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酸催化酯化合成乙酸丁酯.doc_第1页
固体酸催化酯化合成乙酸丁酯.doc_第2页
固体酸催化酯化合成乙酸丁酯.doc_第3页
固体酸催化酯化合成乙酸丁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 姓名: 学号: 日期: 2015 地点: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化工专业实验 指导老师: 成绩:_实验名称: 固体酸催化酯化合成醋酸丁酯 实验类型:有机工艺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三、主要仪器设备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七、讨论、心得装 订 线一、实验目的1了解与掌握固体酸催化酯化工艺特点;2掌握毛细管色谱仪的使用方法;3了解与掌握内标工作曲线法计算各组分含量的方法。二、实验原理有机酸与醇进行酯化反应,是一个典型的酸催化的可逆反应,如本实验中采用乙酸和正丁醇反应,其反应方程式如下:并具有下列关系式: 式中:C物质浓度,k反应速度常数,K平衡常数。为使反应加速常加入少量催化剂,工业上是加浓硫酸或通干燥氯化氢为催化剂,本实验中采用固体酸催化剂。固体酸催化酯化合成乙酸丁酯的工艺,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或分子筛固体酸催化剂代替硫酸液体催化剂合成乙酸丁酯,不仅可以克服因硫酸存在下的容器腐蚀和发生副反应的严重缺点,同时固体酸催化剂还具有来源容易、用量少、能反复使用,催化剂与产品分离容易,便于连续生产,而且产物乙酸丁酯纯度高的特点。酯化与水解是可逆的化学平衡。从工业生产角度来看,采用一些简单的措施就可使转化率接近100%,主要的方法是蒸出水或酯。在乙酸乙酯的合成中,利用精馏的方法由水和醇、酯能形成共沸的特点将所生成的水蒸出,蒸出的酯及醇冷凝后在分水器中分层形成油层和水层,油层返回反应釜,直至反应完全。酯则留在反应釜中。选用合适的酯化催化剂及其用量在保证酯化反应顺利进行方面有决定性作用。本实验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这类离子交换树脂均含有可被阳离子交换的氢质子,属强酸性,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即在此酸中心上可进行酸催化酯化反应。本实验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以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进行反应,利用精馏的方法蒸出水,酯则留在反应釜中。然后对釜液进行汽相色谱分析。P.02实验名称: 固体酸催化酯化合成醋酸丁酯 姓名: 学号: 产品(釜液)的分析方法: 产品分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其色谱条件:柱温 90,进样器温度150,检测器温度160。 产品中各组分的含量采用内标工作曲线法。内标工作曲线法是各种浓度的标准溶液中加入相同量的内 标物,分别测量i组分与内标物s的峰面积A,以峰面积比与绘制工作曲线,求出回归方程: 将与标准溶液中的相同量的内标物加至样品溶液中,分别测量样品中i组分与内标物s的峰面积A, 以峰面积 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出样品中i 组分的含量。 本实验用异丙醇作为内标物,取各种浓度的标准溶液2ml,和异丙醇0.5ml 于10ml 容量瓶中混合均匀, 进样量0.2ul。测定并求出其内标工作曲线方程。 取产品 2ml 和异丙醇0.5ml 与10ml 容量瓶中混合均匀,进样量0.2ul。测量产品中组分i 与内标物的分买年纪A, 以峰面积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出样品中i 组分的重量百分数 %。 三、实验材料和装置1试剂乙酸(CH3COOH)沸点118 ,分子量60.05,比重约1.05 正丁醇(C4H9OH)沸点117.8 ,分子量74.12,比重0.81 催化剂阳离子交换树脂A-15型 异丙醇2主要仪器设备 磁力搅拌加热器,三口瓶,精馏柱,冷凝管,温度计,气相色谱仪。3实验装置固体酸催化酯化合成乙酸丁酯的实验装置图P.03实验名称: 固体酸催化酯化合成醋酸丁酯 姓名: 学号: 四、实验步骤1称出空三口瓶(包括搅拌子)的质量。2在量筒中量取约20ml的乙酸,并在天平上称量盛有乙酸的量筒的总质量并记录。3将量筒中的乙酸倒入三口瓶中,称量并记录剩下的乙酸与量筒的总质量。两次称量的质量差即为倒入三口瓶中的乙酸的质量。记录并计算出乙酸的摩尔数。4按照正丁醇:乙酸 = 1:1(摩尔比),算出正丁醇的体积(ml),量取正丁醇,倒入三口瓶中,称量并记录正丁醇的质量。(同样采用量筒与正丁醇总质量的差量法称重)5催化剂质量按乙酸质量的5%计算,称量并记录催化剂质量,倒入三口瓶中。注意不要让催化剂粘附在三口瓶的瓶口壁上,以免漏气造成损失。6开冷却水,打开磁力搅拌加热器,升温和搅拌。7加热回流,釜液沸腾,经精馏柱将水和醇、酯形成的共沸物蒸出。8此时蒸出由乙酸丁酯、水和正丁醇组成的共沸混合物,经过精馏柱,收集于分水器中。上层油层中含81%乙酸丁酯,13%正丁醇,6%水,下层水层中含有1%乙酸丁酯,3%正丁醇,96%水。油层返回反应釜中。9待分水器中的水量不再增加时,釜液温度约124125 ,精馏柱温度约117120 ,则可以认为酯化过程已终止。10关电源和冷却水,待反应釜内温度降至80 以下时,卸下反应釜称重并记录釜液质量。然后用水冷却至室温,取釜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记录产品(反应产物)组成。11从分水器中放出全部水,称重并记录水量。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1实验数据记录(1)乙酸质量:20.586 g正丁醇质量:25.321 g催化剂质量:1.029 g 出水量:5.892 g产品质量:38.077 g 釜底最后温度:128精馏柱最后温度:118(2)色谱分析的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Ci%乙酸正丁醇乙酸丁酯产品0.9739%6.6587%91.2654%2实验结果与分析(1)进行物料衡算,求损失产品中各组分重量:乙酸 m1 = 38.0770.9739% g =0.3708 g正丁醇 m2 = 38.0776.6587% = 2.5354 g乙酸丁酯 m3 = 38.07791.2654% g = 34.7511 g损失乙酸质量m1=20.5860.370834.751160.05/116.17=2.2518gP.04实验名称: 固体酸催化酯化合成醋酸丁酯 姓名: 学号: 损失正丁醇质量m2 =25.3212.535434.751174.12/116.17=0.7282g(2)转化率=34.751160.05116.1734.751160.05116.17+0.2723100%=98.51%六、思考题(1)对该工艺进行评价。 本工艺流程跟传统的酯化反应工艺流程基本相同,采用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于反应釜中混合原料进行反应,釜液冷却回流,通过不断分离产生的小分子产物水使反应正向进行。反应最终的转化率很高,工艺装置和流程本身并没有什么独到的地方。考虑到采用的是间歇式反应装置,虽然有很高的转化率,本工艺并不适合工业大规模连续生产,只能用来进行实验室的少量制备。(2)本实验采用间歇式反应装置,需要考察哪些工艺条件?原料的用量和配比,催化剂的选择和用量,加热条件,体系压强要求,小分子的脱除等。七、讨论心得从最终产物的产量和转化率来看,本次试验的结果大体上还是令人满意的,虽然试验采用传统工艺流程,但实际操作的时候并不是相当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