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楼两层地下室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商务楼两层地下室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商务楼两层地下室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商务楼两层地下室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商务楼两层地下室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第一版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总包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编 制:审 核:审 定: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3第二章 工程概况32.1 工程概况32.2 模板及支撑体系选择62.3 模板工程设计概况6第三章 轮扣式内支撑脚手架的特点73.1 轮扣件式脚手架73.1.1 轮扣式脚手架优缺点83.1.2 轮扣式脚手架构件和参数简介8第四章 施工部署154.1组织架构154.2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154.3 施工流程164.3.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64.3.2 构造要求17第五章 施工方法195.1 结构楼板及柱帽模板设计及施工215.1.1 结构楼板模板施工215.1.2 柱帽模板施工225.1.3 地下室车道及电梯井道顶板施工225.2 结构梁模板设计及施工235.3 后浇带部分275.4 结构楼梯模板设计及施工28第六章 模板体系验算296.1 楼板模板体系验算(轮扣式脚手架,板厚450mm)306.2 楼板模板体系验算(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板厚450mm)386.3 柱帽支撑体系验算476.4 梁模板支撑体系验算(400mm700mm)566.5梁模板支撑体系验算(800mm800mm)656.6梁模板支撑体系验算(600mm1500mm)736.7梁模板支撑体系验算(800mm1650mm)816.8梁模板支撑体系验算(600mm2450mm)906.9梁模板支撑体系验算(900mm1850mm)996.10梁模板支撑体系验算(1200mm2200mm)1086.11梁侧模板验算(800mm1000mm)1166.12梁侧模板验算(800mm1650mm)1246.13梁侧模板验算(600mm2450mm)1316.14梁侧模板验算(400mm3200mm)1386.15梁侧模板验算(1200mm2200mm)145第七章 资源投入计划1537.1人员组织安排1537.2材料、设备供应154第八章 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1558.1 质量标准1558.2 质量保证措施1558.2.1模板工程质量控制1558.2.2模板安装1558.2.3模板拆除1578.3 质量验收程序与方法1578.3.1 验收程序1578.3.2 模板工程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1578.4 一般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1598.5 模板施工注意事项1688.6成品保护168第9章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699.1 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措施1699.2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1709.3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1729.4 应急预案1729.4.1 应急设备物资清单1729.4.2 应急响应管理流程1739.4.3 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749.4.4 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749.4.5 机械伤害应急救援预案1759.4.6 模板、脚手架坍塌应急预案1759.4.7 消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769.4.8 高温中暑的应急预案177第十章 附图177第一章 编制依据表1-1 编制依据序号文件名称编号备注1商务楼工程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2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J8420113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2011-10-01实行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1350666-2011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标准ZJQ08-SGJB 