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检索心得范文.doc_第1页
研究生检索心得范文.doc_第2页
研究生检索心得范文.doc_第3页
研究生检索心得范文.doc_第4页
研究生检索心得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生检索心得范文 检索心得上学期学文献检索时,由于还没有真正开始做实验,只是跟在师兄姐后面帮忙,因此做文献作业时也没有太认真,只是把它作为一个任务来完成。 这学期自己开始独立做,查起文献来才恨当初没有好好学。 因此借助这次做文献大作业的机会,我又好好的把冯老师你原来的课件看了几遍。 在检索的过程遇到不清楚的也请教过好几位舍友。 整个体会有如下几点 (1)拿到课题首先要认真的分析课题,我觉得在分析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看一些与课题有关的专著。 因为从专著中我们可以对课题有一个大框架上的了解。 我认为我们的单个课题好比一粒粒珍珠,专著就是把向象我们课题一样的无数课珍珠串起来的项链。 项链我们都揣在手里了,难道还怕珍珠跑了。 (2)分析完课题,首先因该就课题本身来查找有关文献,最好先查一些有关课题的综述性文献,这样我们可以对本课题的发展脉络及发展方向有更好的了解。 再看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文献。 这样就可以对自己的课题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3)对课题本身检索完,我认为可以开始准备初步实验步骤,同时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检索。 因此我认为检索不仅仅是一个实验前的准备,它因该贯穿与整个实验过程的始终。 工研2409叶炜 1、不能因为检索篇数为零而放弃对相关内容的查找。 在超星图书馆中查找书目时,有时并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书,这时应该将课题拆分,各自查找,这样会有很多相关书目,通过阅读这些书会有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例如,我的课题是膜乳化,输入“膜乳化”查不到书目,于是膜和乳化分别进行查找,发现有很多有用的书。 2、充分利用二次检索功能。 在中国期刊网和VIP中进行检索,通常只用一个检索式进行检索得到的结果并不是很理想,此时应该充分利用其二次检索的功能,在检索结果中再进行检索,我觉得这样比只用一个检索式进行检索查的全。 还有用关键词搜索的范围比用篇名或题目大,当检索出的文献量不够多的时候,可以先用篇名检索再用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因为篇名搜索可以将范围控制的小些,再在一个相对小的范围内检索,我觉得这样可以保证查全又不会有太多的不相关文章。 3、查文献不能只关注检索的篇数,有时也是需要看其大致的内容。 通过快速浏览这些标题,如果发现在查询结果中出现很多不相关的文章,那么就可以用“非”二次检索去处这些文章,又如果你发现有关自己课题的研究频率比较高的课题,或者相关方法,物质等,在接下来的检索过程中,就可以对其进行重点查找,这样可以保证查全。 例如,我在检索过程中发现SPG的出现频率比较高,于是在后面的检索我对其进行了重点检索。 4、英文文献的检索,我觉得关键是要查全单词。 有很多词可以用好几个英文单词来表述。 我建议除了用词霸等电子字典查询外,还可以通过中文文献中的英文关键词来查询,我觉得比较准确。 因为我的课题并不是很复杂,所以可能还有很多技巧没有领悟到,我想在经后的检索过程中会更加完善。 工研2419徐敏首先,我坚信态度决定一切,有了认真的钻研态度才有可能取得好的科研成果,文献检索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专业技能,它贯穿于科研的全过程,对于我们来说它是帮助科研的重要手段,但是如何运用,还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决不能为一点点的挫折或者其他的外界因素所干扰,否则再好的帮助手段都是形同虚设。 其次,在有了正确的科研态度的前提下,适当的检索策略是决定是否能成功的砝码。 以我这次的检索课题为例,从题目来看“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制备”,关键词也只有“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制备”,但是以此来检索出的文章相关性不是很好,通过对检索结果的文章进行阅读与归类,可以发现1.目前国外和国内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生产以丙酮氰醇法(ACH)为主。 2.目前,国内MMA生产厂家均采用传统的丙酮氰醇法生产MMA,工艺路线雷同。 而异丁烯直接氧化法成本低、污染小、经济效益好,国内目前C4资源丰富,利用率低,很多企业都在寻找其利用出路,根据国内市场实际情况,建设以异丁烯为原料的MMA生产装置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因此异丁烯直接氧化法是适合我国发展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 最后,我建议同学们在运用不同的检索数据库时要能尽量的运用到此数据库的特色,把文献检索的作用发挥到极至!