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翻译(一)翻译原则: “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信: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 达: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雅:提炼语言,考究用语,简明优雅。命题规律:命题人选择的文言语段是独具慧眼的,总选择那些带有重要语法现象的文言语段,让考生翻译,这些语法现象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积累性的实词方面的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方面的重要虚词、固定结构。 第二类是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和各类句式。 得分点设置: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省略句)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实词、虚词 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动、 动词使动、 形意动、名意动、名作状) 语气揣摩:(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复句关系)错例分析:1(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译文:老虎咬断驴的喉咙,吃完驴的肉,才到树林中去。2旦日不可不蚤来自谢项王。译文: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感谢项王。以今义当古义;多义词误译。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译文: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健。4甚矣,汝之不惠。译文:太严重了,你的不聪明。 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翻译要求: 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要字字句句落实。 翻译要译出文言句中词语、句式的特点。 2004年高考文言文翻译:1、每曲意事二人,勣不少降节。2、人各有志,吾岂 以利禄易之哉?3、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1、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勣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 品节。2、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3、特别被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到重用的程度,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考查点: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疑问句、 被动句、意动用法2005年高考文言文翻译:1、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 于人 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2、常以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3、有陈苌者,候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 焉。1、正逢同乡郑俶要给亲人下葬,向别人借钱没借到,阳城知道了这个情况,把绢都送给了他。2、(阳城)经常拿木枕和布被去典押换钱,人们敬重他的贤德,争着买他的东西。3、有个叫陈苌的人,等候阳城领到了俸禄,常常前去称赞金钱美好,每月总有所得。考查点:重点实词、虚词、介词结构后置句2006年高考文言文翻译:注:洊(jin):再度1、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2、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 事天也。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 而坐。1、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为什么不可以?2、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3、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考查点:重点实词、虚词、判断句、通假字、词类活用翻译划线句子,重点关注划线词语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却匈奴七百余里。 渔人甚异之。 词类活用归纳分析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把词放在具体语言环境里,根据上下文,推断词语在句中的具体意义。 文言翻译口诀:首览全篇,了解大意。读准句读,准确释义。 句不离段,词不离句。人名地名,不必翻译。 词语古今,不同含义。一词多解,因句而异。 实词活用,考察全句。通用假借,同音同义。 常见虚词,用法不一。句式倒装,变换词序。 被动判断,掌握规律。省略成分,补出大意。 领会语气,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力求直译。n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n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n 参考译文:有个人要出卖骏马,接连三天站在马市上,却没有人知道他的马是骏马。这人找到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希望您给帮帮忙,去围着我的马转个圈儿看看它,临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花费。”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转圈儿看了一看,临走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n (1)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n 译文:有一个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他。n 解析:比,副词,接连地;旦,早晨,这里指一天;“人莫之知”是“人莫知之”的倒置,翻译时应注意下文“人莫与言”。 n (2)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n 译文:希望您环绕着马察看它,离开时再回头看一下它。n 解析:还,通“环”;去,离开;顾,回头看。一、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1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宜却(使他)更加困窘,鲍叔不认为我是愚笨,(因为他)知道时机有有利和不利(的时候。)保留“鲍叔”“我”删去“也”其余替换2.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让自己(的地位)低于他。 保留“管仲”“鲍叔”其余替换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报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列子说符篇【文段参考译文】列子学习射箭,已经能射中了,才去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的缘故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关尹子说:“还不行。”列子回去继续学习了三年。又把学习的情况报告了关尹子。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的缘故吗?”列子回答说:“我知道能射中的缘故了。”关尹子说:“可以啦,要牢记住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掉。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3、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史记李斯列传) 【文段参考译文】我听说土地广的粮食多,国家大的人口众,军队强盛的士卒勇敢。因此泰山不排斥细小的泥土,才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拣择细流,才能成就它的深广;统一天下的君王不抛弃小民,才能显扬盛德。因此地方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分本国的外国的,一年四季都充满着美好,鬼神就会赐福给你:这就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现在大王却要抛弃百姓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来使其他诸侯成就功业,从而使天下有见识的智士退缩不敢西来,止住脚步不再踏入秦国的国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借兵器给敌人、送粮食给盗贼啊。5、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孟子滕文公下)注:咻:喧哗打扰。庄岳之间:指齐国国都临淄著名的闹市和居民区。 【参考译文】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贤明吗?我明白告诉你。这里有位楚国官员,希望他的儿子会说齐国话,那么,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呢?”载不胜回答道:“找齐国人来教。”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很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假如带他在庄、岳闹市区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6、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参考译文】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答应说:“行。我将得到封邑内的租税,得到后借给您三百金,好吗?”庄周听了后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道路中有呼喊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那里。我问他说:鲋鱼,来吧!你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我是东海波浪里的鱼。您能有斗升的水使我活吗?我说:行。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越的国王,引发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好吗?鲋鱼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平常的环境,我没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斗升的水就能活下去。你竟说这样的话,还不如早早到卖干鱼的市场里去找我。”n 2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n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与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n (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与不利也。n 译文: 。n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n 译文: n 参考译文:管仲说:“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因为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我曾经三次出去做官,结果三次都被君主罢免,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没有才能,因为他知道我还没有遇上好的时机。生养我的人是父母,而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鲍叔使管仲进身为官后,却情愿让自己官居管仲之下。因此,人们不赞美管仲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n 注:“逐”的原意是驱逐,这里译作“罢免”。n (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