204-2005企业标准13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ZJQ08-SGJB 003-2005企业标准14关于印发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文15广东省建设工程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7企业ISO9001:2008质量体系管理文件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18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办公楼(自编号BG-1-BG-7栋)、商业楼(自编号SY-1-SY-2栋)、地下室工程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平步大道以北凤凰北路交汇处,本工程总用地面积约7.4万,总建筑面积约42.5万。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10.7万;地上建筑面积约31.8万,包括七栋高层办公楼和约7.6 万2-3层商业裙楼。本工程由广州万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广州宝贤华瀚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本工程共有两层地下室,其中地下二层层高3.6米,地下一层层高3.65.7米不等,地下二层采用无梁楼板柱帽结构形式,地下一层及地上结构约有45种类型梁截面线荷载大于15kN,最大梁截面达到12002200mm,具体梁截面尺寸详见方案表2.1-2,跨度以8.4米为主。1#、2#地上商业为2层裙楼,首层层高5.355.55米,二层层高约4.50米。3#7#地上商业为3层裙楼,首层层高5.255.55米,二层层高5米,三层层高44.3米。1#、2#塔楼区域首层层高5.05米,二层4.8米,三层4.7米,标准层层高3.1米。3#、4#塔楼区域首层层高5.35.55米,二层4.55米,三层4.34.5米,标准层层高4.5米。5#、6#、7#塔楼区域首层层高5.055.25米,二层4.85米,三层4.54.7米,标准层层高3.1米。本工程概况如表2.1所示。表2.1-1 项目概况表子项名称层数房屋高度结构类型备注地上地下(m)BG-1#商务楼402129.30框架-核心筒结构塔楼层高3.1米BG-2#商务楼402129.30框架-核心筒结构塔楼层高3.1米BG-3#商务楼21297.00框架-核心筒结构塔楼层高4.5米BG-4#商务楼21297.20框架-核心筒结构塔楼层高4.5米BG-5#商务楼28293.70框架-核心筒结构塔楼层高3.1米BG-6#商务楼29296.80框架-核心筒结构塔楼层高3.1米BG-7#商务楼29296.80框架-核心筒结构塔楼层高3.1米两层商铺229.60框架结构三层商铺3214.30框架结构表2.1-2 主要结构构件设计概况表序号部位截面尺寸(mm)层高(m)5地下室及地上结构板150、180、200、250、300、350、450等3.1m、4.5m3.6m5.7m等梁150400、200400、200500、200600、200650、200700300600、300700、300800、3001250、3001350、3001550、3001600、3001650、3001950、3002150、3002300、3002850、3002950350450、3501550、3501650、3503250400700、400800、450800、400900、400950、4001000、4001050、4001370、4001600、4002550、4002900、4003150、4003200500700、500800、500900、5001000、5001650、5001950、5002000、5002100、5002400、5002800梁600700、600800、600900、6001000、6001200、6001350、6001450、6001500、6001650、6001800、6001950、6002150、6002450、6002600、6002700、60029006502200700800、700900、7001000、7001200、7001400、7001650、7001900、7001950、7002200800800、8001000、8001500、80016509001550、9001600、900195010002200、12002200墙200、350、400柱600600、600800、600900、6001100、700700、700900、7001100、800800、850850、900900、10001000、12001200、12001300、12001400、12001600、14001500、14001600、14001800、15001600、16001800、16002000等2.2 模板及支撑体系选择本工程根据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在选择机材料时,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安全可靠,不变形、不破坏、不倒塌。(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3)从经济性方面考虑,选用材料时,因地制宜,增加周转,减少支拆用工,便于保养维修,造价经济合理。