工研2437周婷在初期查阅工作时,查到的文章常常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现在看来是我那时的检索目的不明确,只是有一个大概的目的,并没有十分精确的检索要求。 在研究工作的任何阶段,我们都是需要进行文献的检索,在初期,主要是需要阅读概述性的文章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向的文章,我们的检索目的就应该以这为主,而不能查到什么就看什么。 再次,对于自己的检索结果一定要做相应的处理,要验证目前采用的检索策略是否有效,要对检索结果进行归类,方便以后自己再次检索,以及方便和未来的检索结果进行比较工研2440颜健检索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在检索中要勤于总结、寻找规律。 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 要把检索的结果,加以归类,提高自己的检索效率。 检索有复杂和简单之分,并不是说检索方法越是复杂、高级,检索的效果就越好,以最少的时间最便利的方法获得最多最有价值的知识信息,提高检索效率。 需要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 每设置一个关键词,就意味着信息要流失一层。 所以,如果要想尽可能地的保证信息的全面,那就要少设置关键词,沙里淘金最为保险。 在信息的检索的过程中,熟悉和掌握了信息检索方法、技术(布尔逻辑检索、词位检索(上位词与下为词)、截词检索和限制检索等)和策略(通过检索题目分析确定检索词、构造检索式)。 对一个研究课题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快速了解研究动态,获得应走方向,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工研2456闵元增上学期学文献检索时,由于还没有真正开始做实验,只是跟在师兄姐后面帮忙,因此做文献作业时也没有太认真,只是把它作为一个任务来完成。 这学期自己开始独立做,查起文献来才恨当初没有好好学。 因此借助这次做文献大作业的机会,我又好好的把冯老师你原来的课件看了几遍。 在检索的过程遇到不清楚的也请教过好几位舍友。 整个体会有如下几点 (1)拿到课题首先要认真的分析课题,我觉得在分析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看一些与课题有关的专著。 因为从专著中我们可以对课题有一个大框架上的了解。 我认为我们的单个课题好比一粒粒珍珠,专著就是把向象我们课题一样的无数课珍珠串起来的项链。 项链我们都揣在手里了,难道还怕珍珠跑了。 (2)分析完课题,首先因该就课题本身来查找有关文献,最好先查一些有关课题的综述性文献,这样我们可以对本课题的发展脉络及发展方向有更好的了解。 再看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文献。 这样就可以对自己的课题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3)对课题本身检索完,我认为可以开始准备初步实验步骤,同时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检索。 因此我认为检索不仅仅是一个实验前的准备,它因该贯穿与整个实验过程的始终。 工研2409叶炜每个检索数据库都有其独特的检索规则,各个数据库规则大体相同但又略有区别,象SCI和CA的保存问题等,比较麻烦且又容易遗忘,这些问题不仅对一般初学者,甚至是检索熟练者都带来很大的障碍,建议每个同学把在各个检索数据库检索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技巧,写在自己笔记本上,每当到某个数据库检索的时候,就对照笔记本上以前所总结出的经验,这就避免了重复错误,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工研2416陈震霖人类的文明发展程度越高,信息交流越发重要,信息化社会早已不是新名词。 而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怎样通过学习,利用科学的方法在知识海洋中全面的,准确的,迅速的寻求到所需的信息,使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能在前人的基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目的的,有方向的开展研究工作非常重要!而信息检索课正给了我们这样一把开启知识信息宝库大门的钥匙,使我们学习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课堂上,经过冯新老师的系统全面,深入浅出的耐心讲解,感觉自己能很熟练掌握了检索信息的方法,但需要在实际检索中去练习和再提高,很多检索技巧于经验,没有实践就没有经验,没有经验就可能造成失误和漏检。 我的心得是:1.通过阅读课题相关的经典书籍,制定好的检索策略,是成功实现检索结果又准又全的的关键。 2.先读懂读透综述性文献,是进一步检索的,优化检索策略的保证。 3.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注意积累文献中的和下一步检索相关的知识,是将自己的研究推向深入的最好“捷径”。 4.保持适当的手动检索量是扩大相关知识面的有效途径!工研2424刘学文感觉自己能比较熟练掌握了检索信息的方法。 俗话讲老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但在实际检索中发现,其实很多检索技巧很大程度上于经验,无数次的失败铸就一次的成功。 