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检报告喀斯特石漠化防治.doc_第1页
文检报告喀斯特石漠化防治.doc_第2页
文检报告喀斯特石漠化防治.doc_第3页
文检报告喀斯特石漠化防治.doc_第4页
文检报告喀斯特石漠化防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献检索报告2011年 秋 季学期班级: 姓名: 学号: 检索课题: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完成时间: 2011年 12 月24 日目 录1. 检索策略21.1 选择检索工具21.2 选择检索词21.3 拟定检索式22. 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22.1超星数字图书馆22.1.1 检索式22.1.2 检索步骤与结果22.2 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22.2.1 检索式22.2.2 检索步骤与结果32.3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42.31 检索式42.3.2 检索步骤与结果52.4 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102.4.1 检索式102.4.2 检索步骤与结果102.5 Springer 外文全文数据库102.5.1检索式112.5.2检索步骤与结果112.6 EBSCOhost 外文全文数据库112.6.1检索式112.6.2检索步骤与结果122.7 谷歌学术搜索122.7.1检索式122.7.2检索步骤与结果123检索效果评价133.1 检索词的选择133.1.1 从课题字面选择133.1.2从课题内涵选择133.2 检索技术133.2.1 布尔检索133.2.2 限制检索133.3 数据库的选择141.检索策略1.1 选择检索工具检索工具名称访问方式超星数字图书馆7:8000/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kns50/Navigator.aspx?ID=1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外文全文数据库/EBSCO外文全文数据库谷歌学术搜索/1.2 选择检索词从课题字面选从课题内涵选(同义词、近义词、上下位词)喀斯特地区岩溶地貌(上位词)石漠化荒漠化(同义词)防治预防、控制、治理(近义词)其他关键词对策、措施(限定词)1.3 拟定检索式由于不同检索工具的字段不同,因此将检索式在“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的各个具体检索工具中给出。2.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2.1超星数字图书馆2.1.1 检索式B.书名=喀斯特2.1.2 检索步骤与结果用检索式B进行检索,命中2条结果,选出其中1条(请列出其中一本电子图书的书名、作者及出版信息):喀斯特流域水文地貌系统,作者: 杨明德等著 索书号:P931.5/7.8SS号:10825833 出版日期:1998年12月第1版页数:1522.2 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2.2.1 检索式C篇名=(喀斯特+岩溶地貌)*(石漠化+荒漠化)*(防治+控制+治理)*(技术+对策+措施) 时间:2000-2011 D篇名=(汽车+机动车)*(尾气+废气) and 主题=(排放+控制)*(技术+装置) 时间:2000-20112.2.2 检索步骤与结果(1)用检索式C进行检索,命中18条结果,经过筛选,选择其中的18条:1李凤全,张殿发.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危害与生态经济防治对策J. 生态经济,2003,(10).2曹晓燕. 喀斯特石漠化对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 贵州民族研究,2004,(2).3张竹如,黄建国,张敏,. 贵州省矿业生产诱发喀斯特石漠化的机理与治理对策探讨J. 地球与环境,2006,(1).4卢兰,朱文孝,李坡,黄仁海,吴士章,. 金沙县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J. 贵州科学,2006,(1).5卢彪,刘应江,杨兴权,. 关岭县花江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对策探讨J. 人民珠江,2006,(2).6车家骧,苏维词,滕建珍,. 乌江下游德江县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J. 中国水土保持,2006,(5).7聂朝俊,潘康,谢家雍,李恪信,.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研究J. 贵州林业科技,2006,(2).8陈文峰,.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以贵州省镇宁县为例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6).9周赟,胡顺,. 毕节市喀斯特石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0李安定,祝小科,喻理飞,吴士章,. 罗甸县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J. 中国水土保持,2007,(12).11周赟,李华庆,梁厚宽,胡顺,. 毕节市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措施的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8,(6).12黎遗业,覃朝膺,. 广西喀斯特山区石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3朱桂田,粟维斌,谢雨萍,孟凡钊,. 桂西北喀斯特石山区石漠化产生的地质背景及治理措施研究J. 中国岩溶,2008,(4).14罗勇,. 麻江县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现状及对策J. 中国水土保持,2009,(5).15贺祥,熊康宁,陈洪云,.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不同治理措施下的土壤抗蚀性研究以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为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6隋喆,熊康宁,牟祥会,廖炳恒,陈永毕,肖时珍,. 喀斯特小流域不同等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技术集成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2010,(4).17高渐飞,熊康宁,苏孝良,周玮,. 喀斯特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市石桥小流域为例J. 水土保持通报,2011,(2).18刘建忠,郭颖,王六平,韩德军,.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现状及治理措施J.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2)用检索式D进行检索,命中43条结果,经过筛选,选择其中的20条:1周赟,李华庆,梁厚宽,胡顺,. 