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水圈 大气圈 生物圈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核 地幔 地球的圈层 内部圈层 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地壳 地幔 地核 上天 神十 与 天宫 交会对接 下海 蛟龙 号7000米级海试 入地 上天 下海 入地是人类的三大梦想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心历险记 目前 人类还没有达到 入地 的梦想 那么我们如何了解地球内部的状况呢 哇 好大的西瓜啊 但不知道熟没熟 怎么办呢 阅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 并填写表格 阅读思考 较快 较慢 相同 垂直 固 液 气态皆可 只有固态 波速都随所通过的物质性质而变化 可通过其速度变化推测地球内部物质的性质 什么是地震波 有哪些类型 各有什么不同 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有何帮助 某地地下30KM处发生地震 这时地面上的人 附近的飞鸟和池塘里的游鱼 都会感觉到 A 先上下颠簸 后左右摇晃B 先左右摇晃 后上下颠簸C P波 上下颠簸D S波 左右摇晃 试一试 C 33千米 大陆部分 处 莫霍界面 2900千米处 古登堡界面 不连续面 读图思考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附近 地震波的波速发生突然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速度增大 纵波变慢横波消失 说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上下的物质性质发生了变化 由此可将地球内部划分出若干个圈层 读图思考 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 地幔 固态 横波在地幔中可以传播 地核 液态 横波不能传播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莫霍面之上 平均厚度17Km 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 大陆部分较厚 大洋较薄 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 厚度 2800Km 可分为上 下地幔 上地幔上部软流层是岩浆源地 古登堡面以下 厚度约 3400Km 可分为内核 外核 外核可能呈熔融态 内核因高温 高压呈固态 金属球 软流层地震波在软流层的波速下降10 左右 形成一个低速区 这可能是由于软流圈存在部分熔融 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岩石圈 重点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合称为岩石圈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岩石圈是地球的内部圈层还是外部圈层 岩石圈属于从外部圈层向内部圈层过渡的圈层 莫霍面 古登堡面面 17 全球平均 2800多 3400多 纵波 横波波速明显加快 纵波突然减慢 横波消失 由岩石组成 厚度大洋薄 大陆厚 顶部由岩石组成 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温度 压力和密度很大 固态 固态 液态 固态 低 高 小 大 地球各内部圈层的特点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岩石圈 连续的圈层 连续的圈层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卫星图 1 大气圈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是指环绕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 其下部边界为地球海陆表面 上部边界约在高空2000 3000千米处 大气的密度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 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作用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一切生物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保护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也能吸收地面辐射 起保温作用 作为凝结核 促成水汽凝结 约78 约21 很少0 03 很少 很少 很少 1 大气圈 空间分布 从海陆表面 2000 3000Km高空 臭氧 22 27Km高空 水汽 大气底层 其含量随时间 地点变化 一般夏季 冬季 低纬 高纬 海面上 陆面上 固体杂质 大气底层 其含量随时间 地点变化 一般冬季 夏季 早晚 午后 陆面上 海面上 成分比例变化 干洁空气基本不变 但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O2增加 并出现新的组份 如氟里昂等 水汽 固体杂质含量因时因地变化 大气的垂直分层 划分依据 大气温度 密度及运动状况等物理性质差异 划分 1 大气圈 温度变化规律 随高度升高降低 0 6 100m 原因 热量直接来自地面 大气运动 对流运动显著 厚度 随时 空变化 低纬 17 18Km 中纬 10 12Km 高纬 8 9Km 与人类关系 天气变化显著原因 含有几乎所有水汽 固体杂质 对流层 温度变化规律 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原因 臭氧层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 大气运动 以平流运动为主 厚度 大约到50 55Km高空 与人类关系臭氧层 地球生命保护伞 飞机高空飞行 探空气球 平流层 温度变化规律 随高度的升高先降后升 据此及大气密度分为 中间层 热层 外大气层原因 中间层 热量来自下层大气 热层 外大气层 O原子吸收紫外线 大气运动 中间层 对流运动为主 热层 平流运动为主 外大气层 散逸 厚度 从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 与人类关系电离层 70 800Km 无线电通信 航天飞机 卫星 极光等 高层大气 大气垂直分层知识小结 3 4 33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人类实际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淡水储量的0 3 约为地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2 水圈 1 水圈的概念 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物质 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共同组成了水圈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1 水圈的组成 按状态 液态水 气态水 固态水 按位置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生物水 地表水 地下水 按水质 咸水 淡水 2 水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 水分与热量组合 地球上不同的自然带或自然景观类型 水溶解岩石中营养物质 生物生长的前提 水溶解或运动 雕塑地表 水循环调节气候 净化大气 2 水圈 意义 概念 范围 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3 生物圈 大气圈 底部 水圈 全部 岩石圈 上部 核心 地面以上100米 水面以下200米 自然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也是极其特殊极其重要的圈层 小结 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是 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是 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判断题 1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 水圈 生物圈 大气圈 2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包括大气圈 水圈和岩石圈 3 生物圈是大气圈 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的结果 4 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是开放的 均一的系统 1 地震发生时 坐在 震中上 湖中小船里的人 A 先感到上下颠簸 后感到左右 前后摇晃B 只感到上下颠簸C 先感到左右 前后摇晃 后感到上下颠簸D 只感到左右 前后摇晃2 在莫霍界面以下 A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B 纵波传播速度下降 横波传播速度增加C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D 纵波传播速度增加 横波传播速度下 B A 课堂反馈 3 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海洋 盆地 平原 大陆断层 4 关于软流层的错误叙述是 A 位于地幔的上部B 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C 由于呈熔融状态 所以不能传播横波D 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 A C 课堂反馈 5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 A 氮和氢B 氧和氮C 氢和氧D 氧和碳6 水圈是 的圈层 A 连续而规则B 连续但不规则C 不连续但规则D 不连续不规则7 有关生物圈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B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最活跃的圈层C 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校园招聘20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贵州贵阳综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第一批)对外补岗招聘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西安碑林仁华医院医养中心招聘(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9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梅州市大埔县高陂中学招聘顶岗教师3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江西吉安新干县引进名师名校长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食品中新兴污染物监测-洞察及研究
- 宜宾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5年公开招募医疗卫生辅助岗位(市级单位)的补充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山东省黄三角农高区城乡公益性岗位招聘54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住院患者健康宣教要点
- 中班语言活动山羊种菜(故事)
- 土地整治投标方案(技术标)
- 广东省省级政务信息化服务预算编制标准(运维服务分册)
-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解读的七个维度
- 妊娠合并先心病指南解读专家讲座
- 雅思考试简介与评分标准
- GB/T 9460-2008铜及铜合金焊丝
- 第7课+李さんは+每日+コーヒーを+飲みます+知识点课件【知识精讲+拓展提升+迁移训练】 高中日语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
- FZ/T 52023-2012高强高模聚乙烯醇超短纤维
- 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 统编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ppt精品课件1(共19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