1)接缝严密,不漏浆;2)保证构件的形状和相互位置的正确;3)模板构造相对简单,支拆方便。(4)实用性方面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5)按模板承受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对模板进行验算。2.3 模板工程设计概况1、模板工程涉及部位本工程模板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基础部分(含基础底板、柱墩、承台、集水坑、电梯坑);(2)结构部分(含地下室墙柱、地下室梁板、地上部分墙柱及地上部分梁板)。2、模板选型(1)对于基础部分:基础底板和承台模板采用砖胎膜,集水坑和电梯坑基础模板外侧采用砖胎膜,内侧采用木模板。(2)对于结构部分:地下室墙柱、地下室梁板、地上部分墙柱及地上部分梁板都采用木模板。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楼板支撑采用轮扣式脚手架和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层高(包括板厚)5米且梁截面积0.645平米采用轮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其余层高5米、梁截面积0.645平米的梁板支撑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第三章 轮扣式内支撑脚手架的特点3.1 轮扣件式脚手架轮扣(直插)式脚手架是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直插式新型钢管脚手架,是由盘扣式脚手架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建筑支撑系统。参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JGJ231-2010标准生产,主要构件为立杆和横杆,盘扣节点结构合理,立杆轴向传力,使脚手架整体在三维空间结构强度高、整体稳定性好,并具有可靠的自锁功能,能有效提高脚手架的整体稳定强度和安全度,能更好的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具有拼拆迅速、省力,结构简单、稳定可靠,通用性强,承载力大,安全高效,不易丢失,便于管理,易于运输等特点。 图3.2.1 轮扣式脚手架示意图及节点大样图3.1.1 轮扣式脚手架优缺点1、优点:(1)具有多功能性:可以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组成不同的组架尺寸、形状和承载能力的单、双排脚手架,支撑架,支撑柱等多种功能的施工装备。(2)具有高功效:构造简单、拆装简便、快速,完全避免了螺栓作业和零散扣件的丢损,接头拼装拆速度比常规块5倍以上,拼拆快速省力,工人用一把铁锤即可完成全部作业。(3)具有承载力大:立杆连接是同轴心承插,节点在框架平面内,接头具有抗弯、抗剪、抗扭力学性能,结构稳定,承载力大。(4)具有安全可靠性:接头设计时考虑到自重力的作用,使接头具有可靠的双向自锁能力,作用于横杆上的荷载通过盘扣传递给立杆,盘扣具有很强的抗剪能力(最大为199KN)。(5)产品标准化包装,维修少、装卸快捷、运输方便、易存放。(6)盘扣式脚手架使用寿命比扣件脚手架高很多,一般可以用10年以上,由于抛弃了螺栓连接。构件经碰耐磕就算锈蚀不影响拼拆使用。(7)具有早拆功能:横杆可提前拆下周转,节省材料,节省木方,节省人工。真正做到节能环保,经济、实用。(8)易于加工:主构件采用焊接钢管,制造工艺简单,成本适中,可直接对现有扣件式钢管进行加工改造,更新成本大大降低。2、缺点:(1)轮扣式脚手架搭设不宜在基层不硬实,地面不平整和不进行混凝土硬化的地面上;(2)不宜直接在土质差的软土层、地面易塌陷的地基上搭设;(3)不宜在层高较高的模板支撑体系中采用;(4)只能作为落地式脚手架使用,不能作为悬挑脚手架使用。3.1.2 轮扣式脚手架构件和参数简介1、 主要构配件(1)立杆:杆上焊接有连接的轮盘和连接套管的竖向支撑杆件。见下图3.2.2所示,立杆参数表见下表3.2-1所示,标准杆与非标准杆示意图见下图3.2.3、图3.2.4所示。图3.2.2 立杆示意图立杆参数表见下表所示。表3.2-1 立杆参数表标准杆非标准杆型号A(mm)理论重量(Kg)型号A(mm)理论重量(Kg)LG-300300017.31LG-210210012.21LG-240240014.02LG-15015008.91LG-180180010.67LG-909005.6LG-12012007.41LG-606004.06立杆标准件尺寸:图3.2.3 立杆标准件尺寸图3.2.4 立杆非标准件尺寸(2)连接轮盘:焊接于立杆上可扣接 4 个方向扣接头的八边形孔板,见下图3.2.5所示。图3.2.5 连接轮盘示意图(3)立杆连接套管:焊接于立杆一端,用于立杆竖向接长的专用外套管,见下图3.2.6所示。图3.2.6 立杆连接套管示意图(4)横杆:两端焊接有扣接头,且与立杆扣接的水平杆件,见下图3.2.7所示。图3.2.7 横杆示意图横杆参数表见下表3.2-2所示。表3.2-2 横杆参数表标准杆型号长度(mm)理论重量(Kg)型号长度(mm)理论重量(Kg)HG-18018007.63HG-909003.91HG-15015006.28HG-606002.82HG-12012005.12HG-303001.672、 轮扣式脚手架的施工要点(1)前期应做好支撑体系的专项施工方案设计,并由我司测量员放线定位,使支撑体系横平竖直,以保证后期剪刀撑和整体连杆的设置,确保其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性。