毕节市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措施的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8,(6).2卢兰,朱文孝,李坡,黄仁海,吴士章,. 金沙县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J. 贵州科学,2006,(1).3黎遗业,覃朝膺,. 广西喀斯特山区石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熊康宁,梅再美,彭贤伟,蓝安军,.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与示范典型研究以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为例J. 贵州林业科技,2006,(1).5李安定,祝小科,喻理飞,.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罗甸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7,(4).6滕建珍,苏维词,廖凤林,车家骧,. 乌江下游德江县喀斯特石漠化及其防治J. 地球与环境,2005,(S1).7李凤全,张殿发.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危害与生态经济防治对策J. 生态经济,2003,(10).8陈文峰,.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以贵州省镇宁县为例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6).9王家录,张磊,冯开禹,. 黄果树景区喀斯特石漠化的成因与防治J. 安顺学院学报,2009,(2).10周玮,熊康宁,高渐飞,陈永毕,. 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喀斯特石漠化耕地治理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2010,(9).11白晓永,熊康宁,杨龙,兰安军,梅再美,李阳兵. 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的水土流失及防治模式以贵州省镇宁县为例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2罗勇,. 麻江县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现状及对策J. 中国水土保持,2009,(5).13梅再美,熊康宁,孙建昌,陈永毕.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技术研究J. 贵州林业科技,2004,(3).14周宏益,王文俊,向喜琼,. 基于GIS的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J. 地球与环境,2005,(S1).15罗中康. 贵州喀斯特地区荒漠化防治与生态环境建设浅议J. 贵州环保科技,2000,(1).16曾敏,王初荣,. 钟山区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浅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07,(1).17张盼盼,胡远满,. 喀斯特石漠化及其景观生态学研究展望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5).18田秀玲,倪健,. 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的原则、途径与问题J. 干旱区地理,2010,(4).19苏维词,张中可,滕建珍,朱文孝. 发展生态农业是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山区退耕还林的基本途径J. 贵州科学,2003,(Z1).20苏维词,. 喀斯特土地石漠化类型划分及其生态治理模式探讨J. 中国土地科学,2008,(4).2.3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31 检索式ET=(喀斯特+岩溶地貌)*M=(石漠化+荒漠化)*(控制+治理),时间:2000-2011FT=(喀斯特*石漠化)*K=(控制+治理+措施),时间:2000-20112.3.2 检索步骤与结果(1)用检索式E进行检索,命中75条结果,经过筛选,选择其中的20条:1郭柯,刘长成,董鸣.我国西南喀斯特植物生态适应性与石漠化治理.植物生态学报,2011,35(10);991-999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石漠化问题严重,植被恢复重建的难度极大。为此,近年来开展了许多基础性研究,以求为石漠化治理提供科技支撑。该文概略介绍了该地区喀斯特生境的特点,回顾和评述了喀斯特生境中植物适应性、植物种群、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并结合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现状,提出了喀.2喀斯特旅游开发与石漠化治理.现代交际:下半月,2011,(8);132-133贵州是一个典型喀斯特地貌的省份,生态脆弱,石漠化严重,人与环境的矛盾突出。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石漠化治理对于协调好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对实现贵州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喀斯特旅游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地方人地矛盾,是实现当地经济绿色发展、有效治理石漠化的有效途径。3刘建忠,郭颖.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现状及治理措施.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684-11686生态修复一直是脆弱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贵州省作为我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典型代表,分析了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措施,为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其他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参考。4王德光.基于WSR方法的喀斯特石漠化小流域治理研究.地球与环境,2011,39(2);257-262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是一项巨大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工程,WSR方法被证实是进行系统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有力工具。以WSR方法构建了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三维分析模型,提出了石漠化治理中的物理(喀斯特石漠化现状、成因等)、事理(石漠化治理的切入点)、人理(效益评价、政策法规等)的研究内容及工作步骤,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研.5戴应发,刘建忠.治理喀斯特石漠化的建议.