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区婚俗中的“身价钱” 现象及其社会问题研究.doc_第1页
凉山彝区婚俗中的“身价钱” 现象及其社会问题研究.doc_第2页
凉山彝区婚俗中的“身价钱” 现象及其社会问题研究.doc_第3页
凉山彝区婚俗中的“身价钱” 现象及其社会问题研究.doc_第4页
凉山彝区婚俗中的“身价钱” 现象及其社会问题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摘要1ABSTRACT11、 婚姻习俗的变迁2(一)凉山彝族传统的婚姻习俗2(2) 民主改革后的彝族婚姻习俗3(3) 现今的彝族婚姻习俗32、 婚姻习俗变迁之后出现的问题婚姻聘金剧增4三、婚礼聘金剧增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5(一)身价钱是彝族婚姻的枷锁5(二)彝族妇女家庭地位下降6(三)铤而走险贩卖毒品的人增多6(四)剩男剩女增多7四、婚姻习俗中出现聘金日渐上升的原因7(一)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高7(二)人们的攀比之风盛行8(三)传统的买卖婚姻观的延续9(四)重男轻女,男女比例失调9五、破除婚俗中“身价钱”问题的建议9(一)政府出面制定相关对策9(二)借助现代媒体宣传高婚姻聘金的危害性10(三)重视发展彝族地区教育10参考文献10致谢121凉山彝区婚俗中的“身价钱” 凉山彝族地区对男方给女方交的婚姻彩礼的俗称现象及其社会问题研究张色作政治与行政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012级 指导老师:申恒胜摘要:从民主改革前到今天凉山彝区的婚姻习俗在不断发生着变迁,在变迁中婚俗变得更人性化、合理化。然而,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观念也跟着商品化了,再加上攀比之风以及重男轻女、传统买卖婚姻等思想的盛行,导致彝族女子“身价钱”不断攀升。这不断攀升的“身价钱”使得彝族妇女的家庭地位不断下降,还有一些人因为没有足够的金钱来娶妻,为了挣钱,走上了贩毒之路。面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政府出面制定相关政策以及发展彝族地区教育,并借助现代媒体来向人们宣传高身价钱的危害等建议。关键词:凉山彝族;婚姻习俗;变迁;身价钱Research on the bride-price phenomenon on Yi peoples marriage custom and social problem of LiangShan StateZhangSeZuo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rade 2012 Instructor:ShenHengShengAbstract:The marriage custom of Yi ethnic areas in LiangShan changes constantly from the day before the democratic reform to now. The marriage custom becomes more humanized and reasonable within the change. However, because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ing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idea becomes commercialized. And the wind of comparison and the prevailing of the idea that preferring boys to girls and that traditional mercenary marriage lead to the constant rising of Yi womans price. And the rising price caused the declining of Yi womans family status. Whats more, some people dont have enough money to marry , they sell drugs in order to make money. Faced with these problem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formulate policies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also develop the education of Yi ethnic areas. Also this