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作物病虫培训班教材蔬菜病虫测报小菜蛾 小菜蛾pe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属鳞翅目,菜蛾科。俗称吊丝虫、菜蛾。在我省发生为害严重,是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常见危害的蔬菜有椰菜、椰菜花、西兰花、芥兰、芥菜、大白菜、西洋菜、菜心、小白菜等。一、发生规律 1 生物学特性 小菜蛾在我省全年均有发生,无越冬现象。我市每年可发生19-20个世代,且世代重叠。小菜蛾每年有两个发生为害高峰期,第一个峰是2-4月的“春峰”,第二是10-12月的“秋峰”,一般春峰重于秋峰。而常年大面积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的菜区,则秋峰重于春峰。5-8月高温多雨季节,田间虫口密度较低,发生较轻。1.1成虫: 成虫昼伏夜出,有较强的趋光性。羽化当天即可交尾,交尾后1-2天产卵。产卵历期6-10天。产卵有选择性,对甘蓝类蔬菜有较强的趋性。成虫寿命与气温相关,夏季一般35天,冬季长达30天,平均为1115天。1.2卵:卵多产于寄主叶背叶脉凹陷的地方,一般散产,卵期一般3-11天。1.3幼虫:幼虫分4龄,初孵幼虫潜入叶子表皮内取食叶肉,到2龄初才从潜道退出,多在叶背为害,取食下表皮和叶肉,仅留下表皮呈透明的斑点俗称“开天窗”,4龄幼虫则蚕食叶片呈孔洞或缺刻,严重时菜叶被吃成网状,仅留叶脉。幼虫昼夜均能取食,一般不转株为害,受惊后,扭动倒退或吐丝下垂。表1小菜蛾各虫态历期的形态特征虫龄项目1龄2龄3龄4龄体长()1.32.02.03.03.05.05.0以上头宽()0.1570.2440.3860.607头部色泽全黑全黑黄白,上有深褐色不规则花纹似3龄前胸背板有二块灰黑色半菱形斑有二个间断的“U”形纹似2龄似2龄体色及体形灰色、头与体躯等宽灰到淡黄色,头比体躯宽灰黄到绿色,头比体躯宽绿到翠绿色,腹部第四、五节最宽1.4蛹蛹多数在菜株中部叶背面,结茧(灰白色丝质薄茧)化蛹,茧呈纺锤形,可透见蛹体。2 发生因素2.1 温度:季节性气温变化对十字花科蔬菜种类布局及小菜蛾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气温高,小菜蛾各虫态发育历期短,每年6-9月,广州地区气温28-30,完成一个世代只需11-12天,最短的平均只需10.7天。温度低的季节,每年的1-2月为13-15,发育历期为45-50天。在高温季节,十字花科蔬菜种植面积少,生长不良,小菜蛾受温度和品种等因素影响成虫产卵量少,成活率较低,发生较轻,大多数地区不造成为害,个别年份78月小菜蛾性诱蛾量为0。小菜蛾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0-26,30以上的高温对其存活和繁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以每年的10-12月和2-4月是小菜蛾发生为害最高峰,须注意监测防治。2.2降雨:小菜蛾发生程度与气象因素特别是雨量、温度有极密切的关系。每年4-9月是广东省的雨季,也是十字花科蔬菜生产的淡季(专业菜场除外),雨日和降雨量较多,雨水的冲刷不利于小菜蛾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台风暴雨,杀伤作用更大,能使成虫死亡,从而降低田间虫口密度。一般多雨年份发生量少,4-5月阴雨天多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毒病传播蔓延,导致幼虫死亡,降低虫口密度。2.3食料:蔬菜品种布局和耕作制度是影响小菜蛾种群发展的重要因子。一般小菜蛾幼虫只取食十字花科蔬菜,所以凡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片种植,复种指数高,相互间间种、套种,管理粗放,野生十字花科植物多的地方,小菜蛾的发生就重。小菜蛾喜欢在甘蓝类的蔬菜如椰菜、芥兰上产卵、繁殖、取食为害,甘蓝类蔬菜利于小菜蛾的发育和繁殖,故十字花科蔬菜的变化会影响小菜蛾种群数量的变动。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是我市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的旺季,面积大,品种多,且甘蓝类蔬菜占比例较多,为小菜蛾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和繁殖场所,有利于小菜蛾大量繁殖,因而出现10-12、2-4月这两个高峰。而5-9月,田间十字花科蔬菜面积少,食料减少,因而为害减轻。