科技导报,2011,29(14);11-11自H.E.Legrad于1979年首次提出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以来,喀斯特和沙漠边缘地区被正式等同列为脆弱环境,喀斯特环境问题成为当代国际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国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面积达50多万km2,是世界喀斯特亚热带锥状喀斯特发育最典型、最复杂、景观类型最丰.6高渐飞,熊康宁.喀斯特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市石桥小流域为例.水土保持通报,2011,31(2);117-121采用SPOT影像(2.5m分辨率),利用3S技术勘察研究了贵州省毕节市石桥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石漠化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部分耕地、灌木林地、疏林地、荒草地发生了石漠化(轻度及以上),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无石漠化分布。根据流域上、中、下游段生境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别对发生石漠化的各类土地采取生物与工程.7王宏远,韩志敏,刘子琦.中国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成因及其危害研究概述.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680-6684介绍了石漠化的概念,并总结出石漠化最终作用于人类活动、经济活动、自然生态等方面的危害;从石漠化程度划分、石漠化分布、石漠化地区的生态及民生三方面评述了我国石漠化的现状;从根本因素和主要因素两方面阐述了石漠化的成因;最后提出了石漠化的治理措施。8周玮,熊康宁,高渐飞.喀斯特小流域石漠化耕地治理方式研究以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关岭木工小流域为例.中国岩溶,2010,29(4);419-424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与关岭木工小流域处于石漠化严重、坡耕地比例高、粮食产量低且不稳定、人口密度大、农业经济水平低的喀斯特山区。通过对研究区人口增长的预测,利用人-地关系平衡模型,计算出该两小流域需保有的耕地量分别为281.91hm2、228.68hm2。但由于需保有的耕地面积较未出现石漠化耕地面积大,致使需保有的耕地中仍有部.9肖时珍,熊康宁,廖炳恒等.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蓄水工程布设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822-1826蓄水工程是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程。以毕节鸭池示范区石桥小流域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测算分析,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中蓄水工程布设研究,认为提高雨水集蓄利用是解决灌溉缺水的主要途径,蓄水工程是雨水集蓄利用的重要工程措施,同时可解决喀斯特高原山区工程性缺水问题。应因地制宜地布设蓄水工程.10粟雄飞,尹文嘉,甘日栋.广西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范例探讨以广西马山县“弄拉模式”为例.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0,(6);-广西是中国喀斯特分布广、发育典型的地区之一,石漠化治理是本地区的一个难点。马山县的弄拉屯通过改造生态基础设施、构建生态绿色环境、保护生态改造成果、创新生态发展模式、导入生态开发资本,走出了成功的石漠化治理";弄拉模式";,其启示是石漠化治理";造";为首、";护";则久、";变";则通、.11李洋,兰永平,安敏.喀斯特生态经济技术开发与示范.中国林业,2011,(1);56-56石漠化是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婵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力衰退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石漠化具有易发生、退化快、恢复难、危害大等特点。清镇市作为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重点县(市、区)之一,通过多年研究实践,完成了喀斯特生态经济植被恢复技术开.12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4);76-80长顺县是国家级少数民族贫困县之一,属典型的传统农业县。该县的石漠化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已成为制约和束缚该县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当前,长顺县结合县情实际,将石漠化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同步推进,加快了喀斯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13王平.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及树种选择.农技服务,2010,(7);911-912石漠化地区基岩大量裸露、土层瘠薄,人民生活质量低下。通过选择合适的树种,实施封山育林和营造经济林与用材林,提高林草覆盖度,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农民生活环境的综合改善。14田秀玲.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的原则、途径与问题.干旱区地理,2010,(4);532-539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作为一种土地退化的特殊景观现象,严重制约着西南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剧了该地区的贫困程度。近年来,在国家、各级政府及广大民众的齐心合力下,石漠化治理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但石漠化的总体增长趋势仍未得到基本遏制,治理形势依旧严峻。本文尝试将现有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理论、原则和途径进行归.15隋喆,熊康宁,牟祥会.喀斯特小流域不同等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技术集成研究.中国水土保持,2010,(4);17-19分析了花江示范区木工和孔落箐两个小流域不同等级石漠化的空间分布特征,采取脆弱生态环境恢复模式,木工小流域的发展方向为发展草食畜牧业,孔落箐小流域为发展区域经济。通过研究两个小流域不同等级石漠化治理生态技术优化组合,提出强度石漠化地区宜采取生态修复与先锋物种恢复技术集成方式,中度石漠化地区采取人促生态恢.16陈伟杰,任晓冬,熊康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潜力分析以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10);5254-5258简要介绍贵州石漠化治理情况和碳汇贸易在贵州的发展现状,着重从石漠化治理外部性、开辟新融资渠道、开展碳汇项目所需的资源优势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激增等角度论述贵州石漠化地区开展碳汇项目的可行性。