paper advises that the society should propagandize the harm of high price of Yi woman with the help of media.Key words: Yi People of LiangShan state; Marriage custom; Change; Bride-price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彝族聚居的地方,也是彝族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凉山彝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因此传统的婚姻习俗较为根深蒂固的扎根在人们的心中。解放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彝族人民的生活条件也逐渐得到改善,人民的婚姻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 特别是在当前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彝族的婚姻习俗受到现代社会观念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尤为严重的以彝族女子的身价钱来显示其身份高低贵贱的攀比之风。表面上看着无限风光,然而给彝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一、婚姻习俗的变迁(一)凉山彝族传统的婚姻习俗在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地区还是个有着森严等级制度的奴隶社会。“根据成员地位的尊卑不同,分为“黑彝”和“白彝”这两种,彝语里面又被称为黑骨头和白骨头。然而,在划分为黑彝和白彝两大等级的基础上,又会依据尊卑地位又分为兹莫、诺合、曲诺、阿加、呷西这5个由高到低的等级”马鑫.浅析凉山彝族婚姻习俗的变迁J.鸭绿江.2014:126. 在5个等级中,兹莫是彝族最高统治者,统治者其他4个等级。呷西是彝族中最低的一个等级,也是奴隶制社会中的奴隶。在这种森严的等级社会制度下,凉山彝族地区实行着严格的婚姻制度,体现在一夫一妻制、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姨表不婚、姑舅表优先婚等。其中,同族内婚,也就是不能与外族通婚;等级内婚,等级内部婚姻是指彝族择偶的范围须在同一阶层之内,但又须在同一氏族之外, 如土司不与土目结亲,土目不与黑彝结亲,黑彝不与白彝结亲,白彝不与未赎身的安家娃子结亲;家支外婚,就是严禁同一个家支内部通婚,每个家支成员只能与外家支成员成婚;姨表不婚,就是严禁姨表和兄弟姐妹间通婚;姑舅表优先婚,彝族婚姻以姑舅表婚视为最理想的婚配对象,姑家的女儿要优先嫁给舅家的儿子,姑母的儿女,生来就是舅舅的儿媳妇、女婿。如果姑家没有征求舅家的意见,私自将女儿他嫁,舅家有权出面交涉,并向聘方索取一定的白银作为开口金。反之,舅家之男对于姑家亦有优先权。这时的彝族婚姻主要表现为买卖和家支、父母、奴隶主对奴隶包办的婚姻。等级高的兹莫和诺合子女的婚姻由父母决定,而曲诺、阿加、呷西的子女婚姻则会被自己的主人随意的决定,女性则更没有选择支配自己婚姻的权利。对于违反彝族婚姻制度且超域礼法的彝族青年男女人,不管其社会地位高低,都将受到逐出家族祖籍或者是被烧死的惩罚,在这种情况下,婚姻当事人对婚姻关系的确立、认可和维系是没有任何权利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是要受到家族严格的习惯法和家支婚姻制度牵制的。这个时期的青年男女,无论是身份高低,都没有选择自己婚姻的权力,因此经常会出现一些像祝英台与梁山伯一样为爱双双殉情的青年男女,婚姻的幸福度也极低。并且由于姑舅表优先婚而出现有遗传病的孩子也比较常见,但是当时的人们文化水平并不高,并不知道近亲结婚会增加孩子得遗传病的概率。他们只是为了能亲上加亲。(二)民主改革后的彝族婚姻习俗1950年凉山迎来了解放,1952年,凉山彝族自治区成立,凉山彝族社会制度由奴隶制社会开始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同时,婚姻习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由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向民主内婚、自主婚姻、媒人介绍等多样的婚姻方式转变。也是在这一时期凉山彝族社会中首次出现了兹莫与曲诺、诺合与曲合、诺合与阿甲、诺合与汉族、曲合与阿甲、呷西与汉族通婚的现象,打破了传统的同族内婚、等级内婚的婚姻习俗。婚姻生活变得灵活和稳定,不再那么死板僵硬,很少出现因对婚姻不满而离婚的现象。