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茜-中药常用检验方法介绍.doc_第1页
张小茜-中药常用检验方法介绍.doc_第2页
张小茜-中药常用检验方法介绍.doc_第3页
张小茜-中药常用检验方法介绍.doc_第4页
张小茜-中药常用检验方法介绍.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常用检验方法介绍药品检验包括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等。(一)性状:药材首先要从其来源进行判断,对于多品种来源的药材,要注意区分,因为有些检验项目的限度可能不同,比如砂仁,其来源有阳春砂、绿壳砂和海南砂,它们的挥发油含量测定限度就不同,阳春砂、绿壳砂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3.0%(ml/g),而海南砂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ml/g);其次要对药材进行以下几项特征的描述,如形状、大小(长短、粗细、厚度等)、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折断面或切断面)、气味等。制剂性状的描述要按颜色、外形、气、味依次描述。如有两种颜色,应先描述浅的,后描述深的(如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清液体);如果用两种色调复合描述颜色时,以后一种色调为主。如棕褐色,即以褐色为主,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中药在储存期间颜色往往变深,描述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幅度(如本品为黄色至棕褐色的水丸)。(二)鉴别: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1 经验鉴别:用简便易行的传统方法观察样品的颜色变化、浮沉情况以及爆鸣、色焰等特征。如:麝香中的鉴别(2)取麝香粉末少量,置手掌中,加水润湿,用手搓之能成团,再用手轻柔即散,不应粘手、染手、顶指或结块。血竭的鉴别(1)取本品粉末,置白纸上,用火隔纸烘烤即熔化,但无扩散的油迹,对光照视呈鲜艳的红色。以火燃烧则产生呛鼻的烟气。2显微鉴别:显微镜观察药材切片、粉末或表面等的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有些药材既有横切面的显微特征,又有粉末的特征,如黄芪;有些药材则仅有横切面的特征,如黄连、麻黄等。另外要注意多品种来源的药材,其显微上的差异,如黄连有味连、雅连、云连之分,味连在皮层、中柱鞘有石细胞,髓部无石细胞,雅连在皮层、中柱鞘、髓部均有石细胞,而云连在皮层、中柱鞘、髓部均无石细胞。3理化鉴别: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对药材中所含某些化学成分进行鉴别试验。色谱鉴别都归于理化鉴别。(1)用荧光法鉴别:将药材(包括断面、浸出物等)、制剂经酸、碱处理后,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所产生的荧光。如芦荟,取粉末0.5g,加水50ml,振摇,滤过,取滤液5ml,加硼砂0.2g,加热使溶解,取溶液数滴,加水30ml,摇匀,显绿色荧光,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亮黄色荧光。(2)用微量升华法鉴别:如大黄微量升华后,可见菱状针晶或羽状针晶。(3)显色、沉淀、泡沫反应等:比如黄酮类的盐酸镁粉反应,生物碱的沉淀反应,皂苷类的泡沫反应等。(4)一般鉴别试验:指钙盐、钠盐等鉴别反应,此类鉴别一般列有一项以上的试验,应逐项进行试验,不得任选其中之一作为依据,如硫酸盐的鉴别共有3项,第一项为与氯化钡试液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在盐酸或消酸中不溶解;第二项为与醋酸铅试液生成白色沉淀,在醋酸铵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中不溶解;加盐酸不能生成白色沉淀。最后一项是硫酸盐与硫代硫酸盐的区别,所以不能只做前1项或2项,否则不能下“硫酸盐呈正反应”的结论。(5)薄层色谱鉴别:采用最多的一种色谱鉴别方法。A薄层板:市售薄层板:普通薄层板和高效薄层板,有硅胶薄层板,硅胶GF254薄层板,聚酰胺薄膜等,临用前110活化30分钟,聚酰胺薄膜不需活化。自制薄层板:常用固定相有硅胶G,硅胶GF254,硅胶H,硅胶HF254,微晶纤维素等,制备时,一般1份固定相和3份水在研钵中按同一方向研磨。铺好的薄层板室温晾干,110烘 30 分钟,置干燥器中备用。B点样:一般为圆点状或窄细的条带状普通薄层板高效薄层板点样基线距底边(mm)10-158-10原点直径(mm)32条带宽度(mm)5-104-8点间距离(mm)85展开距离(mm)8-155-8C展开:浸入展开剂的深度为距原点5mm,上行展开。展开前如需溶剂蒸气预平衡,可在展开缸中加入适量展开剂,密闭,保持5-30分钟,溶剂蒸气预平衡后,展开;如需使展开缸达到溶剂蒸气饱和状态,则须在展开缸的内侧放置与展开缸内径同样大小的滤纸,达到饱和后展开。 此外,还有紫外鉴别(香加皮)、液相鉴别和气相鉴别(安宫牛黄丸)等。