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新闻两篇 (2).ppt_第1页
短新闻两篇 (2).ppt_第2页
短新闻两篇 (2).ppt_第3页
短新闻两篇 (2).ppt_第4页
短新闻两篇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新闻两篇 知识积累 1 什么是新闻 新闻 也叫消息 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 2 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 和一个 即 when 何时 where 何地 who 何人 what 何事 why 何因 how 何果3 消息的特点 真 内容真实 事实准确 短 简明扼要 篇幅短小 快 要迅速及时 有时效性 新 内容新鲜 有价值 强 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知识积累 4 消息的结构 标题 正标 副标题 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 它用简介生动的文字 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 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主体 背景 它无固定的位置 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 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 结尾 香港维多利亚港 本文正文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1 导语 第1段 2 主体 2 10段 3 结语 最后1段 自学指导一 学生轮流朗读课文 注意感情色彩 语速适中 掌握字词 Ch j ngzh z i撤离紫荆花瞩目接载z i载 记载载入史册年三年五载z i载 1装载2盛放3负荷 承受 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 4乘坐 乘车5满 充满 怨声载道 6载歌载舞 概括出英国殖民者告别仪式的过程 4时30分 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 4时40分 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6时15分 英国告别仪式 7时45分 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 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点40分 不列颠尼亚 号离开香港 标题的意义和作用 1象征意义 用英国皇家游轮 不列颠尼亚 代表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2讽刺意义 词语 别了 表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结束 3强调作用 标题是倒装句式 将 别了 提前 有突出和强调作用 引人注意 请你将本文改写成一句话新闻 英国撤离香港 奥斯维辛 没有 什么新闻 学习目标 1 理解新闻写作将情感蕴涵于叙事之中的写法 2 学习课文正面叙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 由于有四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 它又被称为 死亡工厂 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 医学试验 的专门 病房 和实验室 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 浴室 及储尸窖和焚尸炉 1944年 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 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 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 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 被杀害的多是犹太人 整车拉走的尸体 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 纳粹警察正对犹太妇女射杀 奥斯威辛一个集中营中被纳粹军警处死的部分囚犯尸体 照片显示的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密布的电网 奥斯维辛集中营分营布热津卡集中营正门 当年囚犯被火车直接押进这个大门 死亡工厂 奥斯威辛集中营1945年1月27日 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和没有来得及运走的7 7吨头发 巨大的焚尸炉 被用来做医学实验的犹太儿童 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室中部分遇难者照片 奥斯维辛集中营11号楼和12号楼之间的 死亡墙 该墙因党卫军当年在这里随意枪杀囚犯而得名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完成下列问题 1 找出描写参观者的行动和神情的句子 2 写参观者的行动和神情 说明了什么 1 找出 参观者的行动和神情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的步履逐渐得放慢了下来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 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 张大了嘴巴 他想叫 但是叫不出来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 她退了下来 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 然后对解说员说 够了 2 描写参观者行动和神情的目的 参考答案 作为一个参观者 看到这情景都万分惊惧 无法忍受 那么当年的景象又该是何等的触目惊心 当年的纳粹又是残暴的何种程度 人们的感情变化 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 纳粹的暴行惨绝人寰 令人发指 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 完成以下四个问题 1 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美好和平的情景 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 最可怕的景象 像一场噩梦 2 如何理解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 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 3 为什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作者还要去报道 4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1 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美好和平的情景 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 最可怕的景象 像一场噩梦 参考答案 景象固然美好 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 这里曾经是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 应该 永远没有阳光 百花永远凋谢 然而一踏进集中营 作者却吃惊地发现 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 竟然有着这么和平美好的景象 作者一时无法接受 所以感到可怕 作者无一字控诉 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 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2 如何理解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 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 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讽刺 任纳粹党多么残暴 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控诉 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 可见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3 为什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作者还要去报道 第一次出现在中间这句话的意思是奥斯维辛太出名了 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 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 但另一方面 即使没有新闻 作者还是要写 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第二次是临近结尾除了呼应前文之外 还突出了文章主题 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 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 那就是震惊和窒息 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 以祭奠亡灵 揭露罪恶 4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 常见的新闻 一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 只是纯客观记叙 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 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 二是记者作为旁观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