国)在东边把郑国辟为边境以后,(肯定)又【或:还】想扩展西部边境,(如果)不侵损【或:侵占】秦的土地,将从哪里取得土地呢?8、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侵损秦国土地从而对晋国有利【或:秦国受损而晋国得利】,希望您仔细考虑这件事。使秦国的土地减损从而让晋国得利,这样的事,希望您好好考虑。9、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到这个地步。【如果没有借助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有今天.或:如果没有那个人的支持,我不会有今天。】1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智;以乱易整,不武。凭借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借助人家的力量,反过来又害人家】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临阵)失掉自己的同盟,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合用武道义的。11、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道德不深厚【或:道德修养不高】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愚笨,却也知道这是不可以的,更何况(您这样)明智的人呢。1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国君主持着国家的重任,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应推崇高峻的皇权,永远保持无止境的美善。13、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国君)不想【或:不能】居安思危,戒除奢侈,实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不如:道德修养不高,内心不能克服各种欲望】,这就是【好比】砍断树根却希望树木茂盛,堵塞源头却希望水流长远啊。14、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大凡古代的国君【古代所有的国君】,承担上天赋予的重任,无不是忧患兴国,治道显著,功业告成以后德行衰微。【或:处在深深的忧患中,治绩显著;功业建成以后,德行衰微。】15、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保持【或:坚持】到底的(却)很少。16、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成功以后【心愿满足以后】,就放纵情感傲视别人。17、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心待人,(原来)敌对的势力【双方】也会结成一体;傲视他人,亲人也会成为陌路之人。18、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天子的威怒震慑人们,(人们)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心里不会感念天子的恩德【感恩戴德】,表面上恭敬,可是内心里不顺服。19、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百姓如水),能浮起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国君)应当深切慎重(对待)的事【深切警惕的事】。20、奔车朽索,其可忽乎?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能不加重视吗【能大意吗】?21、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见到想要的东西,就想到要知足,(时刻)警戒自己;将要有所兴建,就想到要适可而止,使百姓安宁。22、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担心地位高而险,就想到要谦虚,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招致祸患),就想到要像江海甘居百川下游那样,容纳一切。2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喜欢狩猎,就想到要网开一面,狩猎有度;担心意志懈怠,就想到要慎始慎终。24、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担心受蒙蔽,就想到要虚心地接受臣下的意见;怕偏听偏信奸佞谗言,就想到使自身正直,斥退奸佞【使奸邪的人不能近身】。25、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文臣武将争相效力,君臣就不会有多少烦扰事【烦忧事】,可以尽情享受游玩的快乐,可以享有神仙一样的长寿,或弹弹琴,或垂衣拱手,不必多说,百姓就会得到教化。26、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国君)为什么一定要劳神苦思,代替百官管理职事【事必躬亲】,劳损自己的耳目【耗费精力】,毁坏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呢?27、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希望用【拿】十五座城交换和氏璧。(愿意用十五座城请求换取和氏璧)“请求”可省。28、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想给秦国和氏璧,秦国的城池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受欺骗;想不给,(就)又担心秦兵前来攻打【打过来】。29、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计策没有定下来【主意未定】,想找一个可以派(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30、臣舍人蔺相如可使。我的门客可以出使(秦国)。31、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现在您竟然【却】逃离赵国跑到燕国去,燕王畏惧赵王,这种情形下,燕国【燕王】肯定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起来送回赵国。32、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秦国拿十五城请求交换和氏璧【拿城换和氏璧】,如果赵国不答应,赵国理亏。3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权衡这两条计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让它承担理亏的责任。34、相如奉璧奏秦王。相如双手捧璧献给秦王。35、璧有瑕,情指示王。和氏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给您看。36、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况且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拂逆强大秦国的一番好意【一片欢心】,不可以。37、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大国的威严,表达我们的敬意。38、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得到和氏璧后,拿它给妃嫔(看),让近臣赏玩。【来戏弄我】39、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相如估计秦王只是装样给赵国城。40、和氏璧,天下所公传宝也。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41、今以秦之强而先十五城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王乎?