伴随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彝族人民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一些年轻的彝族青年来说,其择偶圈也在不断扩大,他们内心对现有的婚姻制度开始产生新的想法,甚至有些大胆的彝族青年开始拒绝媒人介绍、父母介绍的婚姻,开始提倡自由恋爱,反对包办买卖婚姻,追求自由的婚姻。此时期人们开始向往自由民主的婚姻,向往幸福美满的婚姻,虽然还没有真正大范围的实现这个理想,但是比起传统的婚姻习俗,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三)现今的彝族婚姻习俗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凉山彝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多数家庭从一贫如洗的家境中,忽然有钱了,走向了丰衣足食的小康之道。特别是网络的开放,大量现代化的信息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形式传递到凉山地区。同时,为了改变生活状况,外出务工的彝族青年也越来越多,他们将一些新潮的社会观念带回到凉山彝族区,这一切使得凉山彝族的婚姻习俗开始由传统封闭的婚姻制度向开放式的婚姻制度转变。物质的丰富,思想的进步,使得凉山地区的婚姻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彝族青年男女与其他民族的青年一样享受婚姻自主的权力,他们也可以进行婚前交往,自由选择婚姻,并且父母在安排子女的婚事上也开始征求子女自己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给彝族青年选择自己幸福婚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彝族的婚姻得到空前的解放,得到了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自由婚姻。但是,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突出,对彝族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的便是彝族女子身价钱的攀升。二、婚姻习俗变迁之后出现的问题“身价钱”剧增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彝族人民开始以宣传传统买卖婚姻习俗为借口,把婚姻聘金放到市场里去算,认为婚姻聘金剧增是理所当然的事,并且呈现婚姻聘金逐年剧增的局面。根据调查9个县从1985年到2013年的聘礼变化情况显示。表一(单位:元)调查到的9个县从1985年到2013年的聘礼变化情况凉山彝族婚姻聘礼现状调查课题组.凉山彝族婚姻聘礼现状调查.A 彝族人网,2015年份地区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3年28年上涨率喜德县城镇1000220030002000060000120000300000300倍农村6001000160080001600040000160000266.6倍越西县城镇10002000100003000050000120000250000250倍农村60010006000100002000060000150000250倍甘洛县城镇600120020005000600080000200000333.3倍农村3006001200260030003000068000226.6倍冕宁县城镇6001200200050003000080000300000600倍农村300600120025001500020000150000500倍普格县城镇20002500250003000070000200000300000150倍农村80010001200100003000080000150000187.5倍宁南县城镇1500400060001000040000120000300000200倍农村1件披毡1000200050002000060000150000500倍布拖县城镇1500200030001500035000200000280000186.6倍农村8001000150080002000070000180000225倍昭觉县城镇1000200030001500050000200000300000300倍农村60010001500800010000600000150000250倍美姑县城镇1000200040005000070000200000280000280倍表二( 单位:元)是调查到的2014年3月止,10个县市目前出现的最高聘礼个案凉山彝族婚姻聘礼现状调查课题组.凉山彝族婚姻聘礼现状调查.A 彝族人网,2015地区名称西昌喜德越西甘洛冕宁普格宁南布拖昭觉美姑聘礼200万80万50万30万70万50万50万65万50万30万从上世纪90年代,凉山彝族婚姻习俗中的聘礼开始上涨,到2010年更是不断飙升。