2.4天敌:小菜蛾种群动态与天敌的控制作用有一定的关系。影响小菜蛾数量消长的天敌主要有小菜蛾黄绒茧峰和颗粒体病毒。 二、预测预报结合小菜蛾的发生特点与生产实际的需要,我们认为小菜蛾预测预报宜重点抓好防治适期和春、秋峰发生程度的中长期预测。1 调查内容和方法1.1诱测器的制作:用直径25-30厘米的瓷盆或塑料盆,内放含有少量洗衣粉或洗涤液的清水,在盆口上绑有十字交叉的铁丝,在交叉处固定一个大头针或铁丝,针头向上,将橡胶诱蕊凹面向下固定在针尖上,以免凹面内存有雨水,盆内水面距诱蕊约1厘米,雨季注意盆内盛水量不宜过多,以免因降雨成虫随水溢出。1.2成虫数量消长监测:选择连片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的代表性菜田,设置相互距离50米左右的诱盆3个,利用小菜蛾性诱剂诱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产)进行诱蛾观察诱蕊使用时间为15天,每天将诱蛾数记录于表2,以掌握成虫(雄蛾)发生高峰期及其数量。并记录当晚午夜前天气情况(气温、风力和降雨)。表2小菜蛾成虫性诱测蛾数量记录表日 期性诱小菜蛾数量午夜前天气情况备注ABC总数气温()风力(级)降雨量(mm) 调查地点:1.3田间虫量消长调查: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十字花科蔬菜不同类型田(不同蔬菜种类或不同播期)各一块定点调查,每5天调查一次,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块田固定5点,每点成株菜定5株,幼株菜定10株,记录卵、1-2龄、3-4龄幼虫、蛹的数量,换算成百株虫量。将调查结果记录于表3。表3小菜蛾虫口密度和发育进度调查表调查日期蔬菜种类生育期 小菜蛾各虫态总数 各虫态比率(%)备注卵 1-2龄 3-4龄幼虫总数蛹卵 12龄34龄蛹 调查地点:1.3气象资料记载:从当地气象站(最好距调查点10公里以内)取得自调查始期起的各旬雨量、雨日数、气温等气象资料,发生高峰期还应记载暴雨、大雨出现的天数及雨量,为今后预测春、秋峰二个为害高峰期的发生程度积累资料。2 预测预报方法2.1防治适期预测根据性诱剂诱测成虫数量和田间调查结果,即依据虫态历期(详见表5)和气象条件,推算出低龄幼虫高峰期即防治适期。公式如下: DD1D2D3D4其中:D为低龄幼虫高峰期,D1为成虫高峰期,D2为产卵前期,D3为卵历期,D4为1龄幼虫期2.2发生程度预测经连续几年监测为基础,建立发生程度统计分析模型,提出相应的发生程度分级指标(详见表4),根据田间虫情调查、蔬菜品种布局及栽培生长情况,结合气象资料,参孝历史资料和发生程度分级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发生程度预测。表4小菜蛾发生程度划分标准表级别指标12345百株虫量(头)2020100100200200400400三、小菜蛾预测预报参孝资料表2小菜蛾各虫态历期(室内饲养) 上海市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 虫态历期卵幼 虫蛹备注1龄2龄3龄4龄合计 16 6.9 4.9 3.4 3.6 4.0 15.910.7 18 5.4 4.3 2.9 3.1 3.7 14.0 9.6 20 4.5 3.8 2.6 2.7 3.4 12.5 7.2 22 3.8 3.4 2.3 2.4 3.2 11.3 6.2 24 3.3 3.1 2.1 2.2 3.0 10.5 5.4 26 2.9 2.8 1.9 2.0 2.8 9.5 4.8 28 2.6 2.6 1.8 1.8 2.6 8.8 4.4 30 2.4 2.4 1.6 1.7 2.5 8.2 4.0表1 小菜蛾性诱蛾量消长表(广州)代别该代起讫时间该代历期(天)该代成虫高峰(天)高峰期平均蛾量(头盆)最高日蛾量日期头/盆11月上旬2月中旬35381.81153.431.1169.2522月中旬3月上旬23242.141850.202.1465.252月下旬(第二峰)2.262858.082.2866.2533月上旬3月下旬末20223.71057.753.968.543月下旬末4月中旬19203.272922.173.2726.054月中旬5月初19204.14166.254.156.7565月初5月下旬末19205.467.255.57.575月下旬末6月上旬17195.24265.415.269.086月上旬6月下旬末15176.10125.166.126.596月下旬末7月中旬15176.252712.06.2620.75107月中旬7月下旬12147.10141.857.103.75117月下旬8月上旬13157.22241.637.223.25128月上旬8月下旬12138.790.48.91.0138月下旬9月初11138.20222.678.223.0149月初9月中下旬11139.242.259.23.5159月中下旬10月初14169.18215.449.219.01610月初10月中下旬141610.366.9410.611.751710月中下旬11月上旬151710171915.9210.1717.51811月上旬12月上中旬242611.91232.6911.1256.251912月上中旬1月上旬303212.111413.1812.1317.5黄曲条跳甲黄曲条跳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国内为害蔬菜的跳甲主要有4种,除黄曲条跳甲外,还有黄直条跳甲、黄狭条跳甲和黄宽条跳甲,以黄曲条跳甲分布广、为害最重。