现在(?),凭着秦国的强大,如果先割让十五城给赵国,赵国怎敢扣留和氏璧从而得罪大王您呢?42、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我知道欺骗大王罪该处死,请让我接受烹刑,希望大王与群臣仔细商量这件事。43、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也!现在杀了蔺相如,最终还是得不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之间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机会优厚地【好好】款待蔺相如,让他回到秦国,赵王难道会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44、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您不去,显得赵国软弱并且胆怯。45、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您这一去,我估计路上行程(和)聚会礼仪结束,(再加上【直到】)回来,(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46、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琴地的音乐,请让我献给秦王盆缻,(请您弹奏,)来相互娱乐。【助兴】47、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于是相如上前献缻,趁机跪着请求秦王。48、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现在,我和您的距离)在五步之内,我请求能够拿我头颈里的血喷溅在您身上。49、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斥之,左右皆靡。秦王侍卫要杀相如,相如怒瞪双眼呵斥,侍卫都退下去。50、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请拿秦国咸阳城向赵王献礼。51、赵亦盛设兵以待,秦不敢动。赵国也大规模部署军力防备秦国,秦国不敢轻举妄动。52、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蔺相如只凭言辞【嘴皮子】立下功劳,官位却在我之上。5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只是因为仰慕您高尚的品行。53、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现在,您与廉颇同在朝廷为官,廉君散布难听的话,您害怕他,躲避他,怕得很过分。54、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一般人尚且以之为羞【为之感到羞耻】,何况对于将军、宰相呢【更何况将相呢】!55、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觉得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56、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我虽然无能,难道就怕廉将军吗?57、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只是我考虑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派兵攻打赵国,只是因为我们两个人在呀。58、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如果两虎相斗,那趋势(必然是)不会共存。5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急事放在前面,而把个人仇怨放在后面呀。60、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我是个粗俗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种地步啊。【我是个见识浅陋的人】61、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畅通无阻的水流浩浩荡荡,两岸之间,(隔水望去),辨认不清是牛是马。6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于是【这时候】河伯沾沾自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壮美的风景】都在自己这里了。6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于是【这时候】河伯才变了脸色,仰望着海神若,叹息道64、“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听说【知道】了很多道理,就自以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了”,说的就是我啊。【就是说我啊】65、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现在,我看到您如此浩瀚无边,(才知道),我要不是来到您门前就危险了。我将长久被深明大道的人笑话。66、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其桃李。至于偷窃他人狗鸡猪的人,他的不义行为比到人家园圃里偷桃李又严重多了。67、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如果损害别人利益越多,他的不仁义就越厉害,罪行越重。68、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至于杀死无罪之人,剥下他们的衣服,夺下他们的武器的人69、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对此,天下的君子都知道,(争相)指责他,说他不仁不义。【天下的君子知道后都指责他,-】70、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现在最大的不义(行为),就是攻打别的国家,(那些君子)却不知道予以谴责,反而纷纷称赞,说这是正义。71、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我伟大的父亲观察思量我出生的时节【出生时的气度】,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7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我已经拥有很多内在的美质,又加上美好的才能。73、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时光匆匆,我怕赶不上,担心岁月不等我。7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时光飞逝不停留,春夏秋冬递相代替。75、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想到草木会零落,担心圣明的国君老去。76、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为什么不把握年岁壮盛的时机,丢弃秽恶的行径?为什么不改变这不善的法度!77、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乘着骏马纵横驰骋吧,随我来,我当为君在前面带路。78、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各路【省,地】军马。79、战、守、迁皆不及施。迎战、防守、迁移等策略都来不及实施。(无论是)迎战还是防守、转移【转移,迁都】,都来不及实施。80、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大小官员聚集在左丞相府,想不出任何办法。8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恰巧【适逢】双方使者车辆【车马】往来(频繁),元军方面邀请(我国)主持国事的人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灾祸。8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可以口舌动也。