并就石漠化治理工程造林项目将会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在贵州石漠化地区开展林业碳汇项目是可行的结论。建议尽快.17喀斯特山区的绿色希望之歌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纪实.教育文化论坛,2010,2(1);84-89贵州是全国石漠化分布面积最广、危害程度最深的省份,石漠化严重制约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有限的生存发展空间正逐渐缩小,并且危及长江和珠江下游生态安全。解决石漠化问题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贵州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石漠化治理的.18织金县喀斯特岩溶地区石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探讨.亚热带水土保持,2009,21(4);52-54本文分析了贵州中部岩溶地区石漠化发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提出了强度(含极强度)石漠化地区应该通过自然植被恢复与生态保护建设的防治模式,主要以造林和封育为主。中度石漠化地区应该通过综合治理的途径,以蓄水、保土、造林为核心,把生物、工程、管理措施组装配套,探索出一条有效治理石漠化的路子。轻度石漠化地区应加大.19人地关系视角下的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发生与控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4);42-47在脆弱的喀斯特生态地质环境中,人地矛盾加剧引发了大面积的西南喀斯特石漠化。西南喀斯特人地关系可归纳为农耕农牧型、矿山开采型、开山修路型、工业污染型和城镇扩张型五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人地关系对于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的发生发展作用方式和作用程度有所不同,其中农耕农牧型人地关系对石漠化的作用最大。要协调人地关系控.20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成因与治理以贵州省六枝特区为例.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3);8-10以贵州六枝特区为研究区域,介绍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概念与现状,分析了六枝特区石漠化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石漠化的治理措施。(2)用检索式F进行检索,命中59条结果,经过筛选,选择其中的20条:1刘建忠,郭颖.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现状及治理措施.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684-11686生态修复一直是脆弱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贵州省作为我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典型代表,分析了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措施,为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其他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参考。2周文龙,熊康宁.石漠化综合治理对喀斯特高原山地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土壤通报,2011,42(4);801-807为研究石漠化综合治理对喀斯特高原山地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以贵州省毕节鸭池示范区石桥小流域为例,结合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对小流域内的土壤侵蚀状况、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呼吸强度等进行动态监测,探讨土壤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生物工程措施,小流域内土壤侵蚀得到控制,各种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3王德光.基于WSR方法的喀斯特石漠化小流域治理研究.地球与环境,2011,39(2);257-262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是一项巨大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工程,WSR方法被证实是进行系统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有力工具。以WSR方法构建了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三维分析模型,提出了石漠化治理中的物理(喀斯特石漠化现状、成因等)、事理(石漠化治理的切入点)、人理(效益评价、政策法规等)的研究内容及工作步骤,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研.4戴应发,刘建忠.治理喀斯特石漠化的建议.科技导报,2011,29(14);11-11自H.E.Legrad于1979年首次提出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以来,喀斯特和沙漠边缘地区被正式等同列为脆弱环境,喀斯特环境问题成为当代国际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国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面积达50多万km2,是世界喀斯特亚热带锥状喀斯特发育最典型、最复杂、景观类型最丰.5高渐飞,熊康宁.喀斯特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市石桥小流域为例.水土保持通报,2011,31(2);117-121采用SPOT影像(2.5m分辨率),利用3S技术勘察研究了贵州省毕节市石桥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石漠化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部分耕地、灌木林地、疏林地、荒草地发生了石漠化(轻度及以上),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无石漠化分布。根据流域上、中、下游段生境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别对发生石漠化的各类土地采取生物与工程.6王宏远,韩志敏,刘子琦.中国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成因及其危害研究概述.