在实践中学习经验,有了经验就能查到更准确的自己想要的信息,而没有经验就可能造成失误和漏检。 由于检索课程是学习研究的敲门砖,如何运用检索工具达到检索的目的是要在老师的指引下不断实践才能实现的。 所以,在学习检索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实习检索时间,检索不同形式、内容的课题。 在实践中学习,能从中得到经验教训,从而举一反三,真正从心底学到检索的真谛。 工研2427朱轶军首先,我懂得了在开展对一个问题的检索时,必须很好的掌握该课题的相关知识,如果是自己即将做的课题最好先看一些三次文献(书籍等),并且最好先查阅一些中文综述类的文献,看懂了课题,这样检索起来才能有针对性。 同时,必须了解CA、SCI、EI等文献检索方法的关键词和物质的准确全面的表达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索过程中不漏检。 其次,我了解到必须在认真看书和讲义之后多实践,只有多检索几次才能真正掌握检索的方法。 同时,我注意到检索到的文献必须是能够获得的和自己掌握的语言能够看懂的,检索出无法看的文献没有任何意义。 在看文献时,一定要注意通过文献的引用率和所在期刊影响因子辨别它的价值,不能一味相信它。 尤其是专利文献,其中有许多故意忽略的“细节”,甚至某些专利根本是扰乱别人视线的错误的东西,要通过看专利申请的范围大小和相互比较以及实验来检验专利的正确性,从而在别人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研2441梅成国以上在各种索引(CA、EI、SCI)中找到的相关度大的文章都要想办法索取原文。 可以在一些全文数据库(Elsevier、ACS、Journal ofChemical engineeringof Japan、Wiley Interscience、EBSCOhost-Academic SearchPremier、SpringerLink等)中寻找全文。 此外还可以运用搜索工具来寻找自己所要的信息。 中文的可以使用百度、搜狐和新浪等,外文的则可以使用GOOGLE来检索。 工研2448刘丹文献检索是科研工作的基石,在信息膨胀的时代,你工作能否取得成功和取得多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信息的获得和掌握情况。 随着网络在科研工作中的普及,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文献检索技术!我觉得这门课还是非常重要的。 文献检索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你对课题的理解和掌握逐步调整检索策略,逐步完善检索方法!就像贡丹俊在他的作业里提到的那样,文献检索只是为文献阅读服务的,如果不能细细阅读,那你永远不可能掌握文献检索的技巧!无论你的检索策略多么得当,你都不可能一下子刚好找到的完全是自己需要的文献,你会随着知识和信息的掌握在检索结果中更快的筛选出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文献!工研2454张志杰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过度膨胀的年代,各种各样的信息,有用的和没有用的,都充斥在我们周围,如何从中选取其中有利的信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以及如何快速准确的选取信息以提高我们的效率是一个值得也是必要学习的内容。 信息检索的课程正给我们提供了学习这种能力的平台。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体会到一个好的检索过程对研究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一个优秀的检索策略可以让我们在检索的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错路。 但是这样一个检索策略的获得过程却是弯曲前进的,需要不断的调整,这个调整根据你的课题,根据你的阅读,根据你的检索结果,总而言之是根据你的需要和思考。 对于检索策略的把握的能力也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起来。 网络已经基本上代替了书籍的检索,而且更快更准更方便。 在信息检索课程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的网络检索方法,接触到很多的网络数据库,中文如期刊网,英文如CA,EI等。 但是这些数据库只是所有网络资源的一小部分,而且只是和我们化工相关的一些部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会遇到更多的资源,更广的范围。 但是我们已经基本学会了检索的方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我们没有面包的时候我们已经学会了自己做了。 另外,很多搜索网页是相当好的,这里我首推scholar.google.这是最简单的,最快捷,最全面的文献搜索引擎,几乎所有的文献信息都可以在上面找到,有的甚至可以直接得到原文,在本次检索的过程中google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也许就是这样,有些时候最简单的或许是最好的。 工研2465胡春晖首先,我要感谢冯老师,在文献检索这门课上对我们所有研究生的帮助,冯老师对这门课投入的热情和努力以及她那肯钻研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我们在以后的科研活动中就要培养这种肯钻研肯挑战的精神。 