国家的事情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只)顾惜自己;估计元方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83、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以前【当初】,(我们的使者)奉命前往,没人被扣留在元营。84、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我慷慨陈词,据理力争,元军上下都很震惊。85、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我被软禁起来,国家的事情就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86、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我估计自己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责骂敌帅不讲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的叛国罪行,不再顾及个人安危。87、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惜人云:“将以有为也。”我理当自杀,然而还是暗暗忍受耻辱【含垢忍辱】(跟从)前往。古人说:“(忍辱不死)是为了将要有所作为。”88、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联兵大举。就把元军兵力布防情况全都报告【告诉】了淮东、淮西两位制置使,同他们约定联合兵力大规模抗击元军。89、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没办法,改名换姓,隐藏行踪,在荒野中行走,在露天里过夜,每天与元人的骑兵在长淮一带彼此出没【周旋】。90、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饥饿难耐,处境困窘,无依无靠,元人悬赏捕捉又紧急,天高地远,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应。91、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我濒临死亡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受到死亡的威胁】92、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被元军的巡逻船盘查,差点投江葬身鱼腹。93、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在真州,被驱逐到城门外,差点因走投无路而绝望死去。94、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自主,几乎等于送死。95、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渡城子河,在死人堆里穿行,所乘船同敌人的哨兵船相隔很近,差点遇上敌人被杀死。96、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驾着小船在惊涛骇浪中航行,实在是没办法了,这时已不把死亡的威胁放在心上了。97、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死,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死也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处境艰险凶恶,层叠交错地出现【层出不穷】,实在不是人世间(普通人)【世人】所能忍受的。痛苦过去以后,再追思当时的痛苦,是多么得悲痛啊。98、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我将把这些书稿藏在家里,让后世的人读到它们,同情我的心志。99、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戮(如果)追求的是做一个忠臣,那么,国君受凌辱,臣子死了也还是有罪的。100、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如果)追求的是做一个孝子,那么,拿父母赐予的身体去冒险,也是死有余辜。101、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活着不能拯救国家解除灾难,死后还要做个厉鬼去讨伐敌人,这是合乎义理的行为。102、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依靠上天神灵、祖先福泽的保佑,修整武器,跟随国君出征,担任先锋,洗雪国家的耻辱,恢复开国皇帝的事业,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发誓不与敌人共存,也就是恭敬谨慎竭尽全力死后方休,这也是合乎义理的行为。103、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像我这样的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死地。(任何地方都有可能死去)104、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然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以前,假使我葬身荒野,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无法向国君、父母亲掩饰自己的罪过,国君和父母亲会怎么说我呢!105、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实在没想到自己能返回本朝,重新见到皇帝,即使早晚死在故乡,我又有什么遗憾呢!106、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者也。这五个人,是在周蓼州公被逮捕时,死在这一事件中的。107、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此之址以葬之。苏州贤明的士大夫向当政者请示,就修整已废弃的魏忠贤生祠所在地,安葬他们。108、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淹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那些富裕显贵人家的子弟,情绪高昂、官运亨通的人,他们生病死去,死后声名埋没不值得称道,这样的事也太多了。109、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支城上,颜色不少变。然而这五个人临刑时,气概昂扬,喊着中丞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被砍下的头颅放在城墙上,神情一点没变。110、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魏忠贤作乱时,做了高官又能不改变志节的,偌大的天下【天下这么大】,有几个人呢?11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素没有接受过诗书的教诲,被正义激励,踏上死地,义无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112、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况且,假传的圣旨纷纷发出,逮捕东林党人的事件遍及天下,最终因为我们苏州民众一次愤怒的反击,阉党再也不敢株连治罪。113、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魏忠贤也犹豫不决畏惧正义,篡位阴谋难于立刻发动。114、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那么,那些(投靠魏忠贤)身居高官显位的人,一旦因罪受惩处,有的脱身逃跑,不被远处近处的人收容;有的剪发为僧,闭门不出(以此逃避惩处);有的假装疯狂,不知身在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