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680-6684介绍了石漠化的概念,并总结出石漠化最终作用于人类活动、经济活动、自然生态等方面的危害;从石漠化程度划分、石漠化分布、石漠化地区的生态及民生三方面评述了我国石漠化的现状;从根本因素和主要因素两方面阐述了石漠化的成因;最后提出了石漠化的治理措施。7周玮,熊康宁,高渐飞.喀斯特小流域石漠化耕地治理方式研究以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关岭木工小流域为例.中国岩溶,2010,29(4);419-424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与关岭木工小流域处于石漠化严重、坡耕地比例高、粮食产量低且不稳定、人口密度大、农业经济水平低的喀斯特山区。通过对研究区人口增长的预测,利用人-地关系平衡模型,计算出该两小流域需保有的耕地量分别为281.91hm2、228.68hm2。但由于需保有的耕地面积较未出现石漠化耕地面积大,致使需保有的耕地中仍有部.8肖时珍,熊康宁,廖炳恒等.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蓄水工程布设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822-1826蓄水工程是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程。以毕节鸭池示范区石桥小流域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测算分析,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中蓄水工程布设研究,认为提高雨水集蓄利用是解决灌溉缺水的主要途径,蓄水工程是雨水集蓄利用的重要工程措施,同时可解决喀斯特高原山区工程性缺水问题。应因地制宜地布设蓄水工程.9粟雄飞,尹文嘉,甘日栋.广西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范例探讨以广西马山县“弄拉模式”为例.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0,(6);-广西是中国喀斯特分布广、发育典型的地区之一,石漠化治理是本地区的一个难点。马山县的弄拉屯通过改造生态基础设施、构建生态绿色环境、保护生态改造成果、创新生态发展模式、导入生态开发资本,走出了成功的石漠化治理";弄拉模式";,其启示是石漠化治理";造";为首、";护";则久、";变";则通、.10左兴俊,左太安,徐树建.贵州省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效益评价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28);15792-15795以贵州省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为研究对象,选取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模式推广前景为评价指标,构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较为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花江顶坛模式和清镇王家寨-羊昌洞小流域治理模式为评价对象,采用层次分析、分级赋值、综合评价的方法,对2个模式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11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4);76-80长顺县是国家级少数民族贫困县之一,属典型的传统农业县。该县的石漠化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已成为制约和束缚该县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当前,长顺县结合县情实际,将石漠化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同步推进,加快了喀斯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12王平.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及树种选择.农技服务,2010,(7);911-912石漠化地区基岩大量裸露、土层瘠薄,人民生活质量低下。通过选择合适的树种,实施封山育林和营造经济林与用材林,提高林草覆盖度,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农民生活环境的综合改善。13田秀玲.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的原则、途径与问题.干旱区地理,2010,(4);532-539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作为一种土地退化的特殊景观现象,严重制约着西南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剧了该地区的贫困程度。近年来,在国家、各级政府及广大民众的齐心合力下,石漠化治理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但石漠化的总体增长趋势仍未得到基本遏制,治理形势依旧严峻。本文尝试将现有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理论、原则和途径进行归.14隋喆,熊康宁,牟祥会.喀斯特小流域不同等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技术集成研究.中国水土保持,2010,(4);17-19分析了花江示范区木工和孔落箐两个小流域不同等级石漠化的空间分布特征,采取脆弱生态环境恢复模式,木工小流域的发展方向为发展草食畜牧业,孔落箐小流域为发展区域经济。通过研究两个小流域不同等级石漠化治理生态技术优化组合,提出强度石漠化地区宜采取生态修复与先锋物种恢复技术集成方式,中度石漠化地区采取人促生态恢.15陈伟杰,任晓冬,熊康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潜力分析以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10);5254-5258简要介绍贵州石漠化治理情况和碳汇贸易在贵州的发展现状,着重从石漠化治理外部性、开辟新融资渠道、开展碳汇项目所需的资源优势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激增等角度论述贵州石漠化地区开展碳汇项目的可行性。并就石漠化治理工程造林项目将会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在贵州石漠化地区开展林业碳汇项目是可行的结论。建议尽快.16黎遗业.广西喀斯特山区石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C00);97-97石漠化是西部生态建设中面临的最为突出的地域环境问题,也是制约喀斯特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文章通过全面分析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以及广西喀斯特山区目前石漠化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当地可用于改善石漠化过程的有利条件提出了防止石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17邹细霞,杜芳娟,熊康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农业与社区旅游系统耦合研究以清镇羊昌洞为例.