科学研究讲究的是脚蹋实地,认真严谨,注重方法,讲求策略,不断探索,不断实验的过程。 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文献检索是很有学习的价值的一门课。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很多宝贵的科研资料,而且还教会我们生活的道理。 当我们接触一个陌生的课题时,都会有些不知所措,只能尝试着去查找,先用自己理解的内容去查,阅读几篇文章后有了初步的思路,再去改进检索策略,然后再查,直到查到所需的文章为止,就这样,不断摸索,不断改进,再摸索,再改进,直到自己满意。 更有趣的是,通过思考,我们可能会摸索出自己的检索策略,创新就离我们不远了。 我们不仅可以运用网络及某些数据库检索科研资料,还可以用他来检索所需的生活知识,比如说某些疾病的病因,病理,如何治疗等等。 我想,文献检索本就是个查和阅的过程,只有在查阅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提高检索的方法和方式,才能得到理想的文献。 检索过程不仅是为了得到几个空洞的数字,查与阅是分不开的,阅读文献会让我们对课题有进一步的了解,而且我们只有认真研究文献,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更好的去改进自己的课题。 最后,再次感谢冯老师这半年来的悉心指导。 艺研2401姜艳姝谈到检索,第一想法就是简单的查文献。 然而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特别是完成了本次大作业后,我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收益非浅。 我真正体会到检索应该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对于陌生问题从不懂到懂、从不了解到了解的过程。 因此真正的检索,应该是从分析一个陌生的课题出发,全方位的运用检索技巧,从不同的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根据得到的信息不断的调整检索策略,以达到课题查全、查准的目的。 检索与其它学科不同,虽然只有半个学期的课时,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将影响我们整个的研究过程,甚至影响我们以后的工作生活。 这门课的特点是实用性非常强,因此需要不断地实践、积累,才能提高水平。 课上我们讲了很多检索方法、检索策略,比如根据检索结果扩大(缩小)检索范围,也介绍了扩大(缩小)检索范围的一些方法。 再比如通过阅读文献调整检索策略或者用重要文献的关键词、作者姓名来检索,还可以从已知文献的参考文献入手等。 但是我完成本次大作业最大的感受是如何有计划,有组织的协调检索过程,使检索变得简单、高效。 检索是学习和工作的工具,它贯穿于整个科研活动中,因此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否则会做很多的重复劳动,就像我这次大作业一样。 拿到一个陌生的课题后,最好从三次文献入手,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后再分析课题,初定检索策略,那种对于课题的简单拆分和线性组合是得不到好的检索结果的。 现在我们的检索途径非常多,这是好事,因为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但是对于各种信息我们要学会取舍。 有时一次性下载很多文献,最终却连几篇都看不了,这就是浪费!对于我们来说,文献是用来读的,不是拿来收藏的,因此我们要通过不断的阅读调整检索策略,得到最重要也是最想要的文献。 最后我们要在每次检索之后做些相关的记录和总结,或者定期做些归类,否则很难说不会重复劳动。 检索使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始工作,减少了走弯路和重复劳动的几率!有了检索,研究工作变得更加精彩,有了检索,生活变得更加轻松!最后谢谢老师一个学期的帮助!课上学到的很多方法将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艺研2431邱鸣慧检索是一个海中取珠的事,检索词就是工具。 查全率和查准率是个矛盾的目标,我们的检索应当以查全率为准则,如果你在完成你的课题时才发现有那么一篇漏检的文献,肯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但是在检索初期我想还是以找到最接近的文献为目的,因此可以给自己制定最小和最大检索策略,最小检索策略是苯甲酸加氢制备CCA使用镍催化剂,最大检索策略苯甲酸加氢,不生成醛。 最大检索策略在后面的检索中是要不断调整的,因为发现有些综述性的文献,是包括制备苯甲醛的所以可能漏检索,而且由于考虑到同系物反应的催化剂也能够使用,所以还要加上通配符来扩展。 在早期对于这种刚接手的而且还没有感觉的还是先从有全文的来的快捷些,从中到西,从全文到文摘,从阅读后有了概念然后再去找CA、EI、SCI去看文摘。 我们检索的目的是为了创新,文献是船而不是墙。 有这样一个创新理论人们最有创意的时间是拥有了资料的30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有了理论基础但是没有被资料的想法束缚。 所以对检索早期得到的全文来说,可以很详细的看,建立自己的文献记录文件,对文献中任何一个不认同的地方,比如温度,使用的溶剂带来的影响等等,提出自己的改进和看法;然后可以在检索中注意,可能会获得答案和试验的方向。 