黄曲条跳甲主要为害菜心、白菜、萝卜、菜花、椰菜、芥兰、芥菜、西洋菜、虹豆等。一、发生规律1生物学特征在广州地区每年78代,世代重叠,无明显越冬期。全年均可取食及繁殖,每年以35月和911月为害最烈,成虫善跳跃,尤以中午前后最为活跃,有趋光性,具有明显趋黄性和趋嫩绿的习性,如在同一田块内同品种青菜,叶色深的比叶色浅的虫量多,受害重。对食料选择性强,在花菜、甘蓝中夹种青菜时,它只为害青菜,而不为害花菜和甘蓝。对萝卜、芥菜、甘蓝和花菜的为害苗期比后期重。成虫:成虫早晚活动,中午躲在心叶内或下部叶片背面。为害叶片成密布的小孔(图)使菜株失去商品价值,幼苗被啃食生长点,常致幼株整株死亡;亦取食花蕾及幼嫩籽菜,成虫寿命长,平均50天,成虫产卵期可延续3045天,每雌平均产卵200粒左右。卵:长约0.3毫米。产于根部周围土壤空隙内,几粒或几十粒成团或散产,卵椭圆形,初产时淡黄色,将孵化时姜黄色,卵历期17-18为12-14天,21-26为4-5天,27-29为3-3.5天。幼虫:老熟幼虫体长4毫米。幼虫分3龄,历期1116天。幼虫在土中为害寄主植物根部,咬食主根或支根的皮层,形成不规则的条状疤痕,也可咬断根须,致使地上部幼苗萎蔫死亡,萝卜块根受害,造成许多黑褐色虫斑,严重影响商品的质量和产量。幼虫还可传播白菜软腐病病菌。蛹:长约2毫米,纺锤形。老熟幼虫作土窒化蛹,初化蛹时乳白色,将羽化时变为淡褐色,蛹期1113天(蛹分级和历期见表1)。表1黄曲条跳甲蛹的分级和历期蛹级分级标准历期1全体乳白色,复眼同体色1.5天2全体乳白色,复眼6以下褐色1.0天3全体乳白色,复眼蝇以下褐色1.0天4全体乳黄色,后足腿节和颚尖端红褐色1.0天5全体淡褐色,触角开始变褐色。0.5天2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2.1湿度 湿度对黄曲条跳甲的发生数量关系较大,特别是产卵期和卵期,成虫产卵喜潮湿土壤,含水量低的极少产卵。卵在低于90%的相对湿度时,孵化率低,90%以上,孵化率随湿度上升而加大,以接近饱和湿度下孵化率最高。幼虫期由于食料内水分充足,湿度对其生存的影响比卵期少。2.2温度 温度对黄曲条跳甲的发育速度、耐饥能力有较大影响。其适温范围为21-30,在此范围内成虫活动、取食最盛,生存率最高,低于20或高于30,成虫活动明显减少,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大减,繁殖率下降,并有蛰伏现象,因而发生较轻。2.3食料 黄曲条跳甲属寡食性害虫,偏嗜十字花科蔬菜,一般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地区,终年食料不断,有利于大量繁殖,受害就重,若与其它蔬菜轮作,则发生为害就轻。二、预测预报1调查内容和方法 黄曲条跳甲的虫情调查,目前可试用黄盆诱测成虫和用淘土法查发育进度的方法。黄盆诱测 利用成虫对黄色的趋性,在黄色水盆内放少量敌百虫,将盆直接置于地面,自3月份起至12月底止,逐日统计记载黄盆内诱得的成虫数,黄盆诱测基本上能反映出全年的发生趋势和消长规律,可用于指导田间防治。表2黄曲条跳甲黄盆诱测记录表日 期诱测黄曲条跳甲数量午夜前天气情况备注A B C总数气温()风力(级)降雨量(mm)淘土法查发育进度 具体做法是:选代表性田块取样5点,每样点30平方厘米,深10厘米,挖出后清除土中杂物,并将土轻轻碾碎投入水盆中,白色的幼虫和蛹即浮于水面,用毛笔挑出放入培养皿中,在双筒解剖镜下进行幼虫和蛹分级(表1),然后根据当时气温下的发育历期进行防治适期预测。2预测预报方法 2.1发生期预测:根据田间黄盆诱测成虫的消长规律和淘土法发育进度,结合天气情况,预测成虫发生高峰期和幼虫发生高峰期。2.2 发生程度预测:淘土法查发育进度 具体做法是:选代表性田块取样5点,每样点30平方厘米,深10厘米,挖出后清土中杂物,并将土轻轻碾碎投入水盆中,白色的幼虫和蛹即浮于水面,用毛笔挑出放入培养皿中,在双筒解剖镜下进行幼虫和蛹分级(表1),然后根据当时气温下的发育历期进行防治适期预测。2预测预报方法2.1发生期预测:根据田间黄盆诱测成虫的消长规律和淘土法发育进度,结合天气情况,预测成虫发生高峰期和幼虫发生高峰期。