(三)检查:常见的有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砷盐、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含氮量、总固体等。本版药典药材在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四项有了大幅增长。1 杂质:包括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无机杂质,如沙石、泥块、尘土等。计算时分别计算三者。如麻黄、银杏叶等。2 水分:第一法第二法第三法第四法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气相色谱法适用范围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贵重药品取样25g约相当于含水14ml0.51g约相当于含水0.2g供试品先破碎成直径不超过3mm的颗粒或碎片;直径在3mm以下的可以不破碎;减压干燥法需要通过二号筛。第一法(烘干法):首先将空称量瓶干燥至恒重,再称取2-5g(一般取2g)供试品于该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 5mm ,疏松供试品不超过 10mm ),精密称重,100105干燥5h,冷却30分钟,精密称重,再干燥1h,冷却(时间与前一次相同),称重,后两次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恒重的概念: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一般叙述为:干燥至恒重、炽灼至恒重。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炽灼30分钟后进行。注意:空称量瓶和取样后的称量瓶放入烘箱,应将瓶盖半开或打开,放入干燥器后应盖住瓶盖;称量瓶在干燥器中放置时间应严格掌握,几次称量放置时间应一致。以黄柏举例:水分:( g ) 天平型号: 天平编号:105空瓶恒重: 21.3342 21.3343 取样: 2.0560105干燥 5 小时: 23.2198105干燥 1 小时: 23.2187水分: 8.3%标准规定: 不得过12.0结论: 符合规定21.3342+2.0560-23.2187计算: 100% 8.34%2.0560第二法(甲苯法):以广藿香为例首先是如何取样:广藿香水分限度是不得过14.0% ,按照规定取样约相当于含水14ml,那么最少要取10g,按照14.0% 计算,相当含水1.4ml。水分测定仪包括两部分,短颈圆底烧瓶和水分测定管(全部仪器应清洁,并置烘箱中烘干),将样品放入500ml的短颈圆底烧瓶中,加甲苯约200ml(必要时可加少许玻璃珠或沸石,防止暴沸),安装好后,从冷凝管顶端加入甲苯,使充满水分测定管。用电热套进行加热,注意回流速度(2滴/秒),回流时间(水分完全蒸馏出来,水分读数不再增加);这时用甲苯冲洗冷凝管,用铜丝将水分测定管支管壁的水分推下,继续蒸馏5分钟,最后应放置,使水分与甲苯完全分离后方可读数。计算比较简单,用出水量除以取样量即可。 水分:天平型号: 天平编号:取样: 15.0025 g出水量: 1.2ml 水分: 8.0 %标准规定: 不得过 14.0 结论: 符合规定第三法(减压干燥法):样品应过二号筛,空称量瓶与加样后的称量瓶干燥条件应一致,减压至 2.67kPa( 20mmHg)以下持续半小时,室温放置 24 小时,分别只需称取一个数,不像烘干法每个至少需要两个数。注意:用五氧化二磷干燥时,干燥剂应保持在有效状态,结块或结膜时应更换。干燥失重与水分减压干燥法的区别:项目干燥失重水分减压干燥法空称量瓶恒重(至少两个数)与样品相同称量瓶+样品恒重(至少两个数)减压后,室温放置24小时3 总灰分:首先确定一下炽灼的温度,要求是500-600,比如固定为550,将空的坩埚炽灼至恒重;将样品过二号筛后,称取2-3g(如须测定酸不溶性灰分,取样3-5g),置上述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在电炉上炽热至完全炭化,再置马福炉中至灰化并恒重。根据残留量计算总灰分的百分含量。4酸不溶性灰分在灰分的基础上做,取上述灰分,在坩埚中小心地加入稀盐酸10ml,用表面皿覆盖坩埚,水浴上加热10分钟,表面皿用热水5ml冲洗,洗液并入坩埚中,用无灰滤纸滤过,坩埚内的残渣用水洗于滤纸上,不断洗涤,至洗液不显氯化物反应为止(将洗液滴至AgNO3溶液中,不再生成白色沉淀)。滤渣和滤纸置同一坩埚中,干燥,炽灼至恒重。根据残留重量计算酸不溶性灰分的百分含量。以当归为例:实验中坩埚应加盖总灰分(g):天平型号: 编号:空坩埚550恒重: 28.5625 28.5624取样: 3.0245 缓缓炽灼,炭化,550完全灰化坩埚+样品恒重: 28.6691 28.6688结果: 3.52%标准规定: 不得过7.0%结论: 符合规定28.6688-28.5624计算: 100% 3.52%3.0245酸不溶性灰分:上项所得灰分,加入稀盐酸10ml,表面皿覆盖,水浴10分钟,洗涤,定量滤纸滤过,残渣用水洗于滤纸上,并洗至洗液不显氯化物反应。滤渣连同滤纸移至同一坩埚内,干燥,炽灼恒重。