(2)轮扣式脚手架安装基础必须要夯实平整并采取混凝土硬化措施。(3)轮扣式脚手架宜使用同一标高的梁板底板的标高范围,对于高度和跨度较大的单一构件支承架使用时对横杆进行拉力和立杆轴向压力(临界力)的验算,确保架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4)架体搭设完成后在架体四周要加设足够的剪刀撑,在顶托与架体横杆300-500mm之间的距离要增设足够的水平拉杆,使其整体稳定性得到可靠的保证;(5)轮扣式脚手架附图片。图3.2.8 节点处连接示意图一图3.2.9 节点处连接示意图二(6)施工前必须出示轮扣式钢管脚手架构件的检验报告。(7)轮扣式脚手架立杆采用48钢管,绝大部分钢管壁厚约3.0mm以上,受力计算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按483.0mm进行计算。(8)立杆需尽量选用标准杆,因为非标准杆在接长时仅能统一放置于立杆顶部或底部,不能使相邻立杆接头错开,且设置于顶部时将存在立杆自由长度过长的情况。(9)立杆选择因每根立杆均设置有立杆连接套管,连接套管将使单根立杆总长增加100mm,故选用立杆时必须考虑其增加长度,以避免立杆过长。 (10)横杆选择横杆均为标准杆件,其杆件长度符合300mm模数,故在进行架体立杆间距设计时应按照所提供横杆长度进行计算,故立杆间距设置无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灵活。(11)步距选择架体步距的设置需与轮盘相对应,标准立杆的轮盘间距为600mm,故步距选择时需符合600模数,如图3.2.10所示。且最底部轮盘距立杆底端距离为350mm,故扫地杆实际设置于400mm处,此处与其他规范要求不对应,设计时需注意。图3.2.10 步距搭设示意图(12)架体布置要点控制架体布置时需进行排版设计,预先在电子图中进行立杆定位。排版时先从建筑物一端开始,向另一端立杆定位,定位时按预定设计的立杆间距进行,局部不足排设间距的可减小一个横杆等级进行排设,且宜设置于墙柱边。图3.2.11 高低板降板可调底托搭设示意图(13)梁底宜采用锁钢管扣件的形式进行支设,可以保证梁板模板的正常搭设,并有利于排版布局。对于界面尺寸较小的梁,可采用图3.2.12搭设方式。图3.2.12 梁模板支架示意图第四章 施工部署4.1组织架构4.2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1、项目部管理人员组织及职责分工(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模板工程进度、质量、技术等全面管理(2)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部全面技术、质量工作,并负责方案编制并进行技术交底。(3)项目工长:对模板工程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负责模板工程验收。(4)项目专职质检员:对模板工程质量进行监控、检查,督促不合格项目的整改;对建材质量进行检查、监控。(5)项目测量员:向分包单位提供测量控制点和标高控制点;复核分包单位的定位放线工作,必要时协助分包单位进行放线定位。(6)项目专职安全员:对满堂模板支架的支撑进行监控、检查,督促不合格项目的整改;对支撑的搭设质量及安全性进行现场检查、监控。2、施工队人员组织及职责分工(1)模板工长:对模板加工、安装向工人交底;对模板加工、安装进行现场指导。(2)质检员:对模板工程质量进行监控、检查,落实不合格项目的整改;负责模板工程自检。(3)测量员:对工程轴线、标高进行放线定位,并进行墙、柱、门窗洞口放线工作。(4)安全员:对满堂模板支架的支撑进行监控、检查,落实不合格项目的整改;对支撑的搭设质量进行自检。4.3 施工流程内部自检4.3.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做好定位基准工作:根据控制轴线用墨斗在结构板面上弹出柱、墙结构尺寸线及梁的中轴线。在柱竖向钢筋上部50cm标注高程控制点,用以控制梁板模标高。设置模板定位基准: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钢筋,点焊在主筋上(以勿烧主筋断面为准),并按二排主筋的中心位置分档,以保证钢筋与模板位置的准确。2、按施工需用的模板及配件对其规格、数量逐项清点检查,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3、经检查合格的模板,应按照安装程序进行堆放。重叠平放时,每层之间加垫木,模板与垫木上下对齐,底层模板离地面大于10cm。4、模板安装前,向施工班组、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在模板表面涂刷不污染砼的隔离剂,严禁在模板上涂刷废机油。5、做好施工机具及辅助材料的保养及进购等准备工作。4.3.2 构造要求1、立杆及扫地杆轮扣式脚手架的扫地杆即水平拉杆,纵向和横向拉杆在同一水平线上,即在第一节水平杆距楼面350mm处,通过立杆上的轮扣和立杆连接起来。2、剪刀撑(1)本工程分施工段搭设内支撑架,每个施工段架体外围四周由底到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内部在梁下,每跨内设置一道竖向连续(到顶的)剪刀撑,形成纵横交错的支撑网。(2)轮扣支撑架内部横向和纵向每隔15米设置一道连续的剪刀撑,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500mm,采用两个旋转扣件将两搭接的钢管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扣紧固定。