中国岩溶,2009,28(4);406-412脆弱的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是制约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为加强和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需要考虑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有效耦合的问题。本文以清镇石漠化治理示范区羊昌洞社区为例,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理论,结合野外实地考查和入户访谈等方法,分析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过程、途径和机制。研究发.18织金县喀斯特岩溶地区石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探讨.亚热带水土保持,2009,21(4);52-54本文分析了贵州中部岩溶地区石漠化发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提出了强度(含极强度)石漠化地区应该通过自然植被恢复与生态保护建设的防治模式,主要以造林和封育为主。中度石漠化地区应该通过综合治理的途径,以蓄水、保土、造林为核心,把生物、工程、管理措施组装配套,探索出一条有效治理石漠化的路子。轻度石漠化地区应加大.19贺祥,熊康宁,陈洪云.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不同治理措施下的土壤抗蚀性研究以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为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4);133-139对喀斯特山区不同治理措施下的石漠化演化过程土壤抗蚀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治理措施后,强度石漠化土壤抗蚀性优于其他等级石漠化土壤,潜在石漠化土壤抗蚀力最差石漠化土壤抗蚀性大小顺序为原生样地、强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潜在石漠化采用土壤有机质含量、EVA、结构体破坏率、025mm水稳性团.20黄秋昊,蔡运龙,邢小士.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8,37(5);372-374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是世界上3大喀斯特分布地区之一,其覆盖面积约62万km2,在贵州、广西、云南、四川、广东、湖南、湖北及重庆等省市皆有较广泛的分布(图1)。极其脆弱的喀斯特地质环境,过度的人口数量和落后的社会经济,使当地人民不得不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导致土地的退化以石漠化形式出现。2.4 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2.4.1 检索式G(Title all 喀斯特 or Title all 岩溶地貌) and (Title all 石漠化 or Title all 荒漠化) and (Abstract all 防治 or Abstract all 控制) and (Abstract all 对策 or Abstract all 措施)2.4.2 检索步骤与结果(1)用检索式G进行检索,命中37条结果,经过筛选,选择其中的10条:1 滕建珍,苏维词,廖凤林等.乌江下游德江县喀斯特石漠化及其防治C./地球与环境.:577-580. 2 余德志,陈小青.浅析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特征及防治C./第五届贵州省地质矿产发展战略研讨会暨贵州省地质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154-156,149.3 饶映雪,胡宝清.喀斯特地区土地石漠化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方法探讨C./2008年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456-460. 4 白晓永,熊康宁,杨龙等.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的水土流失及防治模式-以贵州省镇宁县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4):34-38. 5 张冬青,林昌虎,何腾兵等.贵州喀斯特环境特征与石漠化的形成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220-223. 6 翠张玲.喀斯特地区庭园生态经济优化与水土流失及石漠化综合防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 7 卢兰,朱文孝,李坡等.金沙县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J.贵州科学,2006,24(1):42-46. 8 卢彪,刘应江,杨兴权等.关岭县花江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对策探讨J.人民珠江,2006,(2):61-62. 9 曾敏,王初荣.钟山区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浅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1):173-176. 10 李安定,祝小科,喻理飞等.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罗甸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7,26(4):345-349.2.5 Springer 外文全文数据库英文关键词的提取与翻译:检索词相关词(同义词、近义词、上下位词)喀斯特- Karst岩溶地貌- karst landform(上位词)石漠化- rocky desertification荒漠化- Desertification(同义词)防治- prevention预防- prevention、控制- control、治理-Governance、(近义词)其他关键词对策-Strategy、措施-Measures(限定词)组合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防治Prevention Measures for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2.5.1检索式l Advance search(高级检索)l 检索字段:titlel 检索词:.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要求:列出论文题目、作者、期刊名称、卷期、发表时间 检索结果为13条,经过筛选,选择其中的5条1.Variations of nutrient element contents of plants and soils in the process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Liping Xie and Shijie Wang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006, Volume 25, Supplement 1, Page 1762. Human driving forces: Analysi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karst region in Guanling County, Guizhou ProvinceAbstract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is one of the major.Xiuqin Wu, Hongmeng Liu, Xiulan Huang and Tao Zhou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1, Volume 21, Number 5, Pages 600-6083.