从调查表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从1985年到2013年,这28年间,彝族婚姻聘礼上涨幅度令人震撼,最高增长幅度出现在冕宁县,其聘礼2013年比1985年增长了600倍。还有2014年3月西昌市最高的聘礼高达200万,如此高的聘礼让人毛骨悚然。这使得原本的一种婚姻礼仪习俗变得充满了市场交换意味和买卖性质,甚至成为大多数家庭谋求经济利益的有效途径,传统文化被颠覆。聘礼聘金的上涨看似提高了女性的身价,提升了女性的价值,然而实际上却将女性身份商品化,让在社会生活中基本自尊、自主、自立的女性,在精神、情感、人格上又返回原点。这让广大彝族妇女感到无比的心寒。这不断上涨的聘金是在相互攀比下一步一步形成的。记得父辈们曾说当时他们那一代人娶妻的时候聘礼也最高也就一千,然而现在的彝族女子聘礼最少也要15万元以上,这对于一些比较贫困的家庭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给婚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将农村彝族群众置于贫困、返贫的境地。因此为了能娶妻,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三、“身价钱”剧增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一)身价钱是彝族婚姻的枷锁一方面,身价钱的不断上升趋势,给彝族男女的婚姻自由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彝族婚姻习俗变迁到现在,已经提倡自由恋爱,自由婚姻。然而,由于现在的婚姻聘金不断攀升,很多的未婚妇女有相好对象,但是因女方父母要聘金实在太高,而男方又没有那么多钱,最终导致美满婚姻告吹。这使得相爱的人无法在一起,使得很多彝族青年男女不得不嫁给自己不喜欢的男子或者娶自己不喜欢的女子。这样不断上涨的聘金无形中使自由婚姻又退步了。另一方面,如果已订婚的双方,男方反悔,则男方不要女方退还之前交的身价钱即可,但是假如说那个女子被退回来,男方未要求女方退回聘金,那么表面上看着是女方家赚了钱。但是,最严重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被退回来的女子将很难再嫁出去,别人会觉得这个女子被退回来,肯定是身体或者人品上有问题。假如妇女要解除婚约,则将面临退还膨胀数倍的大笔身价。如果说男方之前交了三十万聘金,那么女方提出离婚,男方家又不想离婚的话男方家可能要女方家赔五十万以上。有的男方想借身价钱的压力来约束、阻止女方离婚,若退不起钱,那就得乖乖地回去;有的想离婚的妇女往往因拿不出退赔的巨额身价钱,又不想连累娘家人,最终只能放弃离婚的念头,忍气吞声地过日子,但是和丈夫的感情不好,最后走投无路而走上自杀的极端之路。总之,不断攀升的身价钱是锁住妇女自由婚姻的沉重枷锁,这沉重的枷锁使得彝族女子很难得到幸福。(二)彝族妇女家庭地位下降由于现今彝族女子的身价钱越来越高。“身价钱所具有的买卖性质,使得男尊女卑、男主女奴的封建思想得到合法化。很多彝族男子认为:你是我用那么多钱买来的,你就得事事听我有,所有家务事都该你做,我叫你做什么你说得做什么,生孩子是你的义务。有的男方对妻子进行家暴,妇联去调解,既然直言不讳地说:老婆是我用钱买来的,你妇联管不着。甚至有的男性喜新厌旧,认为理所当然,说:旧鞋不想穿就丢了。” 冯敏.凉山彝族婚姻中的身价钱问题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学版).1996:160还有,不止是丈夫对妻子不好,丈夫的家人对媳妇也不会有多好,因为娶妻花费的钱太多,很多家庭都是砸锅卖铁来付媳妇的身价钱,所以男方家人们会对媳妇有很多怨恨,觉得所有的事都得让她做,这样心里面才觉得有一丝丝的好受。这样,彝族妇女的家庭地位既然变得比尘埃还低。另外,基于对身价钱的认定,转房现仍然随处可见。男方付了身价钱之后,即把媳妇作为买进夫家的固定资产,转房是男方财产继承的变异形式。在凉山州布拖县、普格县,美姑县等这些比较封建的彝族地区,很多家庭为了不使寡妇外嫁而“财产”劳力外流,亡夫之妻就要受到夫家亲属的控制,亲属有权随意转移她的婚姻关系。很普遍的现象就是把寡妇嫁给她的小叔子(如果他的小叔子还未娶妻的话),如果小叔子已经娶妻的话,那么寡妇就会被夫家随意嫁给别人,或者有些更封建的家庭不准寡妇再嫁,他们想要儿媳妇给儿子一辈子的守寡。这种现象在农村里面很常见。这样,很多彝族妇女都因为高昂的身价钱而得不到幸福的婚姻,想要自己的丈夫疼爱自己,已经成为一种奢望,所有的辛苦只能自己默默吞下。同时,更让彝族妇女痛心的是如果丈夫不幸去世,自己将被夫家随意支配,得不到婚姻的自由。(三)铤而走险贩卖毒品的人增多高昂的婚姻聘金,使得凉山地区的很多家庭都喘不过气来,有些家庭比较贫困,家里面有两三个儿子而没有女儿的农村家庭来说,如果三个儿子都要娶彝族女孩,每个儿子至少得花二十万以上才能娶到媳妇,三个儿子就可能六十万以上。