(3)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4)竖向剪刀撑与支撑架纵(横)向夹角应为4560。(5)剪刀撑的斜杆与基本构架结构杆件之间至少有三道连接,其中斜杆的对接或搭接接头部位至少有一道连接。剪刀撑及扫地杆的设置详见图4.2.2剪刀撑布置示意图。图4.3.2 支撑设置及剪刀撑布置示意图3、止水螺杆本工程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地下室外墙模板采用止水螺杆和钢管进行固定。本工程采用一次性对拉止水螺杆,止水螺杆的止水片尺寸应为70mm70mm5mm,止水钢板与螺杆双面焊接,如图4.2.3所示。止水螺杆通常用于地下室剪力墙的浇筑时,起到固定模板,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的作用。和普通穿墙螺杆不同之处在于:a止水螺杆中间有止水片,可以增加水的渗透路径,起到一定的止水作用;b拆模时,普通穿墙螺杆整体抽出,重复使用,止水螺杆则可以卸除两头螺杆后,中间段留在墙体,以保证墙体的不透水性。因此为保证地下室外墙的防水要求,止水对拉螺杆的止水片必须严格控制,施工前必须检查止水对拉螺杆是否具备质量合格证书、止水片是否满足图纸要求、止水片的焊接质量,焊接质量主要检查止水片焊接是否存在咬边、焊瘤、弧坑、表面气孔、夹渣、表面裂纹等问题。当发现止水螺杆不满足上述条件,施工中严禁采用并责令退场。图4.3.3 止水对拉螺杆示意图第五章 施工方法根据本工程各部位结构设计参数,采用如下施工方案:1、材料选择 (1)木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50100mm木方、483.0钢管、M14止水螺杆;(2)支撑体系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楼板支撑采用轮扣式脚手架和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层高(包括板厚)5米且梁截面积0.645平米采用轮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其余层高5米、梁截面积0.645平米的梁板支撑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支撑体系材料采用483.0钢管、轮扣式脚手架立杆、横杆、拉杆、扣件、顶托、底托。2、模板方案表5.1 各部位模板方案参数表部位模板方案主次梁支撑体系400700 (轮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 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0.90m,立杆的步距1.20m,顶托采用双钢管:483.0。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梁底木方间距250mm,梁底支撑木方长度 2.15m。梁底承重杆按照布置间距625,900,625mm计算。800800 (轮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0.90m,立杆的步距1.20m,顶托采用双钢管:483.0。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梁底木方间距250mm,梁底支撑木方长度 2.15m。梁底承重杆按照布置间距625,900,625mm计算。6001500(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0.60m,横距0.4m,立杆的步距1.20m,顶托采用双钢管:483.0。梁底增加4道承重立杆,梁底木方间距200mm,梁底支撑木方长度 2.15m。梁底承重杆按照布置间距475,400,400,400,475mm计算。8001650(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0.60m,横距0.4m,立杆的步距1.20m,顶托采用双钢管:483.0。梁底增加4道承重立杆,梁底木方间距250mm,梁底支撑木方长度 2.15m。梁底承重杆按照布置间距475,400,400,400,475mm计算。6002450(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0.60m,立杆的步距1.20m,顶托采用双钢管:483.0。梁底增加4道承重立杆,梁底木方间距250mm,梁底支撑木方长度 2.15m。梁底承重杆按照布置间距525,400,300,400,525mm计算。9001850(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0.60m,横距0.4m,立杆的步距1.20m,顶托采用双钢管:483.0。梁底增加4道承重立杆,梁底木方间距250mm,梁底支撑木方长度 2.15m。梁底承重杆按照布置间距475,400,400,400,475mm计算。12002200(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0.45m,横距0.4m,立杆的步距1.20m,顶托采用双钢管:483.0。梁底增加4道承重立杆,梁底木方间距200mm,梁底支撑木方长度 2.15m。梁底承重杆按照布置间距475,400,400,400,475mm计算。主次梁侧模梁侧竖楞为50100 mm 250mm方木。