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张表参悟道德经及儒释道内在联系.doc_第1页
五张表参悟道德经及儒释道内在联系.doc_第2页
五张表参悟道德经及儒释道内在联系.doc_第3页
五张表参悟道德经及儒释道内在联系.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五张表参悟道德经及儒释道的内在联系道德经是修行悟道,提升智慧的宝典,但很难读懂。下面我们用五张表,把道德经的内在的逻辑结构勾勒出来,有助于大家更容易地学习道德经。最后我们用第五张表告诉大家,道德经的前半部分道经所提出的修炼的四重境界,如孔子的修炼境界,以及与佛教的修炼果位极为吻合。由于道德经有着系统的修炼程序(即道经部分),和运用道做事的程序(即德经部分),所以道德经是难得的修炼指导书。表1:道德经的逻辑结构框架部篇篇的主旨章节道经:论述宇宙大道及体悟宇宙大道的四重智慧境界第一篇:前言陈述写作初衷,研究方法和核心结论。第一至三章第二篇:初级境界论述人对“宇宙大道”有所感觉后的智慧境界,以及这一境界下不同的智慧层次。第四章至十三章第三篇:中级境界论述人对“道纪”(宇宙大道的代理“一”)有所感觉后的智慧境界,以及这一境界下不同的智慧层次。第十四至二十四章第四篇:高级境界论述人明了“宇宙大道”后的智慧境界,以及这一境界下不同的智慧层次。第二十五至三十三章第五篇:玄级境界论述人明了“大道泛兮”后的智慧境界,以及这一境界下不同的智慧层次。第三十四至三十九章德经:论述运用宇宙智慧获取成功的程序和规则第六篇:提纲论述德经的主题。第四十至四十一章第七篇:道生之论述如何运用“道生之”的智慧取得成功第四十二到五十章第八篇:德蓄之论述如何运用“德蓄之”的智慧获得成功。第五十一至六十一章第九篇:势成之论述如何运用“势成之”的智慧获取成功。第六十二至七十二章第十篇:天治之论述运用运用“天治之”的智慧获得成功第七十三至八十章第十一篇:后记陈述自己的写作目的和对本书的态度。八十一章表2:道经的逻辑框架(先看横排,清楚修炼的四个境界,然后看竖排,清楚每个境界的修炼内容。纵横结合,相互对照,就能把道经的内在逻辑搞清楚了)前言第一章:提出课题:宇宙观第二章:提出研究方法:相对论第三章:提出老子成功学核心结论:无为而无不为境界层次初级中级高级玄级境界名称婴儿无极朴无德道生之对道的体悟第四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三十四章知“道冲”知“道纪”知“道大”知“道泛”对一的体悟第六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九章隐约感知有一个“玄牝之门”感知有一个“恍恍惚惚”的“一”感知天下为神器真正得一对天地的体悟第六至七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九章天地有根源,天地为什么长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天得一以清,天地不自生地得一以宁德蓄之对常德的修炼第二十八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八章常德不离常德不忒常德乃足上德德行第二十八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知其正,守其反(上德无德)势成之修道者形象第八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五章第三十四章多言数穷,微妙玄通,去甚,去奢,自不为大,不如守中深不可识去泰终为大智慧层次第十一章第十六章第二十七章第三十七章悟(知无)明(知常)袭明微明天治之领导方式第二十八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六章为天下溪为天下式为天下谷为天下王(执大象,天下往)领导者称谓第十三章第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九章天子太上官长孤、寡、不谷(可寄天下,可托天下)领导境界第五章第十七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九章以百姓为刍狗百姓皆谓我自然万物将自宾天下将自定 表格3:体道悟道的修炼层次 道德经的章节排列是有严格顺序的。道经把体道悟道的步骤一章一章地详细罗列。比如在初级层次,要经过八个步骤;在中级层次,要经过8个步骤;在高级层级,要经过8个层级,在玄级层级,要经过五个层级。境界层次初级中级高级玄级境界名称婴儿无极朴无德修炼层级一第五章第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三十五章天地不仁为士者不盈不失根大象二第七章第十六章第二十七章第三十六章天地不自生观复知常袭明微明三第八章第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七章上善不争太上常德自化四第九章第十八至二十章 贵食母第二十九章第三十八章功成身退天下神器上德无德五第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九章玄德孔德果得一六第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三十一章无之以为用曲则全哀兵必胜七第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三十二章五蕴空无信不足则不信始制有名八第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三章无身余柔赘行死而不亡 表格4:德经的逻辑结构德经部分,主要是讲述如果运用道来做事情。这是非常高明的入世手法。这也是为什么在社会动荡混乱的时候,总是道家人物出场,协助君主收拾残局的原因。先看横排,把取得成功分为四个阶段,必须从四个维度去考虑,即“道生之”、“德蓄之”、“势成之”、“天治之”。具体来讲,第一,用宇宙大道把人的心智全然激活,达到“无常心”,即没有任何思维定势和思维误区;第二,用玄德把人心全然地凝聚与融合;第三,用宇宙大道创造成功之势;第四,用天道维护组织的公平和秩序。主题第四十章:说明主题:运用宇宙大道能取得成功第四十一章:终极成功者的形象与修为成功规则道生之德蓄之势成之天治之成功原理第四十二章第五十一章第六十二章第七十三章道生万物玄德万物之奥天网恢恢成功方法第四十三章第五十二章第六十三章第七十三章无为习常犹难疏而不失成功规则的层级和要领一第四十四章第五十三章第六十四章第七十四章知足知究竟畏施慎终如始司杀者二第四十五章第五十四章第六十五章第七十五章清静修德稽式贵生者三第四十六章第五十五章第六十六章第七十六章常足和善下民柔弱处上四第四十七章第五十六章第六十七至六十九章第七十七章不行而知玄同持守三宝有余与不足五第四十八章第五十七至五十八章第七十章第七十八章无事百姓自化被褐怀玉正言若反六第四十九章第五十九章第七十一章第七十九章无常心重积德病病七第五十章第六十章第七十二章第八十章总结:无死地总结:德交归总结:去彼取此总结:小国寡民八第六十一章延伸:下流论后记第八十一章后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表格五:儒释道的修炼境界对比孔子对自己的一生总结说:“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其实是孔子体道悟道的修炼境界,和道经部分的四个境界非常吻合。此外,佛教将修炼分为三大阶段:罗汉、菩萨、佛。也与四个境界非常吻合。见下表。修炼境界老子体道悟道的境界孔子体道悟道的境界佛教的修炼境界道德经解释孔子解释佛教果位解释境界一:关照本质十一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透过“有”的现象,看清“无”的本质四十而不惑透过现象看清楚本质,不迷惑了罗汉:六根清净,断尽烦恼透过现象关照到本质境界二:预知未来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掌握道,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五十而知天命掌握天道,宇宙未来命运菩萨:发心求无上菩提感悟到大道,并立志去求大道境界三:真切感知道二十四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能看清楚道了。六十而耳顺成为圣(聖)人,耳朵听到天的声音大菩萨(菩萨摩诃萨):能离一切相。能真切感受到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