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总结范文.doc_第1页
食品总结范文.doc_第2页
食品总结范文.doc_第3页
食品总结范文.doc_第4页
食品总结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总结范文 (一)名词1.水分活性aw表示食品中能被微生物利用的一部分水。 为食品中水分的蒸气压与同样条件下纯水的蒸气压的比值。 2.内源性污染凡是作为食品原料的动植物体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本身带有的微生物而造成食品的污染也称第一次污染。 3.外源性污染食品在加工、运输、贮藏、销售、食用过程中,通过水、空气、人、动物、机械设备及用具等而使食品发生微生物污染,也称第二次污染。 4.细菌菌相是共存与食品中的细菌种类和相对数量的构成。 其中相对数量较多的细菌成为优势菌。 5.真菌(霉菌)指菌丝体比较发达而且没有较多子实体的一部分真菌,是以缠结的形式生长的丝状真菌。 6.食品腐败变质指食品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营养价值的过程。 7.美拉德反应由蛋白质、氨基酸等的氨基和糖以及脂肪氧化的醛、酮等羰基所发生的反应,使食品带有红棕色和香气,如烤面包的硬壳,酱油、豆酱的颜色和气味。 9、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合成物及其制剂。 1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可通过大气,水等环境介质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在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的天然或人工合成有机物。 11转基因食品也称作基因修饰食品(GMF)系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食品的基因构成和食品添加剂。 12、条件可食肉指必须经过高温、冷冻或其他有效方法处理达到卫生要求并食无害的肉。 13、油脂酸败(oil rancidity)油脂由于含有杂质或在不适宜条件下久藏而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和感官性状恶化。 14、保健食品是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15、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二) 1、食品污染按性质分类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 2、微生物生长的条件食品的成分、食品的理化性质、环境因素 3、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落菌落总数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质量,容积或表面内,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养基及其pH值、培育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等)培养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 以菌落形成单位(CFU)表示。 意义; (1)可作为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标志。 (2)可以用来预测食品耐保藏性。 大肠菌群包括肠杆菌属的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的。 是指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需氧与兼性厌氧,不形成芽孢,在35-37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杆菌。 意义 (1)作为食品被人和温血动物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2)作为肠道病原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4、主要产毒真菌曲霉菌属、青霉菌属、镰刀菌属、其他菌属。 5、真菌产毒的条件基质、水分、温度、湿度及通风情况。 6、黄曲霉毒素,简称AFT或AT,其毒性顺序B1M1G1B2M2。 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其中以玉米、花生和棉籽油最易受污染。 其代谢途径主要在肝脏,可发生羟化、脱甲基、环氧化反应。 预防措施 (1)食品防霉最根本措施。 (2)去除毒素方法有挑选霉粒法、碾扎加工法、加水搓洗法、植物油加碱去毒法、物理去除法、紫外线照射、氨气处理法等。 (3)限制食品中AF限量标准 7、镰刀菌毒素按化学结构分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玉米赤霉烯酮、丁烯酸内酯、伏马菌素等。 8、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也称致呕毒素。 9、食品腐败变质原因食品本身、环境因素、微生物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感官、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四个方面的指标。 食品腐败变质防治措施(知道)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学保藏、低温保藏、加热杀菌保藏、干燥脱水保藏、食品辐射保藏。 10、水俣病使由甲基汞中毒引起的。 11、N-亚硝基化合物的毒性、食物及预防措施?N-亚硝基化合物(NOC)是对动物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 食物 (1)、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 (2).