2.2发生程度预测:经近几年监测,初步建立发生程度统计分析模型,提出相应的发生程度分级指标(详见表2),根据田间虫情调查,蔬菜品种布局及栽培生长情况,结合气象资料和发生程度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发生程度预测。表4黄曲条跳甲发生程度划分标准表级别指标12345百株成虫量(头)5050-200200-500500-800800表5黄曲条跳甲幼虫龄数的划分虫龄(mm)头宽(mm)体长(mm)体宽(mm)0.140.181.131.260.250.270.200.271.652.080.310.420.304.433.234.430.600.84表6黄曲条跳甲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虫态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日度)卵11.201.055.124.14幼虫11.980.34134.843.58蛹9.331.0886.246.69成虫13.0表7黄曲条跳甲在不同温度下各虫态发育历期(天)温度卵幼虫预蛹蛹成虫(平均寿命)全世代1龄2龄3龄幼虫历期1885.67.29.021.87.29.0854216356.414.46.47.25392442.43.65.611.64.56.15.832273.52.03.249.23.04.85.5263031.62.53.57.63.24.2826表8黄曲条跳甲蛹的发育分级蛹级外形特征在25发育历期(天)1全体乳白色,复眼同体色1.52全体乳白色,复眼1/2以下变淡褐色1.03全体乳白色,复眼1/2以上变褐色1.04全体乳黄色,后足腿节及上鄂端部变红褐色1.05全体淡褐色,触角开始变褐色0.5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 属鳞翅目,夜蛾科,俗称大食虫、黑头虫,是我国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是一种杂食性、间隙性发生的暴食性害虫。据记载,它可为害的植物达99科290多种,在广东省,其蔬菜寄主有34种,主要受害有芋头、莲藕 、通菜、西洋菜、马铃薯、辣椒、甘蓝、白菜、菜心、豆角、南瓜、苦瓜等,以十字花科和水生蔬菜受害最重。大田作物主要为害甘薯、花生、黄豆、芝麻、烟草、玉米、花卉的玫瑰等。 一 、发生规律 1 生物学特性:斜纹夜蛾在广东省一年可发生8-9代,周年均可发生, 无滞育现象,且世代重叠。年内发生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10月。该虫是喜温性害虫,抗寒力弱。适宜发生的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75-80,在33-40高温下如湿度适宜也能正常发育。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糖醋液有较强的趋性。 成虫一般寿命约7-15天,羽化后3-5天为产卵盛期,每雌产卵8-17块,每块约100200粒,多的可达300粒以上。 卵:多产在叶片背面,卵期一般56天幼虫:幼虫为害叶、花蕾、花和果实。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附近取食,2龄后开始分散为害,3龄前幼虫食量少,4龄后进入暴食期,5-6龄食量占总食量的96,高龄幼虫有背光性,白天躲在叶下土表处或土缝中,傍晚后出来寻食,老熟幼虫入土化蛹,幼虫期1429日。蛹:蛹在土下35厘米处化蛹,蛹期8-17天。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各虫态比较表虫态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成虫体长1420毫米,翅展3343毫米,头、胸、腹均深褐色,前翅灰白色,表面多斑纹,由前缘向后缘外方有3条白色斜纹。体长812毫米,翅展2030毫米,体灰褐色,前翅外缘,有1列黑色三角斑,近外缘有肾形纹1个,内外有环形纹1个。卵扇半球形,初产黄白色,后为淡绿色,孵化前紫黑色。圆馒头形,白色,表面有多条线条纹。幼虫3龄前幼虫腹部第一节的一对三角斑明显可见,并有一暗黑色黑环,中胸背面与第7腹节各有一对三角形黑斑,4龄体线明显,中胸至第9腹节亚背线内侧有近似半月形或三角形黑斑一对。气门下线直达腹末臂足,每体节的气门后上方各有一明显白点。蛹1520毫米,赤褐色臂棘短,有一强大而弯曲的刺。约10毫米,黄褐色,中胸气门位于前胸后缘,并显著突出,臂棘腹面基部还有2根刚毛。2 发生因素:斜纹夜蛾是一种间隙性和猖獗性发生为害的害虫,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发生量有较大变化,且世代重叠,给预测和防治带来一定的难度。 