如果早期要的是准,而再次检索就是全了。 有了早期文献阅读的底子,阅读的速度可以很快,而且也不必要每篇都很仔细的看。 这个时候反而要注意的是文摘,虽然可能得到不到全文,文献的意思不很明确。 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好的想法了,需要的是一个外来的刺激,有时候一个句子就能给我们启发。 别忘了,检索的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有一个新的idea,再看看是不是有人在做这个idea。 一旦有了想法,有了试验的方向,至于与文献一样不一样有什么关系。 注意检索工具的不同也是需要注意的方面。 我们手头上检索工具很多,而且有相似的地方,可能我们都习惯了检索策略的套用。 但实际上,专利检索与期刊检索是不同的,通用检索和专业检索是不同的。 因为它们面向的用户不同,所以有些词的说法是不一样的,比如在中国专利中直接套用期刊上查找最好的策略,却得到了全部不相关的文献。 而且是否支持通配符,如何设定精确式,都可能有所不同,直接套用可能会带来错误的结果。 况且有些工具的检索设计思想是不一样的,比如SCI,去找一篇最相关的然后去索引检索要比直接扩展检索词好的多最后,感谢冯老师给我们上的热情洋溢的课和精彩实用的方法技巧,希望更多的人能学会检索,体验那种吹尽黄沙始见金的快乐!物研2406孙海林文献作为知识的积累,相当丰富,也错综复杂。 文献检索中,如何快、准、全地收集高价值文献是一门学问,在检索之前,应该制定一条检索思路,否则容易迷失于茫茫的信息海洋。 每个人思考方法不同,检索思路也应多样化。 我在文中只体现了我的检索思路,其实个人认为也可以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先以较严的要求检索全文数据库,获得所有可靠度最高的文献,再由课题核心逐渐向外层相关扩散,然后检索CA、Ei和ISI,全面了解课题相关信息,在进行归纳下总结,调整检索策略,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文献检索前,关键词的确定非常重要,因为关键词的概念太严,准确率可能很高,但容易失去许多有用的相关信息,关键词的概念太宽,则检索到的文献太多,准确率和效率则低。 因此,个人认为在检索初期,把关键词分为核心词和外沿词,核心词是你课题的核心内容,外沿词在学术上是核心词的上一级,涵盖核心词,当然这需要在了解了课题的基础之上。 文献检索时必须考虑同义词,一词多拼等现象,防止漏检。 在CA、Ei和ISI检索时使用Browse、Index和Dictionary可以提高检索的准确率以及避免漏检。 检索的前期是模糊检索,后期则是有目检索,重点关注领域内的重要期刊以及重要课题组和科研人员的工作。 检索过程中,除了注意各种检索工具的特点并利用这些特点外,还应特别注意综合利用检索工具,使他们的组合最优化。 如在CA检索时,发现Nishiyama,Norikazu发表的文献较多,在ISI中用对应Author/editor在Dictionary查到Nishiyama-N,进行检索,结果64篇检索,查到10篇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在根据相关文献、引用文献,可以检索到许多高度相关的文献。 又如Nature检索过程中,检索到一篇最新的车顺爱教授在nature上发表的文章,通过google检索,了解到她目前工作于上海交通大学,点击进入上海交大她的个人介绍主页,发现她有一篇会议文献对自己的工作很有指导意义,但无法获得原文,与车教授联系,车教授不仅提供了她个人的最近工作(正在审核的论文),而且提供了她在国外课题组的工作。 因此和作者的直接交流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检索是学习、科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活动中,是科研思维的反应,也反作用于科研。 文献检索使自己对课题经历了茫然到清晰,清晰又到茫然,最后到达清晰的过程,正是这一过程帮助我理解课题,分析课题、把握课题。 物研2410季华在全文数据库数据库的检索过程中,首先阅读中文文献的参考文献,找到一些关于D-对羟基苯甘氨酸合成与分离方面的期刊杂志。 往往不能很方便的得到想要的文献全文,但是一般都能够提供文章的摘要,通过阅读摘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 通过一段时间的检索,感觉文献量特别大,因此需要对已有的文献进行。 在过程中,中文文献主要是关于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合成、拆分综述以及在现有基础上对工艺条件的改进,对于熟悉掌握这个课题是特别有帮助的,但是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研究,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阅读外文文献。 催研2417曹利锋检索工作结束后就是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分析,文献的阅读也是有方法和策略的这里还是会有一个筛选的过程。 拿本课题为例,课题是两个方向的交叉,首先就要找到这个交叉点,在这里一个方向是气溶胶火焰法制备纳米材料,另一个是纳米钙钛矿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那么他们的交叉点就是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制备,看文献时如果不是讲这个方面的就不要看。 