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包括鱼、肉制品,蔬菜水果中二甲基亚硝胺,啤酒中二甲基亚硝胺。 (3).亚硝基化合物在体内的合成预防措施 (1)防止食物被微生物污染 (2)控制食品加工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使用量 (3)施用钼肥有助于降低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 (4)阻断亚硝基化反应维生素C、维生素E及酚类以及黄酮化合物有较强的阻断亚硝基化反应的作用;许多食物成分有阻断亚硝基化的作用,如大蒜和大蒜素 (5)制定食品中允许标准并加强监测(使用量和残留量) 12、多环芳烃化合物和B(a)P的 (1)食品在烘烤或熏制时直接受到污染 (2)食品成分高温烹调加工时发生热解或热聚所形成,这是多环芳烃化的主要 (3)植物性食品可吸收土壤、水和大气中污染的多环芳烃; (4)食品加工中受机油和食品包装材料等的污染, (5)在柏油路上晒粮食使粮食受到污染 (6)污染的水可使水产品受到污染; (7)植物和微生物可合成微量多环芳烃。 13、食品中杂环胺的食品的高温加工过程,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品 14、物理性污染按污染性质分为两类放射性污染和杂物。 15、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要求)(考) (1)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2)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3)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4)、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5)、在达到预期其目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 (6)不得在婴幼儿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 16、常用抗氧化剂有(一般常用的抗氧化剂均属酚类化合物)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L-抗坏血酸、其他天然抗氧化物等 17、粮豆的主要卫生问题 (1)真菌及其毒素的污染粮豆在农田生长期及收获、贮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可受到霉菌的污染。 常见的霉菌有曲霉、青霉、毛霉、根霉和镰刀菌等。 (2)农药残留粮豆中的农药直接喷洒施用和污染环境中的农药通过水、空气和土壤途径在进入粮豆作物。 (3)其他有害毒物的污染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对农田和菜地进行灌溉时,其中可能含有的汞、镉、砷、铅、铬、酚和氰化物等,容易对粮豆作物造成污染。 (4)仓储害虫我国常见的主要是甲虫、螨虫及蛾类。 (5)其他问题包括自然陈化,无机夹杂物的污染,有毒植物种籽的污染和掺杂、掺假。 18、粮豆的卫生管理 (1)粮豆的安全水分为防止霉菌和仓储害虫生长繁殖,应将粮谷类水分控制为12%14%,豆类为10%13%。 (2)安全仓库的卫生要求仓库的建筑结构、内部温度、湿度以及防虫熏蒸剂的使用,均应严格执行粮库的有关卫生管理要求。 (3)粮豆运输、销售的卫生要求粮豆运输时,铁路、交通、粮食部门要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防止意外污染。 (4)控制农药残留(5)防止无机有害物质和有毒种籽的污染 19、蔬菜、水果的主要卫生问题 (1)细菌及寄生虫污染主要污染物为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卵。 (2)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主要是农药、工业废水及其他污染。 蔬菜、水果的卫生管理 (1)防止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卵的污染 (2)施用农药的卫生要求严格执行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各项规定;不准使用高毒农药。 (3).蔬菜、水果贮藏的卫生要求一般保存蔬菜、水果的适宜温度是10左右。 (4).工业废水灌溉要求 20、肉类腐败变质的四个过程僵直、后熟、自溶、腐败。 21、囊虫病病原体在牛体内为无钩绦虫,在猪体内为有无钩绦虫,家禽为绦虫中间宿主。 幼虫在猪和牛的肌肉组织中形成囊尾蚴,主要寄生在舌肌、咬肌、臀肌、身腰肌和膈肌等部位。 囊尾蚴在半透明水泡状囊中,肉眼为白色,绿豆大小,肉俗称“米猪肉”或“痘猪肉”(P400) 22、奶的消毒巴氏消毒法 (1)传统巴氏消毒法将奶加热到62-65,保持30min. (2)高温短时巴氏消毒法72-75加热15-16s或80-85加热10-15s. 23、油脂酸败常见的卫生学评价指标理化改变:酸价升高(AV)、过氧化值(POV)升高、羰基价(CGV)、丙二醛(是油脂氧化的最终产物) 24、油脂污染和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质真菌毒素(最常见的是黄曲霉毒素)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棉酚芥子油甙芥酸反式脂肪酸 25、平酸腐败是由平酸菌引起的 26、饮料酒中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问题1)乙醇是酒类的主要成分,可提供能量,经常过量饮酒易使肝功能受损,常可引起急性酒精中毒。 2)甲醇制酒原辅料中的果胶。 是一种剧烈的神经毒,主要侵害视神经,导致视网膜受损,视神经萎缩,视力减退和双目失明。 一次5ml可致严重中毒,饮用40%甲醇10ml可致失明,30ml为人的最小致死量。 规定谷类为原料者甲醇0.04g/100ml薯干为原料者应0.12g/100ml3)杂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