2.1食料:该虫是杂食性害虫,食料因子对斜纹夜蛾发生趋势影响不明显。水肥条件好,作物生长茂盛的田块,虫口密度往往相对较大。蔬菜中以芋头、通菜、西洋菜、豇豆甘蓝类蔬菜为主的田块发生量最大,菜心、白菜次之。菜田、花生温湿条件适于斜纹夜蛾生长发育,故其发生量比其它作物大。2.2温度和降雨:在耕作制度相对稳定,食料满足时,其发生量主要受气温和降雨量的综合影响,尤以气温的影响为大。斜纹夜蛾各虫期发育起点温度较高(8.9-13.5),而发育上限温度均大于34.8。说明低温不利于种群增长,高温有利于其发生。气温正常或偏高,发生量大,气温偏低,发生量少。根据多年观察,7月和8月, 日平均30以上的高温日超过10天,大发生的可能性大。降雨量的影响,初步认为,冬春1-3月雨量正常,有利于斜纹夜蛾老熟幼虫入土越冬化蛹,成虫羽化率高;雨量过多,成虫羽化率低。6-7月降雨量过多, 月降雨量超过300毫米,且降大暴雨的天数多,低龄幼虫会大量死亡,从而抑制其发生量。持续高温干旱则可抑制其发生和繁殖。气温低于10或高于34,湿度偏低不利于其发生。 2.3天敌:捕食性、寄生性天敌和病毒,对其发生发展也有一定影响。2.4成虫迁飞:根据前人研究结果,初步认为斜纹夜蛾是一种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在斜纹夜蛾发生预测中,成虫的迁入、迁出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2.5田间种群数量消长:根据1996年以来监测,参考有关资料,广州菜区5月中旬至7月上旬、8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成虫数量最大。常年3月上旬开始为害菜田,5月下旬至10月为该虫发生高峰期。其中7、8月为害最盛。 二、预测预报 1 调查内容和方法1.1黑光灯诱蛾:选择有代表性菜区,从4月初开始至12月底,每晚8时开灯(20瓦黑光灯),每天旱上8时关灯收集成虫,将诱蛾量记录于表1。表1黑光灯诱蛾记录表日 期诱蛾量(头)天气情况备 注合 计 调查地点:1.2 性诱诱测蛾量:1.21诱测器的制作:参考小菜蛾诱盆制作方法。成虫数量消长监测:选择连片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的代表性菜田,设置相互距离50米左右的诱盆3个,利用斜纹夜蛾性诱剂诱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产)进行诱蛾观察诱蕊使用时间为15天,每天将诱蛾数记录于表2,以掌握成虫(雄蛾)发生高峰期及其数量。并记录当晚午夜前天气情况(气温、风力和降雨)。表2 斜纹夜蛾成虫性诱测蛾数量记录表日 期性诱斜纹夜蛾数量午夜前天气情况备注ABC总数气温风力(级)降雨量(mm) 调查地点:1.3田间虫量消长调查:每年4-12月每5天调查一次,选择当地不同类型蔬菜田3-5块,每块田至少0.5亩以上,记录幼虫群数、卵块数或幼虫各虫龄数量,因幼虫昼伏夜出,调查幼虫应尽量安排在早晨,将调查结果填入表3。表3 斜纹夜蛾发生量调查表年 月品种生育期面积卵块 数幼 虫群 数各 虫 态备注1-3龄3-4龄合 计调查地点: 1.4气象资料记录:从当地气象站取得各旬平均气温、雨量、大雨及暴雨日数,用作发生期和发生程度预测的参考数据。 2 预测预报方法2.1发生期和防治适期预测:根据灯诱蛾量消长、性诱蛾量和田间幼虫密度消长情况,结合气象资料等分析,推算低龄幼虫防治适期。灯诱蛾峰到田间二龄幼虫高峰期的期距一般是7-12天,按幼虫二龄前取食量少和群集为害、抗药性弱等特点,定为防治适期。 20-25 时,蛾峰日+ 9-12天 26-28 时,蛾峰日+ 7-9天 28以上时,蛾峰日+ 5-7天2.2发生程度预测:根据各地积累的多年诱蛾、田间种群系统调查及气象资料,结合蔬菜种类布局,提出预测参数,进行统计分析,作出发生程度预测。 重要预测参数包括:预测始期前的诱蛾量,预测始期田间发生量,预测期内天气预报,蔬菜种类布局等。 三、斜纹夜蛾预测预报参考资料表3斜纹夜蛾各虫态历期(李惠明1996)(天)日 均温度()卵一龄二龄三龄四龄五龄六龄蛹全世代历期18-206-75-654-53-45-67-816-2254天以上20-225-64-54-54356-412-1642-5022-24543-43-43459-1037-4224-2643-4332-33-44-58-932-3726-283-432-32-32347-827-3228-3032-322233-46-724-30节瓜蓟马 节瓜蓟马Thrips palmy(Kamy)也称棕榈蓟马,俗称瓜蓟马。在广东主要为害节瓜、冬瓜、茄子、枸杞等。 一、发生规律1 生物学特性 节瓜蓟马主要嗜食节瓜、冬瓜、茄子、枸杞,其他寄主有黄瓜、南瓜、丝瓜、白瓜、西瓜、葫芦瓜、甜椒、马铃薯等。瓜蓟马在广州地区一年可发生20-21代,世代重叠。