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d use and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a typical karst area, ChinaAbstract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KRD) is one major type.Yang-bing Li, Jing-an Shao, Hua Yang and Xiong-yong BaiEnvironmental Geology, 2009, Volume 57, Number 3, Pages 621-627 4.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dynamic monitoring and visualiz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karst land rocky desertification.and its causative environmental effectrocky desertification by integrating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Bao-qing Hu, Chi-mei Liao, Zhi-qiang Yan, Ling Li and Kai-xian Qin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4, Volume 14, Number 2, Pages 122-1285. Nitrate vertical transport and simulation in soil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Karst regions, Southwest China.in every soil profile. As rocky desertification progressed, the BTCs experienced a.Lianchuan Zhou, Xiaomin Chen, Xiaoliang Li, Xinqiang Yang and Daimin Huang, et al.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1, Volume 63, Number 2, Pages 273-2782.6 EBSCOhost 外文全文数据库2.6.1检索式l Advance search(高级检索)l 检索字段:titlel 检索词: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2.6.2检索步骤与结果l 要求:列出论文题目、作者、期刊名称、卷期、发表时间检索结果为2条:1. Spectral indices for estimating ecological indicators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仅详细资料可用 By: Yuemin Yue; Bing Zhang; Kelin Wang; Bo Liu; Ru Li; Quanjun Jiao; Qingqing Yang; Mingyang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Apr2010, Vol. 31 Issue 8, p2115-2122, 8p, 1 Chart, 4 Graphs; DOI: 10.1080/014311609033828922. Mechanism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the Karst Mountain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 By: Wang Shijie; Dianfa Zhang; Li Ruiling.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Summer2002, Vol. 3 Issue 1, p123-135, 13p The development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the main form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in the karst mountain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is accelerating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environmenta.2.7 谷歌学术搜索2.7.1检索式Intitle: 喀斯特 石漠化 防治 措施2.7.2检索步骤与结果1.毕节市喀斯特石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周赟 - 贵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 - 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 石化, 是毕节市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 为了促进喀斯特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根据毕节市石漠化的现状, 探讨了其成因和防治措施, 认为导致石漠化加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既有自然的, 更有人为的; 其治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被引用次数:4 - 相关文章 - 所有 3 个版本 2.金沙县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卢兰, 朱文孝, 李坡, 黄仁海 - 贵州科学, 2006 - 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是一项长期、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在分析金沙县喀斯特石漠化现状的基础上从生态经济学角度,提出了6项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措施。 . 自然科学 天文地球 自然地理学 摘要. 金沙县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 评论推荐. . 被引用次数:3 - 相关文章 - 所有 2 个版本 3.广西喀斯特山区石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黎遗业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 石漠化是西部生态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