梁高700时,梁侧面采用斜撑固定;梁高h700mm时,采用M14500500mm的对拉螺栓,外加PVC套管。第一道对拉螺栓距梁底200 300mm起。楼板150450 轮扣式脚手支撑: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50100 mm 250mm方木作背楞,483.0mm双钢管主龙骨。纵距0.9米,横距0.9米,步距1.2米。150450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50100 mm 250mm方木作背楞,483.0mm双钢管主龙骨。纵距0.9米,横距0.9米,步距1.2米。柱帽矩形:700mm梯形变截面:200800mm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50100 mm 200mm方木作背楞,483.0mm双钢管主龙骨。柱帽底采用450900mm轮扣脚手架支撑体系,柱帽柱帽侧面侧面背楞采用木方,间距250mm;且采用一道M14对拉螺栓,钢管加固,对拉螺栓水平间距800mm。楼梯模板支设系统采用483.0mm垂直于楼梯斜板搭设,楼梯结构模板面层和底层采用两道483.0mm双钢管作模板受力主龙骨,M141000对拉螺栓加固,踏步面模板及侧模版均采用50100mm木方压角。5.1 结构楼板及柱帽模板设计及施工5.1.1 结构楼板模板施工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楼板支撑采用轮扣式脚手架和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层高(包括板厚)5米且梁截面积0.645平米采用轮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其余层高5米、梁截面积0.645平米的梁板支撑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本工程楼板厚度为150450mm,支撑采用钢管扣件式和轮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纵横间距为900mm,步距1200 mm,采用可调上下托。钢管扣件式脚手架轴线处主框架梁设置一道剪刀撑,间距约810米,楼板周边外侧钢管扣件式脚手架也须设置剪刀撑。底部扫地杆与立杆以扣件连接,扫地杆距地面约200350mm。搭设轮扣式支撑体系时,要根据梁板支模高度进行轮扣立杆配型,保证顶部水平杆至立杆上端包括可调顶托的距离不超过600mm。对于层高超过5米的梁板支撑以及线荷载超过15kN/的框架梁设置沉降位移监测点,沉降位移监测点可布置在框架梁中部荷载较大处底支撑体系,具体定位根据第三方支撑体系监测单位布置。局部布置示意见附图。满堂脚手架搭好后,根据板底标高铺设483.0钢管主龙骨,50mm100mm次龙骨,次龙骨间距不大于250 mm,然后铺放15mm厚木胶合板采用硬拼缝,与墙交接处先在多层板侧粘海绵胶条再紧靠墙面。楼板模板支设详见图5-9。板模板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如下:(1)安装顺序:复核板底标高搭设脚手架安放主次龙骨安装模板安装柱、梁、板节点模板安放预埋件及预留孔模板等检查校正验收。(2)根据相应位置板厚及标高按方案要求搭设轮扣架或脚手架和主次龙骨(3)支撑体系立柱底应铺设木垫板,采用多根轮扣或钢管立柱支模时,立柱应垂直,上下层立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立柱之间的水平拉杆和剪刀撑必须按要求规范设置。(4)安放主次龙骨时,应通线调节立柱的高度,先将主龙骨拉平,再架设次龙骨。(5)铺设模板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压梁(墙)侧模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6)严格控制模板的平整度,相邻两块板的高低差不大于2mm,木方应平直,可用可调U形顶托调整高度来控制模板面平整度,卡托螺杆伸出长度不得大于300mm。(7)若板跨度(双向板指板短跨)4米,模板按跨度的0.3%起拱,当悬臂板时,按悬臂长度的0.6%起拱。(8)楼面模板铺设完成后,应复检模板面标高及板面平直度,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漏设并确保位置准确,支模体系必须稳定、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图5-9 板模板支设示意图5.1.2 柱帽模板施工本工程地下室二层人防无梁楼板柱帽尺寸为3200mm3200mm和3000mm3000mm。其中ZM1为梯形变截面柱帽,尺寸为32003200mm,高度200mm800mm。ZM2为矩形柱帽,尺寸为30003000mm,高度700mm。根据人防等级柱帽上方板厚为350mm和450mm,施工时柱帽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50100 mm 200mm方木作背楞,483.0mm双钢管主龙骨。支撑体系拟采用横向间距450mm,纵向间距900mm,步距1200mm的轮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矩形柱帽侧面模板底部和顶部设置木方压脚,背楞采用木方,间距250mm;且采用一道M14对拉螺栓,钢管加固,对拉螺栓水平间距800mm。