成虫有趋嫩性,随着覆盖栽培技术的发展,常年3月上旬即可在田间见到成虫,本田虫口基数大或者食料不适应时,瓜蓟马成虫能够借助气流进行远距离迁飞。节瓜蓟马以成、若虫锉吸瓜果类蔬菜的嫩梢、嫩叶和幼果的汁液,使嫩梢、嫩叶变小、变硬,茸毛呈灰褐色,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呈丛生状。受害幼果茸毛呈黑色,表皮粗糙,灰色、失去光泽,严重时造成落果,严重影响瓜的产量和质量。卵期和若虫期发育起点温度为7.4和8.4。成虫产卵适温20-30,成虫历期在春季平均温度25.5时,一般为8-10天,夏秋季平均平均温度29.8时,大部份为7天。卵多产在嫩梢背面和幼瓜表皮下(节瓜),卵期一般为4-9天,老熟幼虫入土化蛹,幼虫期7-14天。表1 不同温度卵、若虫的发育历期(吴隹教1992) (广州) 温度() 卵期(天) 若虫期(天) 合计(天) 12 17.00.9 46.01.0 64.0 14 13.30.5 28.80.7 43.0 20 6.90.4 14.30.4 21.2 23 5.50.2 11.40.3 16.9 25 4.60.2 9.40.3 14.1 27 4.00.2 8.40.4 12.5 30 3.50.3 7.30.3 10.8 34 3.00.1 6.80.4 9.9 36 3.00.2 - -38不孵化不羽化- 2 发生因素 春夏期间,一般3月上中旬节瓜蓟马迁入本田繁殖,在不施药田块,随着气温升高,食料条件的改善,发育历期缩短,繁殖力增强,其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直至结果末期达到高峰。通常全年发生高峰期在6-9月。温度、湿度(雨量)、天敌、食料是其种群变动的重要影响因子。2.1温度:早春温度是影响瓜蓟马数量增长的重要因素。2月份气温是影响瓜蓟马迁入本田的迟早,直接影响春瓜的受害程度。 2.2降雨量:降雨量多少直接影响土壤的含水量,土壤含水量与若虫入土化蛹 有很大关系。早春1-3月、5-9月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对瓜蓟马种群数量变动影响很大。据罗国扬等(1999)研究,当雨量超过400毫米时,对瓜蓟马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3食料:冬种蔬菜品种影响越冬虫量,也影响春夏瓜蓟马发生为害。冬茄、枸杞种植面积较多的地区,春夏瓜蓟马发生量相应大些。2.4天敌:田间主要天敌有小花虫春、蜘蛛等,对瓜蓟马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二、预测预报瓜蓟马世代历期短,发生代数多且世代重叠,为害严重,在测报上宜重点抓好本田始见期、发生高峰期及发生程度预测。1 调查内容和方法 选择当地有代表性节瓜、冬瓜或茄瓜田,早春从揭膜(2月底3月上旬)起,定期4-5天调查一次,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或等距跳跃式取样法,每点随机调查10-20个嫩梢,以调查嫩梢倒数五片叶为标准,将调查结果填入表2。表2节瓜蓟马田间虫量调查表 年 月品 种生育 期调查嫩梢数(个)虫梢 率(%)卵 粒 数总虫数(头)其中平均每嫩梢虫数(头)调查数有虫数成虫若虫 2 预测方法 2.1发生期预测:节瓜蓟马从越冬寄主或土壤中羽化出来的成虫迁入瓜田起始时间为始见期。当田间节瓜蓟马增至每株5头成虫以上时,作物生长受抑制,此时称盛发高峰期,一般从始见期到始盛期需40-60天,平均50天,即田间出现蓟马起50天左右,该地节瓜蓟马开始出现盛发高峰,需施药防治。 2.2发生程度预测:温度、雨量、食料条件是影响瓜蓟马发生程度的重要因素。据罗国扬等(1999)调查观察,当月降雨量超过400毫米时,对蓟马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自1998年11月至1999年3月间,气温比常年偏高1-2,降雨量明显偏少,致使广州效区3-5月间瓜蓟马发生严重。 三、参考资料表3节瓜蓟马各虫态历期表 华农大植保系雌虫寿命卵历期产卵量(粒) 若虫期若虫期预蛹期 蛹 期1龄 2龄 天数12-40 3-830-70 1-2 3-4 4-61-1.5 2-3表4节瓜蓟马虫态与温度关系 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 温度()卵期、若虫前期、若虫期历合计(天) 成虫平均寿命(天)温度() 雌虫 雄虫 18 26.49 18 41.05 29.59 25 11.27 25 18.48 17.09 30 10.04 30 9.37 9.54美洲斑潜蝇美洲斑潜蝇是1994年7月在我国新发现的主要为害瓜、豆、茄类蔬菜和菊科作物的一种多食性检疫性害虫,该虫主要为害作物叶片,以其幼虫潜食叶肉,形成由细渐粗的弯曲或不规则的蛇形状蛀道,破坏植物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为害严重时致使叶片脱落,甚至死苗。