然而,农村的很多彝族都从未上过学,很多都是文盲或者半文盲,他们长期靠天吃饭,生活困难。封闭的生活环境,文化水平又低,出了彝族地区,又会有语言的沟通障碍,他们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找到工作,或者找到的工作收入太低,总之,被排斥在高收入高技术行业之外。所以很多人都只能待在家里,一整年下来一家人只有几千块钱的收入。 然而,给儿子娶媳妇的压力使可怜的父母们开始寻找快速生财之道。一些农民放下锄头,跟着一些贩毒分子,背着干粮袋,成群结队地挤上火车或汽车,开始他们的快速赚钱之路。有些人冒着危险去背毒品,一次两次都没有被抓住,这一两次下来很快的赚了十多二十万元。因为高额的身价钱,出去贩毒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很多人没给儿子娶上媳妇自己却被抓进监狱。(四)剩男剩女增多虽然凉山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很多家庭还是比较贫困的,他们只能达到温饱的状况。并且对于二十万到三四十万的婚姻聘金,要一次性交现金,这对很多家庭而言都是个天文数字。这对于一个刚毕业出来工作的年轻人,面临高额的身价钱,自己的工资根本无法应付,家里面又贫穷,根本没办法。在农村地区,很多人本来就处于温饱线左右,如何拿十多二十万的身价钱,最后只能出去务工做苦力或者向银行贷款,这对于本来就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面对这样的现状,彝族地区出现了单身男女过多的现象。据调查,凉山州宁南县倮格乡友谊村,到2016年,年龄到了30岁以上还未成家的男子已经有31人,年龄到30岁以上还未结婚的女子有19人。据了解,这些三十岁以上还未成家的男子中,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因为家里面贫穷,难以支付高额的身价钱,所以至未成家。一个叫阿黑的男子说:“在我二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要娶妻,当时女方要三万元的聘金,但是家里面没钱,所以就没结婚。后来一直拖着,身价钱变得越来越高,到现在已经二十万。现在家里面还是一点收入都没有,家里面又有重病的父亲,根本就不可能拿钱去娶妻。”另外,未成家的女子大多是因为当时离过婚,赔了前夫家很多钱,所以想要再婚的话父母要很多的身价钱。拖着拖着,年龄就越来越大了,身价钱又高,也就没有人来娶了。本人于2016年2月10在凉山州宁南县倮格乡友谊村的调查结果.四、婚姻习俗中出现“身价钱”日渐上升的原因(一)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是身价钱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西部开发等国家发展规划和民族政策的不断实施,凉山彝族地区也跟随时代步伐,人民群众纷纷涌入发展致富的道路,人民群众赚钱的渠道和方式呈多样化,可以外出务工,可以自筹资金做小本生意,可以用自己的土地发展农作物经济,也可以搞牲畜养殖等等。人们的腰包鼓起来了,人人都有钱了,物价跟着上涨,人们都懂得了所有价格都要涨。因此,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人们的观念也跟着商品化了,如今的凉山彝族男女的婚姻简直变成了社会商品交易市场,每个女孩根据不同的长相,受教育程度,家庭的富裕程度以及家庭地位等标上不同的身价。比如倮格乡友谊村一组是宁南县的一个小乡村,人口将近三百。近几年烤烟生产和种植核桃发展后,收入大幅度增多,身价钱也跟着不断上涨。据调查1980年前全社付身价钱1000元以上的只有6人;1980到1990年间全社付身价钱1000元以上的也不超过20人;1990到2000年这十年间友谊村开始从外地引入烤烟生产,家家户户赚到了一些钱,身价钱一下子提升了,全社付身价钱5000元以上的已经有20多人;到了2000到2005年更出现了巨大的跨越,全社付身价钱20000元以上已经有十多人;到了2005到2010年,更是有了飞跃的增多,全社付身价钱60000元以上已经有十多人;到了2015年,全社付身价钱200000元以上已经有10人。据调查,到了2015年,本社的很多适婚年龄的男青年都因为彝族女子身价钱实在太高,无法支付,因此娶不起妻子了。(二)人们的攀比之风盛行攀比之风也是聘金日渐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攀比之风主要体现在女方家长与女方家长的攀比,男方家长和男方家长的攀比。首先,就女方家长而言,有的认为自己花了不少时间不少精力把女儿抚养大,要些彩礼是理所当然的,并且认为彩礼是女儿身价的体现,聘金高,说明女儿有体面,被人瞧得起,因此互相攀比。一些先富裕的农民在结婚嫁娶上以高金聘娶,有的女方家长听说后,自己的女儿彩礼也朝着富裕户的高目标看齐。另外,还有一些有儿有女的家庭,只要在自己儿子娶媳时对方要高彩礼,那么自己女儿出嫁时,则以更多的数目向对方索要聘金,以弥补儿子娶媳的“支出”。