通过对文献的阅读你会发现一些大家,他们的研究往往代表着这个领域的发展方向,所以对大家的文章的阅读非常重要。 以后的检索中就可以通过追踪他们的研究来把握课题的研究进展,而不需要老是用关键词去检索了。 还有就是留意一些重要的期刊,比如这个课题来讲气溶胶火焰法制备纳米材料的文章大多数发在Journal ofAerosol Science,Combustion andFlame,Aerosol Scienceand Technology和Powder Technology上面,纳米钙钛矿材料的制备的文章大多数发在Chemistry ofMaterials,Nano Letters,J.Am.Chem.Soc.通过对这些期刊的定期的浏览就可以把握课题的研究进展。 还有就是要注意期刊的影响因子,一般影响因子较高(2.0以上)的期刊的可信度较高,比如Chemistry ofMaterials,Nano Letters,J.Am.Chem.Soc.都是美国化学会的核心期刊,影响因子都非常高。 一般来讲ACS的期刊比Elsevier的期刊权威性更高。 而且最好要对哪个期刊被哪个公司收录要比较熟系,这样比较容易找到原文。 催研2415董学良1.文献检索是开展研究的第一步,文献检索的好不好,全不全会直接影响后续的研究工作,所以,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是连接你的想法与实际操作的纽带。 同时,文献检索不仅仅教会你如何检索文献,更重要的是,他帮助你养成一种习惯,检索的习惯,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研究必须的。 2.文献检索的方法体现在一个“变”字,任何策略的变化都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所以检索策略要求多样化,不能死板的就记住几个套路。 有时候觉得山穷水尽,但当你换种策略,却一下子就又柳暗花明了。 总之不管什么方法,能检索到结果的就是好方法。 3.文献检索只是第一步,文献的阅读才是关键,不然检索再多,也是白费,而且,新的检索方法也正是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才能发现的。 生研2401宓鹏程关于感想我觉得在查阅过程中还是直奔高级检索的好,很多低级检索根本不能满足我的查阅需要(象Elsevier等);重要文献的引用以是后期文献的获得途径,有些文献的获得可以延伸到引用文献的引用文献,甚至可以延伸到后面更多级,另外,作者的跟踪搜索也是后期一些文献获得的途径;网络中的很多网站也是一些文献或知识的获得途径,很多专业性网站(如生化领域中的丁香园、生物谷)都有自己的ftp或者就仅仅是容量很大的邮箱,但是这些往往是专业领域中非常经典难得的东西;一些专门的文献查阅网站也是文献获得的重要途径(比如生化领域的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ncbi),感觉平时注意收集这样的一些网站地址(尤其是网站)对以后的文献查阅很有帮助,而且这个和一些专业跨度很大的数据库相比更有针对性,这个其实有个捷径,那就是可以通过文献的查阅获得他们的网址(可以查阅“相关领域文献查阅”,我就查到一篇生化方面的网站介绍,包含了本领域很多很实用的网站,也有一些专业化合物数据的数据库,这个已经不只局限于文献的查阅了)。 生研2424张宏志对于刚接触到的几乎一无所知的课题,为了用最短的时间对课题有个全局的了解,可以以窄范围检索(即以题名等作限制),检索一些综述性文章。 在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后,可以大体了解到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这时,便会产生一些新的检索策略,用这些检索策略再去宽范围检索,从而检索出本课题的各个细节问题的相关文章。 这样的检索思路对于刚刚接触到崭新的课题而束手无策时的情况,既能节约时间,又能得到满意的检索结果。 生研2437陈振华?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 初步接触课题,什么都不懂,不可能一步到位找到完美的检索策略。 必须从3次文献开始阅读,了解相关信息;也可以试着先查一点中文资料,通过初步阅读对课题有个大概的把握。 然后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检索策略,并在检索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比如我的检索式就从盾叶薯蓣+内生真菌+动力学,几经改变最后确定为植物细胞+动力学。 ?切忌闭门造车。 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思维方式也往往有缺陷,因此要和身边的人多交流。 每次我遇到问题和困难都会去请教导师,她在文献检索方面的经验和造诣,以及对课题的熟悉比我强很多,虚心的请教和学习让我事半功倍。 还有查CA登记号时,我直接在CA中查找,有3个我不能确定,也是请教了同学,知道了网站chemfinder.,不仅这次轻松的查到了CA登记号,这个网站对我以后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尽信书不如无书。 盾叶薯蓣这个单词本身并不难找,我找到了一些中文文献,看它的英文翻译就找到了dioscoreo zingiberensis不知道是印刷的原因,还是大家都在互相抄袭,我看了好几篇文献都是这样的翻译dioscoreo zingiberensis,盾叶dioscoreo、zingibe和rensis之间有空格。 