550坩埚+样品恒重: 28.5788 28.5787结果: 0.5%标准规定: 不得过2.0%结论: 符合规定28.5787-28.5624计算: 100% 0.54%3.02455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按照附录铅、镉、砷、汞、铜测定法测定,2005版药典收载的六个品种要做这一项,否则不能算全检,六个品种是:黄芪、甘草、白芍、丹参、金银花、西洋参。测定方法有两种(任选其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AAS )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P-MS )。虽然后者最为先进,但其价格很高,所以目前还是以 AAS 应用最为普遍。按照原子化方式不同,分为四种测定方式, Cu 采用火焰法, Hg 采用冷吸收法, Pb, Cd 采用石墨炉法, As采用氢化物法。供试品消解的方法有三种:A. 微波消解 B. 湿法消化 C. 干法灰化测定元素消解方法铅A、B、C镉A、B、C砷A、B汞A、B(需控制温度120左右)铜A、B、C三种消解方法:A:微波消解:取样 0.5g,加硝酸 5 7ml微波消解炉内进行消解以温度控制方式进行消解最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使用守则目前,最先进的元素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在2005版药典中列为首选方法(第一法)。B:湿法消解:以硝酸-高氯酸(4:1)的混合溶液为消化液电加热板通过调整电压,控制反应液温度以硝酸-高氯酸(4:1)的混合溶液为消化液C:干法灰化: 样品干燥,除去水分450500高温灰化放冷后加少量硝酸润湿在450继续灰化放冷,以2%硝酸溶解6农药残留量测定:农药分类:按照用途: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按照结构特点:有机氯类、有机磷类、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硫类、有机杂环类、砷汞类等。农药残留量测定: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按照附录农药残留量测定法中的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测定, 2005 版药典收载的品种有黄芪、甘草,测定六六六(总BHC)、滴滴涕(总 DDT )、五氯硝基苯( PCNB )限度:六六六(总BHC)千万分之二滴滴涕(总 DDT )千万分之二五氯硝基苯( PCNB )千万分之一附录农药残留量测定法中还有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但正文中尚未涉及相关品种。气相色谱法是目前农药残留分析中的最重要的检测手段,主要用于具有一定挥发性的农药检测,目前 70% 以上农药残留量分析是基于气相色谱法完成的。采用的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只对具有电负性的物质有响应,检测灵敏度可达110-14g/ml,线性范围可达104,在含有卤素的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分析中获得广泛的应用。氮磷检测器(NPD)只对含氮,磷的化合物有响应,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103104,是有机磷类和有机氮类农药残留检测的首选检测器。 火焰光度检测器( FPD )广泛用于含硫,含磷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测。除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问题外,中药用硫磺熏,以漂白、增艳、防虫虽是传统加工方法,但现代研究证明由此会使中药材残留大量的SO2及As、Hg等重金属,本版药典将山药、葛根等加工方法中的硫黄熏删除,即表示中药材以后不允许再用硫黄熏,并拟将在2005年版增补本中增加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四)浸出物:分为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挥发性醚浸出物,前两者中又包含有冷浸法和热浸法。样品均需过二号筛,挥发性醚浸出物中,样品需过四号筛。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挥发性醚浸出物取样量冷浸法:4g 热浸法:2-4g2-5g提取溶剂水规定浓度乙醇乙醚提取方式冷浸、回流索氏提取提取时间冷浸法:前6小时内时时振摇,再静置18小时热浸法:静置1小时,回流1小时回流8小时注意事项:加入的提取溶剂量与取样量有关,冷浸法取样4g,即加入溶剂100ml,热浸法取2g时加50ml溶剂,取4g时加100ml;挥发性醚浸出物原来采用的时硫酸干燥器,这次改为五氧化二磷干燥器;浸出物的计算药材一定要按干燥品计算。