5.1.3 地下室车道及电梯井道顶板施工 对于地下室车道位置支撑体系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钢管之间纵距为0.9m,横距为0.5m,步距为1.2米,支撑体系底部采取相应的固定措施,钢管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木,钢管立杆底部横向和纵向设置离地约20cm扫地杆以增加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车道处钢管之间每隔810米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纵向剪刀撑必须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接长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采用2个旋转扣件将两搭接的钢管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锁紧。横向剪刀撑应设置在支撑体系中部及顶部,将整个支撑体系连成一个整体,以确保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对于电梯井道处顶板支撑体系,待电梯井道顶板下层混凝土楼板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在电梯井道楼板下方两侧固定16#工字钢,工字钢可采用预埋钢筋和木楔固定,以形成简支构造。在工字钢上焊接C20钢筋头以确定电梯井顶板钢管扣件支撑体系,钢管之间纵横间距为0.9米,步距1.2米。电梯井顶板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50100 mm 250mm方木作背楞,483.0mm双钢管主龙骨。5.2 结构梁模板设计及施工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楼板支撑采用轮扣式脚手架和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层高(包括板厚)5米且梁截面积0.645平米采用轮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其余层高5米、梁截面积0.645平米的梁板支撑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框架梁支撑体系按以下400700、800800、6001500、8001650、6002450、9001800、12002200七种截面尺寸类型进行验算,每种类型梁验算所包含梁如下表所示。1400700包括梁:150400、200400、200500、200600、200650、200700、300600、300700、300800、350450、4007002800800包括梁: 3001250、3001350、3001550、3001600、3001650、3001950、3501550、3501650、400800、450800、400900、400950、4001000、4001050、4001370、,500700、500800、500900、5001000、600700、600800、600900、6001000、700800,70090036001500包括梁:3002150、3002300、4001600、4001800、5001650、5001950、6001200、6001350、6001450、6001500、7001000、7001200、800800、800100048001650包括梁: 4002550、5002000、5002100、6001650、6001800、6001950、7001400、7001650、8001500、800165056002450包括梁:3002850、3002950、3503250、4002900、4003150、4003200、5002800、5002400、5002800、6002150、6002450、650220069001850包括梁: 7001900、7001950、7002200、9001550、9001600、9001850712002200包括梁: 6002600、6002700、6002900、9001950、10002200、12002200本工程梁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拼制,483.0钢管主龙骨作为主龙骨,50100mm木方为次龙骨。侧模背次龙骨木方沿梁两侧布置,间距250。当梁高700mm时,梁侧模可不用对拉螺栓,仅采用支撑板模的水平钢管顶撑,同时用一部分短钢管斜撑或采用木方压梁侧模底部和顶部外加模板斜撑。当梁高700mm时,梁侧模增设M14500500对拉螺栓固定,其中第一道对拉螺栓从梁底200mm 300mm设置。按设计图纸要求,当梁跨度大于4米时,模板按跨度的0.3%起拱。根据不同的梁截面尺寸,梁底支撑体系立杆纵向间距为900mm、600mm以及450mm,楼板支撑体系立杆间距为900mm。梁底支撑体系立杆间距为900mm时,与两侧楼板支撑体系立杆相互拉结;梁底支撑体系立杆纵向间距为600mm时,与两侧楼板支撑体系立杆相互隔二拉一方式进行拉结;梁底支撑体系立杆纵向间距为450mm时,与两侧楼板支撑体系立杆相互隔一拉一方式进行拉结。施工时应注意,由于梁板采用两种不同的支撑体系,在梁板不同部位的轮扣式支架与扣件式支架之间应设置扣件水平杆两端拉结形式将轮扣支架和钢管扣件支架连接成一个整体,确保支撑体系的稳定性。以及线荷载超过15kN/的框架梁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分层均匀浇筑,避免集中堆载,引起支撑体系失稳。