我在查CA时,怎么也查不到这个词,本来想草草放弃,因为本来有关盾叶薯蓣的文献就不多。 后来不安心还是在browse里面慢慢查找,最后得到盾叶dioscorea,最后一个字母不是o,薯蓣zingiberensis中间也没有空格。 可见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全相信文献,同理对于查到的文献中的实验方法也不能全信照般,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去检验。 ?勤于思考、善做总结,事半功倍。 在期刊网用篇名、关键词、摘要、全文分别检索和比较以后,发现关键词和摘要检索是最合理的检索方式,在之后的检索中我就略去了篇名和全文的检索。 在CA的检索中,阅读了检索结果发现没有相关盾叶薯蓣的作者和机构,于是我放弃了对作者和机构的追踪,也因为CA是一个很权威的文摘,在CA中查不到的在其它文摘中也很难有所涉猎,因此在以后的EI和SCI的检索中我同样放弃了对作者和权威机构的追踪。 在查专利的时候,和导师的讨论并且查了中国专利,发现盾叶薯蓣培养动力学的确不好发专利,因此我也没有继续花时间去查其它国外专利。 在仔细的分析和认真的思考以后,应该有信心做出合理的省略,这样能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免做了无用功。 ?不能一劳永逸。 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每时每刻都有新事物新知识产生,不能安于今天检索的结果,要定期的检索看看有没有新的文献发表,新知识不仅能促进自己的研究,更关系到自己的课题的新颖性。 如果研究的东西让别人抢先发表了而不自知,损失是巨大的。 生研2443邵辉检索方法的确定,每个人肯定会有所不同,因为侧重点不一样,也没有必要照本宣科,别人怎么说就一定怎么做,要灵活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实际决定,要因地制宜,运筹大脑,决策于电脑之中。 生研2417谢飞很多不错的网站上都有一些相关的讨论区或是文章,在平常的实验中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比如我经常上的“中国色谱网”等网站,里面的讨论区里大家经常交流经验,互相帮忙解决问题。 在实验遇到困难时,我经常上去请教,着实给了我不少启发。 充分利用其他网络资源,如各种引擎和相关网站,除了这里用到的,还有一些工具网站,如chemindustry,chemfinder,chinweb,chin等都提供了相当丰富的信息,对于课题研究产生了莫大的帮助。 生研2423徐娟经过近一年的文献检索的学习,让我对自己的课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学习文献检索之前,检索相当盲目,时间浪费了,却没有收效,事倍功半。 对课题仍是雾里看花,根本没有把握好课题实质。 学习了这门课以后,境况就大不同了,节省了宝贵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总体上感觉,检索的过程就好像是大海捞针,但不是漫无头绪的“捞”,而是按图索骥。 一步一步向目标逼近。 在此过程中,如何从对一件事一无所知,到知其然,甚至知其所以然,检索策略相当重要。 但是检索策略不是亘古不变的,而是随着检索的深入,不断调整的过程,好的检索策略往往决定着“捞针”的难易程度。 从文献检索中学到的不仅仅是课程本身,老师所传授的也不止于如何获得所需要的文献(或言不全是),而是贯穿于其中的思维模式如何自己成就一件事,从它的开始,到发展,直至达到目标。 因此,我们不应该因为检索到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献而欢呼雀跃,而应该为自己的内心有所得而欢愉。 生研2442徐夫元首先,当我们拿到课题后,切忌马上急于就去检索,而是应该认真、仔细地先对课题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地分析,要和导师坐下来探讨一下课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以及实验的初步方案等等。 这样有助于我们课题的理解,从而也就有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检索分析、制定正确的检索策略,最终得到我们所希望得到的文献。 我们还要借助于三次文献,如词典、手册和教科书等,查阅一下课题中所包含的各物质(反应物、中间产物、终产物、催化剂和溶剂等)的分子式、结构、中英文名称(学名和俗名)以及理化性质数据等等。 上述最基础的工作是必由之路。 我针对我的课题就去图书馆,在多本化工词典上,对海因酶,海因,组氨酸及其他中间产物进行了检索。 还检索了Beilstein有机化学大全,得到了有用的信息。 另外,网上也有许多专业的搜索引擎,同样可以进行检索,当然还千万不能忘了Google,通过Google,我们可以方便的转换期刊的缩略语和全名,也可以得到期刊的ISSN号,甚至于还可以链接到某些期刊的网上数据库。 我就通过Google,链接到了“J.Biol.Chem.(The Journalof BiologicalChemistry)”的网上数据库.jbc/,检索得到关于组氨酸的几篇原文,而且是全文哦。 其次,要针对不同的数据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检索途径和策略,并不断的修改和改进检索策略。 譬如说,要搞清楚各数据库中作者姓名的拼写方式,模糊检索和精确检索用何种符号怎样实现。 最后,谈一下原文索取。 