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XXXX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1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XXXX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2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XXXX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3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XXXX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4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XXXX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0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养,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面向基础教育为主的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能和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高素质数学教学师资,兼顾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数学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适应更高层次学习的数学研究人才。(二)培养规格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2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了解数学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接受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具有从事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掌握教育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并能创新性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具备数学教学软件应用与开发的初步能力。3达到相关教师普通话等级水平的任职要求,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人际协调能力和心理素质,具备熟练的教师职业技能,具备班级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心理辅导能力。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5.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心素质,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和美学修养。二、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三、毕业要求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160学分(必修课程127.5 学分,选修课程32.5学分),同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达到400分,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方能毕业。四、授予学位要求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五、学分分配表课程类别性质学分数占总学分比例(%)通识课程必修4125.625选修74.375学科基础课程必修2113.125选修3.52.1875专业主干课程基础必修138.125核心必修18.511.5625专业方向课程选修1710.625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必修1911.875教师教育课程必修159.375选修53.125总学分必修127.579.69%合计160=SUM(ABOVE) 100选修32.520.31%六、课程设置表(一)通识课程( 48学分 )1.通识必修课程( 41学分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开课单位总/周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36/24马克思主义学院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54/33马克思主义学院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528/22马克思主义学院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36/21马克思主义学院5思想政治实践课5.5704马克思主义学院6形势与政策218/12-3宣传部7大学英语I372/41外国语学院8大学英语II372/42外国语学院9大学英语III372/43外国语学院10大学英语IV372/44外国语学院11计算机文化基础I236/21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12计算机文化基础II(C语言)472/42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13体育I118/11体育学院14体育II118/12体育学院15体育III118/13体育学院16体育IV118/14体育学院17文献检索与利用236/24图书馆18军事训练12周1武装部合计=SUM(ABOVE) 412.通识选修课程( 7 学分,学生至少选修7学分)序号系列要求1人文社会科学系列本专业学生须在本系列中至少选修 2 学分2自然科学与技术系列本专业学生须在本系列中至少选修 1 学分3艺术、体育与健康系列任选4教师教育系列任选,师范类学生须在本系列中至少选满2学分5综合素质教育讲座任选,6个讲座可计1学分,最多可获得2个学分(二)学科基础课程(必修:21 学分;选修 3.5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开课学期开课单位总/周必修073BA8004A数学分析 = 1 * ROMAN I478/6781数学学院073BAA004A数学分析5108/61082数学学院073BA8003A高等代数 = 1 * ROMAN I478/6781数学学院073BAA003A高等代数5108/61082数学学院073BA6004A解析几何365/5651数学学院合计=SUM(ABOVE) 21437=SUM(ABOVE) 437选修大学物理354/3543物电学院大学物理实验0.520/12183物电学院合计3.5545618(三)专业主干课程(必修:31.5 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开课学期开课单位总/周基础073CAA002A数学分析5108/61083数学学院073CA8015A近世代数472/4723数学学院073CA8012A常微分方程472/4724数学学院合计=SUM(ABOVE) 13252=SUM(ABOVE) 252核心073CA8014A概率论472/4724数学学院073CA6002A高等几何354/3544数学学院073CA8013A复变函数472/4724数学学院073CA9005A数值分析4.590/572185数学学院073CA6066A实变函数354/3545数学学院合计=SUM(ABOVE) 18.5342=SUM(ABOVE) 32418(四)专业方向课程(选修:17 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开课学期开课单位总/周1. 初等数学系列1初等代数研究236/2364数学学院2初等几何研究354/3544数学学院3初等数论354/3545数学学院4竞赛数学354/3545数学学院5数理统计354/3545数学学院6数学史354/3545数学学院7数学教学软件应用372/436366数学学院8数学教育测评354/3546数学学院9数学模型354/3546数学学院10数学实验372/436366数学学院11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236/2366数学学院12数学方法论354/3546数学学院13现代数学教育选讲354/3546数学学院14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372/436366数学学院合 计173062.基础数学系列1高等代数选讲354/3544数学学院2数学分析选讲354/3544数学学院3微分几何354/3545数学学院4组合数学354/3545数学学院5图论354/3545数学学院6数理统计354/3545数学学院7模糊数学354/3546数学学院8泛函分析354/3546数学学院9稳定性理论354/3546数学学院10拓扑学354/3546数学学院11数学模型354/3546数学学院12数学物理方程354/3546数学学院13随机过程354/3546数学学院14多元统计分析354/3546数学学院15运筹学基础354/3546数学学院16数学分析专题讲座236/2367数学学院17高等代数专题讲座236/2367数学学院合 计173063. 应用数学系列1离散数学354/3544数学学院2矩阵论354/3544数学学院3数据结构与算法4.5108/672185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4SQL Server程序设计490/554365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5数理统计354/3545数学学院6西方经济学354/3545数学学院7运筹学基础354/3546数学学院8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90/554366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9数据库及应用490/554366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10模糊数学354/3546数学学院11数学模型354/3546数学学院12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3.572/454186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13信息与编码354/3546数学学院14信息安全基础354/3546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15经济统计学354/3546数学学院16技术经济学354/3546数学学院合计17306专业方向课程中的若干课程系列课程的学分可以互认,可以单选一个系列的课程,也可从不同系列的课程中进行组合选修。(五)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必修:19 学分;选修 5 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开课单位总/周1毕业论文69周8数学学院2教育见习24周3-6数学学院3教育实习618周7数学学院4教育研习24周1-8数学学院5社会实践12周1-8数学学院6读书学分21-8数学学院7创新学分(选修)51-8数学学院合计19(六)教师教育课程(课程学习20学分,其中必修15学分,选修5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开课单位要求总/周必修1教育心理学2.536+18/32教科院含实践0.5学分2教育学236/23教科院3教师口语1.518+18/23文学院含实践0.5学分4三笔字技能1.518+18/23美术与服装学院含实践0.5学分5教育科研方法236/24教科院6数学教学论3.554+18/25数学学院含实践0.5学分7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应用1.518+18/25教科院含实践0.5学分8学科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118/26数学学院合计=SUM(ABOVE) 15选修9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118/25数学学院10中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与实践118/25数学学院11教育心理测评与诊断118/2秋教科院12教育政策与法规118/2春教科院13学校管理学118/2秋教科院14中外教育史118/2秋教科院15基础教育改革专题研究118/2春教科院16国内外基础教育比较研究118/2秋教科院17教师专业成长理论与实践118/2春教科院18德育理论与实践118/2秋教科院19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