在广东省美洲斑潜蝇可为害13科50多种蔬菜(详见附表),但该虫对不同寄主,为害程度各有所异。如豆角、丝瓜、冬瓜、黄瓜、番茄和芥菜受害最重,其次是白瓜、节瓜、南瓜等,对苦瓜和叶菜类等为害轻。一、发生规律美洲斑潜蝇在广州地区一年可发生16-18代,周年均可繁殖为害,无越冬现象,每年的6-9月是该虫为害盛期。影响美洲斑潜蝇发生为害的因素有:1温度: 该虫发生适温为20-22, 超过34或低于20时, 该虫发育缓慢, 甚至自然死亡。如1997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持续高温 (33-36)和无雨日多,其发生受到抑制(平均虫情指数只有13.3,而96年同期高达34),发生程度明显下降。2湿度:湿度对美洲斑潜蝇的影响也很大,如96年7-9月阴雨日多达37天,温湿度条件适宜,其虫情指数高,形成一个明显的为害高峰期,而95年的同期阴雨日仅25天,受高温干旱的影响,不利于该虫发生,所以7月下旬至8月中旬出现一个低峰小段。3寄主种类:一般6-9月田间蔬菜种类以瓜、豆类为主,这些都是美洲斑潜蝇的嗜食性作物,为其辗转发生为害,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加上这段时间温湿度适宜,因此形成一个明显的发生为害盛期。二、预测预报方法 1 调查内容和方法1.1发育进度调查在1-12月选有代表性的类型田各1-2块(冬春季查叶菜类、番茄等作物为主,每隔10-15天调查一次,夏秋季查瓜、豆类为主,每隔3-7天调查一次),每次调查活虫数不少于50头,随机取样选近期受害叶片,调查幼虫、蛹(幼虫的分龄和蛹的分级标准详见参考资料)、空虫道死亡或寄生等数据填入表1,同时在田间采集有虫叶片20-200片(采集叶数量视叶片虫口数量而定)于室内观察,逐日早上记录化蛹数量,计算化蛹率和成虫高峰期。表1美洲斑潜蝇发育进度调查表 年 月 调查总虫数(头) 各虫态虫数(头)活虫数死虫数死亡率(%)寄生虫数寄生率(%) 1龄 2龄 3龄合计蛹数虫数%虫数%虫数%调查品种: 生育期:1.2为害程度调查 选有代表性的轻、中、重类型田各1-2块,采取对角线五点取样或随机取样,每点查20-40片叶,共查100-200片叶,计算叶片受害率、虫情指数,将结果填入表2(叶片受害级别划分标准详见参考资料)。表2 美洲斑潜蝇发生程度调查表总叶数(片)受害叶数(片)受害率(%) 为 害 级 别虫情指数01 3 5 7 9调查品种: 生育期:2预测预报方法2.1防治适期预测:美洲斑潜蝇防治适期为成虫或低龄幼虫高峰期。根据田间幼虫、蛹发育进度,参考气象资料,加上相应的虫态历期,预测下一代防治适期。即:低龄幼虫高峰期=调查总虫数占45-50%的幼虫龄期(或化蛹率)的日期+蛹期+产卵前期+卵期。成虫高峰期=调查总虫数占45-50%的幼虫龄期(或化蛹率)的日期+蛹期。 2.2发生程度预测:发生程度以叶片为害率分轻、中、重三级(详见表3),根据上一代虫口基数、死亡率、寄生率、为害率,结合气象资料,防治情况等综合分析,预测下一代发生程度。表3美洲斑潜蝇发生程度划分表作物生长期 轻 中 重 备 注 苗 期 5%以下 5-10% 10-15% 生长中后期 10%以下 10-30% 30以上三、参考资料1世代历期表4美洲斑潜蝇发生世代与温度关系 海丰县测报站 代别每代天数(天) 成虫盛发期(日/月)成虫盛发高峰期(日/月)1、2龄幼虫盛发高峰期(日/月) 发生期温度 () 1 44 1- 8/1 4/1 20/1 15.52 2 48 17-24/2 21/2 8/3 15.12 3 30 3-10/3 22/3 4/4 17.24 4 30 16-25/4 2/4 29/4 19.41 5 25 13-22/5 17/5 24/5 23.4 6 19 4- 7/6 5/6 12/6 26.6 7 14 18-21/6 19/6 21/6 28.05 8 13 1- 4/7 2/7 8/7 27.8 9 16 16-19/7 18/7 24/7 29.1 10 13 30/7-2/8 31/7 6/8 29.54 11 15 13-16/8 15/8 21/8 28.2 12 12 26-28/8 27/8 1/9 28.5 13 15 10-12/9 11/9 16/9 28.47 14 15 25-27/9 26/9 3/10 27.2 15 22 16-20/10 18/10 25/10 25.96 16 17 3- 5/11 4/11 12/11 25.15 17 17 20-23/11 21/11 1/12 20.25表5美洲斑潜蝇发生世代及起讫时间表(95年)广州市菜科所该 代 起 讫 时 间该代历期(天)该代幼虫高峰日12月下旬-4月上旬38-426/324月上旬-下旬20-2410/434月下旬-5月中旬17-2029/445月中下旬15-1720/555月下旬-6月中旬12-141/666 