以当归为例:【浸出物】天平型号: 编号: 1 2取样: 2.0035 2.0052精密加入 70 乙醇 50ml ,密塞称重 135.27 152.40静置1小时,回流1小时,放冷,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135.27 152.40摇匀,滤过,精密量取25ml蒸干空皿恒重: 37.2236 36.502237.2235 36.5024皿+样1053hr 37.7787 37.0584计算: 37.7787-37.2235 ( 1 ) 100% 60.24% 2.0035/50 25 (1-8.0%) 37.0584-36.5022 ( 2 ) 100% 60.30% 2.0052/50 25 (1-8.0%)平均 60.3% 符合规定(不得少于 45.0% )需要注意的是,药材浸出物计算时一定要扣除水分,而制剂中按要求计算,如果在标准中提到: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则需扣除水分,否则不用。(五)含量测定: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1)色谱柱:最常用的填充剂为化学键合硅胶。反相色谱系统使用非极性填充剂,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最为常用,即C18,其他还有C8柱,氰基柱,氨基柱等,正相色谱系统使用极性填充剂,常用的填充剂有硅胶等。使用时要注意流动相的pH应为2-8,大于8时可使载体硅胶溶解,小于2时与硅胶相连的化学键合相易水解脱落。对于新的色谱柱,一般采用甲醇进行洗脱。(2)检测器:最常用的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其他常见的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示差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3)流动相:可采用固定比例(等度洗脱)或按规定程序改变比例(梯度洗脱)的溶剂组成作为流动相系统。若使用C18柱,不管是分析还是冲柱子,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比例通常应不低于5%。柱子使用后要及时进行冲洗,一般冲柱子使用的溶剂为:5%甲醇递增的不同浓度的甲醇甲醇,最后柱子一般停留在甲醇或高浓度乙腈中,并将柱子两头封好,避免污染,损坏柱子。当我们使用含盐流动相测定样品时,应当先用低醇水洗脱,以免柱子中的甲醇与流动相中的盐作用,形成结晶,堵塞柱子,同样,使用后先以低醇水冲洗。试验中,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成、检测器类型不得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的内径、长度、固定相牌号、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成比例、梯度洗脱程序中的时间长度、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系统适用性试验中,要考察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拖尾因子。举例:A.等度洗脱:以黄芩为例。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配制,以1000ml为例,取甲醇470ml,加入超纯水530ml,再加磷酸2ml,混匀,脱气,如果仪器有在线脱气装置,混匀就可使用,无在线脱气就需要脱气,脱气的方式有多种,比如超声,过滤膜,通氦气,前两种比较常用,如果流动相中含盐或离子对时,即使有在线脱气也要过滤膜。对照品溶液的制备:黄芩苷对照品60减压干燥4小时,按规定浓度配制,标准操作规程要求配制2份,但中药对照品比较贵,目前可以配制1份,但遇到不合格样品时,需配2份复检。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按标准制备。实验中,要考察系统适用性,首先是重复性,对照品连进5针,计算RSD(相对标准偏差),一般要求RSD小于2.0%;其次是理论板数,用供试品中主成分峰(黄芩苷峰)计算,有些仪器可自动给出,计算按下式:n=5.54(tR/Wh/2)2n应大于规定的2500。分离度和拖尾因子有时根据峰形,即可判断,若两峰完全分离,分离度一定大于1.5,这两项药典上都有公式,不再详细介绍了。黄芩苷的含量要按干燥品计算,所以随行要做水分,扣除水分即可。计算: A样品对照品取样量/稀释倍数进样量 100% A对照品样品取样量/稀释倍数进样量(1-水分)B 梯度洗脱:人参 流动相:A:乙腈 B:水时间(分钟)A%B%0-35198135-551929817155-70297170-10029407160在这个流动相中,有等度,有梯度。2薄层色谱扫描法(TLCS)使用市售薄层板。测定时可根据不同薄层扫描仪的特点,按照规定方式扫描测定,一般选择反射式,采用吸收法或荧光法。扫描方法可采用单波长扫描或双波长扫描,供试品斑点的量应在线性范围内,必要时可适当调整供试品溶液的点样量,供试品与对照品应同板点样、展开、扫描、测定和计算。通常采用线性回归二点法计算,供试品与对照品应交叉点样,供试品平行操作2份,每份点样不得少于2个,对照品每一浓度不得少于2个。扫描时,应沿展开方向扫描,不可横向扫描。注意:对于无须显色的样品来说比较简单,比如中青黛中靛玉红的测定,只须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而对于需要显色的样品来说,结果的准确与否与显色的均匀度有很大关系,如枸杞子中的甜菜碱,要喷以新配制的改良碘化铋钾,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