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汇编(附答案)(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汇编(附答案)(2)文章来自: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汇编 一1.概括短文的大意。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 2.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文回答)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文中“目不窥园,兀兀穷年,足不下楼,沥尽心血”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 运用四个四字词语,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刻苦,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 4理解“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细节描写,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字写得多而工整,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5肖像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目不窥园。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 6“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及谦逊态度。 7作为学者,这部分写了闻一多的那三件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二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 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引起悬念(结构),并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内容) 2、文中“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贴切,将“研究”由静态变为动态,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热情的赞美了。 3、体会下列“说”的含义 我是做了再说(向别人告白自己做了什么)“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吹嘘,自诩实干精神谦虚美德) 4、加点的“精神食粮”指代什么?(用原文) “精神食粮”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5、说说“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找准关键词) 准确地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全身心的投入研究,执著追求的精神,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6、理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句子的含义。 “它”指“深宵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孤单寂寞,但闻一多先生则不然,他在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得的情景。 7、理解句子的含义。“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是比喻的说法,是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目的是救国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是紧紧走出了第一步。 8、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深刻含义是什么?(“做”没有说) “不动”是不说,是无声,是听不到的,不是“不动”,而是在废寝忘食的“动”,用灯火“漂白了四壁”的动。用“不动”来突出闻先生的“做”,突出他沥尽心血,埋头实干。 9、“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和“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的事例说明了什么?(材料与中心的关系)说明了“闻一多先生做了,自己也没有说”。 10、“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除了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表明闻一多研究学术用心极专极深。 文章来自: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汇编 一1.概括短文的大意。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 2.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文回答)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文中“目不窥园,兀兀穷年,足不下楼,沥尽心血”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 运用四个四字词语,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刻苦,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 4理解“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细节描写,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字写得多而工整,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5肖像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目不窥园。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 6“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及谦逊态度。 7作为学者,这部分写了闻一多的那三件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二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 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引起悬念(结构),并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内容) 2、文中“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贴切,将“研究”由静态变为动态,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热情的赞美了。 3、体会下列“说”的含义 我是做了再说(向别人告白自己做了什么)“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吹嘘,自诩实干精神谦虚美德) 4、加点的“精神食粮”指代什么?(用原文) “精神食粮”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5、说说“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找准关键词) 准确地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全身心的投入研究,执著追求的精神,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6、理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句子的含义。 “它”指“深宵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孤单寂寞,但闻一多先生则不然,他在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得的情景。 7、理解句子的含义。“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是比喻的说法,是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目的是救国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是紧紧走出了第一步。 8、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深刻含义是什么?(“做”没有说) “不动”是不说,是无声,是听不到的,不是“不动”,而是在废寝忘食的“动”,用灯火“漂白了四壁”的动。用“不动”来突出闻先生的“做”,突出他沥尽心血,埋头实干。 9、“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和“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的事例说明了什么?(材料与中心的关系)说明了“闻一多先生做了,自己也没有说”。 10、“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除了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表明闻一多研究学术用心极专极深。 ,文章来自: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汇编 一1.概括短文的大意。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 2.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文回答)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文中“目不窥园,兀兀穷年,足不下楼,沥尽心血”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 运用四个四字词语,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刻苦,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 4理解“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细节描写,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字写得多而工整,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5肖像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目不窥园。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 6“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及谦逊态度。 7作为学者,这部分写了闻一多的那三件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二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 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引起悬念(结构),并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内容) 2、文中“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贴切,将“研究”由静态变为动态,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热情的赞美了。 3、体会下列“说”的含义 我是做了再说(向别人告白自己做了什么)“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吹嘘,自诩实干精神谦虚美德) 4、加点的“精神食粮”指代什么?(用原文) “精神食粮”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5、说说“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找准关键词) 准确地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全身心的投入研究,执著追求的精神,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6、理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句子的含义。 “它”指“深宵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孤单寂寞,但闻一多先生则不然,他在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得的情景。 7、理解句子的含义。“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是比喻的说法,是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目的是救国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是紧紧走出了第一步。 8、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深刻含义是什么?(“做”没有说) “不动”是不说,是无声,是听不到的,不是“不动”,而是在废寝忘食的“动”,用灯火“漂白了四壁”的动。用“不动”来突出闻先生的“做”,突出他沥尽心血,埋头实干。 9、“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和“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的事例说明了什么?(材料与中心的关系)说明了“闻一多先生做了,自己也没有说”。 10、“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除了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表明闻一多研究学术用心极专极深。 文章来自:三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2、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具有哪些崇高的品格? 作为学者有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硕果累累品格。 革命家有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大勇、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 3、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说说这些话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仅还”“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 4、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闻一多先生说了”中“说”的意思是:,宣传动员革命,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作好了牺牲的准备,表达了闻一多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 5、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争取民主、宣传革命) 6、第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这”指的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因为作为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是宣传革命(说),然后用行动争取民主(做),与做学问时先埋头苦干,然后再“说”不一样。 7、请在选文中找出穿插的形象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形象地突出闻一多先生争取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充满着对先生的颂扬和景仰之情。 8、最后两段,能不能合为一段,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方面强调闻一多是卓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东城区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批招聘(47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4年高职单招考试黑钻押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应急事件车祸处理课件
- 难点解析-人教版7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综合训练试题(含解析)
- 2023年度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模考模拟试题【考试直接用】附答案详解
- 车辆财产保险合同(标准版)
- 数字系统设计与VHDL(第3版)教案-第11章 Test Bench测试与时序分析
- 信息安全复习题
- 2025年消费金融行业用户画像与大数据精准营销平台构建报告
- 2025年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效益与农业结构调整分析报告
-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中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职业卫生标准试题及答案
- 2025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大单元教学设计)
- 药械知识培训计划课件
- 2025年气瓶检验员闭卷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医院环境感染监测制度
- 医院新项目创新建设汇报
- 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5. 这是我们班》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