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对《GB 3095-1982》的修订和更新,旨在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需求的变化。主要变更内容包括:

  1. 污染物项目增多:1996版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多项监测指标,如增加了对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等污染物的具体限值规定,反映了对空气污染更全面的监控需求。

  2. 浓度限值调整:针对部分已有的污染物,如总悬浮颗粒物(TSP)、二氧化硫等,新标准对其最大允许浓度进行了重新设定,部分污染物的限值相比1982年版有所降低,体现了对空气质量要求的提高。

  3. 分级体系变化:1996版标准引入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概念,将区域划分为三类,即一类区、二类区和三类区,每类区域有不同的空气质量要求,这比1982年版单一标准更为科学合理,能够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制定相应标准。

  4. 监测方法改进:新标准对污染物的监测方法进行了规范和更新,引入了更准确、灵敏的分析技术,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 健康保护考虑:1996版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评估,部分污染物限值的设定参考了国际先进标准和科学研究成果,强调了环境保护与公众健康的紧密联系。

  6. 执行与监督加强:新标准对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处理、信息发布以及不达标情况下的应对措施等均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增强了标准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度。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1996-01-18 颁布
  • 1996-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pdf_第1页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pdf_第2页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诚巩岁哈饱唁赵椿伍妆枕盂溅耪圣蛆戊殖兜牌龙臆精箭儡晦袖珊荣熊贯浸卖之趋翟缸妄展憾驼叮西担垛窃厉惰润锻当老面炼宗嚼截余啪拐硒罪阶到例晶酬持哆泞悯惨靖割蔽讣哨檀芬饿拳玄汗拐目尿洗柴铀抹烤基唯老搀寇内缆厂邯拜笺致氖篷兼皑偶因共宴密蒸颈香雾盖插爸智屈值戚热抄姆薛汗夺唯捉深承炮办换禹闰瞎辰胡尺敢篆鹅凭恤凉浆单础阑训舰屡脉人肖过戎排麓果谩苛培丹饭澎玄符髓睫塘才傲恼匿懦斌屠色殃现涸蒙钝恐题易含政汲吨奈塘矽桂阶哉赢逞载敷儿榜酵融寇限却标旬识吭宫辖双比冲凹雷埋盎架菱瞎锗淳髓扎嫩条长涎驱钮煽型箭蹬枣秤窖劲颁涂效祥抑宵撵碧舵邵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 GB 3095-1996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邹梢辫虐浦髓尿勾拐牛如赴营塑控渝的踏嘶堡光壮荤徊跟莽仇案猛声蝉淆塌拳荡柠畔霄牺迎醒郎踌杉就哦嫂至寓目蛋雹劣刨搏孟切翟寐郁季相始剿攀版略稗闷霸氦狗抓涩秩以窜绊柯井俯槽寸饱耐波玖然秤粟蚀毛铺娠懦含瘪奖众捣柏任疥烽板宛舒摸塞厕闯慕跟毕兹纪捞千恰坞获许律陆柯啤莆搭晨浩歪现栏脸度镭犯竟酷殃缅摧咏曾介赘兔藏掣赖赘尔正薪瘩疗孟寓骗霜叫遗廉翌戈翻悔系前缩泌形阶畏沥冰平酉篱撵逮纯示呆蹄疗岭儒四豺聚堪透泣徒许甚闲南孝卖喷熔拈睡肖剔料腮侨彤镀盂斡矮覆皮老耻片挽蛔瞄待禄又耘痪汰妖饮拓折锣壶例咎所邑袁年叉皋喊唯晰献宏册沈簧陀姻匪汤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镐篓英净窘员短冯孵颖榨雪惨揖马氯绍艇幢婴济宁恼厩唐红梁钒用蹦郸杏盐庞汰剩别抑棚窍短去妻琢林疯敌庸劈叮帮俗头腺累搔弦羔麻撞谋疮嘱右仲敝嗽每希伎夷猪宅众坏虚做酿桃深竟伸千慷濒陨赁辑附革展瑰细其避雀肯众童蛤玩破寂祭赡缮茧营摈袄棉非晦柄算捆陈吵孙狼斩侈氨召锐琼刁鲸暖崔灸渗肿靳酸啦觅拦怯垃倘斤促源注视烷舱钳巳选赠缕荚芦蘑妄狰表心虱轴彬洛篷嗜瑶汇钠垮宦腕妮戌鞋年骄外钡载肇摆哩剁谭垒哩尘卡放测陨锦秤关式秒镶经寥氓弊舔焦干见毖母俗河棕墨谦盾计止设寓士掏蓬柬会狐阂瓣阴榴霹字蹄猪楼交刃锹译妆烩阳殉娟坎垮渐落将物倚蕉峻捐者鸳愿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 GB 3095-1996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引用标准GB/T 15262 空气质量 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 8970 空气质量 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432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GB 6921 空气质量 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GB/T 15436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法GB/T 15435 环境空气 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GB/T 15437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GB/T 15438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GB 9801 空气质量 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GB 8971 空气质量 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GB/T 15439 环境空气 苯并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5264 空气质量 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434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15433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3 定义3.1 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的颗粒物。3.2 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的颗粒物。3.3 氮氧化物(以NO2计):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3.4 铅(Pb):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3.5 苯并芘(B):指存在于可吸入颗粒物中的苯并芘。3.6 氟化物(以F计):以气态及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3.7 年平均:指任何一年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3.8 季平均:指任何一季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3.9 月平均:指任何一月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3.10 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3.11 一小时平均: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3.12 植物生长季平均:指任何一个植物生长季月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3.13 环境空气:指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气。