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特色产业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乡距县城82公里。全乡国土面积平方千米,有耕地万亩,林业用地56万亩,*乡最高海拔米,最低海拔737米,地处低热河谷槽区,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晴天偏多,光照充足;全年温热,四季不太分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照1960小时,无霜期344天。全年雨量充沛,季节降水变化较明显。境内居住着壮族、苗族、瑶族、彝族、汉族五种民族。全乡辖11个村委会、116个村民小组、6402户、27063人。其中农业人口5870户、25511人,占总人口的;少数民族4541户、19913人,占总人口的。根据实际乡党委政府以林产业为主体、以劳务产业和反季产业为两翼,加大林下资源开发力度,做大做强四大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特色产业发展状况 (一)、 林业发展效益明显。 目前,*林业总面积70余万亩,其中人工商品林32余万亩,总蓄积量达65万余立方米,可采伐木材蓄积量达60余万立方米。通过这几年的林改和人工商品林采伐工作的顺利推进,农民的植树造林积极性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全乡新造人工商品林面积20余万亩。全部完成伐指标蓄积余万立方米,材积余万立方米,实现产值万元,农民年人均增收元。全乡森林覆盖率达到%以上,真正成为储能巨大的“绿色银行”。 (二)、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业。 目前,全乡发展林下养鸡存栏1000羽以上的专业户8户,养牛存栏10头以上10户,养猪存栏100以上的5户,特种养殖火鸡1户,野鸡1户。 2016年全乡种植生姜18160亩,实现产值1000余万元。种植绿谷9000亩,实现绿谷产值270余万元,并对纳非村委会生产的绿谷进行了有机认证;2016年全乡种植绿谷万亩、生姜万亩,预计分别实现产值4500万元、4000万元。与“十一五”初相比,绿谷种植总面积增长9000亩,产值增长1510万元;生姜种植面积增长6840亩,产值增长5000万元。5年时间,实现绿谷、生姜产值翻5番。2016年和2016年分别推广种植小米辣1000亩,分别实现产值150万元、200万元。 (三)、依托资源,冬季农业开发效益凸显。 *乡规模性冬季农业开发始于2016年,2016年推广种植冬早洋芋2000亩获得成功,亩产1吨,产值达180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新型产业。2016年推广种植3000亩,虽受冰冻低温天气影响,但亩产仍达吨,产值达24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每年不低于3000亩推广种植面积,并把冬早洋芋种植作为农民增收、农民致富渠道之一来抓,把冬早洋芋种植做强做大作为全乡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实、抓好,同时在纳厦、设里槽区建立重点示范样板点,辐射带动周围群众的种植积极性。2016年,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外来老板的投资,在纳厦村委会的纳圭、鲁古、纳平山三个村小组举办冬早洋芋地膜覆盖技术示范样板500亩。单产达2500公斤,实现产值200余万元。 (四)、劳务输出效益显著 目前全乡向省外及省内输出农村劳动力5896人,创收6000余万元。其中通过各种渠道共输出劳动力4028人,自发输出1868人,输出人员主要是从事建筑、加工、运输或进厂务工等城市经济的各行各业中。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劳务输出不仅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知识、文化、经济的双向流动,从而达到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还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大大推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发展,劳务输出已经逐渐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推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二、今后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山区扶贫开发为重点,坚持“以林业为主体,以劳务产业和反季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三种理念、四大产业、五个实现和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做好工作,努力把*建成全市知名的林业之乡、油茶之乡、打工之乡、生态之乡和民族文化之乡。 一是抓好四个基地建设,加快林业大乡建设进程。在建好40万亩速生商品林基地的同时,抓好四个基地建设,即发展好10万亩油茶、1万亩柑橘、1万亩泡核桃、1千亩火龙果。首先,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并重,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造好林、管好林、护好林、防好林,真正做到管造并重、长短结合。其次,结合*实际,调整林种结构,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规划发展油茶果基地,抓好特色林业片区建设,力争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第三,积极搞好宣传发动,动员广大群众抓好三角枫育苗工作,确保以马线、设外线公路和各村的主要公路干道两旁都栽上三角枫,努力把*建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林业大乡。第四,结合基层组织建设,探索成立农村林产业协会(支部),引领全乡林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狠抓典型示范,加快林下资源开发步伐。第一,充分发挥山区资源和气候优势,通过林禽、林畜、林粮、林油等五种模式,循环利用林地,促进林产业、畜禽业的发展,保证群众收入稳步增长。第二,加快以肉牛为重点的养殖业发展,扎实抓好生猪“三百”工程。以资源为优势,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扩大饲草饲料种植规模,推广熟改生喂技术,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建立示范村、示范户,扶持和培育养殖大户,树立典型,带动全乡畜牧业发展。 三是狠抓反季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力度,在进一步扩大冬早洋芋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冬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完成连片种植2000亩冬早洋芋,1000亩规范的叶菜,扩大青椒、茄子、四季豆等时鲜蔬菜的种植面积。 四是培育壮大劳务产业。加大劳动力转移输出力度,进一步规范劳务输出,每个村委会建立1个外出打工联络服务组织或协会,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数据库,采取“结对子、 送科技”等多种形式,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