于是彩礼越要越高。有的家庭由于希望女儿出嫁后过上舒坦的日子,争着把女儿嫁到富裕的乡村,这样,造成贫穷乡村女子外嫁,贫穷乡村的男子就娶不上媳妇,迫使贫穷农村的家庭也不得不以高金聘娶媳妇。还有一个原因,一个女子结婚不要或少要彩礼,则可能会被人唾骂生理缺陷,甚至被认为丢了宗族的脸。就男方家庭而言,娶媳妇是关系到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大事,媳妇过门不仅为男方家庭增加劳力,生儿育女,还可以扩大家族成员、养儿防老。认为身价钱越高,就会娶到体魄强壮的、能干的、会生儿子的媳妇,因此宁愿花本钱,甚至负债累累也要给高彩礼。并且,很多家庭都认为一个男子娶亲多给彩礼,是该家族的人有本事。(三)传统的买卖婚姻观的延续传统的彝族买卖婚姻观至今还深深的印在人们的脑海中,婚礼聘金当然也就印在人们脑海中了。彝族人把身价钱当着理所应当之事,认为与自己祖先历史、风俗等有关。奴隶社会时期,彝家女孩嫁出去成家后一般都是不尽抚养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儿子的责任。“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句话是对彝族女儿的真实写照。尤其彝家未受过教育家庭女孩嫁人趋于童年化,11岁、13岁、15岁就嫁人,成了别人的媳妇,成为别人家的劳动力。这样谁当父母谁也很多不舍,也觉得有很多心不甘,毕竟是十月怀胎,辛苦养大,十多年过后突然成了别人家的人,心里总是空空的,就想捞取一点钱作为补偿,而正好这点补偿演变成今天越来越高的婚姻聘金。在时间的不断冲刷下,再置于市场,婚礼聘金变得越来越高。(四)重男轻女,男女比例失调当今的中国,男女比例失调。凉山彝族地区的男女比例失调更严重,彝族人的习俗是养儿子防老,父母老了之后是由儿子来赡养的,而女儿则没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养儿防老”的陈旧观念以及男女“同工不同酬”等社会现象向人们传递的“男孩好”的信息。因此,彝族地区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并且认为儿子是继承家业,传宗接代,帮家族分忧的栋梁。为此,在农村,彝族家庭里,人们认为可以没有女儿,但绝对不能没有儿子。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前鉴别胎儿性别已不是什么难事,重男轻女的思想,造成许多女婴无缘来到这个世界。曾经看到过很多对已经将近四十的夫妻,他们的第一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彝族地区的农村可以生三胎),他们的女儿都已经成家了,然而他们还在为生儿子而不断的努力着。由于家庭贫困,计划生育又实行得很严厉,如果超生,要罚款几万元,因此那些夫妇每次怀孕都要去提前鉴别胎儿性别,可是已经经过了十多年,人工流产过很多个女孩,他们依旧没生育出儿子,还在继续准备生男孩。他们觉得膝下无子,那是很大的耻辱,如果没有儿子,别人就会看不起自己,并且自己老的时候将无依无靠。有时候,看着那些人,真的觉得可怜,那么老了,还如此的忧心,如此的无助。这种男尊女卑观念之下渐渐地出现了男多女少的局面,因此有些男子娶不上媳妇,只能出高聘金来娶媳妇,所以渐渐地提高了婚礼聘金。五、破除婚俗中“身价钱”问题的建议(一)政府出面制定相关对策对于高身价钱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做出相应的对策,比如规定婚礼聘金不能超过多少钱,如果超过,一旦被查出来,那么给予一定的惩罚。例如,在2016年1月份,凉山金阳县政府发文:婚嫁礼金总额不超6万元。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之后,各级领导干部要起到表率作用,因为各级干部是政策的执行者,群众的带头人。他们的行为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对婚姻进步或滞后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身价钱问题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因此对此问题的认识与处理就必须超越切身利害关系,才能起到表率作用。只有各级干部自己率先做到,做出榜样,形成新的模式与导向,才能带动整个凉山彝族社会对高身价钱的逐步否定。(二)借助现代媒体宣传高“身价钱”的危害性想要改变高婚姻聘金现状,首要我们要改变彝族人以高婚姻聘金为骄傲的现状。虽然高婚姻聘金对降低离婚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突出了一个民族的一些特色,但婚姻不是以离婚为目的,而是以幸福和谐为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