月中下旬11-1412/676月下旬-7月上旬11-1325/687月上中旬12-147/797月下旬12-1519/7107月下旬-8月中旬13-151/8118月中下旬13-1516/8128月下旬-9月上旬13-1529/8139月中下旬11-1313/9149月下旬-10月上旬11-1325/91510月上中旬14-1710/101610下旬-11月中旬18-2128/101711月下旬-12月下旬28-3127/111812月下旬-次年2月下旬61-6714/12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发育历期的影响表6 美洲斑潜蝇各虫态历期表 海丰县测报站卵幼虫蛹温度()天数温度()1龄2龄3龄合计温度()天数其 中一级二级三级16.88.3-8.426.71.1 2 14.1 15.9 3020.0 5.224.7 2 2 1 5 16-16.527-2823.46 2.93 22.5 2 21.45.423.3-24.11 923.73 2.5121.9 22.41.66.0 24.1 101.32.7 627.9 2.4718.82.62.61.68.5 28.037.870.571.545.528.7 2.3528.46-29.2 71.41.54.1表7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发育期影响(1995.9) 华南农业大学虫 态温 度()1316192225283134卵11.037.614.833.772.942.352.01.88幼虫17.2712.437.495.154.514.323.73.18蛹41.7324.6415.7911.4910.288.096.946.59世代70.5344.8828.3320.5817.8615.3012.7711.75存活率(%)41.076.682.487.992.293.188.069.3表8幼虫分龄标准观 察 单 位作 物蛀道长道(cm)1龄2龄3龄海丰县测报站菜豆0.8-1.31.2-2.42.4-4.3黄瓜1.261.583.31广州市农科所虹豆0.8以下0.8-222.2以下华南农业大学瓜类0.8以下0.8-豆类1.2以下1.2-3.03.0以上3 蛹分级标准 据汕头市测报站观察,蛹分三级:一级 米黄色至橙黄色;二级 淡褐色;三级 深褐色。4 叶片受害级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220-2025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I型疲劳分层扩展起始的试验方法
- 四川矿山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届福建省厦门市瑞景外国语分校数学七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西崇左市2026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历届会计试题及答案
- 历史教材考试试题及答案
- 历人环奖试题及答案
- 2026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三校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青岛市沧口2中学2026届数学八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2026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高等数学(上册)
- 平面镜成像-说课
- 通信工程安全员考试题库案例题汇总
- 频谱监测及瞬态信号捕获技术课件
- 宣城万里纸业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高强度瓦楞包装用纸及5万吨纱管纸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贵州某二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KK
- 推广普通话课件
- GB/T 16714-2007连续式粮食干燥机
- 五年级《欧洲民间故事》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少先队大队委申请表
- 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比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