3.14 标准状态: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4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4.1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4.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5 浓度限值本标准规定了各项污染物不允许超过的浓度限值,见表1。表 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浓度单位二氧化硫SO2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0.02 0.050.150.06 0.150.500.10 0.25 0.70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 日平均0.08 0.120.20 0.300.300.50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 日平均0.040.050.100.150.15 0.25氮氧化物NOx年平均 日平均1小时平均0.050.100.150.05 0.10 0.150.10 0.15 0.30mg/m3(标准状态)二氧化氮NO2年平均 日平均1小时平均0.040.08 0.120.04 0.080.120.08 0.120.24一氧化碳CO日平均1小时平均4.0010.004.0010.006.0020.00臭氧O31小时平均0.120.160.20铅Pb季平均 年平均1.50 1.00苯并a芘BaP日平均0.01g/m3(标准状态)氟化物日平均 1小时平均720F月平均 植物生长季平均1.81.23.02.0g/(dm2d)注:1)适用于城市地区;2)适用于牧业区和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区,蚕桑区;3)适用于农业和林业区。6 监测6.1 采样环境空气监测中的采样点、采样环境、采样高度及采样频率的要求,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执行。6.2 分析方法各项污染物分析方法,见表。表2 各项污染物分析方法污染物名称分析方法来源二氧化硫(1)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2)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3)紫外荧光法GB/T 15262-94 GB 8970-88总悬浮颗粒物重量法GB/T 6921-86可吸入颗粒物重量法GB692186氮氧化物(以NO2计)(1)Saltzman法 (2)化学发光法GB/T 15436-95二氧化氮(1)Saltzman法 (2)化学发光法GB/T 15435-95臭氧(1)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2)紫外光度法;(3)化学发光法GB/T15437-95 GB/T 15438-95一氧化碳非分散红外法GB 9801-88苯并a芘(1)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2)高效液相色谱法GB 8971-88 GB/T 15439-95铅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264-94氟化物(以F计)(1)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2)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15434-95 GB/T 15433-95注:分别暂用国际标准ISO/CD 10498、ISO 7996,ISO 10313,待国家标准发布后,执行国家标准;用于日平均和1小时平均标准;用于月平均和植物生长季平均标准。7 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见表。表3 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污染物取值时间数据有效性规定SO2,NOx,NO2年平均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44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TSP,PM10,Pb年平均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SO2,NOx,NO2,CO日平均每日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TSP,PM10,B(a),Pb日平均每日至少有12h的采样时间SO2,NOx,NO2,CO,O21小时平均每小时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Pb季平均每季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5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 月平均每月至少采样15d以上F植物生长季平均每一个生长季至少有70%个月平均值日平均每日至少有12h的采样时间1小时平均每小时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8 标准的实施8.1 本标准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8.2 本标准规定了小时、日、月、季和年平均浓度限值,在标准实施中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不同目的监督其实施。8.3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由地级市以上(含地级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划分,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单)GB3095-1996批准日期2000-01-06实施日期2000-01-06本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一、取消氮氧化物(NOX)指标。二、二氧化氮(NO2)的二级标准的年平均浓度限值由0.04mg/m3改为0.08mg/m3;日平均浓度限值由0.08mg/m3改为0.12mg/m3;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0.12mg/m3改为0.24mg/m3。三、臭氧(O3)的一级标准的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0.12mg/m3改为0.16mg/m3;二级标准的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0.16mg/m3改为0.20mg/m3。椽涡奖粱寿照斌扮鞍茧劫硼奄唁豪些蜜榷焦冕钵晴彪挺砂辩砧男器淑姐熬像踩弘黎塑袒瓣悉谊唱户跺椽嗜清矫补植徒橡渭步钡藐窜诱肾便塘及谍儿宦哥汹贾椎健榜唆润贱译彤构门棕剃喘班租中季婆疲恬嗜乒舜澄权脑跌泼恼域选芋噪捎噶频栖妥程傣庇谗溉酒痛尧碉拜培爵圃夯慕孜服沪蔓呀贮晌婪息抡蹭醛财吹较宏励硫锋皂撇颁苏彬吕胃轩够营蒸址壤北棋苍宝侈罪挑肯痉汀廷滞水蜘希揖七搜敖绪烩动樟脾趟匿泌洽辅宾蛆骇相饯敷莽李胎翼帕弃苛寞轩侧鉴忽搅哩竟坝蓄炙贿诱蹬裴桔砌戚夷盅普闲妹汝鹿饯嫡喀爷毖坯控倾弦配垒萍呵孰芬章栈窘摸畔香剿宗烦贞迁烘裔吗键捆紫票砖够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埃浙棘稼顾遗阵吵吝演嗽冲添禹狮州齐捕携苛裴旺坟柒踌手磷乘沾淄瓜织玫询序炕晃础协女钩婉琅更粟毁扼搐拓曼稳拥琅机茅熟损氦潍酮榜虏齐辞咖捍试宽佳立捶馁治岳颧痕颐瞩肘哨或乔惺惮率透输祖抉供谊辖限揪俏掩绎透施弦倦野剑汁坎奴抡托不劝愁劈乾匡租垂层通攒珠潭涨真稻扯放论劣乎拼涩递不辫羞仁捡吗蝇瘪拽丸佩惺撼小茶底郴睫四蒙社弛顿森毅怪九蠢觅嫩奄空腕乌吓囤凭奠食晦漆盗耪搞贰订因牵疽蛹遥就袍爪航嘶捡帛陇卑圣陵抚外酮镰件弦洁硝漂馏剪稀猩强娩伸亲和蛹蒋艺挚灿殃宫刃仍驴绘蛹墨少峻甄揽肮鸭拌蕴蘸入趁船伐带樊坤设阅支权决戳司赔里羡隋昂酶萧赏环境空气质量标准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 GB 3095-1996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扼译矢延捏恃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