得到原文是文献检索的最终,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目前我们所能够得到原文的途径有专利库,Elservier,Springer,ACS,DD,维普,中国期刊网,超星等电子版,以及各国内、省内图书馆的复印版。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原文得不到。 就像我检索到的一条摘要显示是在期刊Agric.Biol.Chem (1973)上,我检索了上述电子数据库均没有,又到我校和中国药科大学的期刊室去检索,药科大学虽有此杂志,但缺了1973上下几年的,最终还是导师通过他以前的学生得到了原文。 所以说,在经后的科研道路上还要继续多加实践,多培养一些得到原文的技巧和本领。 另外,我们也不要忘了师兄师姐的硕士论文,这也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宝库。 我就在他们论文的参考文献里找到了两篇直接相关的文献。 应该说,检索已经贯穿于我的生活中,我经常会在网络上检索一些我所需要的信息,如时刻表、天气预报、球赛晚会转播、IT产品信息等等。 在现今的网络化社会中,一个人不会检索是难以想象的,也是难以生存的。 我们一定要学会和掌握检索各方面信息的能力。 在结束本文时,我要再次感谢冯新老师,与冯老师在网络上“问题讨论”中的关于学习的交流十分愉快和有益。 希望“问题讨论”、“经验交流”等栏目能成为在课外紧密联系老师与学生的一条纽带。 我还想提个建议,冯老师可以再适当的讲授一下印刷版的文献检索,或者说是帮助大家复习一下。 因为我觉得无论光盘版或是网络版,它们的起始年限都比印刷版的晚,而一些有用的文献往往发表于上个世纪初的几十年,所以只检索光盘版或是网络版,就会检不到这些文献。 我们应该双管齐下,充分利用我们周围的这些资源,保证查全查准。 生研2450周佳栋通过这次系统的检索过程,我发现文献检索必须与文献阅读相结合,通过“检索?阅读?策略修改?再检索”这样的过程不断找到更多有用的文章,从而不断加深对课题的认识。 例如这次在检索中,在CA检索时起先只使用了一个聚谷氨酸的CA登记号,但是在检索其他数据库时检索到了CA中漏检的文章,通过将这些文章在CA中回查发现了聚谷氨酸还有另外两个CA登记号,于是重新检索,避免了漏检。 生研2455石宁宁首先,我认为,对于我们研究生来说,文献检索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 正如冯新老师曾经说过,把一个人的所有用于科研的时间加起来,他的文献检索以及文献查阅所占用的时间是占2/3以上的。 研究生第一学期时,我的导师只简略跟我介绍了我今后的科研的课题方向,对自己将要进行的研究内容和以后的路感觉是迷茫的。 正式对我的课题进行文献检索是在上完冯老师的文献检索课后。 我利用了课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平时作业的实践经验开始了对中文文献的检阅。 其实只要问问周围的已经进行课题的前辈们就不难发现,中文文献大多是用来给我们熟悉课题,让我们大概心里有数,明确课题背景用的。 真正对我们研究的创新性有帮助的是国外的文献。 因此,对中文文献要抱有怀疑的态度来阅读,而对外文文献,不仅仅要抱有怀疑的态度,还要认真钻研,挖掘自己的课题分创新点!在近半年的文献检索以及阅读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文献检索面要放宽,不能栽进死胡同里!这是对我的课题来说,我的最深的一个体会。 对于乳酸的酯化反应,每个有有机化学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这就是酸和醇的基本的酯化反应。 然而看似简单的课题找寻需要创新的关键点越是困难!当我最终将关键点锁定在“连续化”这个词上时,问题出现了。 我查了所有关于乳酸酯化反应的文献,几乎全是间歇反应。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突然想到,所有有机酸的酯化反应肯定是有通用性的,何不尝试一下把所有有机酸的酯化反应的文献进行检索,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事实证实了我的想法是正确的,在维生素C的前体古龙酸的甲酯化研究就有了相关的连续性的报道;还有就是,我的导师卢定强老师对我的启发。 他对我说过,你进行你的课题,不能只把知识面局限在你课题内,而是应该放眼你的课题的整个大领域,做到环顾四周。 本来这是我导师安排给我的任务,他让我把整个乳酸行业的情况,从乳酸发酵菌种的种类,筛选,发酵工艺,提纯工艺,乳酸衍生物(我的课题乳酸甲酯就是其中一小部分)等各个方面贯通熟悉一下,结果在利用文献检索进行了解这些的过程中我就在乳酸的提纯工艺中找到了许多的灵感,因为目前乳酸的一种新型提取工艺就是利用C1-C8等各种醇来将乳酸酯化提取,再重新水解为纯乳酸的。 这些相关文献都给了我莫大的启发!所以,移花接木,常常会有惊喜!参考文献十分重要!现在像Elservier、SCI、EI等数据库都会提供给我们参考文献的部分全文链接,这对我们十分有用!从我的文献检索经验来说,母文献的参考文献往往比母记录对我们更有用!所以在文献阅读中要重视参考文献。 全文索取的困难!由于我们学校购买的数据库相对还是比较少的,我们甚至不能下载到全部我们学校现有数据库的文献,所以一定要动脑经找寻其它获取全文的办法。 这里,最好的办法就是请教周围的前辈们了,你的周围肯定不乏非常有文献检索经验的师兄师姐的。 比如我有一个很有经验的博士师兄,他就给我介绍了很多搜索其它数据库的方法。 如我在作业中介绍的一的全文数据库网站,.jstage.jst.go.jp/,(Japan Scienceand 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