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雨霖铃.doc_第1页
公开课教案雨霖铃.doc_第2页
公开课教案雨霖铃.doc_第3页
公开课教案雨霖铃.doc_第4页
公开课教案雨霖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开课教学设计雨霖铃樊卫鹏时间:2015年5月18日内容:雨霖铃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柳永的生平经历及其艺术特色; 2、通过诵读、意象和情景想象,体会作者寄寓在字里行间浓浓的惜别之情,触摸词人心中的忧伤; 3、体会其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体会“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惜别之情,以及作者是如何写的。教学过程:一、导入:(铺垫蓄势,调动学生的情绪)1、播放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2、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离别的诗词。3、师:(多媒体:多情自古伤离别)借用雨霖铃中的一句话“多情自古伤离别”,说明伤离惜别,自古皆然。离别,是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殷切劝慰,是徐志摩“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无奈伤感;人生处处有离别,朋友之别,亲人之别,恋人之别 有些离别,只是短暂的分开;有些离别,转身即是天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雨霖铃,就是这样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感人之作。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近这千古一别,去触摸作者内心深处的忧伤。二、作者介绍(多媒体: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做过屯田员外郎的小官,世称柳七、柳屯田,婉约派代表词人) 雨霖铃,取唐时旧曲翻制,源于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悼念杨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以寄恨焉”,其音颇为哀怨。 三、初读课文 ,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1、学生齐读全词; 过渡:大家读了之后感觉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悲伤,孤独,难舍,寂寞),我们闭着眼睛,静静聆听作者的心声吧! 2、听录音;请大家边听边勾画出作者直接抒情的句子。 3、配乐朗读:(刘佳雯)请一位同学,根据刚才我们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录音,再来朗诵一下这首词,务必读出作者那种深沉难舍的感情。 四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经过刚才的诵读,相信大家对词中浓浓的惜别之情已有感受,我们也勾画了词中作者直接抒情的诗句,那么,哪句话最能表现作者离别时的心情?(最集中,最概括) 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板书:多情自古伤离别) 2、多情的人,自古以来却为分别而悲伤。正如苏东坡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刚才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搜集到的离别诗,我也搜集到了一些: 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此地为一别,孤蓬万里征。 孟浩然: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 无名氏: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3、但是,柳永的“伤离别”似乎更加的沉重,“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明柳永的离别是在凄冷的秋天,文人感秋则悲,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场景下和心爱的人离别呢?真是双重的痛苦啊!五、研读课文,重点探究,品味情感 过渡:那么,柳永和恋人的离别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景呢?我们首先来看上片。 1、既然作者的离别是在秋天,我们来找找,词的上片,哪些句子是写景的?哪些句子则是抒情的? 明确: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2、这些景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寒蝉,秋天的蝉,给人以凄凉之感,“晚”,则点出了时间;长亭,是古代人们送别的地方,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这一意象被经常用在离别诗中,比如李白: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对长亭晚”,暗示将有离别。暮色四合时,骤雨初歇,寒蝉悲鸣,作者就要离开自己的恋人了。这几句诗,汇出了一幅凄清的画面。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烟波,暮霭,沉沉,着色一层深似一层,色调灰暗压抑;千里,阔,一程远似一程,极言别后相距之远。一路走去,烟波浩渺,暮霭沉沉,最后漂泊到广阔无边的南方,不但写出了天涯相隔的距离,也写出了对未来的担忧,是未来人生的写照。作者将分别后的思念化作千里烟波和沉沉暮霭,既烘托出了离别时沉重的心情,又渲染了气氛。3、 在作者哀婉伤感心情的笼罩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那么,这些意象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明确:不全是实写,“烟波、暮霭、楚天”是作者的想象语。4、作者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借以表达内心“伤离别”的心情。我们要了解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也是诗词创作常用的手法。上片有一句典型的“情语”,你找到了吗? 明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5、 文学的魅力在于细节的真实,这是一处经典的细节,值得我们用心品味。 (指名回答:这句话什么地方打动了你?说说你的感受。)明确:临别时,深情的拉住爱人的手,彼此已是泪眼朦胧,心中有万般不舍,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欲说时,却是哽咽难言,只是彼此握着对方的手,深情对视,泪眼婆娑。这一幕,真是胜过了千言万语。(1) 执手:这是很温暖美好的两个字,相爱叫牵手,古人写爱情最美的,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然而,此刻执手,却是要永久分别。从“执手”能感觉到他们相爱至深,更能感受到他们的难分难舍。(2) 一个“竟”字,突出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离别依恋痛苦的心情,缠绵悱恻,淋漓尽致。(3) 此时无声胜有声:面对分别,主人公没有哭的死去活来,没有离别时的千叮咛万嘱咐,无限柔情,都定格在了这样一个无声的画面里。主人公内心可能已是翻江倒海,已是肝肠寸断,但是作者却截取了这无声的一幕,恰恰获得了感人至深的力量。 以诗解诗: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过渡: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作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其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的作用。(别意深)6、 如果说上片是写离别情景,下片又是写什么的呢?(相思苦) 明确:写分别后的思念,是作者的想象,并非实写。7、 你从哪些句子里体会到了主人公的相思之苦?(举手回答+指名回答) 明确:(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作者直抒胸臆,把离别后的痛苦酣畅淋漓地说出来了!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借景抒情,“酒”“杨柳”“风月”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作者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作者酒醒时已是清晨,说明醉了整整一晚,醉得不省人事,“酒醒何处?”诗人再发问,离开你,我会去哪里?会是什么样子?“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里已不是真实具体的地方,而是借景抒情。晓风凄清,残月依稀,杨柳轻摇,这是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作者孑然一身,回忆远去的爱人,远去的繁华,心头怎能不惆怅感伤? (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尘万丈,我非你不爱。恋人离开,百无聊赖。正可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时光流逝,伤痛在心中积淀,以后的岁月里也是良辰美景虚设,伊人逝,景空在,有景无人赏,有情无人诉,这种执着的痴情和长久的相思犹如元稹的“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一样让人唏嘘感动。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如果世上曾有那个人出现,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 (4)我就说说对最后一句的理解吧!“便纵有千种风情,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