梁模板示意如图见5-10所示。梁模板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如下所示:(1)梁模板施工方法:搭设和调平模板支架(包括安装水平拉杆和剪力撑)按标高铺梁底模板拉线找直绑扎梁钢筋安装垫块安装梁两侧模板梁两侧木方与对拉螺栓固定调整模板。(2)梁模板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标高线,钉柱头模板(3)根据梁截面尺寸搭设梁底支架,按设计标高调整立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4)按照设计要求,若梁跨度大于等于4米,按跨度的0.3%起拱。(5)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当梁高70cm,梁侧模板采用M14500500对拉螺栓进行固定。 钢管纵距0.9米 钢管纵距0.9米400mm700mm梁底支撑示意 800mm800mm梁底支撑示意钢管纵距0.6米 钢管纵距0.6米600mm1500mm梁底支撑示意 800mm1650mm梁底支撑示意钢管纵距0.6米 钢管纵距0.6米600mm2450mm梁底支撑示意 900mm1850mm梁底支撑示意钢管纵距0.45米 1200mm2200mm梁底支撑示意 图5-10 梁模板支设示意图5.3 后浇带部分后浇带处的模板单独支设,即在后浇带宽度方向向两侧延伸至主梁侧边为止作为后浇带的单独区域,支撑采用轮扣式或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及搭设要求按所在区域的脚手架进行控制。等后浇带浇筑完砼后达到拆模板条件方可拆除支撑体系。后浇带部位支模示意图如图5-11和图5-12所示。图5-11 后浇带部位支模示意图图5-12 后浇带立面示意图5.4 结构楼梯模板设计及施工为提高现浇混凝土楼梯结构浇筑效果,采用15mm木胶合板进行全封闭式楼梯支模,模板支设系统采用483.0mm垂直于楼梯斜板搭设,楼梯结构模板面层和底层采用两道483.0mm双钢管作模板受力主龙骨,M141000对拉螺栓加固,踏步面模板及侧模版均采用50100mm木方压角,增强楼梯模板系统整体刚度。楼梯踏步水平面层模板应设置排气孔,避免踏步面层因混凝土中气泡无法排出而影响浇筑外观效果。楼梯模板支设如图5-14所示。图5-13 全封闭式楼梯做法示意图第六章 模板体系验算本工程地下室负二层层高为3.6米,负一层层高为3.65.7米。1#、2#商务楼地上部分层高3.1米,3#、4#商务楼地上部分层高4.5米,5#、6#、7#商务楼地上部分层高3.1米。地下室负一层顶板及地下室顶板板厚主要为150mm、180mm、200mm、250mm、300mm及450mm,楼板模板体系验算时取最不利状况进行计算,脚手架搭设高度取5.7米、板厚取450mm分别对轮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和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进行受力验算。6.1 楼板模板体系验算(轮扣式脚手架,板厚450mm)依据规范: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计算参数: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5.5m,立杆的纵距 b=0.90m,立杆的横距 l=0.90m,立杆的步距 h=1.20m。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木方50100mm,间距250mm,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梁顶托采用双钢管483.0mm。模板自重0.2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0.00kN/m2,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4.50kN/m2。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D4-d4)/32D。一、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1000.4500.900+0.2000.900=10.345kN/m活荷载标准值 q2 = (0.000+4.500)0.900=4.050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bh2/6 = 90.001.501.50/6 = 33.75cm3; 截面惯性矩 I = bh3/12 = 90.001.501.501.50/12 = 25.31cm4;式中:b为板截面宽度,h为板截面高度。(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f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10.345+1.404.050)0.2500.250=0.113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11310001000/33750=3.349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10.345+1.44.050)0.250=2.713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